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思政课引领学生辨析社会思潮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
吴锋 赵康妮
【摘要】近年来,一些社会思潮在高校的传播和渗透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不利影响。面对社会思潮内容的不确定性、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和传播的多元性,高校思政课应充分发挥其政治正确性和价值引领性,实现高效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做到在原则上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在方法上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在途径上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相呼应,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高度融合。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社会思潮;政治引领;价值引领
【作者简介】吴锋,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道德哲学与文化研究;赵康妮,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江苏  扬州  225009)。
【原文出处】《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2.5.25~3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金课’建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研究”(21VSZ040)。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既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又要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特别强调教育引导的功能[1]。《关于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也强调思政课在课程教学中要发挥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在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不少社会现象,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社会思潮,更加需要加强思政课的双重引领作用。“人民论坛网”从2010年起每年都以关注度、活跃度与影响力三个主要指标综合评选出年度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十大思潮[2]。研究发现,这些思潮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很有影响,一些大学生并不能正确认识这些思潮的本质。基于此,高校思政课应重视发挥其引领大学生认识和辨析各类社会思潮方面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作用。
一、社会思潮的多元性及其对大学生影响的不确定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利益结构的深度调整与社会阶层的深刻变动,国内外各类社会思潮随之在各种媒体出现,由于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智能化、碎片化特征[3],“一个情感先于事实、舆论优于真相、观点胜于逻辑的‘后真相’时代悄然来临”[4];加之有学生景仰的学术权威参与讨论,导致学生对一些社会思潮产生的背景与政治指向难以进行深刻探究和有效解读,使得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价值认识、价值评价和价值判断出现偏差。
1.社会思潮内容的多元性及其对大学生影响的两面性。社会思潮是一定历史时期的重大社会走向或社会焦点问题等引起人们关注和研究,并在媒体上出现各种回应的思维成果。社会思潮良莠不齐,在社会上会引起或大或小的影响。[5]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部分,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体的现实的人对社会存在的能动性的反应。基于不同利益、文化、需求等背景和价值取向的人对一定时期的社会问题的回应不一样,有些观点甚至是相反的。这些社会思潮特别会对年轻人的成长成才产生“正负效应”[6],其影响的不确定性显现。从积极的方面来看,社会思潮内容广博,对于求新求异的大学生来说无疑会拓展他们的思维与视野,一些符合社会改革发展的社会思潮,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对问题进行多维度的思考,还能促使大学生关注现实、积极行动,对社会进步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而消极社会思潮会引起大学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模糊认识,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种混乱的、非正向的、负面的影响,甚至会引发大学生的消极行为,严重影响社会安全稳定,对社会改革发展起阻碍作用。
2.社会思潮理论形态的多样性和大学生认识的模糊性。社会思潮理论形态的多样性是由复杂的社会现实决定的。从“人民论坛网”每年调查分析的结果看,每年的十大社会思潮既有连续性(有些社会思潮持续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响),又有新颖性(总有新的社会问题形成新的议论焦点)。由于社会思潮主体的不同,同一时代存在多种社会思潮,不同群体主导的社会思潮为了实现自身阶层的利益与愿望,会以各种或隐或显的方式扩大影响,尽可能争取更多的拥护者。当代社会思潮理论形态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体形态的多元性。从“人民论坛网”的调查分析看,这几年主要有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生态主义、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激进左派、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不同样态的社会思潮。社会思潮的主体所处的社会阶层、所代表的政治立场和社会角色的差异,使他们对社会思潮所反映的利益诉求呈现出不同的方向和形态。这些社会思潮相互纠缠、相互交织,而大学生还不能完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正确的价值辨析和价值认识,思政课教师要对他们进行及时引导。二是社会思潮的理论基础不同。每一种社会思潮都有一定的理论作支撑,这些理论体系往往覆盖经济、政治、哲学、文艺、伦理、宗教等多种社会科学领域,因此社会思潮会通过学术形态、文艺形态、宗教形态、舆论形态、政治形态等将作者的世界观、价值观传达给受众,影响青年大学生的思想。
3.社会思潮传播途径的复杂性和其对大学生影响的非正向性。社会思潮之所以能对高校大学生有很大的影响,是因为社会思潮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带有鲜明的思想性和传播特性。社会思潮所内涵的思想性对那些把政治和学术作为人生职志的大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传播特性是社会思潮之为思潮的本质特征,社会思潮的传播主要包括三种途径: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7]人际传播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等途径传播,感染力和煽动性相对较强,是社会生活中最基础、最普遍的传播。大众传播是一种间接传播方式,主要通过书刊、报纸、电视、电影等媒介向社会群体传递核心价值观念。网络传播是一种高度开放的传播系统,社会思潮“沿着智能化应用场景的界限进行重构,并表现出不同以往的传播新特征”[8]。大学生处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拥有互联网、手机通信等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这既给社会思潮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又使他们面临更多社会思潮的传播及其激烈交锋和碰撞。另外,社会思潮本来就是源于对现实问题和大政方针的一些理解和讨论,一些新媒体为了能够使更多的人参与讨论和发表见解,开发出各种平台,这使社会思潮的研讨和传播脱离了时空限制甚至法律的约束。对现代大学生来说,这虽然能够更加广泛地接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信息,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错误思潮的影响甚至误导。
