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态
刘景泉 高艺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依靠人民力量为实现人民幸福而奋斗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样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为人民谋幸福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内在结合,获得以人民为主体动力的根本性支持力量。人民群众作为历史主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并在建构过程中创造了革命范式与改革范式相融合的实践范式,坚持战略布局与底线思维相结合,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高度统一。中国式现代化以不断推进实现共同富裕、以人民为主体动力和人的现代化为目标导向,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呈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当代样态。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人的现代化
【作者简介】刘景泉(1955-),男,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艺(1993-),女,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天津  300350)。
【原文出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2.4.3~1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生成逻辑与实现机制研究”(批准号20AKS0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标志,也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孜孜以求的梦想。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准则和历史使命,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和实践样态。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的伟大实践,诠释了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的理论内涵,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样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结合我国历史传统、现实国情和时代发展趋势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高度概括:“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现代化是人类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尤其是资本在全球的疯狂扩张与渗透更使现代化成为后发国家的一种不可避免的、真正的实体性命运。但资本主义并非现代化的永恒状态或唯一模式,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来看,资本逻辑统治下的现代化不仅是未来社会所要扬弃的对象,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要超越的类型。面对本质上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福祉成为现代化实践是否具有真正生命力的重要问题。
一、以人民为中心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递进发展
作为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旗帜鲜明地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党,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国家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实践斗争才有了主心骨,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才获得了最根本的主体力量与价值旨归。因此,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指向。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这证实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历程实现了历史创造主体与历史价值目标主体的高度统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中国人民为主体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历史处境中历经艰难困苦的命运抗争: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对民族危亡的挽救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坚定选择;从改革开放致力于以解放与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群众始终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向前发展,同时将人民作为一种价值目标主体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塑造了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样态。
(一)人民作为革命主体与中国式现代化同时出场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夙愿,如何实现现代化直接关系到中国人民幸福与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出场与西方现代化具有本质不同。西方现代化是本民族内部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因素自主发展的产物,而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启直接根源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殖民扩张,这种客观的历史境遇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亟须完成两大任务:其一,实现民族独立;其二,重构面向现代化的民族主体意识与认同。因为完整、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国家开展现代化的前提条件,而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认同的忧患意识是第三世界国家启动现代化的重要精神力量,这是早期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所不具备的重要因素[3](P456-466),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开启的有利因素。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进步人士先后从器物、制度、文化等层面寻求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路径,但基本属于在近代社会特定阶层或者某一领域内对西方现代化的简单“模拟”或“复制”,并未从根本上找到真正可依赖的历史主体力量去实现民族独立与国家重建,这种“防卫性现代化”实践的失败与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任务内在决定了发动人民群众力量、进行全民族抗争是实现民族独立的关键。
中国共产党将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和基本问题相结合,找到了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是搞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4](P3),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5](P692),“人民”在中外政治思想史中具有积极的、正向的价值本质,马克思更是赋予无产阶级劳动人民以革命主体、历史主体的地位。因此,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情况和特殊的社会阶级结构将亿万人民群众作为革命主体,为成功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并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提供了重要的革命力量。把人民群众作为革命主体的科学判断,一方面使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革命运动中紧紧依靠人民、在最大范围内充分调动各阶级的革命热情,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全民族统一抗战的历史洪流,为夺取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终胜利奠定群众基础;另一方面能够使亿万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中通过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来重构民族主体意识和强化民族认同,并最终取得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翁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实现了领导主体与革命主体的结合,革命的胜利不仅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的社会条件,中国人民也通过革命的洗礼重构了民族主体意识,形成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磅礴力量,全民族抗战中所积累的革命势能与重构的民族主体意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来源。
(二)人民当家作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的确立
