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
马福运 孙希芳
【摘要】随着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也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四个方面守正创新:理念创新方面,从被动接受到突破空间概念、重塑教师角色、强化阵地意识、建构长效机制;内容创新方面,更加重视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更加重视社会责任与担当教育、更加重视新时代中国精神教育、更加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实现理论教学与价值引领并重;方法创新方面,通过虚实融合实现优势互补,通过线上互动引导学生关切,通过即时交流提高教育效果,通过抗疫素材丰富教材内容,通过课外实践整合教学资源,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管理创新方面,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提升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思政课良性互动课堂生态。
【关键词】常态化疫情防控;高校思政课教学;守正创新
【作者简介】马福运,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河南  新乡  453000);孙希芳,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教学与研究》(京),2021.5.96~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项目号:2018-CXTD-07)、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绩效影响实验研究”(项目号:2019SJGLX048)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①新冠肺炎疫情引发了教育教学拥抱新技术革命的全面“转型升级”。其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教学充分利用“抗疫”的自我革命契机和宝贵课程资源,率先实现了在线教学方式和教育质量的探索,顺利完成了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任务,积累了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开展教学的丰富经验。习近平在2020年教师节慰问中指出,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教师“迎难而上,奋战在抗击疫情和‘停课不停学、不停教’两条战线上,守护亿万学生身心健康,支撑起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为抗击疫情作出了重要贡献”。②随着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也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一方面强化系统思维,坚持打好持久战、借力破痛点、合力解难题,把疫情防控期间的“受迫创新”转化为“主动革命”;另一方面,放下“非常心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四个方面,固化常态防控阶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长效机制,充分释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红利”。
一、理念创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和世界的极大改变,归根结底在于对人们精神状态、生活观念和人生理念的深刻影响。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学顺势而为、危中寻机、主动建构、化危为机,实现了从“被动接受新形势”到“主动拥抱新技术”的理念创新。进入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高校思政课应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有效固化教学成果,推动“非常时期”的理念创新更加系统、更加科学。
1.在被动接受中突破空间概念
新冠肺炎疫情给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最大影响,莫过于教师授课离开熟悉的教室,一段时期内,几乎全部转移到虚拟空间进行。这种大范围的线上教育教学,以一种挤压的方式突破了思政课教师的“教育空间”概念。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政课作为主流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教育教学方式内容更加多样、形式更加灵活,可以也应该在线上教学中大有作为。在疫情期间,思政课教师着力思考的,是如何在虚拟空间完成教学任务、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效果。而线上教育教学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突破了“大学”“教室”“课堂”等空间的束缚,给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内容、方式、载体等过程要素的创新,以及效果、质量、水平等目的要素的提升,提供了全新视野和广阔舞台。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我们不仅要以制度化的形式固定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应急教学策略,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意识形态形势对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新要求,而且要改变以往那种“为了形式创新”而进行的线上教学创新,真正把思政课教育教学统筹到线上线下交融的“大空间”,重新界定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时空概念,科学涵育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长效机制,继续探索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全息技术,切实把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雪中送炭”变成新常态下混合式教学的“家常便饭”。
2.在逐渐适应中重塑教师角色
疫情期间的“思政第一课”,作为其他各类课程的“开路先锋”,有效推动了“课程思政”理念的普及和实践。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无论年龄大小、无论是否情愿,都作为“十八线主播”过了一把“网红”瘾。事实证明,即使以往不习惯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老教师,都快速提升了信息教育素养和媒体教学技能。但是,相当比例的思政课线上教学只是线下教学的“简单搬运”,并未在线上教育教学中真正使用配套理念和技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强化自己的“网红”角色,一改长期以来给人的刻板甚至死板印象。一方面,学习“网红”“主播”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和策略,切实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全过程,主动了解、适应、满足学生的理论需求,破解他们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帮助他们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思想困惑,在教与学的“主体间性”动态转换中,实现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重塑。另一方面,学习“网红”“主播”吸引并感染观众的技术和策略,不仅要提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技能,熟练掌握在线会议、智慧课堂等云端授课新技术,以满足学生对教学方式和时间空间的弹性需求,而且要彰显思政课教师的立德树人功能,引导学生提高借助新技术、新渠道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主性。