二、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正确性与价值导向性
高校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鲜明的主流意识形态特征和价值引领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9]这就规定了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
1.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性决定了其具有鲜明的政治正确性。高校政治理论课的课程特性表现为既要服务国家的发展建设,又要服务学生的个人成长。这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一般来说,高校思政教育的本质是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意识形态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关于思政教育的本质在学术界有多种说法,陈秉公教授曾归纳为意识形态论、价值主导论、人学目的论、人的社会化论、灌输论、掌握群众论等等[10]。高校政治理论课政治正确性的核心要义就是其内涵的意识形态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意识形态是作为与经济形态相对应的重要范畴,“反映特定阶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任何意识形态都只能是阶级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就是系统化、理论化了的阶级意识”。[11]由此可见,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所以列宁指出:“在为阶级矛盾所分裂的社会中,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有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12]在新时代,高校政治理论课就是要向大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思想体系,深刻领会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课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一起同向同行,帮助大学生辨析社会思潮的本质内涵,培养学生将自己的人生选择与国家发展、时代要求、社会需求相结合。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9]
高校政治理论课政治正确性的实现需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各种名目混杂理论性极强的社会思潮,还不具备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分析能力,所以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理论观念、思想学说等,要经得起学生的追问,要练就不怕问、问不怕的本领,不要把思政课简单地变成政治宣传。思政课教师要修炼内功,辨识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等社会思潮的本质内涵,在自己的成长和引导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在课程的备课和讲授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在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过程中坚持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坚守正道,在本质上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正确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说:“守正就不能偏离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但不是刻舟求剑,还要往前发展、与时俱进。”守正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在2021年6月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引领作用,因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继往开来,开拓前进”。[1]
思政课的创新就是与时俱进,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断改革创新,增强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思政课要发挥政治引领的功能,就要有理论性和思想性,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9]。马克思说:“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13]10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还需要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既要积极创新,采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也要结合变化的现实生活,用生活化的语言、案例等,通过讲故事、讲历史的方式发挥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
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识和价值辨析能力就是要让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从而促进他们对党和国家政治认同,逐步培养他们明确的政治意识和从政治正确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高校政治理论课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目标。总之,政治正确性是高校政治理论课始终的必要属性,它决定着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方向。
2.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使其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思政教育的理论知识只是载体,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价值塑造。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也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目标。高校政治理论课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之中,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正确政治方向是价值辨析和价值引领的前提和保障。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才是课程的真正目的。从理论逻辑的角度看,当人们在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之后,就会思考其“意义”“价值”,并探究“应该如何”“应该怎样”。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身的价值特性决定了课程的导向性,以一种价值观引领实现新的价值观的树立,这就是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价值引领作用。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和清醒的理论自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问题的回应。