返回教学研究

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学习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田心铭
【摘要】马克思主义科学地回答了物质世界的本原问题、谁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追溯到一切思想理论问题的源头。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思政课教学要通过追问“为什么”说明我们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习近平提出的八个“相统一”,是对思政课长期实践经验全面、系统的总结,深刻体现了思政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把如何上好思政课、增强说服力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习近平提出的六个“要”,完整概括了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自我学习提高指明了方向。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在于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思政课教师要努力达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马克思主义,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田心铭(1947-),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100080)。
【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研究》(京),2021.1.1~10
《求是》杂志2020年第17期发表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习近平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的主要部分。这篇重要讲话深刻总结了思政课的丰富经验,回答了思政课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为上好思政课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思政课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①。本文谨就思政课怎样贯彻这一精神,“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做一些讨论。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
说服力不够强是思政课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增强说服力是当前改进思政课教学的关键。增强说服力就要追问“为什么”。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②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了马克思这一名言,进而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这样效果才能好”。习近平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要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不能见学生提问就发怵。”“如果一问就问倒了,那就说明所讲的不是真理,或者自己还没有掌握真理。”习近平关于思政课教学要追问“为什么”的论述,抓住了增强思政课说服力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主张,“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③。思政课教学要有说服力、吸引力,不能只讲“是什么”,还要讲清楚“为什么”。“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就是要求教师经得住“为什么”的追问,并且积极引导学生去追问,以追求真理的精神穷追到底。
总体而言,我国各门思政课的内容,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这些都是经得住“为什么”的追问的,但这并不等于每个教师都经得住追问。如果教师被学生一问就问倒了,那就表明自己还没有弄懂马克思主义这个彻底的思想理论。教师要经得住追问,就要深入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彻底的理论”这一重要论断。
究竟什么是理论的彻底性?思想理论的“底”在哪里?马克思主义的“底”是什么?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才能弄懂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彻底的理论。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论述物质世界的运动时说,自然科学证实了“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我们不能比对这种相互作用的认识追溯得更远了,因为在这之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东西了”④。这一论述启示我们,理论的彻底性,就是要追溯到“终极原因”,追溯到不能更远的、在其之后再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东西的地方。对于一定的思想理论体系来说,这个“底”就是它的逻辑起点和以此为起点建立起来的整个体系的实践基础。人类知识体系中的各门科学,是在探索客观对象、不断追问“为什么”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于逻辑严谨的体系,穷根究底追问“为什么”,必然会追到它的逻辑起点。笔者认为,思想、理论的“底”包含两层含义。其一,就思想理论体系本身来说,就是它的逻辑起点;其二,就思想理论体系与其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关系来说,就是它作为一种认识成果的实践基础。看一个体系是不是彻底的理论、科学的理论,一要看它的逻辑起点是什么,二要看这个起点和整个体系是否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能不能站得住。举个例子来说。欧几里得几何学是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它的逻辑起点是若干定义加上几条公设,构成这个体系的各条定理都可以以此为起点推导出来。但是这几条公设,例如它的第五公设即平行线公设,并不是推导出来的,是不能用逻辑推理证明的,所以被称为“公设”。既然不能证明,有的数学家就改变这一公设,分别假设为至少能做两条平行线或一条平行线也不能做,由此又各自推导、建立了一个几何学体系,也就是非欧几里得几何学。随着人类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这些几何学体系各自在不同领域得到了实际应用。实践证明,欧氏几何学和非欧几何学虽然是逻辑起点和体系内容各有不同的几何学,但在各自适用的范围内都具有真理性。这一段科学史启示我们,对于一门科学来说,穷根究底追问为什么,必然追溯到它的逻辑起点;只有逻辑起点以及体系中各个与该起点具有逻辑导出关系的原理都经得住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具有彻底性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正是这样的理论。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⑤马克思主义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以政治经济学为主要内容,构成了如列宁所说的“极其彻底而严整”⑥的科学体系。世界观是总开关。哲学的追问是最深层次的最彻底的追问。科学理论的前沿问题最终都同哲学分不开。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追问,最终必然追溯到哲学世界观的层面,成为对世界本质和发展规律尤其是人类社会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回答了物质世界的本原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尤其是以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回答了谁是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这样就追溯到了一切思想理论问题的源头,成为彻底的理论,创立了科学的世界观,迎来了人类思想史上壮丽的日出。
追问“为什么”,就是追问提出一种观点、主张的根据是什么。衡量一切事物的合理性、正当性,决定主体对待各种认识问题或实际问题的态度,必须确立一定的标准。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追到最后,衡量的标准归结起来应该是两条: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人民利益。对于各种思想理论观点或实践主张、政策安排,追到最后,如果能说明它既是符合客观实际、客观规律的,又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那就是追到底了,就有了根底、站住脚了。这两条衡量标准的依据,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原理。第一,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客观规律的。所以我们的一切认识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一切行动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和运用客观规律。第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所以我们的一切行动必须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于这些根本原理,习近平都做过明确阐述。他在主持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时指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他要求“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⑦。在主持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时,习近平指出:“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同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相对立,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第一次彻底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他要求“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改革”⑧。
