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善用“大思政课”讲道理:南开大学十年苏区实践的探索与经验
刘一博 张登彬
【摘要】“大思政课”的本质也是“讲道理”。善用“大思政课”,要聚焦创新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内在要求,把握历史资源和现实问题相统一、教材内容和学生关切相统一、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相统一的原则遵循,将问题导向与师生交互贯通于多阶段的实施进程。南开大学坚持十年开展苏区实践“大思政课”,形成了坚持激活红色资源、坚持激活多元主体和坚持激活实践成果三条基本经验。通过“历史情境还原法”以“沉浸式体验”激活苏区红色资源,深挖“大课堂”育人潜力;通过“师生共同体”“生生共同体”和“校园社会育人共同体”,激发多元主体活力,构建“大师资”育人体系;激活实践教学成果并通过多渠道转化,拓宽“大平台”育人渠道,为善用“大思政课”讲道理,提升育人成效进行了深入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大思政课;讲道理;实践教学;苏区
【作者简介】刘一博、张登彬,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22.10.106~111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一般项目“‘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1JDSZK021)、全国红色基因传承研究中心2022年度规划课题“新时代大中小学红色基因传承一体化研究”(项目编号:22ZXHYG17)阶段成果。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1]。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要以学理阐释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用科学理论铸魂育人,它“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2]。善用“大思政课”,首先就要明确“大思政课”其本质也同样是“讲道理”,是要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整合各种资源,通过将鲜活的实践引入课堂或将课堂设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一线,来创新讲道理的方式方法,更好地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自2012年起,南开大学依托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丰富的红色资源,与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战一路同行,深入开展实践教学,讲好一堂坚持十年的“大思政课”。有的学生在参加苏区实践后对党的历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浓厚兴趣,选择跨学科就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有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专职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等工作;还有的或在乡村振兴一线担任第一书记,或在西部支教绽放青春,涌现出一批先进学生个人和集体,正是十年苏区实践“大思政课”育人成效的体现。本文结合十年来的实践探索,就善用“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基本思路和经验进行初步梳理和探讨,以求教于全国专家同仁。
一、聚焦“讲道理”本质的“大思政课”教学设计基本思路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诸要素的内在联系。“讲道理”既然是思政课的本质,那么善用“大思政课”也必然要求聚焦这个本质,“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3]。苏区实践“大思政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就是牢牢把握“讲道理”的内在要求,坚持统筹实践资源、符合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需求相结合的问题导向。通过建构多元有效的师生交互机制和贯通筹备设计、组织实施、总结转化三个阶段的实施进程,达成“大思政课”育人目标。
(一)把握“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内在要求
讲深、讲透、讲活是“大思政课”聚焦“讲道理”本质的内在要求。一是讲深。要使教材中理论性的内容具象化呈现,用历史和现实的素材支撑抽象的理论阐释,才能达成“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的效果。“大思政课”离不开实践性的活动,但如果只注重活动的形式,忽视甚至无视深入的理论阐释,活动的开展就会无的放矢,成为无本之木,“大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就会被削弱。二是讲透。要在学生既有认知的基础上,把脉其思想困惑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学生的疑惑就是思政课要讲清楚的重点”[3],“大思政课”根植于社会现实,要在面向现实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中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能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构理论、历史和现实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切实解开思想“疙瘩”,从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层面影响并塑造学生。三是讲活。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人主动”[4]1516。“大思政课”把道理讲活,就是要带着情感温度,深入挖掘红色历史、领袖英烈特别是万千群众的动人故事,让学生真实感悟人民之伟力,引发情感共鸣,同时在与学生成长需求的结合中,引导学生扣好第一粒扣子,达到“启迪智慧、触动心灵、浸润人心”的效果。
