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道理的叙事逻辑与语言转换
张会峰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教学的叙事逻辑和语言风格存在差异。教材语言具有定性多、论证较少,规范化、讲究出处,理性化、抽象性强等特点。教学语言则应具有学术性、言之有理,针对性、言之有物,生活化、言之有趣等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转换应当遵循“活泼不失准确、通俗而不庸俗”“收放有据、张弛有度”的原则,体现准确性、深刻性、生动性、贴近性、多样性等要求。用官方语言把政理讲顺,让学生学得准;用学术语言把学理讲深,让学生看得起;用逻辑语言把哲理讲透,让学生听得懂;用生活语言把道理讲活,让学生记得住。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语言;教学语言;叙事逻辑
【作者简介】张会峰,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1)。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23.5.106~11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3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高校网络教育名师”阶段成果。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1]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中国化时代化,又要通俗化大众化,前者是理论生产过程,后者是理论传播过程、是讲道理的过程。只有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理论才能彻底、才能“掌握群众”,才能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重要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思政课讲道理的叙事逻辑,注意教材叙事与教学叙事的差异,注重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语言艺术,实现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的转换,才能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取得好的教学实效。
一、高校思政课教材与教学中叙事逻辑及语言风格的差异
广大思政课教师都期待有好的思政课教材。好教材是把思政课讲准、讲好的必要条件,但却非充分条件,完全复制教材的教学,一定不是好教学,这并非教材之过,而是因为思政课教材与教学在叙事逻辑和语言风格上存在、而且应该存在差异,高校思政课尤其如此。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对我们理解高校思政课教材与教学叙事逻辑的差异具有指导意义。尽管这些要求在教材与教学中都应该兼顾,但相对而言,两者的侧重或实现程度却有不同。在“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方面,教材侧重政治性,教学侧重学理性。受篇幅所限,教材对所有知识点的学理阐释并非都能达到教学要求的厚度,而教学则应在保证政治正确的前提下,对讲授的知识点给予充分的学理展开,不仅让学生学得准,还要让学生听得懂、信得过。在“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方面,教材侧重价值性,教学侧重知识性。这里所说的侧重知识性,并非改变思政课价值塑造的基本属性,而是相对教材而言,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辅之以更多的知识传授,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看得起、愿意听。在“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方面,思政课教材与教学都离不开意识形态的建构与批判,但更多批判性内容,尤其是应对时事性错误思想的批判在教学中添加更为合适。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方面,教材侧重理论性,而教学中则应该添加实践性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学生感到理论有用处、值得学。在“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方面,教材要求统一性,教学呈现多样性。教材为教学规定了坐标系和象限,是教学统一性的依据,但教学又应该在不同的象限中,呈现多样性,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在“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方面,教材发挥主导性,教学发掘主体性。教材是教师发挥主导性的依据,同时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把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出来,让学生参与学。在“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方面,教材体现灌输性,教学贵在启发性,不但让学生学原文,还要让学生悟原理。在“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方面,思政课教材与课堂教学一般都是显性教育,隐性教育要通过课程思政或第二课堂等“大思政课”形式来实现。
与叙事逻辑的差异相对应,高校思政课教材与教学的语言风格也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高校思政课教材语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体现政治性、价值性,因而语言定性多,论证较少。无论是经典作家的理论观点,还是顶层设计的大政方针,无论是历史事件,还是理想信念,教材语言必须立场鲜明,观点直接,定性明确,不会也不应该有比较复杂的论证过程,这不单单是因为篇幅所限,也是理论自信使然,教材节选的政治思想和价值共识,从编写者的角度来看,大都无须多言、不用赘述。
第二,体现统一性、权威性,因而语言规范化,讲究出处。思政课教材的内容观点必须统一于经典作家理论和国家意识形态,语言表达必须准确规范,有权威出处。个性化的观点和表达,在教学中进行探讨是可以的,但是在教材中“夹带私货”却是不适当的。准确与否姑且不论,普通学者、哪怕是知名学者的“私货”,既不属于经典作家出品,也不属于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缺乏成为思政课“坐标系”的程序支撑和法理依据。