世界统一于物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最根本的原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逻辑起点,就是这一彻底的理论的“底”。我们不能追溯到比这种认识更远的地方了,因为在这之后没有什么要认识的了。在思政课教学中,如果我们能说明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是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那就是追到底了,理论上就彻底了;追不到这个底,不能说明它们是符合客观实际和人民根本利益的,那就是理论上不彻底。
面对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追问其本质和发展规律,不能追溯到比世界统一于物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远的地方了,这是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法证明的假说而非已经证明的科学真理呢?这是彻底的理论必须回答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
一个思想观点是不是真理,最终并非取决于它能否通过逻辑推导得出,而是取决于能否经受住实践的检验。因为,归根到底,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社会实践,而不是逻辑证明。逻辑推导、逻辑证明,都是人的思维活动,属于认识、思想的范畴,没有跨出意识的领域。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判断是非曲直的重要手段,但是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逻辑证明本身也是以实践检验为基础的,因为逻辑证明所运用的规则和方法,也是在实践中产生、由实践证明的。列宁说:“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⑨马克思从创立自己的新世界观之始,就明确回答了人的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什么这个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⑩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是否具有真理性,归根到底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些原理的提出当然离不开逻辑思维,但是其真理性不是靠逻辑推演证明的。它们是由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11)习近平引用了恩格斯这段著名论述来论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12)。科学史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类认识的结晶,由科学史来证明,也就是由人类全部实践的总和来证明。同样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根本原理也不是由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全部实践所证明的。马克思主义以这些根本原理为哲学基础建立起来的全部科学理论,是已经经受了社会实践检验的真理。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真理,也不但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科学地构成这些学说的时候,而且在于为尔后革命的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所证实的时候。”(13)1848年《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问世。《宣言》所提出的新世界观是不是真理的问题,在它问世之日是没有完全解决的。但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人民群众的实践证明了它的科学性。马克思和恩格斯依据社会实践检验了《宣言》原理的真理性。他们在《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写道:“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14)《宣言》发表1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同时用实践检验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2018年,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辉煌成功的历史,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历史。习近平用三个“结合起来”实现三次“伟大飞跃”概括了党成立以来近百年的历史。他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新时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迎来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由此得出结论: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实践还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15)。
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习近平指出:“遵循这一观点,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愿望出发。”(16)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指出:“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17)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中国共产党人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场、观点、方法。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原理确立了自己的思想路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表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全部实际工作中的根本遵循。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是共产党人的“天经地义”,是我们一切言论和行动、理论和实践的立脚之点。
思政课教学要有理论的彻底性、有说服力,就要通过不断追问“为什么”,说明我们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和实践已经对此做出了充分检验和证明。这样就能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用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二、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必须坚持八个“相统一”
习近平说:“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就思政课的内容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彻底的理论,所以一定能说服人;但是就思政课教学工作来说,把彻底的理论讲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讲得不好就不能说服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一代又一代思政课教师辛勤耕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习近平在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是对思政课长期实践经验全面、系统的总结。坚持这八个“相统一”,才能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用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八个“相统一”具有极为丰富、深刻的内容。本文仅从方法论层面谈谈学习体会。
习近平在党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时强调,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1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1956年,毛泽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经验以及苏联的经验教训,发表了《论十大关系》。他指出:“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19)《论十大关系》树立了中国共产党人运用事物矛盾运动基本原理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典范。习近平论述的思政课中的八个“相统一”,就是八对矛盾。这些都是思政课教学中客观存在的矛盾。《讲话》把这八对矛盾提炼出来,加以梳理,给予科学的分析,指出解决的方法,为推进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
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要求我们认识事物一定要既看到矛盾的双方,又看到矛盾双方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两重关系。只看到一方而忽视另一方,或在双方的关系中只看到对立而忘记统一、只看到统一而忘记对立,都是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坚持八个“相统一”,就是要全面地看到八对矛盾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以及双方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两重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八对矛盾。