(二)坚持“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原则遵循
“大思政课”的教学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遵循。一是历史资源和现实问题相统一。作为“大思政课”重要的教学资源,历史资源与现实应该是统一而不是割裂的,要注重通过把握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来设计“问题”,提升学生通过历史把握理论的程度。二是教材内容和学生关切相统一。在选取“问题”时,既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也要注重把握学生的各种关切。通过遴选、梳理和整合,运用“大思政课”建构教材内容与学生关切的联系,提高“大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获得感。三是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充分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讲好“大思政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学设计到组织实施再到成果转化,都更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整合多方资源开展创造性的工作。四是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相统一。善用“大思政课”,既要注重在“社会大课堂”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也要注重使实践成果能够向“思政小课堂”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转化,借助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拓展实践成果的覆盖面。
(三)贯通“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实施进程
“大思政课”讲道理,要以问题意识和师生交互贯通三个阶段的实施进程。一是“筹备设计”阶段,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加强统筹规划,研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现场的样态及能为教学所用的多元育人资源;研究学生学情和思想状况,准确把握学生的兴趣和困惑,确定实践教学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具体方案。二是“组织实施”阶段,是在先期统筹规划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导入、情境塑造和沉浸式体验等方式,依托实践的丰富的现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在师生有效交互中完成实践教学任务。三是“总结转化”阶段,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和收获,把握“快”和“准”的要求,及时将实践成果固化下来,进而通过复盘实践教学全过程,指导学生反复打磨成果,把握“广”和“活”的要求,促进优秀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并以此作为联结“大课堂”与“小课堂”的有效载体。
南开大学十年苏区实践“大思政课”,正是依据上述基本思路,聚焦“大思政课”讲道理的内在要求,坚持从统筹实践资源、符合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需求的问题出发,通过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当年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和新时代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进程和鲜活案例,在多元有效的师生交互中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并在探索中形成了坚持激活红色资源、坚持激活多元主体、坚持激活实践成果等三条基本经验。
二、坚持激活红色资源,深挖“大课堂”育人潜力
善用“大思政课”要树立“大课堂”理念,充分挖掘整合社会育人资源,构建立德树人的社会大课堂。[5]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就是这样的社会大课堂,这里汇集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一是中国共产党在这里探索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初步成果,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二是这里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源,是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预演;三是这里铸就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四是这里是新时代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见证了新时代的伟大成就和变革;五是这里曾留下了南开最杰出的校友周恩来战斗生活的足迹。正如习近平指出的,“要把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运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6],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拥有联结历史与现实的丰富红色资源,为讲好“大思政课”提供了广阔空间。十年苏区实践坚持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以“沉浸式体验”激活苏区红色资源,深挖“大课堂”育人潜力。
(一)“历史情境还原法”的功能和导向