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与保障人民群众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捍卫人民根本利益的革命实践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它内在规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与人民当家作主之间的逻辑同构性。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继续把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力量、捍卫人民根本利益的根本执政理念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探索的历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我国社会实际和基本国情出发,在坚守人民立场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具体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我国如何实现现代化、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提出具体有效的实践方案,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此,习近平指出:“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定位。”[6]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地位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得到充分体现与落实,从而规避了西方政治制度中人民权力在事实与形式层面割裂的弊端。虽然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无法自动解决一个民族经济层面的现代化困境,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在客观上能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稳健进行。人民群众的政治主体地位和在长期革命实践中锤炼的能动性相结合,最大化调动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有利于继续发挥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中的主体性作用。
人民群众作为建设主体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了新中国由一穷二白到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飞跃。新中国成立之后,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农民成为土地的真正主人,为从根本上解放农村生产力并激发广大农民投入到工业化建设中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党在1953年把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与总任务,1957年党中央在此基础上再次提出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在本质上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方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在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阶段得到充分发挥,建立起较为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考虑到中国的经济成就几乎是在毫无外来援助和支持的情况下由中国人民独立取得的,因而这种经济成就格外引人注目”[7](P540-541)。至此,中国共产党在认识上实现了从“工业化”到“现代化”的丰富,在现代化模式上经历了“向苏联学习”到“以苏为鉴”的转变,克服了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重视重工业、忽视轻工业进而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弊端,为改革开放时期继续开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物质基础。
(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融合
丰富的物质生产和快速的经济发展是保障人民利益的根本方式,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直接目标。如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经济层面长期不能实现稳定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长期无法得到提高,那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只能限于抽象的理论假设,这会从根本上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影响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作为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把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求作为推动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生产力驱动与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相结合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鉴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出现的发展困境与经验教训,在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问题上,邓小平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否定方式做出科学回答:“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8](P237)。至此,中国式现代化既遵从了现代化的一般逻辑,并在改革开放中利用资本逻辑来激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时使社会主义这一为“现实的多数人”谋利益的“现实的运动”,从科学理论再次转变为具体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以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价值立场将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区别开来。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有机融合的。邓小平从制度与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性:“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9](P370)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科学研判,内在规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心在于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围绕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主轴,以发展生产力为驱动,党中央详细制定了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发展方略,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呈现一幅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辩证运动、相辅相成的改革和发展图景。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党中央提出了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新的“三步走”设想,提出要在21世纪前二十年达到富裕小康水平,并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贯穿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一条主线,这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之源。
(四)实现人民幸福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同频共振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与权力意识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得到切实提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中国社会发展与人民需求间关系的动态性变化,适时提出将“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当前阶段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不仅肯定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且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仍存在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基于此,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在战略布局上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科学部署。在物质文明方面,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市场,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全球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在政治文明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能够实质性地参与治国理政,以生动具体的民主实践惠及全体人民;在精神文明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增强民族精神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生力量;在社会文明方面,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人民的获得感更为充实、幸福感更有保障、安全感更可持续;在生态文明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民生福祉,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五大文明的协调发展凸显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同时内在规定了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向度,为回答如何在现代化建设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创造财富与共同富裕、个体发展与社会秩序、物质生产与生态保护之间的有机平衡提供崭新思路,也从多重维度为实现人民幸福提供有力保障。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孕育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特征
