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苏淼 李琦 冯留建
【摘要】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切实提高了课堂吸引力和学生的参与感,有效弥补了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不足,是科技创新背景下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趋势。文章分析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的优势所在,明确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探索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的现实路径,从而实现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推广。
【关键词】虚拟仿真技术;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
【作者简介】苏淼,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河南  郑州  450045);李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冯留建,北京师范大学党史党建研究所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5)。
【原文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22.21.57~59,9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实效性问题与对策研究”(20VSZ013)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揭示了信息化时代现代教学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结合的重要意义,高校要积极响应时代的要求和科技的进步,推动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中的应用,推进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一、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的突出优势
虚拟仿真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构建出仿真的虚拟场景,将其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有利于通过模拟实践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思政课的时代感和亲和力。
1.有利于复原历史场景,丰富学生的思政课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思想道德素养也正是在不断的社会交往和实践中形成的,因此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沉浸和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2]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单纯依靠教材描绘和教师讲述,学生的体验感不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某些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关系的理解。而虚拟仿真技术通过佩戴专业设备来实现历史场景复原,帮助学生穿越到任何历史节点,重现当时的社会关系。学生得以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的多角度沉浸式体验,成为重要历史时刻和重大历史事件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与感悟。此外,学生还可以在模拟情境中对重大事件决定尝试各种不同的选择,通过不同选择引发的不同历史走向,更加透彻地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其有效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中的应用,通过丰富的教学方法全面体现思政课教学元素,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及积极性,帮助学生体会虚拟仿真技术的科学性及多元性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丰富的思政知识,强化学生的自主探究效果,从而增强学生思政课的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打破时空限制,创新思政课实践方式,降低社会实践成本。“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人们树立正确思想,克服错误思想,必须以社会实践作为教育的基本途径”[3](P135)。虚拟仿真技术创新了思政课的实践方式,降低了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成本。一方面,虚拟实践教学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学生只要戴上VR眼镜就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反复进入模拟实践教学基地进行重大历史场景重现、参观纪念馆等实践活动,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常态化。思政课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习惯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虚拟仿真技术延长并强化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弥补了传统实践教学对现实场景过度依赖的缺陷。另一方面,这种新型的教学体验方式还降低了社会实践成本。现实的社会实践基地受环境、场地、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学校往往难以组织全体学生按规定的教学计划前往参观学习,阻碍了思政课实践教学。而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实践教学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较小,能够大幅度减少学校的经费开支、避免外出实践的安全隐患,降低了组织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还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使思政课顺应了信息化时代教育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二、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的基本原则
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重大基础工程,以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引导为最终目的。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虚拟仿真技术在运用中必须坚持技术性与教育性相结合、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使虚拟仿真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更好地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开辟新领域。
1.技术性与教育性相结合。高校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时要处理好技术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既要避免教育过分依赖技术,又要杜绝教育完全与技术分离,努力找到两者结合的平衡点,用技术形式更好地表现教育内容。一方面,教师要主动学习并熟练掌握虚拟仿真技术的使用方法,不断提升自身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在使用过程中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这种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教学,探索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规律,为思政课增添新的活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协助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虚拟教学平台的稳定性,发挥好现代教学技术的辅助作用,提高学生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2.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是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以及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而出现的现代教学模式,集中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方针。[4]虚拟仿真教学极具趣味性,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思政知识。但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趣味性与知识性相结合,不能一味关注课堂趣味性而忽视教学内容的传授,要在虚拟仿真实践教学设计中始终牢记思政课教学目标,注重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实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有机统一。在虚拟仿真场景的布置上,思政课教师需要查阅丰富的相关资料,确保虚拟场景的严谨性与真实性;在虚拟教学题材的选取上,教师要结合课程特征选取适合的内容;在活动设计上,教师既要注重理论灌输,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要注重活动体验感,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3.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主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两种方式,学习理论知识可以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实践活动能够培养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传统的思政课堂由于实践教学条件受限,多以理论教学为主,而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空缺,有利于把抽象深奥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加入理论指导的实践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加入实践的理论教学更具有体验感。思政课教师进行理论指导后学生再进行实践活动,可以让实践教学开展得更顺利,也能够使学生及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理论教学中,对于一些较为抽象、仅用文字呈现不易理解的理论,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来辅助理论教学,学生通过虚拟仿真教学的沉浸式体验,对理论的理解更为透彻。
