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重视、适应与有效:高校思政课建设三个环节的辩证关系
黄岭峻 沈晓娜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提出的“重不重视、适不适应、好不好”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要把握习近平关于思政课建设的这一论断,则要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厘清三个环节及其内部的辩证关系,三个环节中“重不重视”是出发点,“适不适应”是着力点,“做得好不好”是落脚点,三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高校思政课建设。具体实践上,出发点要从主体、内容、方法三个层面处理好重不重视的问题;着力点要从国家、学校、学生三个层面处理好适不适应的问题;落脚点要从时间、空间、标准三个维度处理好有效性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重视;适应;有效;辩证关系
【作者简介】黄岭峻,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晓娜,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22.10.92~9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极为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在许多场合,他都作过重要部署。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特别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不重视、适不适应、做得好不好。”[1]这一论述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它看似平常,实则内涵丰富。要把握习近平关于思政课建设的这一论断,则要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厘清三个环节及其内部的辩证关系。习近平强调:“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2]“坚持唯物辩证法,就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3](P204)
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任何事物、现象、过程以及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都是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重视、适应与有效三个环节及其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同样存在某种联系。这种联系不但是客观普遍的,也是现实具体的。“重不重视”是出发点,“适不适应”是着力点,“做得好不好”是落脚点,三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高校思政课建设。
一、出发点:增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视度
从出发点上看,高校思政课要充分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首先要回应重不重视的问题。重不重视是一个包括谁来重视、重视什么、如何重视在内的系统性问题。唯物辩证法中的系统论认为,系统中的诸多要素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起作用。因此,要在综合性和协调性的原则下,优化重视环节的内部结构,增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视度。具体而言,主体层面要处理好“一”与“多”的辩证关系;内容层面要处理好“表”与“里”的辩证关系;方法层面要处理好“言”与“行”的辩证关系。
1.一与多:全体重视与部分重视相统一
习近平指出:“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4]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主体涉及诸多方面。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善用唯物辩证法中整体与部分的范畴,在谁来重视上处理好“一”与“多”的辩证关系,在全体重视前提下,加强各个部分的重视,促进全体重视与部分重视相统一。
其一,加强领导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视。各级党委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高校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应有作用,首先要加强领导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视。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4]通过加强领导重视,一是提升高校思政课建设主体的政治站位,凝聚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思想共识,营造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良好态势和氛围;二是触发相关部门、各方主体参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提升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组织力,促使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协同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各项工作。
其二,加强管理者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管理者对组织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除了强调领导重视,还要提高管理者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从高校内部管理体系来看,加强管理者对高校思政课的重视,要明确管理者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的主体责任,协调高校管理中“条”(职能部门)、“块”(二级院系)分割问题,促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相关政策的落实不打折扣。当前,高校的发展竞争十分激烈,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为确保各级管理者落实好高校思政课建设目标,要划定明确的职责,规定具体的目标,采取适当的奖惩,以避免管理者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上的懈怠。
其三,加强实施者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视。加强实施者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从“重点论”来看,要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重视度。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4]本质上,重不重视是一种可以反作用于客观对象的主观意识。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践主体,增强思政课建设的重视度可以促使教师严格自律、上下求索,不断提高教学标准和要求,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从“两点论”来看,要提升学生、党政干部以及社会人士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视度。一方面要转变他们对高校思政课的固有观念,提高对高校思政课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要让他们真正参与高校“大思政课”的总体建设,成为支撑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力量。
2.表与里:重视形式与重视内容相统一
习近平指出:“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课堂教学效果还需要提升,教学研究力度需要加大、思路需要拓展”。[4]这些不足体现了思政课建设中的能力问题,也体现了其态度问题。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善用唯物辩证法中形式与内容的范畴,在重视什么上处理好“表”与“里”的辩证关系,将重视形式与重视内容相统一。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重视形式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确有必要。但是,形式若脱离了内容,则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就当下而言,有的地方和高校将教学改革简单地等同于互联网运用和实地考察,已然成为思政课教学的新“梗阻”。因此,“需要对教学形式的‘热’创新展开教学效能的‘冷’思考。实际的教学效果与预期仍有所差距,究其原因在于教学改革重形式、轻内容”。[5]事实上,重视形式只是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浅层阶段。如果长此以往,以表面文章取代实质变革,则容易导致思维僵化、动力不足,使相对复杂的高校思政课建设陷入简单化境地。因此,真正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还要重视其内容。
重视内容指的是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加强高校思政课的内涵建设,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影响力、实效性和创新性。如:更新优化高校思政课教学资源库;改革创新高校思政课的课程群、教学内容和实施方案;积极探索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等。只有重视内容,才能触及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实质。因此,在高校思政课建设过程中,要由表及里,从重视形式深化到重视内容,锚定高校思政课的建设目标,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从而真正达到稳步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目的。