3.在化危为机中强化阵地意识
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威胁的同时,也给我国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极大压力。时至今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在利用疫情,无底线地对我国进行抹黑、甩锅、污化、攻击,甚至赤裸裸地进行经济制裁、科技打压和武力威胁。虽然谎言重复一千遍也不能成为真理,但西方一些政客的冷战思维和错误言论,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澄清和纠正,就会对处于疫情恐慌的大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③思政课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渠道和重要载体,必须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教育学生、引导认识的责任,用贯穿疫情防控始终的“人民至上”理念,以及抗击新冠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成就,通过思政课教育教学引导大学生增强“四种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国际比较”,用活生生的案例、铁一般的事实教育了青年大学生。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努力把“疫情危机”转化为“教育契机”,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融入疫情常态化防控中的思政课教学,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在主动作为中建构长效机制
这种基于疫情而进行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实现了“被动”创新教学方式与“主动”提升教学效果的统一。如果能把疫情带来的“特殊红利”固化起来,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促的长效教学机制,无论是保证特殊时期的应急教学和思想引领,还是实现教学手段的持续改革和不断创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种混合式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至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从面的角度来看,务必保持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全员“键对键”互动的亲密临场感,实现教师现场教学和言传身教的双效叠加,确保高校思政课价值引领的教学目标;从点的角度来看,务必保持满足学习基础、兴趣偏好、教育时空等不同需求的弹性教学感,实现教师因材施教和信息技术的相辅相成,确保高校思政课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这种新型教育教学长效机制的形成,凝结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发挥这种机制的作用,仍然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深化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课堂教学向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实践教学延伸,从全员化课堂向个性化课堂、研究型课堂、微型化课堂延伸;另一方面,提升全体思政课教师的应急教学实施能力,做好疫情反弹情况下线上线下教学的熟练切换和无缝对接。
二、内容创新:理论教学与价值引领并重
坚持思想性、政治性与理论性并重,坚持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是高校思政“金课”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次疫情防控,为高校思政课在坚持“内容为王”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实现理论重构与价值引领并重的内容创新,提供了新素材、新案例、新契机。常态化防控中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应该更加重视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社会责任与担当教育、新时代中国教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
1.更加重视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
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应着眼于美丽中国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主动担负起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历史使命,充分利用新冠肺炎疫情的惨痛教训和鲜活教材,建构价值、道德、能力“三位一体”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教育教学体系。在价值维度上,引导大学生树立“生命高于一切”的生命价值观,在珍惜自我生命、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做到尊重他人生命、敬畏自然生命。马克思曾经这样揭示自然生命的价值:“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④习近平也告诫我们:“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⑤在道德维度上,引导大学生践行以平等、尊重、保护为核心的生命道德观,平等对待生命、尊重生命尊严、保护自然生命。比如,应该引导大学生超越疫情中的生命危机,从道德层面认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在能力维度上,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适应民族复兴大任要求的生命能力。一方面,自觉养成乐观坚韧、珍爱自身的生命态度,主动觉察身心健康状况并及时作出调整;另一方面,不断提升身体免疫力、独立发展力、坚强意志力、危机应对力等多种生命生存和发展能力。
2.更加重视社会责任与担当教育
“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这个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励志勤学、刻苦磨炼,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健康成长进步。”⑥在这次抗疫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在抗疫火线激扬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书写青春篇章。习近平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充分肯定广大青年在疫情防控斗争中“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深情称赞“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热情鼓励他们“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⑦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高校思政课应着眼于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塑造,充分利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青春故事”,构建信念、担当、实干“三位一体”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教育教学体系。一是进一步明确新时代大学生志存高远、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引导他们把为国家作贡献、为人民服务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途径,把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二是进一步发扬新时代大学生苦练本领、不懈奋斗的实干精神。引导他们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积累智慧、增长才干、磨砺心志、锻造品格。三是进一步强化新时代大学生迎难而上、勇于尽责的主动担当。引导他们把艰辛与磨砺当作成长的营养剂和催化剂,把责任与担当视为成才的磨刀石和试金石。
