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扫清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
路丙辉
【摘要】从“精品课程”到“一流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下了很大的工夫,但实效性距离党中央的要求还有差距。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长期以来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相关的思想实际需要没有得到及时应有的解决,已经成为学生思想上随机发生且具有普遍性的“小障碍”所致。扫清这些“小障碍”可以为学生愉快学习提供思想保障,为学生感知社会提供正确引领,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环境。为此,学校应深入贯彻“三全育人”理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网络,教师应主动搭建思想政治教育课外平台,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以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力量,促进师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循环健康运行。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实际需要;思想上的“小障碍”;实效性
【作者简介】路丙辉,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21.4.110~11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能力提升暨“三全育人”试点建设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项目”(项目批准号:sztsjh-2020-7-1)的阶段性成果。
2019年以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连续下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旨在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文件,打出了政策落地见效的“组合拳”,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一流课程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在宏观层面为青年大学生“摆上一桌可口的饭菜”做足了准备。但是,毋庸讳言,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端上的精品“饭菜”,学生是否愿意吃,有没有胃口,能否在提高针对性、提升实效性方面真正起到作用,却并不是文件本身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还要看落实文件的过程中是否高度关注并在实践中扫除了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
一、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解析
从“精品课程”建设到“一流课程”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在教材的理论深度上用功,二是在教学的实践强度上用力,产出了一大批成果。但从这些成果看,学者研究了教材,研究了教法,研究了理论本身的逻辑性、系统性、科学性,却少有人关注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需要。客观而言,这仿佛是一个无奈的选择。一方面,不关注理论研究,教给学生的理论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显然是不合适的。另一方面,不将这种“思想实际需要”给以理论的研究和指导,而只迎合或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需要本身,又可能逐步降低教师的理论水平。因此,无奈选择的结果是,学生思想实际的需要不得不让渡给教学和研究的理论演绎。事实上,这种现象并非无人关注,正如一些学者所言,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形式主义、脱离实际,再加上理论不彻底,“唯书、唯上、不唯实”,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被虚化、被抽空而背离现实、脱离现实,这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突出问题和实效性困境。[1]
学生的思想实际是什么?我们认为,就是学生关心的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学习紧密关联的利益追求。因为“人类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2](P82)在我们从国家层面讨论和实践“为谁培养人”的时候,学生首先关注的还是他们的切身利益问题,之后才会配合我们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3](1002)又说,“‘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4](P286)因此,关注学生的思想实际需要,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行为自觉。而不能主观地认为,我们用功做出来的“饭菜”,他们“应该”都需要。
现实生活实践中,正是因为一些思想实际需要没有得到及时应有的解决,往往成为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言其“小”,一是因为这些实际需要作为一个“问题”对于教师而言,要回答的容量并不大。比如,如何与宿舍的同学处理好人际关系?失恋了怎么办?等等。二是因为这些实际需要作为一个“困难”对于教师而言,要解决的难度并不大。比如,如何做好大学课堂的笔记?如何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言其是“障碍”,是因为这些“问题”或“困难”,对于教师来说可能很容易处理,但对于一直在父母和老师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不谙世事的青年学生来说,却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由于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的局限,这些问题或困难可能就成为他们向前走的“拦路虎”。因此,所谓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就是指那些因思想实际需要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导致学生思想认识出现阻碍的问题或困难。事实证明,这些“小障碍”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可能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难起实效的“大阻碍”。毛泽东曾说过,“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5](P136)“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5](P137)习近平进一步指出,“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6](P135)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关注宏观方向性问题的时候,一点也不能忽视学生的思想实际需要,甚至要在教学实践中花费一定的时间,专门关注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从教学实践来看,大凡教学实效性抓得比较好的学校或个人,无不在相关方面有过扎实的功夫。他们对于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都能比较准确地认识和把握。