“大思政课”就是要“充分运用现有教材以外、传统课堂之外的鲜活资源与方式,进行课程资源转换,使之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要素”。[7]通过多种手段构建并在教学活动中将学生代人特定的历史情境,使学生成为历史“剧中人”而不是“旁观者”,这就是“历史情境还原法”。这种方法可以激活蕴含在不同载体中的红色资源,使它们能够为教师所用,并能够为学生所真切感知,从而帮助学生建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达成情理交融的境界。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手段在于“还原”,但目标在于“育人”,关键在于“情境”。如果失去了“育人”的目标导向,为了“还原”而“还原”,那就脱离了“讲道理”的本质,沦为形式主义,甚至有哗众取宠之嫌。同样,如果还原的不是承载育人资源的真实可感的“情境”,那么“还原”也起不到有效的作用,最终影响的是育人效果。因而,“大思政课”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的导向就是要从“讲道理”这个本质出发,对标育人目标的具体要求,运用有效的“还原”手段创建能够激活红色资源、满足育人要求的真实历史情境,提升实践教学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更好地明理增信,达成知情意行多维成长。
(二)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使“大课堂”更好地讲道理
在“社会大课堂”中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是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学生在逼真的历史情景中进行参与性的学习,感知来自历史和现实的多维度信息,以营造情感共鸣为先导,再跟随教师的发问与讲述进行理性思考,提升学生对教学主题的理性认识。十年苏区实践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首先是形式上,一是通过服装、道具等标识性的符号,为学生配发红军服颜色并在领口镶缀红色领章的文化衫、使用红军军旗等方式,营造历史氛围感。二是按照红军军团番号将学生进行分组,并赋予各组符合其军团历史的小组任务。三是通过指导学生复刊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呈现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每日动态。其次是内容上,在以“走”“访”“讲”“唱”4个模块构成的“沉浸式”实践教学“套餐”中,[8]“走”是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的主要模块,坚持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导向,着力体现教学设计原则。在“沉浸式体验”中让苏区历史和现实中蕴含的育人资源与教学主题相契合,比如在瑞金叶坪模拟召开“一苏大”,讲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之源;在连城新泉模拟“新泉整训”讲解红军新式革命军队的根本性质等,使模拟情境与教学主题有机契合。此外,历史情境还原法还用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如在安远县曾组织参加实践教学的大学生和当地小学生共同演绎了一场“大手拉小手”的模拟情景剧实践教学。大学生与小学生混合编组,围绕发生在安远县著名的“尊三围保卫战”,在学习相关历史知识后共同策划用简约的情景剧呈现历史情境,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和理论升华。
(三)运用“历史情境还原法”将日常“小课堂”延伸为“大课堂”
历史情境还原法还可以用于日常教学“小课堂”,开展常态化实践教学。因为“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助于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学生参与形式都应当被看作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教学”[9]195,故“社会大课堂”使用的实践教学方式,不仅不排斥在日常教学“小课堂”使用,而且还应运用它使“小课堂”延伸为“大课堂”。如南开大学开设的“四史”类课程“中国苏区史”,就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历史情境还原法并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学期初,将学生按江西、闽浙赣、川陕等省分组,由学生分别担任“省苏主席”“军区司令”“国民经济部长”等职务,由各省担任相同职务的同学进行合作,就军事建设、经济建设等主题作小组研学和成果汇报;学期中,分组召开“省级苏代会”交流学习情况,以“选举”参加全国苏代会代表的形式评选优秀组员,学生动手制作庆祝苏代会召开的海报、标语等;学期末,模拟召开“二苏大会”,由各小组进行结业成果展示,教师进行总结升华,并为整个学期表现优秀的小组颁发“苏维埃模范省”奖状,为优秀学生颁发“苏维埃纪念章”。通过教学全过程的还原与代入,提升学生参与度,使“小课堂”也能发挥“大课堂”的优势。
三、坚持激活多元主体,构建“大师资”育人体系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善用“大思政课”内在要求激活多元育人主体,构建“大师资”育人体系。“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3],这就要求在“大思政课”建设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对学生成长规律和现实需要的认识和把握,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构建“师生共同体”“生生共同体”和“校园社会育人共同体”,以多元主体的积极作为深化“大思政课”育人效果。