3.更加重视新时代中国精神教育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有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联结;一个伟大的国家,必然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支撑。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⑧伟大中国精神的优秀文化和红色基因,是贯穿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的“筋络”和“血脉”,理应成为浸润思政课堂的重要教学资源。然而,由于缺乏教学设计和足够重视,中国精神教育要么停留在教学案例层面而缺乏系统性,要么停留在知识分析层面而缺乏教育力。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伟大民族精神为我们精诚团结、从容应战提供了强大动力和神奇伟力,激励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疫情防控过程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精神谱系的具体形态,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砥砺奋进、勇往直前,必将成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素材。更加重视新时代中国精神教育,一方面,要以中国精神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形成与发展为线索,建构高校思政课教材内容体系和课堂教学体系,让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成为贯穿教材、浸润课堂的“精气神”;另一方面,在中国精神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地建设基地,构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基地课程体系和网络教育体系,让大学生在现场体验式教学中感受伟大中国精神的磅礴力量。
4.更加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教育
2013年3月,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全球治理难题和国际秩序转型,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呼吁全世界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8年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日益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新冠肺炎疫情以一种特殊形式告诫世人,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重大危机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闭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⑨我们通过分享抗疫信息、提供抗疫物资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高校思政课应着眼于新型国际话语体系塑造,充分利用疫情防控中的“命运与共”理念和“大国担当”故事,讲清楚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等一系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主张”;讲透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准路径,引导大学生做人类福祉的不懈追求者、世界和平的时代引领者。
三、方法创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融合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基本保证。疫情期间,全国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实施了在线教学,108万教师开出了110万门课程,合计1719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达2259万人,合计35亿人次。⑩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的高校思政课,应着力推动线下教学的传统优势同线上教学的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教学的整体创新和质量跃升。
1.通过虚实融合实现优势互补
线下教学具有灵活营造氛围、适时进行互动的显著优势,但在大班额的高校思政课线下教学中,也存在难以组织随堂的过程性考试、不能根据学生个性因材施教、难以及时为学生解疑释惑等明显劣势,成为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学水平和质量提升的“瓶颈”。同样,线上教学也是优势与短板并存。一方面,线上教学平台自动云保存授课视频,客观上可以督促教师审慎备课;可以建构人际交往更为亲近的网上社群,便于师生实时互动和朋辈隔空陪伴;可以更好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满足大学生异质化理论学习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对线上教学存在技术恐慌或抵触情绪,部分教师只是把线下教学的日常模式简单移植到了网络空间;由于相对缺乏教育教学仪式感,部分师生对“全”线教学的认同度并不高;“全”线教学增加了教学管理和课堂管理的难度,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也是极大考验。而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性”线上教学大练兵,则为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的线上与线下教学优势互补、深度融合、虚实结合,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整体性改革创新,做好了理论准备、思想准备和技术准备。
2.通过线上互动引导学生关切
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绝不是传统教学方法的简单线上移植,而是通过二者互融互鉴互促实现教学方法的守正创新,特别是通过线上教学的实时互动优势,及时回应学生的重大理论与现实关切,切实发挥高校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引领功能。比如,对于疫情期间美国大打“病毒政治牌”的疯狂表现,如果不能在思政课教学中及时澄清和引导,部分学生就会在对方的“重复谣言”中有所认同。对此,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经典阐述和理论分析,讲清楚美国攻击、抹黑中国疫情防控的险恶用心。“霍乱是被沙皇派到英国来执行一项‘秘密使命’,即彻底摧毁所谓的盎格鲁撒克逊精神。”(11)用马克思讽刺极度仇俄和亲土分子乌尔卡尔特的这句话,揭示敌对势力的惯用伎俩和虚伪面目:总是用政治偏见掩盖自己对人民生命的漠视,总是用政治牌、甩锅牌掩盖自己疫情防控的不力。另一方面,要充分运用线上教学的即时性和交互性,运用问卷调查、舆情分析等技术手段,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和认知冲突,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拨开学生的思想迷雾,努力消弭各种错误思潮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
