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的方法论思考
李敏
【摘要】“大思政课”的提出旨在通过强化系统思维、突出协同意识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力量的整合、教育资源的系统集成、教育体系与组织内容的优化完善与整体发展,需要善用之。其中,对教育资源的开发、转化与利用是善用“大思政课”的枢纽环节,因为它关系教育资源体系的构建、育人合力的形成与育人实效的提升。而科学合理地开发、转化、利用“大思政课”的教育资源需要明确其方法论,即明确资源开发、转化与利用过程中的基本关系,这些基本关系重点涵括“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的整体布局和具体编排、教育资源的同质解读和异构表现、教育资源的周期性和长期性、教育者的集中阐释和受教育者的自觉“发现”等。
【关键词】“大思政课”;教育资源;方法论
【作者简介】李敏,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34)。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22.10.74~7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研究”(项目批准号:20FKSB03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11007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跟现实结合,善用‘大思政课”’,即是要在明确的教育目标导向下,协同多元主体、延展时空范围、扩增资源要素、整合教育内容、构建教育合力,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中,扩增教育资源,即充分开发、转化可供“大思政课”利用的多样资源并使其能够得到高效运用是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育人合力形成与育人实效提升的枢纽环节,需要明确其开发、转化的方法论,因为资源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教育资源,必须经过人们的选择、归类、综合和凝练。这里,探讨“大思政课”教育资源开发转化的方法论不是要借用某些哲学方法去解释资源本身,而是试图厘清和正确处理资源开发、资源转化与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基本关系。这些基本关系涵括“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的整体布局和具体编排、教育资源的同质解读和异构表现、教育资源的周期性和长期性、教育者的集中阐释和受教育者的自觉“发现”等。
一、教育资源转化的整体布局和具体编排
从“大思政课”要求出发,可供开发转化与利用的教育资源形式是多样的、内容是广泛的,多样且广泛的教育资源具有多样的属性及功能,要求资源利用者在资源转化过程中应进行整体布局,同时也要求作规范化、精细化与个性化的具体编排。
1.“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的整体布局
所谓教育资源转化的整体布局,是指在明晰多样资源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机组合。面对可资利用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何将它们作为一个逻辑整体并有机组合是“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首先应考量的问题,而将多样资源作为一个逻辑整体就应明晰不同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多样资源之间是存在一定逻辑关系的。如人们通常认为稀缺的物质资源是一个组织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但随着人们知识的不断更新、创造能力的不断增强,稀缺的物质资源可能存在被新的物质资源所替代的情况,此时,知识资源与人力资源便成为创造新的物质资源的条件,而要实现对人才资源的有效开发则需要好的制度作保障。这里不难看出,知识资源可以改变物质资源的价值,人力资源是知识资源生成的主体条件,而制度资源是人力资源得以有效发挥的保障,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就成为人们有机组合资源的重要依凭。
“大思政课”可资转化的资源是多样的,明晰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有效组合资源并得以高效运用的前提。把握“大思政课”多样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可遵从如下路径:一是以“大思政课”可资转化的教育资源内容为基点探索多样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教育资源内容为基点,“大思政课”可资转化的教育资源可划分为课程内资源与课程外资源。就课程内资源而言,它包含如“经典思想理论资源、学术研究成果资源、教材资源以及社会实践生活资源”等素材性资源,以及如“课程赖以实施的情境、场域和环境设施等”条件性资源。[2]就课程外资源而言,五千余年的文明史、百余年的政党建设、70多年的新中国建设、40多年的改革开放生成了丰富的资源,如制度资源、组织资源、政治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精神资源、理论资源、社会心理资源等,它们都可能成为“大思政课”转化与利用的重要资源。从“大思政课”教育资源内容出发,“大思政课”可资转化的教育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至少有这样几个层次:首先是对课程内资源与课程外资源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这里,需要把握的重点是课程内资源是思政课的基石,课程外资源应围绕课程内资源的布局作相应的补充与支持。其次是对课程内资源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这里需要把握的重点是教材资源是思政课的依据,经典思想理论资源是教材资源的灵魂,学术研究成果资源为教材资源提供解释力,社会实践生活资源为教材资源的延伸与补充。它们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思政课教育资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教材给出的是教学的基本结论和简要论述……需要做很多创造性工作。”[3]同时,还应注意素材性资源与条件性资源的有机结合,在时间、空间、具体场景、具体方法运用等资源的有机组合中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再次是对课程外资源之间逻辑关系的把握。这里需要把握的重点是课程外资源始终以其与课程内资源的相关性为依据而对其进行开发、转化与利用。二是以“大思政课”可资转化的教育资源性质为基点探索多样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大思政课”开发、转化与利用教育资源既面临对“正能量”资源的传播与利用,也面临对“负能量”的批判,因此需要坚持辩证的思维方式来合理地掌握不同性质之间教育资源的逻辑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会有各种问题存在,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自,在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批判中弘扬真善美。”[4]
