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力提升路径选择:基于学生实际问题研究
刘吕红
【摘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活力,是深入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路径。基于学生“三观”摇摆问题,调查研究和思政融合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调整和形塑学生的正确“三观”;基于教学内容“碎片化”问题,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实现全课程体系的交互联动,串联和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基于满足“学生需求”问题,以“项目制”夯实学科支撑,彰显思政课理论阐释强大魅力,尊重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基于打通教育“孤岛”问题,按照“四个协调”和“团队建设”,加强思政课与其他力量的聚合,推动和形成学生的思政体系;基于学生“情感接受”问题,通过“五大载体”建设,营造思政课以文化人校园氛围,打造和培育学生的精神家园、通过五个路径的联动,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学生实际问题;活力;提升路径
【作者简介】刘吕红,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京),2021.2.98~105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办好思政课,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并自觉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同时,也指出了思政课建设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提升,教学研究力度需要加大、思路需要拓展等。随着全面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不断深入,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在育人方面的“重要阵地”和“主干渠道”作用,使思政课的教育内容更具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过程中达到思政课的育人成效。为此,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①。本文将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学生实际,就高校思政课活力提升路径展开研究,以期提供一个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的认识视角和实践举措。
一、基于学生“三观”摇摆问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日趋复杂,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日益隐秘、思想思潮纷繁复杂、多元文化相互激荡,以及各种价值观念交融交锋。在这种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还未成熟定型,必然面临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人生态度是否积极、价值观念是否纯正等问题。大学生对“三观”的认知更多在知识层面,当需要对多元文化进行甄别、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分析时,缺乏理论素养进行深入剖析阐释,由此,在诸多考验中可能会产生偏离摇摆的现象。因此,正确的思想与价值引导极其关键,“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②
依托思政课针对学生“三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政课则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抓手。作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传承的核心课程,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就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建构起学生的知识体系、信仰体系和价值体系,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在学生的“三观”中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方式是深度了解和精准定位学生实际并进行针对性教育,实践路径就是以科学的调查研究为基础和参照,引领融入思政课中。
学生“入场”时,第一步要进行精准调研摸排“新生力量”。新生入校时进行深度精准调研,了解其思想、道德及理想信念等基本状况,形成可视化、系统化的统计数据。以此为参照,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中进行“三观”教育。“基础”课程以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为线索,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融入如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如何抵御道德虚无主义、极端自由主义,如何培养正向道德品质等教学问题中。具体而言,以新时代爱国主义为基底的理想信念教育,这一宏观图示被框定在对新时代与大学生的关系解读中,将个人奋斗置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的叙事之中。反对极端自由主义,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这一图示通过对个人—社会、个人—集体、个人理想—社会理想等多对一、一对多关系的分析,呈现一幅人与社会辩证统一的三观图示,折射出当代中国青年应有的人生格局。“纲要”课程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线索与脉络、世界历史中的方位与价值的把握,以及对中国近代历史的人物与事件的分析,塑造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纲要”教材的“上篇综述、第一章、第十一章”鲜明体现了世界观的塑造,帮助大学生了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局势深刻变动,以及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价值观塑造也体现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并正确评判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趋势与走向,回答例如“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等问题;人生观塑造还体现在阐释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从御辱求强到独立自主的伟大实践。
同时,还需要追踪和返场调研“过程教育”。在一年级学期结束时需进行返场调研。通过动态信息追踪了解其价值理念变化和继续学习的状况,在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原理”)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中进行“三观”教育。“原理”课程中讲“世界观”,要求人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唯物地、辩证地看待世界,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克服以偏概全、两极对立的形而上学世界观,正确地认识世界。针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中存在的自我否定、爱钻牛角尖、害怕挫折等问题,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教育,指导他们既唯物又辩证地认识和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指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人生观体现的劳动创造价值原理,其意义在于寻找崇高的理想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针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中存在的好逸恶劳、安于现状、贪图享乐等偏差,结合劳动创造价值原理,对大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让他们崇尚劳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出出现了偏差,部分大学生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此,需要结合群众史观原理,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培育他们的人文关怀,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自我发展。