三、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的实践路径
当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基本全部取消,致使学生无法及时通过实践活动检验和巩固理论学习成果,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对此,思政课迫切需要推陈出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辅助思政课实践教学。因此,探索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1.加速技术建设,做好顶层和整体设计。事物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新型教学技术应用是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未来一段时间将会快速发展直到普遍应用。对于高校来说,只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就能在今后的思政课改革中优先发展。因此,高校应加速普及这种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创建虚拟仿真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心,率先突破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困境,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守正创新。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做好顶层和整体设计。
首先,思政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构思与设计要依据思政课的教学要求,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家、思政课教学部门起主导作用,凝练设计团队,协同计算机技术、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科专家共同完成虚拟仿真教学中心的建设。[5]其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科学划分教学模块,可以把虚拟仿真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心划分为理论学习模块、案例分析模块、作业模块和考评模块。以学习理论知识点为主线、通过案例展示和分析深化知识理解、以作业完成情况和测评成绩作为学习成果,设计出一条完整全面的学习链。再次,在实践教学运行中不同主体承担的角色和完成的任务不同。学校要配备虚拟仿真实验管理平台与设备设施。第三方技术公司负责软件优化和故障解决等功能,维护虚拟仿真软件平稳运行,以确保实践教学顺利开展。思政课教师主要负责一些课前教学设计及课堂管理功能,以确保实践教学内容按照相应的教学计划实施。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体,他们进入仿真教学实践中心后佩戴VR眼镜便可以进行参观和体验,其体验过程和学习结果将被记录和分析,以便实时掌握其的思想动态和参与情况。在虚拟仿真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整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按照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查,在优化学生体验感的同时规范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2.辨识教学内容,差异性运用技术。研发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的目的是利用新型教学技术的独特优势来辅助思政课教学,因此虚拟仿真教学的活动设置、教学目标等必须符合思政课的教学要点。在这个前提下,如何用好这项技术,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思政课之间具有内在差异性,这决定了其应用虚拟仿真技术辅助教学的程度和范围不尽相同。每门思政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各有差异,这就决定了不同的思政课在理论、情感与价值上具有不同的特征,因而在应用的过程中,要注重辨识教学内容,差异性运用技术。在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关键在于把传统思政课的课堂内容转化为适合虚拟仿真技术呈现形式的教学内容[6]。就当前发展情况来看,虚拟仿真技术应用还没有完全适应课堂教学,如何把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转变成适合用虚拟仿真的形式表达的实践活动还需要专业技术团队去完成。
随着虚拟仿真技术应用到各个课堂之后,虚拟仿真课堂内容的设计主体就变成了思政课教师,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和课程特征选择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思政课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虚拟仿真实践活动来学习,对于那些组织难度较大、教育意义重要、历史事件鲜活的教学内容,更适合通过虚拟仿真技术来进行教学,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此外,在虚拟仿真教学的活动设计上要始终以内容为中心,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案例,真实的数据把教学内容表达出来,从而打造智能化、情境化的教学模式,这才是思政课运用虚拟仿真技术的根本目的所在。
3.建立可持续的教育模式,不断更新虚拟仿真技术的硬件和软件。高校要通过创建可持续的教学模式,推动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不断更新教学技术,打造出先进的思政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从而全面提升高校思政综合教学效果。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也是思政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其最鲜明的品质之一就是具有发展开放性。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丰富与发展的,在过去、现在、未来不断地指导我国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发展意味着思政课内容的不断丰富。内容决定形式,教育内容的改变也促使着教学方式的创新。这就要求虚拟仿真技术的硬件和软件都要不断更新、增补并调整,建立可持续的教育模式。
与此同时,高校教育工作过程中,要通过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为学生构建持续性的教育方案。根据思政实践教学特点,强化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全面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政综合学习水平。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学校基础网络设施建设,不仅要重视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的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完善,同时还要对教学体验中心的基础网络服务器、管理平台等不断完善。这种技术及设备的不断更新,将会有效推动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校要重视与第三方网络软件开发及维护技术部门的合作,全面提升体验教学中心的作用,帮助学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学习体系中全面掌握思政实践课程知识,提升学生思政课综合学习水平。在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高校思政课体验教学中心期间,要不断更新虚拟仿真技术,以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实现思政课根本教育发展目的。
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既是满足信息时代学生学习需要、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的要求,也是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创新课堂模式、促进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的体现。推进虚拟仿真技术在思政课中的应用,能够有效优化过去重知识而轻实践、重被动输入而轻主动获得的旧模式,切实提高思政课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是信息化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刘新刚,裴振磊.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考察——以马克思现实人理论为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7,(9).
[3]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寇丹阳.虚拟仿真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5]张毅翔,李林英.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1).
[6]刘新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改革创新若干问题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