第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就是要认识和处理好政治引导和学理分析的矛盾。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学理分析是政治引导的学理支撑。离开学理分析,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或用学理分析弱化政治性,这两种片面性都是思政课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它是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又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既是意识形态,又是学术体系,体现着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的统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由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和“人民的理论”之统一的根本性质决定的。政治引导集中体现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20)。思政课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就要从学理上在讲清楚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下功夫。讲学理又绝不能忘记目的在于政治引导,不能淡化政治性。
第二,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是要认识和处理好价值观教育与科学知识载体的矛盾。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价值观的根本问题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加强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塑造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是建立在科学世界观的基础之上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离不开对世界、对历史、对社会、对人生的洞察和理解,不能不以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为重要前提。列宁说:“共产主义是从人类知识的总和中产生出来的。”“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他批评说:“如果有人说自己是共产主义者,同时又认为自己根本不需要任何扎实的知识,那他就根本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21)忽视知识性,没有丰富的知识做支撑,价值观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但是,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思政课教学必须牢牢抓住价值观,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不能忘记思政课的根本性质和目的而把它变成一般知识性课程,更不能让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知识点。
第三,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和批判错误观点、错误思潮的矛盾。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而马克思主义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想的斗争中开辟前进道路的,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真理是与错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任何肯定同时又都是否定。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就要既讲清客观事实、客观真理“是”什么,又讲清“不是”什么,既讲应该坚持什么,又讲应该反对什么。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敌对势力一刻也没有停止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国内一些错误思潮和观点不时出现,社会上任何时候都会有各种问题存在。面对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用好批判的武器,旗帜鲜明地进行剖析和批判,划清真理与错误的界限,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防止鱼目混珠、以假乱真,才能传导主流意识形态,把思政课建设好。
第四,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理论和实践的矛盾。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关系是贯穿人类全部实践和认识活动、决定实践和认识得失成败的基本矛盾。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哲学基础的光辉著作《实践论》,就是围绕着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矛盾展开的。马克思主义是来自实践又回到实践中去的理论,是指导实践发展又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随着实践发展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同“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一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性(22)。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思政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思政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必须高度重视这门课程所固有的实践性,把思政课小课堂同社会实践大课堂结合起来。一方面,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联系现实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另一方面,要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学到的东西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行动之中,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而努力奋斗。
第五,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统一性要求和多样性方法、路径的矛盾。每一事物中的矛盾既有特殊性,又在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共性个性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党和国家根据我国教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对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统一性要求。教学中必须遵循这些要求,不能各行其是,但是又必须结合具体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拿教材来说,教材的编、审、用是国家事权,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思政课要使用统编教材,教师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但是,教材给出的是普遍适用于全中国学生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以及学生状况有其复杂的特殊性;教材的内容是相对稳定的,教材的修改必须按照规定程序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现实生活是随时变化的,每天都有新事物、新问题涌现出来,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不能简单照搬教材,不能照本宣科,必须结合具体实际,才能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这就需要做很多创造性的工作,进行多样化探索,用多样性的方法和路径落实统一性的要求。
第六,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性作用的矛盾。教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一认识复合活动。教师的教,本质上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认识活动。教学活动是这二者的有机统一。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在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生作为学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办好思政课既不能离开教师的主导,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积极性、主动性,把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统一起来,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好,不仅不会妨碍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教师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各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同时做好画龙点睛的工作,加强引导和总结提炼。要开出书单,教育学生多读经典著作,同时指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避免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这样才能为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发挥关键作用。