(一)“师生共同体”实现“亲师信道”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师生共同体”就是建构教师与学生超越传统课堂环境的经常性交流机制。教师在深入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日常相处和经常交流中把握学生思想实际,在共同的经历中用坚定信仰、理论功底和话语魅力赢得学生的信任。但是,思政课教学往往面临着“生师比”较高的现实,这就需要通过学生骨干的遴选与培养为师生经常有效的交流建构枢纽。在十年苏区实践中,思政课教师通过参与发起并指导学生建设红色记忆宣讲团,将社团纳入“大思政课”教学总体布局中来,使社团成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有力组织形式。在社团中,走下讲台、走进学生生活的思政课教师从强势的知识传播者和课堂支配者,转变为生活中真诚的对话者和交流者,使知识和情感的传递在双向互动中潜移默化地完成,形成同心、同向、同行的和谐师生关系。教师通过社团活动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原著,吸收学生参与集体备课,共同策划实践教学方案;开发各类宣讲稿件,为学生创造校内外理论宣讲的平台;充分发扬南开大学师生同台表演话剧的优良传统,指导学生编排《少年周恩来》《让信仰点亮人生》等舞台短剧和改编话剧《恰同学少年》《可爱的中国》,在校内外进行公演并通过B站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这些做法不仅丰富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也使师生在广泛深入的交互中增进彼此了解与信任。
(二)“生生共同体”引领学生自育育人
“青年人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10],“大师资”体系构建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应通过“生生共同体”的建设引领学生自育育人,将学生主体性转化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动力。建设“生生共同体”就是帮助学生打造一个在信仰、学业诸方面互相支撑的成长共同体,并通过这个共同体在“大思政课”格局中发挥朋辈间积极的引领作用。红色社团就是这样的共同体,它不仅是师生日常有效交互的组织形式,更是学生思政骨干集合起来发挥朋辈示范辐射作用的舞台。历史上,先进的中国青年就普遍通过结社组织起来,如五四时期的新民学会、觉悟社、江西改造社等一批社团都发挥了凝聚先进青年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动员教育群众参与革命的“发动机”。在苏区实践中成立的红色记忆宣讲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遴选和培养学生理论骨干的机制,社团多年来活跃在青年理论研习和宣讲第一线,成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一支重要的学生生力军。十年来,苏区实践成果以大学生宣讲的形式走进天津市多所中小学,在天津市河西区“学子节”开幕式等重要场合宣讲,参与天津广播电视台“实践出真知”等理论栏目录制,这既是实践成果的有效转化,也是“生生共同体”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成果。此外,在苏区实践中,通过与苏区中小学生开展联合实践教学,大学生以“朋辈师资”的身份引领中小学生共同传承红色基因,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也在主动作为中实现自育育人。
(三)“校园社会育人共同体”建构多元师资体系
“大思政课”要在社会现实中来讲,就必然要求引入社会多元师资力量,与学校教育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校园社会育人共同体”立意打破校园与社会的壁垒,协同学校和社会各方的力量拓展师资队伍,构建“大师资”育人体系。在十年苏区实践中,“大师资”队伍就包括健在的老红军或红军后代、市县领导、地方党史工作者、各类纪念馆和红色旅游从业者、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一线的乡镇干部、驻村书记、村干部和群众老表等,特别是在2021年瑞金叶坪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集体后,时任叶坪乡乡长的朱胜江同志应邀讲授一堂脱贫攻坚现场思政课,为师生真实再现了脱贫攻坚战场上的新时代“苏区干部好作风”。工作在苏区红土地上的南开大学校友也成为重要的师资力量。他们有的在地方高校多年从事苏区史研究,有的担任乡镇书记直接领导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讲述许多来自一线的鲜活素材,校友扎根乡镇基层的成长经历也是对学生最好的价值引领。此外,教育部等十部门近期要求“大中小学要主动对接各级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开发现场教学专题,开展实践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与有关基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11],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多年合作基础上,签约共建“纪念馆+高校”融合发展联合体,打造“大思政课”共享育人资源库,进一步整合馆校双方师资力量,探索构建“大师资”育人体系的新机制,以期进一步提升“大思政课”育人效果。
四、坚持激活实践成果,拓展“大平台”育人渠道
“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显著优势,但在经费、安全、时间等各种现实条件约束下,能赴现场参加实践教学的学生终究是少数,因而必须建构实践成果的转化机制。有效的成果转化关乎“大思政课”的整体育人效果。实践成果激活就是通过构建“大平台”,着力提高学生实践成果的表现力和传播力。通过多种形式、借助网络或VR等新技术手段,拓展实践成果的覆盖面和受益人群。同时,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动力往往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激励人产生行为动机的根本动力。[12]72-74将学生的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这些成果就因“被需要”具有了社会价值,过去“看别人的”变为了“看自己的”或“看朋友的”,也带来了对学生高层次需要的激励,提升学生对实践成果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热情。
(一)向“小课堂”的教学资源转化
