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着力塑造五种形象
白显良 章瀚丹
【摘要】大学生如何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其形成什么样的形象认知,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达至和实效取得。良好的课程形象,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知、认同和接纳。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形象塑造,改变对课程形象认知的刻板印象,是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着力塑造作为一门课程的规范形象、旨在理论武装的学理形象、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政治形象、肩负立德树人使命的育人形象与为大学生悦纳乐学的亲和形象,五者辩证统一。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形象塑造;五种形象
【作者简介】白显良,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章瀚丹,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重庆  400715)。
【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京),2022.10.112~120
【基金项目】教育部2020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研究”(20JDSZKZ05)阶段性成果。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的形象认知和整体评价,即对思政课教学形象的认同感、接受度,直接关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把思政课打造成铸魂育人的“精课”“金课”,必须重视思政课教学的形象塑造。一段时期以来,一些思政课缺乏吸引力、不受大学生喜爱,不符合学生的形象期待,给人一种平淡无奇、可有可无的不良印象,更有甚者一些学生尚未接触课程就直接做出“没意思”“没意义”的贸然定论,反映出思政课在形象塑造方面的迫切需求。加强思政课教学的形象塑造,是新时代推进思政课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高校思政课建设要着力塑造彰显作为一门课程的规范形象、旨在理论武装的学理形象、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政治形象、肩负立德树人使命的育人形象与为大学生悦纳乐学的亲和形象,努力改善学生对思政课的形象认同。
一、塑造作为大学生必修公共政治课的规范形象
思政课首先是一门课程,是所有大学生必须修学的必修课。作为一门课程,思政课教学必须遵循课程教学所应有的规范性,由不得任课教师自由发挥、随性对待。规范形象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应塑造的最基本形象。塑造规范形象,是强调思政课教学要明要求、讲规矩、守底线、遵纪律、知戒惧,避免教育教学的主观性、随意性和散漫性。
作为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政治课,思政课讲什么、怎么讲,达到什么要求,相关文件都有明确规定,不得任意发挥、添枝加叶。然而在现实中却存在一些有违规范性要求的现象:一是教学“乱堂”现象。“乱堂”现象,主要是指教学离开了规矩,呈现出“随意化”倾向。如个别教师在教学中偏离游离教材,背离有关教学要求,随心所欲地讲,既不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也不在意是否符合教学大纲和教学规定,仅仅依照个人的思维图式、研究专长、生活感悟等解构教材、脱离大纲、牵强附会,把思政课演绎成怡然自得的“兴趣课”“选修课”。二是教学“秀堂”现象。“秀堂”现象,顾名思义是指把思政课课堂作为秀场来对待,在课堂上过多呈现迎合猎奇心态的元素,或盲目追求信息技术的运用,等等。如有个别教师过于依赖放映视频、演示案例、模拟表演,把关注点放在炫酷特效的展演或情景设计的表演上,忽略对教学内容学理内涵的深度阐明;也有个别教师为了搭乘“智慧化课堂”的东风,将课堂剪裁为纯粹视频化、图像化的“数字天堂”,学生表面上“认真听课”,实则教学脱离规范性逻辑而渐行渐远。三是教学“冷堂”现象。“冷堂”现象,主要是指个别教师在教学中疏于课堂管理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至于出现“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课堂气氛冷清。如个别教师压根就不重视课堂管理,认为学不学是学生自己的事,只要自己讲了完成任务就行;还有的教师教学备课不充分,教学中“教”的供给侧距离学生“学”的需求侧相去甚远,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各唱各的调、各干各的事,等等。这些不规范的课堂教学,无疑背离了思政课的课程定位,偏移了教学目标的设置初衷,久而久之就会因为“流于形式”而被学生摒弃。
塑造思政课教学的规范形象,关键是要把准作为必修课程的课程定位和作为公共课的基本属性,最根本的是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练就教师用好教材的“基本功”。早在2008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就指出:“教材为教学基本遵循,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融会贯通、熟练驾驭、精辟讲解。”思政课教材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是全国顶级专家团队精心研制而成的教材,具有权威性。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以教材为基本遵循,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努力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进而用好教材搞好教学。吃透教材、用好教材并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要求教师要具备读懂教材的功力,具备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能力,同时还要下足消化教材的功夫。二是把握好课程建设评价的“度量衡”。