具体而言,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在内容上主要关涉两个方面。一是与学习生活相关的方面。即围绕专业学习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其中,专业学习适应问题尤为突出。在内容上,从中学的基础性,什么都学一点,到大学的专业性,专门围绕某一学科方向设置的各门专业基础课,在学习的容量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方法上,从中学的严格型要求到大学的宽松型要求,是一次重大的转变。一些学生很难适应这种变化,大到上课根本听不懂,小到下课不知如何跟进教师的教学进度。诸如此类,常常让一些学生手足无措,十分茫然。一些学校安排的专业学习指导,大多是在面上以经验介绍的方式给以引导,但针对性并不强。专业学习看似与思想政治教育一点关系也没有,但从结果看,学生因为学习困难而导致思想认识陷入误区,以致行为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在根本的意义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从表象上看,可能是学生认为,“我的思想没有问题,而我的专业学习有问题”。所以,他们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候,有紧张地做作业,看与其他专业相关的书等不当现象。他们所以忽视老师的存在,是因为他们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显然,这恰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二是与成长环境有关的方面。即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与周边环境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其中人际关系问题十分常见。由于学生在过去的生活经历中大多数时间专注于文化课的学习,缺少人际交往的实践,甚至一些家长为了保证学习时间,不让自己的孩子有正常的人际交往,从而导致一些学生不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如何与意见不一的人交流,如何在宿舍中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如何与辅导员或专业教师相处,等等,在成人看来司空见惯的基本生存技能,在青年大学生那里可能都是棘手的困难。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从具体表现上看,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具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障碍的内容具有普遍性。由于青年学生在中小学接受的教育、成长的环境、家庭教育的状态多是大同小异,所以,学生走进大学后遇到的思想上的小障碍,多数情况下具有内容的相似性和存在状态的广泛性等特征。虽然每个人的问题都不同,问题提出的表达方式不同,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会发现,学生的这些思想障碍并非个性化的存在,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二是障碍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因为不同的境遇和不同的生活实践,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和确定的内容。有时候教师主动关心学生,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问题或困难需要教师提供帮助时,学生可能都说没有。但在另一个时间里,又突然冒出来很多问题。独立地审视这些小障碍,并没有什么特别清晰的规律。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能在一个相对的时间段,预判可能会有一个问题群,但具体到某一个问题以及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根据不同的学生又有不同。
二、扫清“小障碍”的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调的针对性,不言而喻是指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需要。但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的现实看,我们的针对性还不够精准。我们用力的“针”并没有对准学生需要的“穴”上。宏观而言,我们的针对性主要关涉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理论学习的需要。而作为主体的学生是否意识到这种需要,是否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心准备的内容当作自己的需要,并没有得到教育者们应有的关注。一般而言,学生走进课堂,对于教师的讲授认真学习是天经地义,可以说,从他们第一天走进教室就开始如此了。一些教师想到的只是他们的接受程度,而很少想到他们是否愿意接受。一些教师把凡是不愿意、不努力、表现不好的学生都一概而论地认为是学生学习不认真。对此的态度多是严肃批评,而不姑息迁就。这在客观上导致了一些教师很少想到学生是作为有思想有情绪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坐在我们面前。事实上,学生从小学到大学,走进课堂时无不带着自己丰富多彩的思想。在这些多彩的思想情绪中,难免会有一些可能引起他们的学习态度出现障碍的一面。因此,不扫清这些思想实际中的“小障碍”,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想真切地提升实效就是一句空话。
首先,扫清这些“小障碍”可以为学生愉快地学习提供思想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有什么用?饱受“学以致用”观念熏陶的国人习惯于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的结论多从表面化的现象去回应这个问题。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看不见摸不着,也不大可能会立竿见影,所以,人们常常将思想政治教育误读为是在做“无用功”。其实不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宏观的层面回应“为谁培养人”,中观层面影响人们的“三观”,还在微观层面解决人们行为的“愿不愿”。这三个层次的划分是依据国家、社会、个人三个维度进行的,因此,其功用首先表现为鲜明的独立性。即是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有多大,对于不同的维度可以有不同的判断。只有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呈线性分布的系统时,其功用才表现为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才有大小高低之分。也就是说,国家层面的“为谁培养人”的价值引领作用,社会层面的“三观”教育作用,个体行为在态度上的积极引导作用,是同一个系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不同功用。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个体行为的积极才能使“三观”教育成为可能,从而使“为谁培养人”获得满意的答案。换句话说,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一个大学生愿意在大学期间努力学习,树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他将来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行为的引导作用,在系统中处于基础和关键的地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在工作实践中,人们多在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用力,有时会把微观层面的功用有意无意地忽略了,甚至认为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用一些教师的话说,“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还用问‘愿不愿’的问题么?”但事实上,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作为独立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其接受的教育或影响能否激发他们的自觉自愿直接影响他们的行为选择。在他们看来,“为谁培养人”主要是管理者的事情,“三观”教育主要是教师的责任。虽然这两个方面对他们都有影响,都是为他们好,但是,只有这种“好”能激发他们的自觉自愿,才是真正的好。也就是说,“愿不愿”才是他们最关注的事情。因此,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在接到工作指令的时候反问,“我为什么要去做?会加学分么?”一些学者以为,这是新时代大学生“功利化”的表现,做什么都要“加学分”。一些学者对学生“逃课”“玩游戏”“抬头率低”等不认真学习的现象表示不理解,认为学生到学校就“应该”认真学习。我们常常会听到类似“现在的学生都怎么了”的诘问,却少看到学者们关注受教育者内心的需求。试想,如果一个青年大学生正在为如何与人交往,或交往中出现了问题而十分烦恼,又求助无门,他会认真听课么?会对课堂上的价值观教育感兴趣么?肯定不会的。这些看似青年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如果不能被及时清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难展开。这种现象其实在成人世界也十分常见。即使是教育者本人,也很难快速排除个体思想上的“小障碍”而集中注意力从事手头的工作。