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学习成果是“大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集中体现,蕴含着师生共同的匠心与创造。这些成果理应回馈日常“小课堂”,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加以运用。因而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通盘设计中,一是应着重考量实践成果的内容及其转化途径与方式,以有利于向教学资源转化为导向,使实践教学成果从内容到形式都能契合日常“小课堂”教学的现实需要,从而有效提高实践教学成果向课堂资源转化的效率和效果。二是要注重结合日常“小课堂”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讲授的知识要点,通过实践教学过程中采风、访谈等多样态的成果,在“小课堂”上或从学生的视角结合实践经历引出问题,或对教师讲授的内容加以印证、补充,促进“小课堂”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如在讲授“中国革命新道路”时,通过实践教学中采风的“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访谈革命后代讲述“十七棵松”等故事,深刻阐明苏区群众的无私支持对“以农村为中心”革命新道路的重要意义;在讲授“打赢脱贫攻坚战”时,将访谈到的苏区振兴和脱贫攻坚典型人物,特别是建档立卡户精神面貌的巨大变化引入课堂,启发学生进一步从“人的解放”的角度深刻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全方位历史意义。
(二)向“大课堂”的育人资源转化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身边的“大课堂”。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大思政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把握学生身边的“大课堂”,通过将苏区实践的教学成果以多种方式转化为“大课堂”育人资源,可以拓宽成果运用的途径,提升成果使用效率。比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托革命遗址录制的宣讲素材,可以通过专题式呈现或与其他相关素材整合加工后,转化为以微党课、微团课等形式呈现的精品课程,通过多维翻转课堂,加强朋辈示范引领。红色记忆宣讲团开发了《人间正道是沧桑》《闪耀的赤红,永恒的光荣》等宣讲作品,为校内党团组织“三会一课”、军训政工活动等提供优质宣讲作品,也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提供重要的朋辈课程资源。再者,针对青少年“网络原住民”的特点,注重实践成果的线上传播,向网络“大课堂”教学资源转化。通过微信公众号、B站等平台推广,扩大成果辐射覆盖面。网络“大课堂”的育人资源形式多样,能够体现学生创造力,有系列微宣讲《从瑞金走来》、微电影《兴国·兴国》,改编红歌并制作微视频《成都·井冈山版》《纸短情长·苏区》《起风了·致方志敏》《知否知否·可爱的中国》等,5分钟经典解读微视频《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共同汇聚成资源共享、网络宣传等为一体的“云上大思政课”平台。
(三)向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转化
借助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契机,各类学校、社区、革命旧址和纪念场馆普遍产生对优质“大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新型教具的迫切需要,这就使以青少年学生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助推实践成果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推动可复制推广的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优质教学资源成为了可能,也为“生产”符合社会需求的实践成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创新创业、产学研结合等手段,鼓励学生在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可行的前提下,推动实践成果落地转化,实现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相统一。依托苏区实践形成了开发“红色剧本杀”项目的学生团队“红传思政”,使“剧本杀”这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社交形式拥有了主旋律的灵魂,开创互动体验式党史学习新模式。该项目还孵化出大学生创业公司,助力多家革命纪念场馆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大思政课”特色课程,有效拓展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转化路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2]“‘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
[3]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冯秀军.善用“大思政课”的三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8).
[6]习近平在湖南考察时强调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湖南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0-09-19.
[7]高国希.试论关于“大思政课”的几对范畴关系[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10).
[8]刘一博.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问题意识[J].思想教育研究,2020,(11).
[9]郭凤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10]习近平考察香港科学园[N].人民日报,2022-07-01.
[11]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772/202208/t20220818_653672.html,2020-08-10.
[12][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