对于高校思政课的建设和课堂教学的开展,教育部专门研制下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对思政课教学涉及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学科建设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学时学分、教学安排、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考评等都有明确规定。建设标准在一定意义上,无疑就是思政课建设好坏、优劣评判的度量衡和测量仪。之所以要出台思政课建设标准,从根本上讲既是要推动思政课建设的规范化,也是要提升思政课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推进思政课教学的规范化建设,要遵照思政课建设标准,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多一些合规达标之举,少一些恣意发挥之策。三是用好课堂管理的“指挥棒”。教师是课堂纪律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课堂管理职责、维护课堂规范形象,要讲究教学管理的“火候”“分寸”。既要加强“硬管理”,对于违反课堂纪律、挑战课堂底线的行为严肃处理,让学生认识到思政课不好“摸鱼”、不能“躺平”、不可“摆烂”,引导学生敬畏课堂、用心学习,也要设定“软要求”,教师要收放自如地把握课堂节奏,借助思想濡化、情感化育,启发学生自觉遵循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把思政课打造成硬核课程。
二、塑造彰显思政课本质是讲道理的学理形象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高校思政课教学无疑要彰显“理论课”的特质,讲好学问之理、光大理论之光,实现用学术讲政治,塑造说理、论理、讲理的学理形象。学理形象强调思政课教学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使教学内涵丰厚的理论含量、浓重的学理色彩与精到的理论品味。
高校思政课教学不同于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一个根本点,就是具有鲜明而突出的学理性,必须在讲好道理上下足功夫。然而现实中,一些思政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上存在理论讲授不能解疑释惑、令人信服,或是似是而非、不够透彻,或是刻板老套、不够生动等方面的情况。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理论讲授不够精透。如个别思政课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概念到概念、从原理到原理、从体系到体系,教学玄而又玄、空空如也,学生听得如坠云里雾里、不得要领;还有教师在教学授课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希望全面系统深入地阐明理论,愿望和初衷是好的,但实际上却往往把一个本身并不复杂也不深奥的理论讲得晦涩难懂,不够深入浅出、精透管用。二是理论讲授缺乏针对性。思政课教学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完成教学目标,必须要有的放矢,注重针对性。少数教师由于对学生的困惑关注不够,自以为是地做教学准备,煲好既有结论的“心灵鸡汤”准备去征服学生,结果却因为没有用发蒙解惑之“矢”去射学生思想问题之“的”而不被买账,加剧理论答疑与学生接受之间的“隔膜感”;也有一些教师根本不管课讲给谁听,不分析听众对象的情况,用一个课件、一套讲义包打天下,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学生都开展无差别的教学,使教学流于形式、收效不佳,等等。这些现象究其根本是教学缺乏针对性。三是理论讲授不够鲜活。比如,一些思政课教师把理论讲得脱离现实、疏离实际、远离生活,不善于运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以及最新素材开展教学,总让人觉得马克思主义如在云端,而不是咫尺可感;也有教师讲起课来习惯于按图索骥、按部就班,不能做好对随处可见的鲜活案例、触手可及的身边事例的析事明理。
思政课教学必须讲好道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深讲透讲活,彰显学理形象。一要拓展教学的知识广度。思政课教师要站稳课堂、站好讲台、赢得学生,必须要能满足学生对理论的需求,必须能回答学生心头疑思,必须能解开学生的认识迷惑,唯有如此,教学才令人信服,理论才有说服力。这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丰富的知识储备。习近平曾指出,“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2]教师如果有了“一潭水”,知识视野开阔了,理论功底厚实了,讲起课来就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就能答疑解难,引导学生走出认识迷雾、思想丛林。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明白,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也要有宽广的视野和丰厚的学识,不能就理论讲理论,更不能干巴巴地讲理论,要能讲出理论背后的道理、学理和哲理,这对教师的知识素养和理论修养要求就高了。正因如此,习近平要求思政课教师视野要广,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善于在历史、学理、现实的经纬中析事说理。二要提升教学的理论深度。思政课讲道理,不是要生拉硬扯、“硬”讲道理,更不是要把道理强塞给学生,而是要用精透的理论去征服学生,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要讲出理论的深度,实现理论的彻底。理论只有彻底,才能征服人。而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思政课教学如何透彻说理,如何抓住根本?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是根本之道,因为“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3](P433)理论一旦脱离实际、生搬硬套,就会让理论讲授既不彻底澄明,也不能完全让人明白。因此,思政课讲理论,不能坐而论道、抽象论理,而是要抓住事物的根本,立足实际、脉动现实、透彻说理。三要提振教学的学术品位。提出思政课教学要有学术品位,是强调思政课教师要做研究,既要研究教学内容,也要研究教学本身,要带着思考和研究去开展教学工作,讲出教学的学术含量。思政课教学不能简单化,不能照搬教材,也不能照抄讲义,更不能信马由缰,而是要融入个人的感悟和思考,要用学术眼光审视教学内容、用学术思维解答教学疑惑、用学术探索支撑教学创新、用学术魅力升华教学境界,让教学富有学术品位。那种认为思政课教师只要做好教学工作就好的观点是片面的,是强行肢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学术研究不是“束之高阁”的“坐而论道”,而是可以成为支持理论教学的“筋骨血脉”;教学工作也不是与学术研究毫无关系,而是可以成为学术研究的实践场域。一名教师如果忽视了对教学内容“鞭辟入里”的深度把握和对学术研究“因时而新”的高度关注,理论讲授必然浮光掠影、轻描淡写、走马观花,难以谈得上教学形象蕴涵理论品位、学术韵味。