其次,扫清这些“小障碍”可以为学生感知社会提供正确引领。青年大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是十分自觉的,不仅关注的面很广,而且多为社会热点问题。但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等限制,他们的关注又往往是浅层次的。在认识方法上多表现为单向度的,常常只看到问题的一面,以点概面、以偏概全。在认识事物的结论上多表现为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没有新意,容易从众。认识事物不够周延,是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特点,无可厚非。但这应引起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注意。正是因为学生对社会关注存在着行为的主动性、方法的单一性、结论的从众性,才使正确的引导成为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见实效成为可能。但问题在于,课堂教学往往因为教学任务没有主动结合社会热点而使得学生的关注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发生错位,不仅容易使学生感到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而且因为不能得到及时的正确的引导,甚至被一些有问题的认识“误导”,而使学生产生认识社会的思想上的“小障碍”。这些小障碍如不及时加以清除,就有可能反映到学生的现实生活实践中来,使他们对社会产生怀疑,甚至逆反的情绪。大学生中时不时出现的一些“愤青”“废青”“积极废人”“佛系青年”,大多因为思想认识的“小障碍”所致。因此,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抢占思想政治教育的先机,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所看到的各类社会问题。
再次,扫清这些“小障碍”可以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环境。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7](P172-173)说出了人与环境相互成就的关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为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服务,涵养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资源,又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营造的环境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单纯的课堂教学是无法完成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营造的,必须是多维度多方面协同共建。只有紧紧抓住环境营造的主体,才能保证校园环境的质量。大学生既是校园环境的享用者,又是校园环境的营造者,如果大学生人人是优质的,环境资源就一定是优质的,如果大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环境资源的好质量就难以保证。这其中的质量差异,就较多地表现为因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不同程度的存在而导致的结果。反映在行为上,多表现为不能“令行禁止”,不能“步调一致”,做事不认真,学习态度不端正,为人处世散漫而没有规矩,等等。其实这些现象的背后,大多是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小障碍”在起作用。比如,“都大学生了,还把我们当小孩子耍”,“大学期间,学习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能力强不强”,“大学是个小社会,充满着各种你死我活的竞争,人与人之间只有永恒的竞争,没有真实的友谊”。诸如此类的认识,既有道听途说的影响,也有对现实表象的误判。说到底,这些思想认识的“小障碍”所以会在大学生群体中潜滋暗长,甚至代际传播,根本上是由于大学生受社会阅历和自身知识水平的制约,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所致。不扫清这些“小障碍”,良好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就难以形成。
三、扫清大学生思想“小障碍”的实践举措
毛泽东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5](P139)同样的,扫清大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既不是一时之功,也不是一人之力所能为,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才能奏效。这就需要教育者们在提高认识的同时,从理论设计到具体实践,应做到组织引领,群众参与,上下一盘棋,学校、教师、学生齐努力,形成协同机制,才能合力清除长期存在于大学生思想认识中的各种“小障碍”,为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扫出坦途。
1.学校积极贯彻“三全育人”理念,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网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同样的,大学生的思想也是从他们的社会实践中获得。所不同的是,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主要是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展开的。因此,校园环境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思想质量。从这个意义上看,要扫清大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在整体的层面,应从他们成长的校园环境入手,贯彻“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构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体交叉网络,形成无处不在的浓厚氛围,更容易取得良好效果。
环境氛围所以能有益于扫除大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主要是因为环境可以通过思想认同、行为趋同的方式发挥作用。处于同一环境中的成员在心理上自然会有趋同的意识,“与大家一样”是基本的行为方式。当自己感到与别人不一样时,自然会有归属的危机感。在这个意义上,环境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就表现出“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特征。因此,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应主动在营造氛围涵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上下功夫。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构建的主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党政工团相互协作为主要方式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政工团各单位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工作,总体来说是横向的,部门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工作方式,从内容上看,有浓厚的实践性色彩。另一方面,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从20世纪90年代的“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到2005年开始至今的“05方案”执行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四门课,总体来说是纵向的,具有系统化、理论化的特征。从内容上看,有浓厚的理论性特质。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这两个方面要做到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独立时各具特色,联合时相得益彰,不是简单叠加,机械联合,而是优势互补,发挥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效能。