第三,体现理论性、灌输性,因而语言理性化、抽象性强。前述两个特点主要针对语言的内容,而此处则主要针对语言的形式。理论性、灌输性的内容与理性化、抽象性的语言表达,虽然不必一一对应,但一般情况下却是“般配”的,至少在高校思政课教材中已然呈现出这样的对应关系和语言特点。
与教材语言不同,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体现学理性、知识性,要求语言学术性,有论证逻辑性,言之有理。教材要兼顾内容的广度、系统性,教学则要体现内容的深度、说服力。思政课的价值塑造功能,并不是脱离学理性和知识性而凭空产生的,尤其高校思政课,不但要以情动人,更要以理服人,要言之有理,不是用话语权去“教训”学生,而是用学术和逻辑的力量去打动学生。
第二,体现多样性、实用性,要求语言多样化,有现实针对性,言之有物。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2]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尤其如此,语言转换因材施教,语言风格因人而异,针对不同主题、不同素材的特点来讲,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来讲,要言之有物,避免空谈。
第三,体现启发性、实践性,要求语言生活化,有营养易吸收,言之有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高度体现为从深入到浅出的距离,深入深出是囫囵吞枣,浅入浅出是敷衍了事。深入主要体现为语言的学术厚度和逻辑力度,而浅出则体现为语言的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接地气、有生活、有趣味,让学生喜欢听、听得懂、记得住。这种教学效果,既是最简单的要求,也是最高级的境界。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转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高校思政课要想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必须实现教材语言向教学语言的转换。广大思政课教师应该明白并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语言先入耳,道理后入心”,用学生容易接受的语言,讲我们需要输出的道理,先做到让学生真心喜爱,再做到让学生终身受益。高校思政课教学,既要做到于本有据,又要避免照本宣科。习近平指出:“强调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并不是要把课讲成简单的政治宣传,而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191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告诫我们:“如果你想让学生的知识变成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就要像防火一样防止死记硬背,防止不假思索地‘生吞’现成的原理。”[4]268思政课教学中应该有教师的思想创造和语言转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具体知识和信念之间有一座桥梁,那就是思想。“当具体知识变成思想时,就会产生信念。教师的任务就是让这个转变的过程具有鲜明的表现力,要注意不能让人成为冷漠的‘知识需求者’,而应成为真理和正义的追求者。”[4]265思政课教师如何“让这个转变的过程具有鲜明的表现力”呢?教学语言的通俗化、大众化是必不可少的。列宁曾指出:“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5]467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让理论掌握群众,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本《大众哲学》让数以万计的进步青年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要义,走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其成功的秘诀就是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把马克思主义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通俗化、大众化。《大众哲学》不同于普通的思政课教材,其原名叫《哲学讲话》,更类似于讲稿,其使用的语言更类似于教学语言,它是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成功典范。
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的转换,要遵循“活泼不失准确、通俗而不庸俗”“收放有据、张弛有度”的原则。这并非易事,不能为了搞气氛而无中生有、言过其实,不能为了接地气而低俗媚俗、口无遮拦,不能为了赢得学生而迎合学生、言不由衷,否则就偏离了思政课的本质,虚假繁荣,只有热闹,没有门道。《大众哲学》的作者,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艾思奇就对这一转换的难度感同身受,他说:“写通俗文章比专门学术文章更难。专门学术的文章不十分着重写作技术,只要有材料、有内容,即使用了艰涩的文字和抽象的把握,也不是十分要紧的。通俗的文章却要求我们写得具体、轻松,要和现实生活打成一片。写作技术是第一要义,同时理论也切不可以有丝毫的歪曲,这就是一个困难。”[6]2他说的通俗文章,就是《大众哲学》的讲稿,体现的是教学语言的转换。尽管“是一个困难”,但是他最终还是克服了这一困难,使《大众哲学》获得了成功。与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所处的时代相比,高校思政课面对的青年学生,文化水平和接受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更好的机遇,同时,人数也更加大众化了,这又是更大的挑战,高校思政课必须有信心有能力克服困难,不辱使命。
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的转换要做到行之有效,应当把握准确性、深刻性、生动性、贴近性、多样性这几个要点。
第一,准确性:万变不离其宗,政治正确,学术规范,有理依据。高校思政课教学多样而不走样,语言的准确性是第一要求。从统一的教材语言,到多样的教学语言,政治立场不能变得含混不清,学术观点不能变得模棱两可,逻辑推理不能变得无凭无据。教学语言无论怎么变换,都要经得起考据和推敲。
第二,深刻性:学理要讲深,哲理要讲透,先能深入,后能浅出。深刻与简单明了并不矛盾,所谓“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就是既简单又深刻。浅显的道理背后,有深刻的学理和哲理,只有论之有道,才能言之成理,语言的深刻性和逻辑性,是深入浅出的底气,是“四两拨千斤”的内力。