现代化道路没有固定的模式,更不存在脱离具体国情的现代化方案。中国式现代化并非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简单延续,也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生搬硬套,既不是对其他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模拟,更不是西方国家现代化在中国的照搬照抄。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的现代化为主题,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解放为根本旨归的新型现代化。它虽然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强行入侵下被迫卷入世界历史进程的,但其形成并非一直都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始终依靠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创造了革命范式与改革范式相融合的实践范式,坚持战略布局与底层思维相结合、确保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相统一的总体性过程。在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理念下形成的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特征,进一步彰显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一)实践范式上创造了革命范式与改革范式的有机融合
现代化是剧烈而持久的社会变革,各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境遇和不同的时代主题下需要以不同范式、甚至综合多种范式共同推进现代化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历程中形成了两种不同范式:革命范式与改革范式。这两种范式不仅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能够以灵活的发展决策应对不同的历史主题与境遇,而且充分证实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并且随着革命范式与改革范式的有机融合,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创造。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现代化的开启必须以武装的全民族革命重新建立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也与“各种革命运动连绵不断的过程重叠在一起”[3](P256)。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种以阶级革命为主要方式、以民族解放为主旨的革命范式得以形成,并历史性地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启扫清了障碍。同时,物质生产低下的客观形势并未因新中国的成立而消失,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仍然面临着如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及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国家的难题。革命范式中人民群众主体能动性的彰显、高度的革命热情、群众工作方法等因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得到充分发挥,具有和平建设性质的社会主义革命在过渡时期和三大改造中实现了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解决了所有制的问题”[10](P301),这不仅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最大化地发挥了人民主体的建设作用。“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在整体上只有通过彻底的社会革命才能得到真正奠基,而中国革命又只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定向中才能彻底”[11]。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首先在一个国家得以确立,但必须要通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来发挥经济基础在社会全面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为内核的改革范式的形成,有效弥补了革命范式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创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改革范式特指社会改革过程中形成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向,并且以一种规律或者趋势的形式贯穿改革整个过程。它不是对革命范式的完全否定,而是对它的现实性转换。邓小平称“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9](P113),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12](P4),这就从现实的高度将改革纳入革命范畴,并肯定了改革的权威性与效用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范式推动国家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竞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激活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以生产力快速发展推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等领域的改革,并引起“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9](P370)。改革开放既是中华民族走出自我边缘化、对自身现代化建设挫折反思之后的民族自觉,也是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一种历史唯物主义回应,它将革命范式中的主体能动性、重构的民族认同等内化为一种民族意识,与现代发展意识共同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强大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创造自己的历史,从而推动历史的进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革命范式与改革范式旨在清除生产力发展中的障碍,二者在不同时期的转换与融合恰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张力与冲突的体现,也是我们党在面对不同历史境遇与时代主题时能灵活作出科学发展决策的表现,而贯穿始终的红线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二)实践方法上坚持战略布局与底线思维相结合
现代化是人类自身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历史性过程,具有世界性、深层次、全局性、持续性巨变的特征。“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13](P3)。就演进机制而言,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与西方现代化的迥异在于前者并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而呈现科学战略布局与底线思维相结合的实践特征。广义的现代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进程,泛指人类社会在近代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急剧转变的过程;狭义的现代化特指落后国家或地区为迅速赶上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和适应全球化发展环境,通过有计划的政治战略布局、经济技术改造、学习世界先进经验等高效率的方式,促进本国快速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因此,与传统的决裂、与现代化相伴而生的一种不确定与急剧变迁的变革运动成为现代化的“共相”,“它将我们所有的人都倒进了一个不断崩溃与更新、斗争与冲突、模棱两可与痛苦的大漩涡”[14](P10)。通过有计划的、全方位的顶层设计进行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成为现代化模式中的“殊相”。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而言,一方面,它在未完成现代化之时就开始承受后现代性对现代性的质疑,且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的交织、现代因素与后现代因素的纠缠、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竞争决定了中国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相较于西方要承载更多的风险与挑战;另一方面,作为后发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更需要根据全球化发展趋势和国内社会形势变化的需要而进行科学的顶层设计。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共相”和“殊相”的复合式境遇决定了它必须坚持科学的战略布局和坚定的底线思维相结合。科学的战略布局与坚定的底线思维保障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稳步进行。在新中国工业化起步初期,党中央就制定了“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确保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确立,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以“五年计划”作为规划部署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基本方式,使我国建立起较为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国民经济体系。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以后,党中央从宏观上作出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规划,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等重要论断,同时将“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底线,规定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前提下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属性的更改,巩固了改革开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与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把握历史主动与战略主动作出“新三步战略”、新时代“两步走”的规划统筹,适时推动“四个全面”总体布局的更新,同时坚持把底线思维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积极防范与化解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风险挑战。在世界百年变局叠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下,中国仍然实现了经济持续发展与社会长期稳定的双重奇迹,稳步推进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现代化建设并非一个稳固的、平滑的线性发展过程,而是充满着风险与不确定性、断裂与更新的波折式进程。