我们把教室内的课堂称为“第一课堂”,把政治教育活动称为“第二课堂”,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称为“第三课堂”,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称为“第四课堂”,在构建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时,采取“四个课堂联动”的方式,通过顶层设计,落实部门职责,共同营造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涵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失为一种较好的举措。
2.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搭建思想教育课外平台,可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作用
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8]也就是说,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因此,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还应该关照学生整个成长过程。因为,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大多形成于他们的课堂之外,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之内看到的各种不和谐的状况,多是这些“小障碍”表现出来的结果。因此,教师在课外主动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校园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形成合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积极举措,更是扫除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的有效途径。
教师在校园内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形式简单,方法灵活,可以说十分容易。一个教师,一间教室,一群学生,一个主题,一组话题,在一个大家都有的时间里,就可以形成一个温馨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这样一种平台,交流学生关心的主题,接受学生现场提问。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和自媒体时代的来临,教师还应适应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与现场版相呼应,创建网络版和手机版,可以在网络上发表漫谈文章,或者教师开设个人微博或微信公众号,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做法和相关思想认知,通过手机平台结合大学生中的爱情、教育、成长、考研等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如一个学生因为学习目标的迷茫而不知所措,阅读了某教师发的主题为“随大流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微博,思想的“小障碍”得到了开解,重新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小障碍”不断得到清除,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得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自然随之提升。事实证明,不是学生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他们需要轻装上阵,他们的思想世界需要“放下包袱”,才能带着良好的情绪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类似这样的由教师主动牵头开办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可以并入学校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网络,形成清除学生思想上的“小障碍”的合力。
3.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循环
人们一谈到教育,一般都是指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教师总是主动给予,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也大致如此。多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打造“金课”,一流课程建设,差不多已经将所有可能给青年学生成长的“养料”都磨碎了。教师们变着法子做出不同的“饭菜”热情地端上桌,期望得到学生的认可,却不料常常受到冷遇。究其原因,应是教师太过主观所致。正如家里的孩子,父母们总以为自己亲手把他们养大,十分了解他们的需求。其实不然,在孩子的成长空间里,家长常常是缺场的,尤其是他们的思想世界,家长的影响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逐步减少,只有通过及时的沟通才能弥补其中的不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与其相类似。在学生的成长空间里,教师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很多时候是缺场的。在学生思想的世界里,如果没有及时地沟通,没有建立师生之间思想交流的微循环系统,师生之间就缺少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自然会出现很多“怪”现象。师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循环如果不能顺畅,校园的思想政治教育能有实效就是一件难事。仿佛人的躯体,如果大部分的微循环都出了问题,躯体的健康就不可能。因此,在校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涵养校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能忽视师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循环建设。
我们可以在教学班设置课代表,调动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搭建起师生之间思想沟通的桥梁,有效地促进同学之间、师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循环。在每一个教学班通过自我推荐、教师推荐、同学推荐等方式选拔出来的课代表,不仅仅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感兴趣的学生代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小助手”。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班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讨论、演讲、辩论等教学活动,甚至参与个别内容的教学演示,除了及时开解同学中发生的思想上的“小障碍”,还适时向教师反映同学中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及时添加鲜活的材料。
因此,这个课代表的设置,看似只是在同学中增加了一个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分子,给一个学生增加了经常得到锻炼的机会,其实是在师生之间搭建了一座思想沟通的桥梁。在教师这头,因为课代表熟悉学生的生活和思想世界,通过日常的有效沟通,一个课代表就是教师认识学生生活世界的可视窗口,为教师的教学针对性提供了极好的参照,教师对学生状态和需求的主观判断由此可以得到有效避免。在学生这头,因为课代表提前接受了教师的适时辅导,提高了活动能力和思想沟通能力,能够在教师缺场的情况下,及时通过沟通开解同学思想上的“小障碍”,使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成为可能。可以说,课代表的设置,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这种健康的师生之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循环应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根本。
参考文献:
[1]邹放鸣.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支撑[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