“概论”课程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融入“三观”教育。初步探索的曲折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世界观;结合“两弹一星”中留学归国人员(甚至资本主义改造中荣氏家族等案例)的认识,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体现类似“两弹一星”的科研人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的价值观。在“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中融入“三观”教育,分析和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运用于具体实践的成功范例,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改革开放前后,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迁,怎样顺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是对人生观的挑战,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确认识成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的体现。本科阶段还贯穿有“形势与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四史”教育等课程,“三观”教育是主题和主线,需要将之贯穿其中。到研究生阶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为主体,开展更加深入的“三观”教育。
总之,通过调研实现借力持续性和开展多向度的思政课,不断提升学生系统的理论认知和科学的实践分析能力,实现对学生“三观”的调整与形塑,并由此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进而透彻地分析世界和有力地改造世界。
二、基于教学内容“碎片化”问题: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
思政课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因学生的学习阶段不同,思政课程有不同的知识内涵,由此而产生教学内容“碎片化”问题,带来的就是深度思考缺失、思维不成体系等表现,这就难以达到学生成长最优目标。
高校思政课各自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比如,“基础”课程需要从理论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等问题,旨在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纲要”课程需要从理论上把握近现代以来中国的国情、“四个选择”的科学判断及其内在逻辑关系,旨在提升对党史、国史的理性认识。“原理”课程需要从理论上分析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特征,旨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培养。“概论”课程需要从理论上把握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两大成果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旨在坚定“四个自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和“四史”等选择性必修课程则是强化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教育,加深学生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理解和认识。这种课程构成状况,要求建构思政课程体系,以整体性思维通过思政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和课程教材内容等方面的一体化,实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全过程覆盖,有效整合学生的知识碎片,聚合学生的知识散点,构建起学生全面、稳固和系统的知识体系。
思政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有对应关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学科建设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③2005年12月,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它的设立,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理支撑”④。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学院既要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又要负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⑤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二级学科,2008年、2017年分别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学科与课程对应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级学科对应“原理”课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对应“概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对应“基础”课程,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对应“纲要”课程,其他二级学科分别对应一门或几门课程。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整体性建设能够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体化建设,改变知识碎片化的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下7个二级学科的整体性建设必然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和一体化建设。同时,存在着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相联系的紧密学科,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国际共运和科学社会主义;还有相关学科,如政治学、哲学、理论经济学等。这样的整体性建设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延伸拓宽,即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课程建设各层次、课程建设各类别、课程建设全过程,把思想政治教育要求融入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中,落实落细落小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中,细化到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中,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于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网络教育及成人教育各层次;贯穿于文、理、工、医、农各学科各专业;贯穿于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文化素质课等各类别;贯穿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师资配备、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等全过程。其中,思政课具有统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⑥
总之,思政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需要加强学科建设,需要将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有机统一。同时,“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⑦以此实现各类课程同思政课建设的协同。由此,围绕课程建设构筑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格局,进而以全课程体系的交互、叠加与联动,有效串联学生的知识碎片,织密学生的知识体系,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