未来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仍需坚持战略布局与底线思维的辩证统一,以确保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现代化实践不偏离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三)实践过程中确保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高度统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实现了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高度统一。“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15](P66)。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能真正代表、是否能真正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一些西方国家源于自身现代化在时间上的优先性,虽然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垄断了对现代化的解释权,但同时基于资本最终为统治阶级服务,以及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割裂的事实而遭遇严重的挑战。这种割裂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了后发国家自主进行民族现代化的合法性与正当性。作为现代化运动的先行者,西方国家通过启蒙运动建立起人本主义精神,使人作为个体从神本主义的束缚中得到解脱,这对于人类社会发展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进步。但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工业主义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释放出的强大“资本逻辑”,使工人阶级在生产过程中丧失主体性,成为资本的一种生产要素,沦为机器的附属物,资本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导致财富与贫困分别在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中的积聚,造成极大的贫富分化。这就必然导致工人阶级在现代文明中作为创造主体的事实与价值相异化的悖论:人由主体颠倒为客体、工人创造的越多越贫困。与西方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相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现了现代化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人民群众作为革命主体、建设主体、改革主体与整个社会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人的全面发展同步进行。实现现代化内含“为了谁、依靠谁”的基本价值诉求,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发展成果自然由全体人民共享。我们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16](P17)。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创造主体,人民作为一种实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动中国走出封建王朝的历史循环、突破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控制;推动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化,走出自我封闭边缘化的发展困境;成为创造中国发展“两大奇迹”的主体力量,推动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心,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人民的主体意识与现代发展意识相结合在改革开放之后成为推动现代化的一股强大力量,个体的主体能动性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得到充分释放,这种释放所带来的示范性和传导性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体现出来的新特点。“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17](P177)。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性质从理论上规定了党与人民之间是血肉联系,而非利益交换或者委托—代理关系。同时,人民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不断从狭隘的地域、传统的生活方式与单一的交往方式中解脱出来,在提高自身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特性内在规定着五大文明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力图实现物的全面丰富、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三者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实现现代化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高度统一。
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当代样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刻改写了现代化的叙事结构。作为后发国家的民族现代化运动,现代化经历了空间维度上从欧洲发源地到全球的旅行,时间维度上由狭隘的民族国家走向全球化时代,社会制度上从资本主义现代化到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中国式现代化。现代化实践已经挣脱了西方资本主义最初的话语束缚,在坚持现代化一般逻辑的前提下,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主体动力推动现代化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历史实践中对现代化的原有规范作出新的诠释与发展,彰显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塑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当代样态。
(一)以实现共同富裕彰显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共享主体。富裕是各国现代化追求的基本目标,但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富裕与西方现代化有所不同,追求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非财富在某一阶级中的简单增加。实现共同富裕承载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更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着力点和重要体现。“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9](P264-265),“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8]。因此,共同富裕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而言,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发展问题,更是检验社会主义优越性能否充分发挥、党的执政基础是否牢固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的新发展理念,在不断解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矛盾中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全面脱贫攻坚的胜利为进一步推动与实现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之间的良性互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实践中实现了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转型,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与优越性。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有效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贫富分化的弊端。马克思客观地肯定了资本主义在推进人类物质生产、创造丰富的物质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批判了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现代化实际上表现为贫富差别在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中的集聚,“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19](P289)。这种贫富分化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范围内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原因在于它不可能被压制住,还在于它使财富的积累变得可能……没有穷人,国家就会变穷。贫困成为国家不可或缺的因素。穷人成为国家的基础,造就了国家的荣耀”[20](P213-214)。而社会主义财富的共享主体是人民,其本质在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不断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飞跃,尤其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之后,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创建了有利条件。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开辟了全新道路。
(二)以人民为主体动力展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优越性
在现代化谱系上,以人民为主体动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当代实践样态。人类现代化具有多种类型和路径,就现代化的动力发展因素而言,西方社会功能学派主要将其归为科技革命、知识等,马克思主义对这些因素促进生产力变革和发展给予肯定,同时强调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变革中的主体作用。中国式现代化在遵从现代化一般逻辑的前提下,更重视人民主体在道路选择及现代化模式中的动力作用。在起源问题上,相较于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特殊性在于其接受现代化的被迫性,这在根本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一种西方现代化所不具备的动力因素:民族觉醒的人民主体力量。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人民为主体的力量通过社会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自主选择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并且使社会主义制度与人民当家作主真正结合起来;自主行使发展战略决策权与实行改革开放,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创造力充分结合,使人民物质生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真正结合起来;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动力,使我们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获得最全面、根本的主体力量。“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8](P313)。只有在现代化进程中真正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成就谁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最终体现出相较于资本主义的巨大优越性。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所坚持的以人民为主体力量而非以资本为主体,以增加人民福祉而非以利润增长为目标,以实现共同富裕而非贫富差距的无限增长为目标,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内核,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当代实践样态。