3.通过即时交流提高教育效果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12)长时间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在满足大学生知识接受规律、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的同时,也为部分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政课教师提供了“撞钟”的时机与平台。如果一味在线上教学中照本宣科、应付差事,而不关心知识传授的效果,不关注学生价值观的塑造,这样的线上教学就失去了思政课应有的价值和功能。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高校思政课教学,首先要借助先进教育教学技术,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知识传播力。在此基础上,着眼于教育力和引领力的提高,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利用线上教学即时互动的交流沟通优势,可以及时捕获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影响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塑造的错误思潮。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切实提升职业荣誉感和岗位责任感,把在线共享屏幕、交流思想的每一分钟,当作价值塑造和思想引领的最佳契机,决不因为条件所限而放弃对教育目标的追求。
4.通过抗疫素材丰富教材内容
当前通用的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是坚持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相统一、目标逻辑与内容逻辑相统一、教学逻辑与教育逻辑相统一,全面呈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脉络,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以及新时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等塑造的全国统编教材,具有极强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严肃性。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概念辩证法的呈现形式,以及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叙事方式,难免会在某些知识点上给人晦涩难懂、宏观抽象的感觉。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通过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个体叙事,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向课堂体系转化。而在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站和阻击战中,涌现出的一大批舍生忘死的英雄模范和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无疑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和鲜活案例。高校每门思政课应根据各自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灵活运用英雄故事、国际比较等抗疫素材,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生动、更接地气。
5.通过课外实践整合教学资源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课堂教学的必要拓展延伸,实践教学是推动大学生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的重要途径。目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满足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虚拟教学需要的各种条件。而深度整合的课外实践教学资源,应该包括校内的思政课专门实践教学场所、校史馆等辅助实践教学场所、校园文化活动等校内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模范先进人物等校外资源,以及网上红色教育专栏、虚拟仿真实验馆等网络资源。当前,不同高校根据教学需要和本校实际,或者在校内外基地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或者在整合社会实践、社闭活动、第二课堂、闭学队伍等开展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方面却进展缓慢。这次疫情防控中的线上教学“大阅兵”,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网络化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和技术积累。比如,河南师范大学正在推出的“中原红色文化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系列”,极大拓展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资源,得到体验师生的一致认可。可以预见,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必将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高度重视。
四、管理创新:构建思政课良好课堂生态
经过“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学“火线”洗礼,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的高校思政课进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整体创新阶段。通过整合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技能、创新评价体系、强化刚性管理,推动思政课教学管理模式的革命性重塑,构建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良好课堂生态,是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突破点。
1.搭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次全球最大的信息化教学试验,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无意间开启了一个全球最大的教学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并呼唤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教学素养、开放式教学资源。在这次大规模的在线教学实践中,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无疑走在了守正创新的最前列,并对其他学科教学提供了经验借鉴。搭建常态化防控阶段的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必须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一方面,实现教学理念从“直播教学”向“互动教学”的转变。如果说疫情之前的线上教学,被简单地理解为通过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教育APP应用平台,进行同行专家的远程异时“录播授课”,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被简单地操作成任课教师远程即时“直播教学”的话,那么,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的线上教学,则应被理解为专家“录播授课”、教师“现场补充答疑”与师生“现场互动”深度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实现教学设施从“简单自备”向“集成推广”的转变。疫情之前的所谓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只是多媒体技术、教学软件和网络教学资源的简单运用;疫情中的“直播教学”,则更多地由教师自备手机、电脑等简单设备;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应该建设以教室为依托,集现场直播、实时调查、远程互动、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等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形成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形式同频共振的张力。