在充分把握多样教育资源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推进教育资源的有机组合是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在推进教育资源组合过程中,既存在基于逻辑而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理性决策,也存在不求决策最佳方案而只求满意结果的满意决策理论。就“大思政课”教育资源的有机组合来看,既存在对教育资源的理性安排,也存在追求教育实效性的满意决策。对教育资源作理性选择在于思政课的政治性与意识形态性规定教育资源转化的性质、内容、方式、范围等,对教育资源作基于满意结果的决策在于思政课的本质规定教育资源转化的目的就是要助力将“道理讲清楚”。
2.“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的具体编排
在上述整体布局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具体编排的要求,这种具体编排可能循着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路径而不断深化。一是以制度规范“大思政课”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转化。“大思政课”面对的资源涵括积极资源与消极资源、高品质资源与一般资源,教育资源开发转化的规范化重点体现在以制度保障积极资源以高品质形态得到有效整合与利用,消极资源得到有效转化或剔除。在保障积极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均彰显对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道德教育资源开发与转化的保障作用。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更是明确指出对思政课知识体系、课程群、教材体系、实践教学资源、网络平台资源等的优化升级。二是构建资源转化模型助力精细化实施。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资源转化模型是“大思政课”教育资源得以精细化实施的重要路径。如资源编排理论认为持续竞争优势源自企业的资源、能力和管理者能力的组合,[5]于是构建了资源管理模型。“大思政课”教育资源得以有效开发与转化也需要考量教育资源整合能力,从而探索资源转化路径。以教育目标为指引,构建资源转发与开发的编排模式可助力“大思政课”教育资源精细化实施。三是围绕教育目标,针对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作个性化编排。不同的教育主体能开发与转化的教育资源是不同的,这就需要教育主体结合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开发与转化教育资源。同时,教育对象的特征、成长成才规律、成长成才过程也要求教育主体在教育资源转化的过程中作个性化编排。
二、教育资源转化的同质解读和异构表现
“大思政课”教育资源的系统集成需要兼顾教育资源转化的同质解读与异构表现。同质解读是指“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客观上存在性质要求的一致性,这一要求规定在相关教育资源的概念内涵与规范要求等方面具有统一性;异构表现是指“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在性质要求一致的基础上,还应重视教育资源形态的丰富性与教育资源解读方式的多样性等。
1.“大思政课”的育人实践需重视教育资源转化的同质解读与异构表现
“大思政课”的育人实践涵括思政课程的教学实践、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社会与家庭的育人实践等,要使多路径的育人实践提质增效就需要高度重视教育资源转化的同质性要求与丰富性组合、多样性解读。就思政课程的教学实践而言,所面对的课程内资源重点集中于理论资源、学术资源、社会实践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目前各门课程对于理论资源与学术资源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各有侧重、有的放矢,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思政课程的内在合力。但需注意的是,各门思政课程在开发转化社会实践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应避免重复性与形式化。各门思政课程应重视围绕自身的教学主题与教学重点开发转化相关资源,并对自身的知识性做深刻解读以此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育人成效。
就课程思政对教育资源的转化而言,专业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对政治原则的遵守、对价值规范的把握必须是一致的,这里的重点在于专业课教师对教育资源的丰富性组合与多样性解读。一般而言,理工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遵从本学科的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教师的专业水准、职业道德为学生夯实“智”的基础,培养“德”的品格。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由于课程内容跟思政课教学内容有更紧密的联系,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更大的作为空间。但我们也会发现,由于学科差异与教学规律的差异,一些理工科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不少是围绕本学科著名科学家的爱国主义经历和事迹开展分析的。这种教育方式从单独某门课程来看,无疑是可行的,但如果表现在大部分课程教学中,就可能给学生造成一种同质化、同构化的感受,学生也就可能产生“审美疲劳”。更须注意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以系统的专业知识为基础,需要经过比较系统的专业训练才能厘清相关概念、相关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也才能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重视在教育资源转化过程中对专业性的精准把握,另一方面也需要重视对教育资源的有机组合但非重复性使用、规范建设但非形式化使用。这也就提出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同向同行过程中对教育资源转化的要求,即从教育性出发,追求教育资源转化的同质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2.以“教育性”为基础推进“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的同质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大思政课”的实质是要加强思政课建设,它仍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核心任务,以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为教育遵循,以为党为国培育时代新人为教学目标。“大思政课”依然具有政治性与教育性。“大思政课”的政治性要求始终把握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教育性则要求各种育人活动始终围绕教育目标来开展。在秉持政治性的基础上,从教育性出发,推进“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的同质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则成为用好用活教育资源的重要遵循。