三、基于满足“学生需求”问题:展示思政课理论阐释强大魅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⑧这种需要包括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物质需要由生产力水平决定,而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却由教育完成。思政课是满足基于专业课进行专业知识、专业素养、专业技能之上的精神层面或者发展层面的需要。为此,思政课在“课”的改革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学生之渴、释学生之惑、破课程之困,彰显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现实魅力和在立德树人中的影响力。通过2017年教育部关于思政课的“大调研”可知,目前高校本科四门思政课存在理论性和思想性融合不够、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不足等问题,表现在诠释课程重点、难点问题的深度不够,一部分老师在讲授中说服力不强,不能充分彰显理论的魅力,从E而造成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难以根植于青年大学生的内心,更难以转化为行动。
思政课是课程,具有科学性。为此,思政课需要进行充分的理论阐释。比如,“基础”课程包含的理论阐释问题主要有:时代新人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人的本质及其与人生观的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中国精神的内涵及其时代特征、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特征及其践行路径、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与特征、法治思维的内涵及其实践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及其实现路径等。“纲要”课程包含的理论阐释问题主要有:资本—帝国主义带给中国的影响、近现代中国的改良和革命、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命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创新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正是国民党失败的原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改革开放四十年实践进路及基本经验阐释等。“原理”课程包含的理论阐释问题主要有:新时代需要怎样的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本质、价值与价值认识、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社会是如何发展的、商品经济及其价值规律、如何看待劳动价值论的当代价值、经济全球化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从社会主义观念的四次变革看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共产主义是乌托邦之梦吗等“概论”课程包含的理论阐释问题主要有:如何科学评价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及时代价值、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等。
然而,思政课在实践中也凸显其现实困惑性,这需要进行理论阐释。阐释理论问题,旨在满足学生需求渴望,这需要用文献综述、现实审视、问题概念(做概念史梳理)、问题阐释的理论基础、问题在教学中的运用建议等方面的研究做强大支撑。然而,思政课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课时量极大。据不完全统计,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均课时在400学时以上,有些学生规模大的高校教师年均课时量接近600学时。极大的课时量耗尽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沉下心来做教研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为此,加强思政课的理论阐释,加强问题研究,就必须解决教学支撑乏力的问题。思政课多年的改革创新实践推进教学管理,找到其解决问题的核心路径就是推进项目制。项目制既可以夯实思政课的学科支撑,也可以延伸到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创新。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项目立项采用三级申报。即对于省部级教改项目,在鼓励申报的同时,学院可组建优秀专业团队集体攻关、重点申报;对于学院确定的重要教改项目,可评审后作为校级教改项目;对于一般教改项目,可评审后作为院级教改项目立项。二是项目实施采取三维管理。一维是通过学校教务处、学院教学科研协作科、项目负责人进行三级管理(院级项目实行学院和项目负责人两级管理);二维是对每个项目的实施过程由项目申报书、项目中期检查报告、项目结而结题报告等组成的物化流程节点进行精细化流程管理。三维是通过开题报告会、中期检查会、项目考核评估会等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项目重要节点质量管理。同时,多元化开展项目评估,即根据项目申报书所确定的教改任务,注重灵活性,允许项目结项成果多元多样,如形成教改专著、教改论文、授课PPT等成果应用转化,以教学成果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促进教改项目各展所长、特色鲜明。
总之,通过聚焦满足“学生需求”,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将学生成长规律与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充分结合,坚持问题导向,以项目制推进教育对象、教学内容、课堂组织、活动方式等方面的研究,通过课程主要理论问题的阐释和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制推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进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四、基于打通教育“孤岛”问题:加强思政课与其他力量的聚合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这是以制度刚性确定的工作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贯穿整个过程的一条红线。“三全育人”的关键在于整合协同学校各项教育工作、各项育人元素。目前在实践推进中,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各项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还存在问题。
思政课育人需要实现由“孤岛”到协同的联防。当前,思政课教师队伍面临着数量与力量不足的问题。就个体而言,面临教师承担数量较大的教学任务而带来的教研开展聚力不够的问题;就群体而言,面临因个体教研不足而带来的教学内涵式建设的聚力不够的问题;就学科而言,也因教研反哺不足致使学科支撑有限的问题。有效且精准回应和解决学生关切的实际问题,聚力提升教学效果就成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思政课改革创新如何聚力?应该通过院政共建、院部协力、院院联动、院企协作“四个协同”新路径建设思政课,聚力构建“大思政、大教育、大宣传”格局。其中,院政共建是指承担思政课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贯彻实施相关政策制度,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协同,做好与教育部、教育厅的协同工作。院部协力是指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校各机关部处的协力,包括与教务处、研究生院协力,做好课程管理与实施;与学工部、研工部、团委协力,切实开展好第二课堂教学,实现主阵地与主渠道有机结合;与宣传部协力,采用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网络宣传教育,促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广泛传播、入脑入心。院院联动是指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他学院联动,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养提升。院企合作是指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借助社会力量,请精英人才进入思政课堂,以企业的专业化服务为思政课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保障等。