第七,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坚持灌输的基本方法和注重启发式教学的矛盾。20世纪初,列宁在《怎么办?》中批判俄国经济派的自发论时提出了“灌输”论。他指出,科学社会主义不是依赖于工人运动的自发增长而产生的,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的“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的思想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的结果”。他说:“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23)习近平引用列宁的论述,运用“灌输”论分析思政课教育,明确提出:“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开设思政课,就是要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但是,“灌输”论是基于对科学理论从何而来、能不能自发产生的判断而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原则和基本方法,它所回答的是“要不要灌输”的问题;“如何灌输”、怎样才能灌输得好,是另一个问题。习近平指出,不能搞“填鸭式的‘硬灌输’”,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注重启发式,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否定“灌输”论,或把“灌输”论误读为可以搞“注入式”、填鸭式的“硬灌输”,都背离了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要求。上好思政课,要用启发式的教育做灌输的工作。
第八,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思政课显性教育和其他课程隐性教育的矛盾。思政课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果像有些人所主张的那样,把思政课变成隐性课程,完全融入其他人文素质课程中,那就模糊了思政课所特有的性质,就会导致在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关系、价值性和知识性的关系、建设性和批判性的关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上偏离党和国家对思政课的要求。必须明确认识思政课的性质、任务和重要地位,理直气壮地以惊涛拍岸的声势开好思政课;与此同时,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思政课和其他课程及教育方式同向发力、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抵触,才能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合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提出的八个“相统一”,深刻体现了思政课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是来自实践又回到实践、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必将在群众中坚持下去的创新成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上好思政课、增强说服力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
三、思政课教师要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思政课的八个“相统一”要靠教师去贯彻。思政课教学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涉及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各方面。社会实际生活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各种矛盾问题,包括党和国家过去历经坎坷、将来也难免出现失误的尖锐敏感的问题,都会反映到学生思想中来,提到思政课教师面前。思政课的特殊性对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性工作。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综合素质?习近平在《讲话》中从政治、情怀、思维、视野、自律、人格六个方面做了阐述。
“政治要强”被列在六个“要”的首位,其集中表现是具有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头脑。“情怀要深”,就是对国家和民族、对党和人民、对教育事业和学生有真情实感,心中装着学生。这是一个人“知、情、意、行”相统一所不可缺少的“情”的因素。“思维要新”,就是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思维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中国和世界,分析、认识社会现象。“视野要广”,就是要有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学识渊博。“自律要严”,就是要对自己严格要求,遵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教学纪律,敢讲而不乱讲。“人格要正”,就是要有高尚的人格,做为人为学的表率,能感染学生、吸引学生、赢得学生。这六个“要”全面总结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完整概括了思政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自我学习提高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的内容高度认同,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如果说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那么,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就在于“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习近平用“参天大树之根本”“万里长河之泉源”“理想信念的灵魂”(21)等重要论断,鲜明、透彻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全部理论和实践的“根本”“泉源”“灵魂”的重要地位。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对于思政课建设和思政课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思政课所讲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思政课所运用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对于思政课教学既是根本内容,又是根本方法。因此,思政课教学做到八个“相统一”,教师综合素养达到六个“要”,都要靠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教师自觉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加强政治、情怀、思维、视野、自律、人格等各方面的素养就有了强大的内生动力、正确方向和科学方法。
思政课教师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25)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多次在重要场合引用毛泽东的论述,重申了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要求(26)。思政课教师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就要努力达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马克思主义。
“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就是不能只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只学习主要原理,而是要从整体上学习和弄懂马克思主义的完整体系(当然可以有所侧重),融会贯通。恩格斯说:“可惜人们往往以为,只要掌握了主要原理——而且还并不总是掌握得正确,那就算已经充分地理解了新理论并且立刻就能够应用它了。”(27)思政课教师仅仅掌握马克思主义主要原理是不够的。“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就是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懂得“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28)。学了马克思主义要“有的放矢”,不能用毛泽东批评的那种“古典鉴赏家”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29)。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0)。思政课教师是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该努力达到这样的高标准要求,练就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回答问题的看家本领。