2.提升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
如果说这次疫情“危中有机”的话,那么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无疑是最亮眼的“红利”。一些长期从事思政课教学、对信息化教学技术有些抵触甚至排斥的老教师,也在“无奈”中学会了最基础、最简单的网络直播技术,展示了回应时代挑战的勇气和进行自我革命的决心。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提升的不仅仅是线上教学技术,更应是满足新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新要求的信息技术整体性创新。为此,应该根据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特点和教育规律,组织有针对性的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建立教学展示、以赛促学的倒逼机制。一方面,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的个体能力。通过以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为特点的课例展示和教法培训,提升思政课教师线上教学、网上指导、师生互动、作业批阅、学情分析、答疑辅导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熟练使用教育资源智能检索工具、跨时空教学可视化展示工具、信息化教学评价工具等能力,增强思政课教师利用大数据进行自我学习、指导学生学习、开展教学评价等个性化教学能力。另一方面,打造高校思政课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协作能力。在提升个体信息化水平的基础上,提高思政课教师利用诸如“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等平台,或者建立小范围教学互助式共同体,开展集体备课、经验分享、咨询专家、交流难题等方面的能力。
3.创新思政课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更加稳定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13)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思路、创新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积累了经验、拓展了载体。首先,结果性评价虽然不是单纯依赖考试成绩的知识性评价,但依然缺乏对大学生思想和行动提升程度的效果性评价。而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的随堂测试、现场调研、线上讨论等环节,可以为结果性评价提供更多可以加权的内容。其次,过程性评价虽然可以更好地把高校思政课的理论考核、参与考核和实践考核结合起来,但出勤、听讲、知识、作业、参与、内化、应用等环节的考评过程却非常烦琐。而线上线下混合式考核的智能性和随机性,可以有效增加过程考核的精准化和快捷化。再次,“注重考查学生进步的程度和学校的努力程度,改变单纯强调结果不关注发展变化的做法”的增值性评价,需要通过多次成绩前后比对“教育效能”,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使高校思政课的多次考试或考核成为可能。最后,稳定成熟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提供了全面化的内容、多元化的主体和多样化的形式,推动涵盖结果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增值性评价的综合性评价更加健全,从而更加准确、客观地反映思政课的教学水平、学习质量和提高幅度。
4.构建思政课良性互动课堂生态
构建高校思政课良性互动的课堂生态,是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更加定型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14)的重要举措。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的教育教学方式创新,使高校思政课教与学主体的沟通互动变为不可或缺的课堂要件,也让构建良性互动课堂生态变得更加急迫、更加便捷。高校思政课的良性互动课堂生态,首先应该包括两个课堂外圈层:一是科学高效的管理圈层,包括顶层设计、领导体制、政策法规、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二是浓郁良好的环境圈层,包括全员共识、社会氛围、课程思政、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教材建设等。在此基础上,着力构建教师主导、师生互促、技术保证、宽严相济的课堂小圈层:其一,强化教师主导。通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教学技能根据教学目标完成知识传授、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通过打卡签到、适当处罚等刚性纪律有效组织教学、增强教学仪式感。其二,实现师生互促。教师可以通过线上教学网络空间的即时交流、线下教学现实空间的人格魅力的叠加效应,增加学生的注意力和获得感;学生可以通过弹幕互动、在线提问、答辩交锋等方式,激发教师的能动性和荣誉感。其三,具备相关技术。常态化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复杂的多媒体技术,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基础的直播教学、即时考核、随时互动和数据保存等技术,还要求教师具备空间切换、资料获取、远程辅助和线上管控等技术。
注释:
①习近平:《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防控工作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人民日报》2020年2月24日。
②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人民日报》2020年9月10日。
③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5页。
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09页。
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09页。
⑦《习近平回信勉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化》,《人民日报》2020年3月17日。
⑧习近平:《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29页。
⑨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21-22页。
⑩张烁:《确保安全开学、正常开学、全面开学》,《人民日报》2020年8月28日。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77-378页。
(1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2页。
(1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人民日报》2020年10月14日。
(14)《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9年第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