以“教育性”为基础推进“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的同质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应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开。“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道德性格的力量”,[6]而知识是影响道德品德培养的要素。通过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强烈兴趣并由此产生坚强的行为意志是培养道德品格的重要路径,但须强调的是,对知识产生兴趣必须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对“经验的兴趣与同情的兴趣,对事物的联系与规律性的思辨的兴趣,对真、善、美的审美兴趣”[7]等,在多样且平衡的兴趣中形成思想范围从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成长为时代新人。由此可见,“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的同质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统一离不开对知识与德性相互关系的把握。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育资源转化来看,应追求的是以思政课程重点完成把握政治方向、积淀政治素养与道德素养等教育任务为基础,以课程思政重点完成夯实道德教育、丰富专业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等教育任务为拓展与补充,做到思政课程有知识、有内涵,课程思政有明晰的价值导向,更好地实现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这种有机整合是以明晰价值导向为遵循,从而在分类管理或分类教学的基础上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
三、教育资源开发转化的周期性和长期性
“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应考虑周期性与长期性问题,即教育资源转化利用的时效性,这不仅关系教育资源转化的成本与质量,也关系教育资源体系构建、教育资源功能的有效发挥。
1.把握“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利用的周期性与长期性的重要价值
在资源开发转化过程中,存在教育资源开发转化的成本低但持续发挥绩效的周期长,以及资源开发转化成本不低但时效周期却不长的资源开发效应。因此,“大思政课”在教育资源开发转化中应注重对其周期性与长期性的把握。第一,教育资源开发转化的周期性与长期性关系“大思政课”教育资源体系建设。“大思政课”面对的可资转化的教育资源是多样的、动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鲜活的思政课素材,正是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8]如何从多样资源中选择出高质量的资源并将其建设成结构合理、形态丰富、质量优质、适用广泛的教育资源体系是教育资源开发转化的重点,也是高效运用教育资源的前提。从周期性与长期性视角探索教育资源体系的建设旨在建设以经典思想资源为核心,学术研究成果资源为支撑,教材资源为依据,课程资源为载体,社会实践资源为补充,并与时空资源、技术资源高度匹配的资源体系。这要求从教育资源转化周期性与长期性的维度把握教育资源体系中各要素的“变”与“不变”。
第二,教育资源开发转化的周期性与长期性关系“大思政课”教育资源价值能否得到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价值得到充分挖掘意味着教育资源不仅满足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需求,还得到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选择。从教育资源转化周期性与长期性维度挖掘教育资源的价值,其重点应把握教育资源是否在合适的时间满足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需求,是否更长时间地满足了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需求。这也对教育资源转化提出了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深度挖掘历史资源,激活社会生活资源,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要重视教育资源转化的质量以及教育资源转化的周期性与长期性。
2.把握教育资源开发转化的周期性与长期性的重要维度
把握“大思政课”教育资源开发转化的周期性与长期性应重点从时空维度、高质量维度、广适用性维度等进行探索。第一,从时空维度把握教育资源开发转化的周期性与长期性。教育资源与时空相互作用,一方面教育资源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时空中,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生成与演变也形成自身的时空形态。就教育资源总是存在于一定时空而言,它表现为时空为教育资源的生成、发展与演变提供条件,一定的教育资源总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才具有生成、演变的可能,如人们常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这正是从时空维度反映出马克思主义资源的发展以及它在中国的新征程。就教育资源生成与演变形成自身的时空形态而言,表现为教育资源的生成本身就是历史性的过程,它总是表现为过去形态、现在形态,更寻求未来形态,而教育资源的时间形态又总是与空间相结合,具体表现为与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网络空间、表象空间等结合,并以此生成属于自身的时空形态。如人们常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正是反映出一定的时空生成一定的习俗,而一定习俗又形塑其自身的时空。如此,从时空维度把握“大思政课”教育资源开发转化的周期性与长期性,一方面要重视对可资转化的教育资源自身生命力的长度,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转化的教育资源的时空形态的塑造,以保障其可持续性。
第二,从高质量维度把握教育资源开发转化的周期性与长期性。教育资源开发转化的过程也是教育资源选择的过程,它需要以高质量作保障。这主要体现在: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应“打造更多高水平思政‘金课’”“高品质思政课”等“在历史资源开发转化中,应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术资源开发转化中,应“加强学术资源库建设……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信息平台”;[9]在社会实践资源开发转化中,应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激活社会大课堂。总体而言,只有以高质量为标准促成教育资源转化才可能高效发挥教育资源功能,保证资源的长期性。