同时,聚焦大思政集合力的靶心,精准施策。要实现思政课与其他力量的集合,需要解决聚力不够的问题。多年的实践证明:有效手段就是思政课的团队建设打造。一是以课程为载体的课程教学团队,是团队建设的主体。其建设要分层分类进行,即基于课程本身的共通性和差异性分为本科主体课程的团队建设、研究生思政课程的团队建设、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团队建设、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团队建设,还有基于团队成员交叉分类进行,包括教研团队、课堂教学团队、实践教学团队等。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研室为平台,聚合马院专任教师和非马院的兼职教师(含相关专业的辅导员队伍和学校行政干部、企事业单位有相关工作经历且有较深思考的领导干部和精英人才、邀请国内同行业的专业人才等)力量,“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⑨,高效开展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的工作,完成思政课教学任务。二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团队,其基础是教学问题研究。其主要是基于专题研究进行建设,专题是从课程教学和建设中抽象出来的重大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重大经验总结问题,直指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目前高校马院的做法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或者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研究中心,开展教育教学的研究,或者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下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心,将课程建设纳入问题研究中,贯穿其中的核心是教学提出问题、研究回答问题,即是按照问题导向,以项目制方式开展问题研究,反哺教学。三是学科协同创新团队主要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分管教学和科研的管理人员牵头,对内联动教研室主任(或课程负责人),对外协同各部处,形成“大思政”“大教育”“大课程”的协同工作格局,其最有效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建设,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按照圈层进行链接,开展协同。一圈层是紧密学科,包括哲学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的中共党史和科社与共运、理论经济学中的政治经济学等,将这些学科中的课程统整,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二圈层是相关学科,包括哲学、政治学、理论经济学、中国历史、法学等学科,将这些学科中的相关课程,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和高水平教材的要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三圈层是哲学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实现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四圈层是涵盖学校所有学科的课程,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覆盖。
总之,通过聚焦“三全育人”目标聚合思政课与其他各方力量,核心就是主阵地(高校党委领导下的学工部、团委、研工部等,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主渠道(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力量聚合。二者都担负“三全教育”的责任,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效果等方面相辅相成。为此,学校分管领导之间要协同,将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教务处、研究生院和学工部、团委、研工部等部门链接起来,在制度设计、队伍建设、教学环节、教育教学方式、教育内容、评价体系等方面,既统整又分工,达到单体力量和集体力量的组合优化,实现“三全育人”目标。
五、基于学生“情感接受”问题:营造思政课以文化人生活氛围
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反映在心理认同和情感接受两个方面,有较为系统的认知、基本清晰的理论、相对成熟的“三观”等内容作为前提。同时,将“三观”、认知、理论等要素有机结合,需要改变传统的一元教学环境,即除课堂组织形式、第二课堂实践外,还包括校园环境这个重要一环,校园文化建设就是思政课链接校园环境的关键点。高校校园文化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是推动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支撑,贯穿的主线就是以文化人,即突出校训、课堂、环境、活动、网络五大载体建设,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提炼优质育人素材,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高素质、创新性和全面发展型人才培养,这是思政课践行“大思政”理念的体现。
高校思政课要在教学内容中抽出文化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诞生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开放、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入新时代等等,都是可以作为重要历史节点、重大历史事件,以思政课为载体,进行知识介绍、理论阐释和“三观”引导。林则徐、严复、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蔡和森、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介绍和伟大贡献也是可利用的资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思政课给予学生认知、理论和“三观”最核心的内容,是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的思想武装,可以夯实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引领着思政课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另外,思政课将校园文化融入课程中,挖掘校园文化中的思政资源(校史、校训、校徽、人物、地标等),形成校本教材,还可邀请专业课程的名师进入思政课堂,打造示范课堂和优质课堂。
同时,思政课还需要和校园的其他要素同向同行,建构校园文化机制。以思政课为基础和引领,将思政课的触角延伸到丰富的校园文化体系中,助推思政课建设,弥补扩充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在突出活动载体中,通过开展辅之于思想政治理论的讲堂、论坛,倾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和实施若干学生社团建设计划等内容;在突出校训载体中,通过挖掘学校历史教育资源、校训文化内涵,推进学校精神和国家精神落地生根,借助学校周年校庆,依托思政课对校园文化进行深刻解读,将课程内容显化为价值追求和服务承诺;在突出环境载体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育基地,包括校史展览馆、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等,以及校外的各类红色教育基地,以人文景观对学生进行校园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在突出网络载体中,全力打造“一网三微”新媒体平台,精心谋划和组织网络“微”活动,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打造“线上思政”和“空间思政”,以“微活动”助力“大思政”,助推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释放。
总之、通过聚焦学生“情感接受”,思政课在课堂中将碎片化知识转化为系统认知、在“三进”中使理论阐释入脑入心,在入行中摆正“三观”,奠定了思政课以文化人、建设校园文化和营造校园氛围的基础。思政课以校训、课堂、环境、活动、网络五大载体建设,引导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以文化人的实效。
注释:
①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②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③《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2/201001/xxgk_80414.html.
④陈占安:《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与学科建设的深相结合》,《北京教育·德育》2012年第78期。
⑤陈占安:《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在建设》,《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5期。
⑥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⑦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86页。
⑨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求是》2020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