三、塑造担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使命的政治形象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要解决学生理想信念问题”,“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4]透过这些重要论述,不难得出,思政课在大学生的课程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担负着特殊使命,“是塑造人与社会灵魂的课程,聚焦的是人的精神世界,要回答的是人生与社会发展中具有方向性、根本性的大问题,是集中体现教育政治属性的课程、集中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课程和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5]思政课教学理所当然应该旗帜鲜明讲政治,塑造彰显政治属性的课程形象,肩负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神圣使命。
思政课教学既然要对大学生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进行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构,无疑需要大张旗鼓讲政治,力避弱化政治、远离政治或者泛化政治的错误倾向。具体而言,尤其需要注意克服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泛政治化”倾向。“泛政治化”主要是指缺少专业权威的学理支撑,一味高扬课程教学的政治性,在教学中用政治去压服,而不是用道理去说服、征服大学生。如一些教师在坚定讲政治的同时,困于对理论解读得不彻底,用“甲乙丙丁”形式论证政治命题。从而在教学中,教师成为政治文件的“复读机”、政策吆喝的“留声机”,学生变为“接收器”,让教学枯燥乏味、毫无活力,学生敬而远之、退避三舍,使政治形象沦为一种不受欢迎的刻板印象。二是“弱政治化”趋向。“弱政治化”趋向并非要削弱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而是想淡化教学的政治性色彩,着重教学的“理论性”色调。有的教师怵于思政课的政治属性,认为教学中理应少讲“政治”知识,少谈“主义”色彩,只需站稳坚定的政治立场,更多关照理论知识的逻辑推演、历史探源与系统爬梳,造成思政课政治形象底色不够鲜明。事实上,思政课教师理应理直气壮地讲政治,讲政治是思政课教学的本分,没有必要羞羞答答、躲躲闪闪。三是“去政治化”偏向。“去政治化”偏向是“弱政治化”趋向的进一步极端体现。有的教师因为没吃透原著、悟好经典,加之学生对政治的冷感,从而在教学中对重大政治判断、命题、论断闭口不谈或轻描淡写,对一些模棱两可的错误观点不置可否、不置褒贬,使教学在理论辩解上“捉襟见肘”,不敢直面学生的问题挑战和观点辩驳。毫无疑问,上述三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钳制了思政课教学的政治底色,或多或少地解构、销蚀、遮蔽了教学应有的政治导向,因而强化教学的政治形象势在必行。
思政课教学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6](P330)尤其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和坚定。一要把准政治立场的“定盘星”。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是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的应有内涵。思政课教学讲理论,不是要讲别的什么理论,而是要讲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政课教学讲道理,不是要给学生讲什么生活的小道理,而是讲清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大道理。理论、道理怎么讲,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贯穿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就要求教师要学精悟透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善于端起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分析社会生活,能用严谨的逻辑分析、权威的数据资料,阐明国家的大政方针、路线政策、远景规划等,实现教学所讲的政治理论与国家所处的历史际遇、学生所担的时代责任之间息息相通,指引学生把牢政治立场、立定政治脚跟、理解政治生活、担当政治使命。二要拧紧政治信仰的“开关阀”。思政课要引导学生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踩实人生路上的每一步“阶梯”,最根本的是解决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发展的“拔节孕穗期”,理想信念正处于逐步形成确立之中,能否心怀“国之大者”,告别沉浸“个人悲欢”,最需要教师的悉心培植和政治引导。思政课教学如果仅仅满足知识搬运、概念传授,而不能实现政治信仰的有效引导,思政课的教学使命无疑就难以实现。唯有思政课教师政治过硬、信仰真挚,拧紧学生理想信念的“思想阀门”,引领学生志存高远、忠于祖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勇当开路先锋、争当事业闯将,教学的政治形象才得以确立。三是用好政治要求的“总标尺”。强调思政课教学要坚定不移讲政治,一个重要方面的现实指向就是要坚决反对思政课教学的“政治中立”。如果离开旗帜鲜明的政治导向,思政课教学就会变成苍白无力的简单说教。实际上,思政课教学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以“共情”引“共鸣”过程,教师要有家国情怀、楚囊之情,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政治尺度,善于运用学术讲政治,用深厚理论解析政治、说明政治,切忌信口开河、捕风捉影、断章取义,不能使用“小道消息”、低级趣味去“迎合”“投合”学生欢心,唯有如此才能有理有据地引导学生认识现实政治,把稳人生航行的政治之舵。简单地说,思政课教学要严守政治标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懂理论的人讲理论,讲政治的人讲政治。