3.言与行:语言重视与行动重视相统一
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一定程度上存在语言非常重视、行动却体现不够的现象。因此,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善用唯物辩证法中理论与实践的范畴,在如何重视上处理好“言”与“行”的辩证关系,将语言重视与行动重视相统一。
一是落实到各级领导的行动之中。习近平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作风,身体力行,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6](P499)各级领导干部从行动上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就要在发挥上行下效的“头雁效应”上讲求方法。如:贯彻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统一部署;落实好《关于领导干部上讲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规定的省、市、区领导干部每学期至少上一次讲台,保证每所高校的学生每学期至少听1次地市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报告或形势与政策课;发挥好领导干部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的指导和示范引领作用等。
二是落实到高校管理者的行动之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高校党委书记、校长作为思政课建设第一责任人,要结合自身学科背景和工作经历,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7]在行动上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就要在参与高校思政课的广度和深度上讲求方法。在参与广度上,要涉及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师资建设、实践基地设立等各个方面,在参与深度上,要真正走进课堂,走近学生,防止表演式、宣讲式的简单参与。
三是落实到思政课教师的行动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建设的主要力量,要从行动上重视思政课建设,就要在课程的提质增效上讲求方法。如:占据思想政治理论的前沿,讲透讲深现实问题背后的理论逻辑,增强思政课的理论说服力;注重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把握社会热点,善于将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转变为教学资源;不断提升教学方法和水平,打造新时代思政“金课”。
总之,在重视环节中,要辩证认识和处理谁来重视、重视什么、如何重视的问题,灵活应用唯物辩证法中的系统论以及基本范畴,切实提升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视度。
二、着力点:增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适应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发展的态势和方向。因此,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着力点。从着力点看,发挥高校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应有作用,要增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适应性。即:坚守方向与课程创新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统一。
1.守与创:坚守方向与课程创新相统一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但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4]这一论断精辟阐发了守正创新对办好思政课的重要作用。因此,增强高校思政课的适应性要处理好“守”与“创”的辩证关系,将坚守方向与课程创新相统一。
守正就是要守住社会主义方向。习近平多次指出,我们办的是社会主义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要站稳立场,坚守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方面积极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抵御和反击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筑牢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防线。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创新是指在守正基础上,高校思政课建设不断推陈出新。高校思政课要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适应课程创新的内在要求,在内容、思维、模式、方法、渠道等方面不断改进加强。通过创新内容,将党史教育资源、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时事政治资源、地方红色资源、校本资源创造性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通过创新教学思维,把线性的、固化的、封闭的教学思维转变为多元的、辩证的、开放的教学思维;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把传统的、简单的、整体化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智能化、情景化、分众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协同应用情景化教学、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提升思政课的教学质量;通过创新渠道,运用思政课公众号、网络APP、思政微视频等方式,构建思政课教学的网络空间,形成线上线下交互式育人体系。
2.面与点: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建设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4]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论来看,矛盾具有特殊性以及解决形式的多样性,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因此,增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适应性,要处理好“面”与“点”的辩证关系,将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从“面”上看,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坚持统一性,适应国家建设发展大局。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强调:“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8]这一论述阐明了高校思政课建设要适应国家建设发展大局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更为迫切。高校思政课要教育引导学生刻苦钻研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之中。
从“点”上看,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坚持多样性,适应学校的特点。每所高校都有其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其中蕴含着大量丰富的思政元素。要立足于本校特点,在统一性的前提下,坚持思政课建设的多样性。具体而言,在思政课教学内容上因地制宜,大力开发本校资源。如:发掘学校的历史资源与专业优势,促进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丰富性、针对性、贴近性。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上因时制宜,抓住新时代全面推进思政课建设的契机,统筹本校优势师资力量,为思政课建设聚势赋能。在教学方法上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分众教学。根据掌握的学生基本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使教师讲课节奏和学生听课节奏相互契合,让学生的思想进步与时代的伟大召唤同频共振。
3.知与行: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统一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建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4]因此,增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适应性,要根据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辩证运动过程,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处理好“知”与“行”的辩证统一关系,将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统一。