以人民为主体动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人的逻辑”对“资本逻辑”的超越。西方现代化的悖论表现为在资本逻辑的统治下,现代社会成为一种理念与事实相背离的矛盾总体,在理念维度上,个体的人从宗教束缚和政治专制中解脱,确立了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观念,但在事实维度上资本对劳动的占有、物对人的统治已经使人沦为资本的附庸。因此,资本主义将个体从神本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又继而为人类划定“铁笼”,并且只要资本继续强势推行,这种悖论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与蔓延。如何处理“人的逻辑”与“资本逻辑”之间的关系,使人从资本的束缚中得到解脱就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内核。人的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根本主题,“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1]。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根本立场,根据世界形势与国内情况进行策略选择,以人的逻辑统领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协调发展,以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引导和驾驭资本,与资本的消极面相抗衡,使资本从根本上服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8](P163)。中国式现代化把人的逻辑置于现代化建设的优先位置,有利于防范资本逻辑的无序扩张与失范,有效保障物质财富增长的目的在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现代化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外实现的新路径,它通过对资本的引导和驾驭,以人的逻辑克服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不可避免的异化与弊端,打破了西方对现代化发展话语权的垄断,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增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立足本国实际自主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信心。
(三)以人的现代化为导向是对现代化本质的真正复归
现代化实践的展开具有主客体双重逻辑,主体逻辑主要表现为人的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由全面发展的日趋实现,客体逻辑表现为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关系的不断理性化。马克思正是在此意义上肯定了资本驱动下物质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同时批驳了资本逻辑对人的统治与异化,其核心目的就是最终实现“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21](P185),将人从资本的统治与异化中解放出来,在继承以往全部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人的本质的真正复归。“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22](P164),“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23](P150)。这就在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层面上规定了人民群众是共同富裕的共享者,也是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践行者。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既是人民群众队伍扩大的过程,也是“行动着的群众”共创共建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荣光的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向西方进行机械复制或者单纯的经济增长过程,而是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为导向的总体性现代化过程。这种总体性主要表现为实现人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建设中各个领域的现代化相统筹,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实践中,坚持创造主体与价值主体的高度统一,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多元并行的终极目标: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化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避免了西方形式民主的弊端;共同富裕有效抑制了现代化中收入不平等、贫富差距扩大的普遍现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满足个体在物质、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多维需求,有效避免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对人的异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将人与自然置于相同维度,扭转了西方现代化中人与自然在资本统治下被异化的困境。中国式现代化将人的现代化作为价值目标不仅凸显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而且在围绕这一主体性所展开的关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外交等多方面并举的现代化实践中提供了普通民众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环境。以人的现代化为本质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这是对现代化本质的真正复归。中国共产党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内含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中,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将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进行有机融合,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实现提供有效路径。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当代实践样态,它作为一个显性逻辑内在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与特性。这一显性逻辑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所面对的历史主题具有差异性,同时使党中央能够根据不同时期的奋斗主题作出科学的发展决策以符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旨归。中国式现代化正在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征程中奋进。“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15](P73)。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继续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建设力量,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继续贯彻落实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实践中,持续引领社会各个领域的现代化发展,更好地塑造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未来实践样态。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9).
[2]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04.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习近平.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J].求是,2019,(23).
[7][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8]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1]吴晓明.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的理论与实践[J].学习与探索,2016,(11).
[1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4][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5]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6]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7]特约调研组.习近平调研指导过的贫困村脱贫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31.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0][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狂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2]本书编写组.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3]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