四、塑造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育人形象
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6](P329)思政课担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理应塑造“育人形象”。塑造育人形象,是强调思政课办得怎么样,归根结底看培养了什么样的人,如何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以育人为根本的目标指向。
以育人标准审视一些思政课教学,可以发现存在着偏离育人为本的一些偏误,具体表现为:一是存在片面倚重于知识教育的情况。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关键在于育人。价值性是思政课的鲜明特性,强调思政课的价值性,并不意味着否定或忽视课程的知识性,而是要通过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来加强价值观教育。没有科学的知识作为支撑,价值观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思政课教学中价值性与知识性是统一的,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片面倚重知识教育,把思政课当作普通的专业课程对待,在讲清楚课程内在的知识点、知识逻辑上花足了功夫,却忘记了开展知识教育是为了什么,也不在开展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由此,应付考试、取得学分、拿到绩点成为一些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目标追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强调“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而不注重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4]二是存在对育人对象重视不够的情况。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既要懂得学生的认知需求、认识困惑和思想“痛点”“堵点”,也要懂得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认知,具有什么样的认知偏好和接受特点。但一些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情的调查研究,无视学生的学习需求、思想倾向,自说自话地开展教学授课,在课堂上自顾自地卖力讲解,至于学生有多少在听、听进去了多少则关注不多,以至于“教”与“学”不在一个频道上对话、不在一个轨道上运行,收效甚微,实效不佳。三是存在目的与手段关系颠倒的情况。开展思政课教学,育人是目的,其他都仅仅是手段。手段要服从和服务于目的,而不能主次颠倒。比如在课堂上开展小组研学、情景展示、课题研讨、课堂辩论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来讲,这些都是为了把道理讲清楚,引导学生形成正确认知,绝不是要用学生讲来替代教师讲,反客为主。如果只有学生讲,而没有教师画龙点睛的引导和提炼工作,那无疑只能在学生中制造认识混乱,达不到育人目的。又比如,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开展实践教学,无疑是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意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绝不是简单化为只有社会实践,看不到思政课教学的影子。
思政课教学塑造立德树人的育人课程形象,教师是根本和关键,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加强:一是砥砺铸魂育人的“初心石”。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铸魂育人的时代责任,要给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毋庸讳言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4]因为正人先正己,唯有先“正”己,方能“育”人。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对标对表,将理想信念的“大德”、服务社会的“公德”、正心律己的“私德”融释于铸魂育人的教学全过程,铸造育人性形象的独特标识。二是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总要求”。思政课教师要始终紧绷关照、服务学生这根弦,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切实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导向,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既满足学生的共性需要,又兼顾个性诉求。思政课教学要富含人文关怀、秉承人本取向,贴近学生的思想发展、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政治引导、道德教化,导引学生对思想进行“整枝修剪”。三是聚焦培育时代新人的“新定位”。办好思政课,要主动承担“育新人”的时代使命,把准“时代新人”的内在蕴涵,即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担当意识与过硬的高超才干,达到“顶天”理想与“立地”实干有机统一。为此,思政课教学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根铸魂,也要落实“六个下功夫”,旗帜鲜明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场坚定地反对错误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五、塑造为大学生真心喜欢且乐学好学的“亲和形象”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相统一”,强调“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但无论组合拳怎么打,最终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心服口服”。[4]可见,富有亲和力的课程形象是思政课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追求,举足轻重。古人讲,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教学没有亲和性,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学生对于思政课学习存在抗拒心理,那思政课教学是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的。