在现实性上,思政教育的价值是培养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在将来走向社会后,能够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辨识各种流行的社会思潮,不被一些影响较大的不良社会思潮所迷惑。在学理上,思政教育的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立起来的,以满足受教育主体价值需要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人的价值需要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逻辑起点。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大学生受到来自各方面因素及各种流行思想思潮的影响,各人的需求不一样、观念不相同,需要教师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加以引导。如此看来,高校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价值引导教育,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加强价值观教育。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教育受到来自全球化、网络化和现代化等方面的挑战,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思潮泛起,多元文化激荡,企图削弱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后真相”时代中主流价值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掌控不足;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因利益相关性的影响,各类社会矛盾对高校思政教育也提出了挑战。[14]高校政治理论课通过各种途径和教育教学手段对各种社会思潮作出价值辨析,从而在广大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头脑,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价值辨析是关于价值界限认识不清的分析和辨认。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辨析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不管是面对现实的社会现象还是各种学理性极强的社会思潮,都需要结合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通过创设情境、理论探究、开展主题讨论等引导学生进行价值认识、价值辨析和价值反思,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使命担当的视角,让学生体验和领悟个人与社会、集体与国家、中国与世界等关系,引导学生提高辨识能力,避免陷入价值冲突和价值混乱,形成正确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价值教育功能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认识和价值判断,清楚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责任与担当。大学生通过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能够积极主动根据社会时事的变化,了解国家发展形势,对复杂的社会思潮进行正确的价值辨析,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并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面对当前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高校政治理论课不仅具有政治正确的属性,而且具有正确的价值导向,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认清错误的思潮和价值观念,形成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认识和价值判断。
三、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辨析和判断社会思潮的实现路径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高校思政理论课不能只是就事论事地对它们做出简单的判断和评价,而是要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发挥思政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对现有社会思潮作出价值辨析和价值判断,从而实现高效思政课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
1.引领教育原则: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流行的社会思潮也是基于现实的经济政治变革、社会生活变迁、利益关系调整、世界格局重构等出现的思维成果和理论阐述。高校思政课首先要能“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9],“这个‘底’就是它的逻辑起点和以此为起点建立起来的整个体系的时间基础”[15],也就是说,高校思政课既要有理论性、思想性,又要有实践性和现实性。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辨析当代社会思潮需要强化政治和学术性、思想和理论性,从理论上进行阐释,进而在政治实践中给予指导。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是一个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政治理论课程,具有政治的正确性、思想的严密性和知识的系统性,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在教学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的视角剖析社会思潮,在实践中要从现实性、针对性出发引领大学生,提高其对社会思潮的辨识能力。新中国成立之初,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了理论与实际相一致的教育原则,至今仍有现实意义。高校思政课引领大学生辨析社会思潮,首先是其理论性,这是政治理论课的本质特征,所以高校政治理论课一方面要确立“以理服人”的主导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以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人,强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平等交流,引导教育对象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理论进行自我认知,最后达到内化和理解,从而使大学生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在理论上提升修养。
高校思政课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实践的教育教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3]136实践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高校思政课引领社会思潮离不开实践性,实践也是提高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组织学生围绕社会思潮开展专题讨论,鼓励学生上讲台做读书汇报和问答互动,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引导其对社会思潮的正确把握。通过对社会思潮的讨论,真实反映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价值认识,调整授课重点,增强教学针对性和价值引领性,培养大学生用所学理论鉴别社会思潮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实践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让学生走向社会,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不同社会思潮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影响,借助这些鲜活的实践案例,引导大学生提高思辨和价值判断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消极社会思潮的侵蚀。