练就“不怕问”的真本领,并非要求思政课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能给出一个答案,而是要求教师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好探讨和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途径,与学生一道去学习和研究。发展变化着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思潮中不断产生并通过学生提到思政课教师面前的问题是数不胜数的,每一个问题都有其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指导我们去认识各种事物,但是不能代替对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认识和对任何一个具体问题的分析。教师已经研究过的问题是有限的,而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是无限的。一定历史阶段人的认识的有限性和认识对象、认识发展无限性的矛盾始终存在于人的认识过程之中,也存在于思政课教学之中。任何人都不可能“完成那只有全人类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才能完成的事情”(31)。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彻底性并不在于完成了对一切事物的认识,而在于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例如,思政课中经常有人提出,既然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优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什么现实社会生活中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为什么有很多问题一时在理论上找不到答案、在实践中还不能解决?只要教师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深厚,面对这样的“为什么”,就不怕问,就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做出令人信服的说明,进而引导学生努力担当起自己的一份责任,起而行之,同党和人民一道去回答、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奋斗者、实干家,不做评头品足的局外人、坐而论道的空谈家。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还可以引导他们把引起自己困惑的现象和问题转化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努力探讨和回答这些问题。
思政课教师怎样才能达到“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马克思主义的要求?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怎样“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是一篇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指南。习近平指出:“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32)这段重要论述为思政课教师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指明了方向。其一,“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是“悟马克思主义原理”的主要途径。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包括读经典原著和读第二手的材料。恩格斯在指导青年学习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时说:“我请您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原理,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这的确要容易得多。”(33)学者们写的教科书、理论著作等“第二手的材料”对学习马克思主义有重要辅助作用,但是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学习的主要途径应该是研读经典作家的原著,而不能主要依靠第二手材料。原汁原味地读原著,才能深入、准确、全面地悟透原理。其二,“悟马克思主义原理”是“读马克思主义经典”的主要目的。经典作家学识渊博,读经典可以长知识。长知识是读经典的目的之一,但主要目的是悟原理。知识是载体,价值是目的。经典著作同样是如此。读经典著作,要把关注点聚焦于学习、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阐明的基本原理。其三,读经典、悟原理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通过读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31)。把指导实践作为根本目的,就要遵循我们党确立并一贯坚持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既不能离开马克思主义去观察中国的问题,又不能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坚持“结合”原则的结合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主题,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我们说一千、道一万,就是要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20年10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说:必须坚守一条,凡是有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定不移做,凡是不利于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事就坚决不做(35)!思政课教师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表率,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归根到底,就是要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释:
①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以下简称《讲话》,凡出自本文的引文不另加注释。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2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82页。
⑤《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96页。
⑥《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页。
⑦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是》2019年第1期。
⑧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2期。
⑨《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86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3-50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页。
(12)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是》2019年第1期。
(13)《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2-293页。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页。
(1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5页。
(16)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是》2019年第1期。
(1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697页。
(18)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是》2019年第1期。
(19)《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4页。
(20)《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光明日报》2016年10月22日。
(21)《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0、281-282、282页。
(22)参见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7-10页。
(23)《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7、76页。
(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66、65页。
(25)《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3页。
(26)参见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求是》2017年第1期;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
(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4页。
(28)《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15页。
(29)《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19-820页。
(3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第421页。
(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73页。
(3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6页。
(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93页。
(3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3页。
(35)参见《年轻干部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光明日报》2020年10月11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2]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是》2019年第1期.
[3]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