塑造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形象,要义在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打心眼里真心喜欢思政课,乐学好学思政课,提升思政课教学的魅力指数。这要求思政课教学要立足教学“配方”的优化、课程“工艺”的美化,从“远在天边”回到“近在身边”,塑造教学亲和、亲近的形象,而不是要用庸俗、低俗、媚俗的东西去“博眼球”“求喝彩”“赢掌声”,也不是简单地投其所好。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种不良倾向:一是“娱乐化”的表演。“娱乐化”的表演,主要是指个别教师借“寓教于乐”把教学娱乐化,如有教师为了提高“低头族”的到课率、抬头率与满意率,把游戏互动、音频视频、奇思妙语等引入课程,这些本身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握不好度,让这些内容充斥课堂,就会让学生在“嬉笑怒骂”之间欢愉欢快地打发教学时光。虽然这样的教学形式上“宾朋满座”,学生“频频点赞”、教师“备受欢迎”,但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之后往往很难留下深刻的东西,无助于理想信念的坚定,也无助于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难以达成思政课教学的目标。二是“庸俗化”的表达。“庸俗化”的表达,主要是指一些教师在把教材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的过程中,为了通俗有吸引力却又未能合理、有效地转化,导致口语叙说庸俗化。比如一些教师为了把教学内容讲得有意思、有意义,把“高大上”的理论讲得“接地气”,引入了一些俚语、俗语,或加入网络段子,有些甚至还有欠文明雅致,有违教学话语的规范要求。也有教师捕捉到学生猎奇的心理特点,把教学重点放在历史典故、知名人物等的旮旯轶事、花边新闻上,穿插些“吸睛”的话题,让学生“大开眼界”“大饱耳福”。实际上,通俗无需庸俗,庸俗也并非通俗,二者不能等同也不能替代。三是“自我化”的表现。“自我化”的表现,主要是指少数教师在提升教师魅力的问题上剑走偏锋,过于期冀借助自身形象、个性特质等彰显个性。教师的个人魅力对于塑造课程的亲和形象固然十分重要,但如果不能把握好展示的“度”,一味沉醉于才艺的“自导自演”“自娱自乐”,个性的“张扬不羁”等,就算利用诙谐幽默的言语、敢于批判的个人特质“引注目”,看似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实则与“亲和”“亲近”的形象背道而驰。
塑造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形象,要深刻懂得思政课教学的亲和性只会源于思政课教学本身,由内而外产生吸引力,不可能从外面强加于思政课教学,重要的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富有“吸引力”。思政课是教师与学生以教学内容为主体的“精神交往”,能否做到对教学内容淋漓透彻地精彩演绎,直接关涉教学是否具有“吸引力”。有“吸引力”的教学向来不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而是要以情感唤醒情感、用思想点燃思想,“我们不知道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强制处在清醒健康状态的每一个人接受某种思想”。[7](P426-427)强迫学生接受某种观念必然是不可取的,只有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思想症结与知识水平,针对问题循循善诱,才能做到论理一语道破、说理入木三分。教师要勤于思考并“活化”抽象理论、勇于超越并转化话语体系,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熟稔于胸、心中有数,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不经意间生发“有用”“管用”之感。二是话语表达提升“感染力”。话语是思想表达的载体,思政课教学要使用通俗易懂的“生活话语”、喜闻乐见的“真情话语”、吐故纳新的“时代话语”,做到“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8](P100)不断映现打动人心的“话语力”。思政课教学要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心领神会,需要用学生耳熟能详、众所周知的话语风格,将晓之以理、逻辑分明的理性表达与动之以情、寓理于情的感性表达贯通起来,用经典案例剖析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智慧,用精彩故事描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奋斗途程,避免平铺直叙、乏善可陈的话语风格。但切不可为了追求话语活泼生动而走向“哗众取宠”,这样不仅难以获得学生认可,反而使教学的亲和形象不佳。三是言行一致彰显“人格力”。教师言行笃实是思政课教学亲和形象塑造的“亮眼名片”。教师的“人格力”是教学“亲和力”的重要保障,是学生品格塑造、行为养成的“镜子”。思政课教师既要做“学问之师”,以“大德”“大道”“大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用情、讲理、重实,做到心心相印、情理相长,把育人之事当成事业追求;又要做“品行之师”,涵养正气、嘉言懿行,以堂堂正正的人格魅力去反哺课堂、注解教学,以品正德高的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敬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2]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5]沈壮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论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6).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