第三,从广适用性把握教育资源开发转化的周期性与长期性。教育资源总是在实践运用中才能发挥其功能,实现其价值,因此,需要从它是否具有广适用性以把握其周期性与长期性。广适用性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转化是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是否适合不同阶段不同过程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于广泛空间的使用,等等。
四、教育者的集中阐释和受教育者的自觉“发现”
“大思政课”教育资源的开发转化既需要教育者的集中阐释,同时也需要关注受教育者的自觉“发现”,这既是受教育者作为教学实践参与者的需要,也是智媒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需要。
1.教育者的集中阐释和受教育者的自觉“发现”是“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应把握的重要关系
“大思政课”教育资源转化的目的在于完成立德树人的使命,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重视同为教育实践参与者的教育对象对相关资源的认知与发现。首先,教育对象对教育资源的认知与发现影响教育资源转化的实效性。教学实践是“教”与“学”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教育对象的“学”涵括教育对象对教育者传输知识与价值的接收、理解与认同,以及对自身实践的反思,其中对自身实践的反思常常成为教育对象“检验”教育者所传输知识与价值的依据。因此,要保障、提升教育资源转化的实效性就需要重视教育对象的“资源库”,如此才可能提高教育者转化教育资源的空间与能力,也才可能对教育对象“资源库”进行匡正或优化。其次,智媒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重视教育对象对教育资源的自觉“发现”。智媒体时代在给思政课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过程不可忽略对教育对象的关注,一方面教育对象通过智能媒体获取资源的内容与形态无限丰富,另一方面智能媒体也通过网络信息采集技术与算法推荐技术,针对教育对象的喜好、现实需求等持续推送类似信息,强化教育对象对所接收的信息的认知,这些信息既蕴含正确的价值观,也隐含不正确的价值观,更为值得重视的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政课的教学效力。因此,基于教育者的集中阐释与受教育者的自觉“发现”重构教学共同体便成为智媒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切入点。
2.把握教育者集中阐释和受教育者自觉“发现”的重要维度
把握教育者的集中阐释,首先应构建教育资源转化的多元主体,建设资源转化的生态格局。“大思政课”要求调动一切育人主体共同致力于育人实效性提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10]因此,明确教育资源转化的多元主体,并调动各类主体参与教育资源转化的积极性,搭建共建共享的交流与使用平台,从而形成类型更丰富、形态更多样、覆盖更全面、使用更便捷、合作更畅通的资源库,助力“大思政课”的提质增效。《方案》指出,要建设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使用、打造网络教育宣传云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多部门联合设立实践基地等,这无疑是对资源开发转化格局建设的优化推进。其次,提升教育者集中阐释的素养与能力。教育者集中阐释的素养与能力关系思政课教学的效力,它需要教育者形塑自身的人格魅力、提升知识传授能力、增强话语吸引力。在形塑人格魅力方面,教育者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自然真切地表现出诸如正直、坦诚、友善、宽容、精确、开放等人格特征,从而感召学生。教育者提升知识传授的能力,一是要夯实知识储备,做到知识的系统化与体系化;二是要精准掌握知识内涵,增强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与创造能力。要增强话语吸引力,增强使用涵括符号与术语、意义系统和言说方式等要素及其联系样式的能力。
把握受教育者的自觉“发现”,应重点探索受教育者的“在场”。受教育者作为思政课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创造者,他们的自觉“发现”是“大思政课”教育主体资源的重要组成。实现受教育者的自觉“发现”需要保障受教育者的在场以及激发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与创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11]保障受教育者的在场,就是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掌握学生的感性需求,在供给与需求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促进教育对象的主动学习。教育对象的主动学习或被动接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状态。“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2]也只有促成教育对象的自觉“发现”,才更有可能增强“大思政课”的实效性。
总体而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大思政课”的重要主体资源,教育者对自身人格的修炼、知识引领能力的提升以及话语吸引力的增强等,教育对象根据自身的感性需求明确自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场域中的责任与使命,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创造,是“大思政课”需要转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主体资源。
参考文献:
[1][8]“‘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
[2]董雅华.善用“大思政课”促进教育资源转化:意涵、问题与进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4).
[3][4][10][1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5]张青,华志兵.资源编排理论及其研究进展述评[J].经济管理,2020(9).
[6][7][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译者:李其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13,14.
[9]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12][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译者:杜殿坤.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