第三,生动性: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语言顺应学生,观点引领学生。把道理讲活的最基本条件是语言鲜活,只有这样才能让道理先入耳、后入心,让学生先喜爱、后受益。保持语言鲜活的途径有很多,捷径之一就是虚心向青年学生学习,让语言具有时代气息,充满青春活力,才能熨平代沟,拉近距离,才能提高输出效率,讲好我们要讲的道理。
第四,贴近性: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解渴、管用。贴近性与生动性是相关却不相同的两个要求,两者经常互为因果,但并非一一对应。生动的段子未必是真实的日子,真实的日子也未必能说成生动的段子。“三贴近”的语言要求,其一是解决管用问题,高校思政课要说真话、讲真事儿、解真惑;其二是解决论证问题,用生活中熟知的事例和逻辑,嫁接未知的理论,一旦成功,无须多言;其三是解决生动问题,“三贴近”的语言,往往是有生命力的。
第五,多样性: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既有严肃性,又有活泼感。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并非独立的语言体系,更非单一的语言形式,而是在高校思政课的视域下,对应用于教学并适合于教学的语言的统称。它本身是一套组合拳,针对不同的主题、不同的素材、不同的人,语言也应该呈现多元化、多样性。该严肃的严肃,该活泼的活泼,该深刻的深刻,该通俗的通俗。如果把多元化、多样性的教学语言分别贴一个标签的话,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大致可以包括官方语言、学术语言、逻辑语言、生活语言等。
三、通过教学语言转换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其输出效果应该令人口服心服。作为这一效果支撑的,还有政理、学理和哲理。高校思政课要想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就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语言,用官方语言把政理讲顺,让学生学得准;用学术语言把学理讲深,让学生看得起;用逻辑语言把哲理讲透,让学生听得懂;用生活语言把道理讲活,让学生记得住。下文将结合“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一知识点进行举例阐释。
用官方语言把政理讲顺,让学生学得准。讲政治是思政课的核心,统领思想和理论。高校思政课要让学生先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知其然是基础。把政情政理厘清、讲顺,让学生准确把握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是高校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官方语言往往并不通俗,但却是实现这一功能的不二之选。官方语言并非教材语言,它比教材语言更加原汁原味,主要来自官方文件或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例如“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一表述所蕴含的政理,在党的文件中曾多次阐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7]36读原文是悟原理的起点,是让学生学得准的依据。
用学术语言把学理讲深,让学生看得起。让青年学生看得起思政课教师、看得起思政课,这本身是件很重要的事情。中小学生可能会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而高校学生则只可能会因为尊其师而信其道、尊其课而信其道。可以反思一个现象:为什么有些大学生利用思政课的时间做高数作业?为什么他们思政课“摸鱼”而高数课听讲?是因为高数课比思政课更有意思吗?一般而言并非如此,而是他们认为高数课有学术含量,给他们形成了智力挑战,而思政课他们都“懂”。用学术语言把思政课的学理讲深,并非故弄玄虚、刁难学生,而是把其本身具有的学理性讲出来,实现高校思政课在理论上的螺旋上升,这既是让学生看得起、认真学的需要,也是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需要。仍以“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一知识点为例,用学术语言从以下几个维度对其进行理论梳理,进而破解“党大还是法大”这一伪命题的追问。其一,内容与形式。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而依法治国则是将上述内容以法治形态确定下来的形式,通过法治使其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内容与形式不可分离,缺一不可。其二,立法与守法。一方面党领导立法,党和人民的意志生成了法律,依据党和人民的意志还可以修改甚至废止法律。另一方面党带头守法,法律生成之后,党和人民都要遵守法律。人民主权和人民守法并不矛盾,同理,党领导立法和党带头守法,也不矛盾。其三,高度与广度。“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8]23,首先说的是广度问题,同时党也是最高的政治领导。而“法律至上”的格言,首先说的是法律作为行为规范的高度问题,这一格言主要适用于执法、司法、守法领域,从立法或政治的视角来看,法律本身也存在立改废的问题。其四,整体与个体。党作为最高的政治领导,是从党的整体而言的,具体到每个党的组织、党员个体,则不能以党自居,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
用逻辑语言把哲理讲透,让学生听得懂。准确地说,逻辑语言实际上强调的是语言的逻辑性和逻辑推理的过程、逻辑的力量。哲理指代的也是政理、学理底层的逻辑。一般而言,学理中已经包含了哲理,哲理是学理的更高境界。但是为了突出论理的逻辑和过程,还是可以对学理和哲理进行区分。一个擅长把学理“综述”和“摘抄”得很厚实的人,未必擅长把其中的逻辑推理得很清晰,未必能够把其中的哲理讲解得很透彻。能深入的,未必能浅出,哲理是学理和道理的中转站,只有把哲理讲透,才能让学生听得懂、信得过。仍以“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例。习近平就用逻辑语言,讲透了其中的哲理,他说:“党和法的关系是政治和法治关系的集中反映。法治当中有政治,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西方法学家也认为公法只是一种复杂的政治话语形态,公法领域内的争论只是政治争论的延伸。每一种法治形态背后都有一套政治理论,每一种法治模式当中都有一种政治逻辑,每一条法治道路底下都有一种政治立场。”[9]34这种政治逻辑大致可以理解为:法治背后是政治,政治背后是政党,政党背后是人民,法律不能脱离政治、政治不能脱离政党、政党不能脱离人民。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法治尤为如此。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