2.引领教育方法: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灌输是理论传承和思想阐释的重要方法。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就明确认识到先进理论是不会自发产生的,共产主义思想的确立必须通过灌输的方式实现。在辨识社会思潮的价值性上坚持灌输的方法,是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政课是一门理论性、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课程,其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政课需要理直气壮地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思政课特殊而关键的课程属性决定了其所承载的政治引导、价值塑造、文明传承的课程功能。”[6]当今世界各国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形势错综复杂,高校思政课在教育过程中更要立场鲜明、政治坚定地凸显意识形态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性和教学方法的灌输性。从学生成长规律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通过对比分析,指导大学生对社会思潮进行价值辨析,使其认清各种社会思潮的本真目的,形成价值认识,防范各种不良价值观念对大学生的侵袭。
教育过程绝非是简单的文化传递,而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启发”注重价值引领,是在“灌输”的基础上把科学理论内化到学生的头脑中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进而使他们主动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社会思潮自身特殊的社会属性,是积极与消极、进步与落后并存的,不能采取简单“一刀切”的方法,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思政课老师要“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9]。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在不断追问和探寻中认识社会思潮的两面性,掌握社会思潮的实质。当前,在思政课引领大学生辨析社会思潮的过程中,灌输和启发二者不可偏废。“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3]9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必须体现出思政课应有的灌输性。提高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过程,就是高校思政课用彻底的理论征服人、以高尚的情感感染人,让大学生思想受到启发而发展变化的过程。
3.引领教育途径:坚持批判性和建设性相呼应。高校思政课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其意识形态“立”的功能,即建设性功能,站在党和国家立场上,面对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正面宣传和引领,做好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使命和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高校思政课教师一方面要信仰坚定,始终从“讲政治”高度理解和把握社会思潮的理论观点,用丰富严谨的学理阐释政治话语和理论,用理论性的学术研究有效回应社会思潮的迷惑性观点,做到以彻底的理论说服学生。另一方面要坚持价值引领,只有在价值性的规定和引导下,高校思政课才能沿着正确轨道引领社会思潮。高校思政课要把握价值导向的主动权,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唤起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
注重建设性与正面宣传并不意味着忽视“破”的一面,应该凸显高校思政课的批判性。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也是高校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些“异质非主流社会思潮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迷失了青年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判断,侵蚀了青年学生的政治信仰,模糊了青年学生的集体观念,扭曲了青年学生的文化涵养和审美情趣,对处在‘拔节孕穗期’的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必然会产生重大影响”[16]。面对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我们必须要揭露其政治本质和理论错误,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具体来说,就是不能单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要有针对性地回击那些影响大学生价值导向的不良社会思潮和观点,实现立与破在不同问题上的统一。同时还需要做到有时效地批判,准确把握能够对大学生造成思想困惑、影响他们成长的不良社会思潮、观点和社会问题并及时作出批判和回应。
应对多元社会思潮的相互激荡,高校思政课需要在引领大学生辨析和判断社会思潮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在同各种异质化社会思潮斗争的过程中帮助大学生树立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顺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21(7):12-13.
[2]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2010-2014社会思潮动向调查分析报告[J].人民论坛,2015(1上):14-17.
[3]郑冬芳,李进荣.碎片化语境中社会思潮传播的三维透视[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4):167-173.
[4]徐曼,周琳.“后真相”时代社会思潮的“真相”合谋及其应对[J].理论导刊,2021(7):94-105.
[5]林建华.如何正确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12):39-42.
[6]王文章.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正负效应及其应对[J].人民论坛,2021(7下):96-99.
[7]安娜.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
[8]都晓琴,黄福寿.人工智能时代社会思潮传播的新特点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21(9):88-93.
[9]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10]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研究现状及建议[J].思想教育研究,2014(6):6-12.
[11]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合订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70-273.
[12]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38.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4]孙兰英.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J].思想教育研究,2019(3):85-89.
[15]田心铭.以彻底的思想理论学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1):1-10.
[16]刘建涛,赵雪.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三个着力点[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