一是适应理论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的融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长期探索的伟大实践,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实践成就,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教学内容上,高校思政课要注重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为主要案例,将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把社会生活中大量的鲜活素材凝练成思政课教学内容,将课程主题中所涉及的宏观结构性命题具象为学生可感知的微观具体案例。通过融入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增强高校思政课中抽象理论和政策解读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是适应理论教学形式与社会实践的衔接。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的,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4]在教学形式上,高校思政课要衔接好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两个环节。将“思政课思维”带出教室,形成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案。指导学生运用第二课堂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实践平台,拓展思政课堂的理论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直观认识和深入理解。
总之,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善于抓住核心问题,着力解决当前高校思政课中存在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适应国家、学校、学生各个层面的发展要求。
三、落脚点:体现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有效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决问题,讲求实效,才是做事情的最终目的,即落脚点。从落脚点来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要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检验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有效性。
1.近与远:短期成效与长期成效相统一
从时间维度看,评价高校思政课建设是否有效,要处理好“近”与“远”的辩证统一关系。既要在增加量变上集中力量抓短期建设成效,又要抓长期建设成效,把短期建设成效与长期建设成效相统一。
在短期建设成效上,高校思政课建设要体现出提质增效的有效性。一是解决好当前思政课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如:解决好硬件设施问题,改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条件;解决好师资问题,提升高校思政课的软实力;解决好经费问题,保障高校思政课的发展条件等。二是聚势赋能,构建“大思政”格局。通过课堂教学的触媒作用,形成包括专任教师、党团干部、辅导员等在内的全员育人教学主体;利用网络空间,延展高校思政课全过程育人的教学空间;创新教学载体,推进高校思政课全方位育人的教学实践。
在长期建设成效上,高校思政课建设要体现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有效性。习近平强调“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4]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要增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怀,激发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小我”融入“大我”,从“自在”走向“自为”,主动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2.个体与整体:学生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评价高校思政课建设是否有效,要善用唯物辩证法中个别和一般的范畴,处理好“个体”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关系,既要在“个体”的层面体现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性,又要在“整体”的层面体现满足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将学生成长与社会发展相统一。
从个体的层面看,高校思政课建设要体现出满足学生个人成长成才需要的有效性。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9]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从学生为主体的层面看,高校思政课建设是否有效,要看能否满足个体的学习和全面发展需要。其一,要优化在法律意识、道德修养、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有效供给,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二,要处理好课程的理论性、抽象性与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热情和动力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切实增强学生在思政课中的获得感,在大学生拔节孕穗期,奠定人生发展的思想基础。
从整体的层面看,高校思政课建设要体现满足社会发展的有效性。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也是将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从社会为主体的层面看,高校思政课要在育人实效上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体现出培养大学生公民素养的有效性。使大学生成为具有一定法律素养、良好道德素养、较高政治素养和深厚文化涵养的合格公民;二是体现出培养大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有效性。高校思政课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以及工作责任感、团队合作意识等职业素养;三是体现培养大学生勇担社会责任的有效性。习近平强调,广大青年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10]高校思政课要培育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批判各种错误的社会意识和不正之风,引领良好的社会文明风尚。
3.显与隐:显性成效与隐性成效相统一
习近平指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9]诚然,“五唯”是教育评价的事实材料,但科学的评价除了注重显性事实外,还要通过现象看到背后隐藏的本质。因此,从标准维度来看,评价高校思政课建设是否有效,要善用唯物辩证法中现象与本质的范畴,处理好“显”与“隐”的辩证关系,将显性成效与隐性成效相统一。
一方面,要体现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显性成效。显性成效主要指高校思政课建设在以量化指标为特征的正式评价中的结果。它对高校思政课建设具有明确标准、划分等级、激励和价值导向的作用。习近平指出:“一些学校口头上把思政课捧得很高,但落实不到教育、学术、人才评价机制上”。[4]因此,高校思政课建设要体现出评价的显性成效。在教学评价机制方面,体现出课程建设的导向作用,促进教材内容的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教学团队的结构优化和师资力量的增强;在科研评价机制方面,体现出学术发展的催化作用,促进科研思路的不断拓展、科研成果的增值增量、学术话语权的逐步扩大;在教师评价机制方面,体现出人才培养的正向激励作用,破除“五唯”、引导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要体现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隐性成效。隐性成效主要指高校思政课建设在以实际效果为特征的非正式评价中的结果。虽然隐性成效在短期内难以量化,但对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具有长远影响。习近平强调:“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1]因此,高校思政课建设要体现出隐性建设成效,就要在传道上能够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在授业上能够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渴求,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方法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解惑上能够进行分类指导和针对性的解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2]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求是,2019,(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5]刘同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能及其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12).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8/14/content_5421252.htm,2019-08-14/2022-08-21.
[8]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N].人民日报,2021-12-18(1).
[9]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10]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