用生活语言把道理讲活,让学生记得住。列宁倡导的“最高限度的通俗和简单明了”,在思政课教学中,只能通过生活语言来实现。大道至简,用学生熟知的语言、深信的事理,对接阐释他们感觉陌生又深奥的道理,一旦对接成功,就容易阐释明白,把道理讲透讲活,让学生好学好记。例如,比喻就是生活语言中经常用来讲道理的修辞方式之一,习近平就经常用比喻的方式来讲道理。比如,他把理想信念比喻为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一旦精神“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再比如,他把青年时期的价值观的养成比喻为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道理讲得生动而深刻。在讲到“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关系时,他也使用的比喻的方式,他指出:“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既是加强党的领导的应有之义,也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什么我国能保持长期稳定,没有乱?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10]5如果用生活语言对本文选取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一例证作一个总结性阐释的话,还可以作如下比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像一场大合唱,人民是主唱,这是民主的声音、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法律是乐谱,这是民主的秩序、是民主法治化的要求;党的领导是总指挥,这是民主的效率、是民主法治协调运行的保障。人民既要遵乐谱,又要看指挥,指挥是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靠谱”的“关键少数”,这就是党领导立法,带头守法的道理。
“以上这些,说的是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讲好思政课,但无论组合拳怎么打,最终要落到把思政课讲得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上来,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叫人口服心服。”[3]195这段话是习近平针对讲好思政课的“八个相统一”要求说的,它对于高校思政课打好教学语言的组合拳,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  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4][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萧杭,译.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2.
[5]列宁全集(第3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6]艾思奇.大众哲学[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6.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8]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9]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10]习近平.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J].求是,2019,(4).

2023年 第五期

2023年 第五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思政课如何讲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大师资:“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环节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视域下的革命英雄进思政课程教材研究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
高校思政课数智循证教学评价:价值意涵、时代境遇与实践策略
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进路——基于对当前学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考察
“大思政课”视域下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多重维度
以大历史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年版)》第五章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大中小学一体化背景下大学生宪法教育的侧重点及实现路径——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人生观教育的“理”与“路”
历史虚无主义的形态变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对策略
习近平大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道理——基于“世界观和方法论”视角的思考
数字化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词云反馈”及其价值赋能
榜样教育视域下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思考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用好“比喻说理”探析
知识视觉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说理方式”的转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口语常见问题及提升路径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道理的叙事逻辑与语言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