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人生观教育的“理”与“路”
余一凡
【摘要】为了讲好“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人生观这一部分内容,有必要依据教材修订后的内容,准确把握本门课程中人生观教育的“理”与“路”。党和国家事业赋予大学生的独特定位以及人生观教育在其中的作用,是新时代开展人生观教育教学的根本原因。新教材呈现出来的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和人生观教育教学的实践逻辑,是开展人生观教育教学的基本遵循。基于对新教材关于人生观教育逻辑理路的把握来解析人生观部分的内容,厘清人生观教育教学所讲之“道理”,为真正讲深、讲透、讲活人生观道理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人生观;自我价值;社会价值
【作者简介】余一凡,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23.5.116~12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明确提出了“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的科学论断,要求“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以精炼的语言清晰揭示了思政课的本质,为新时代思政课守正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于2023年初进行修订,人生观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与更新,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火热的实践纳入其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开展人生观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青春光芒,需要系统梳理并准确把握新时代加强人生观教育的“理”与“路”。
一、开展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的内在依据和时代境遇
如果说阐明新教材中人生观部分所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是进行人生观教育教学之本,那么明确新时代开展人生观教育教学的根本原因和现实指向,则是把握好这一教学根本的前提。中国共产党一向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来培养,人生观教育是其中重要一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是由大学生特殊的社会定位和生理心理发展阶段所决定,同时也是应当前社会发展变化的现实需要,培养时代新人、造就新时代好青年的必然要求。
第一,大学生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独特定位要求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称“三观”)。对于无产阶级政党及其追求的共产主义事业而言,青年始终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2](P161)因此,中国共产党一直注重发挥青年在社会进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大学生作为其中智识较高、思想活跃、创新能力较强的特殊群体,又受到更加特别的关注和重视,一向被视为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被当作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伊始,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面对中国的青年留学生们,用“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3](P248)来热情讴歌并赞美他们展现出来的精神与力量,强调他们是革命的希望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要求将大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4]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把他们培养成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种特殊定位,对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创新能力训练以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方面都提出了极高要求,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第二,大学阶段的人生观教育在“三观”培养中具有特殊意义。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常作为相互关联的思想政治要求被一同提出,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形成主要由这几个方面共同构成的完整的意义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其中,世界观侧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价值观侧重价值追求、价值评价及人们的行动准则,人生观则直接指向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思想疑惑。因此,相对于世界观和价值观,人生观问题与大学生个体的关系更加紧密,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更加直接,更容易受到他们的关注。就“三观”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人的实践是能动的、有目的的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5](P56)个体在考虑世界观、价值观问题时,其所思所虑也都是指向个人实践,追求个人如何以完满的状态从事社会活动。另一方面,“我”是形成一切“观”的主体,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对“我”的反思,也往往从对“我”的认识入手,扩展认识对象而形成其他的“观”。人们对自我的认知,对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会直接影响其对世界的认识和价值判断。因此,从内在的逻辑关系角度来讲,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人生观;从“三观”培养的实践过程来讲,对于思想意识并非“白板”的大学生,从现实的人生问题入手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而影响其世界观、价值观,是更为有效的教育路径。
处于大学阶段的青年学生,其生理机能日趋完善,自我意识基本觉醒,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探索在广度、深度上都大大提升,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渐趋深刻但尚未定型,正在力图构建一个相对统一的精神世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他们比较容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剔除错误人生观念影响。因此,面向大学生开展人生观教育,引导他们把握人生方向、思考人生真谛,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大学生面对新时代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思想冲击,迫切需要正确的人生指引。从人生发展阶段而言,大学生大多处于青年时期,而社会学意义上的“青年”不单是一个年龄概念,还是一个文化概念,指代特定的社会现象。伴随着社会分工扩大、生产技能日益精细、生活规范日趋复杂,人们需要经历更长的时间、接受系统训练才能完成社会化过程,在传统的儿童和成人之间出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青年期。身处这一特定阶段,大学生需要在知识、技能、心理、思想等各个方面为真正步入社会作准备。加强青年的人生观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在特定的社会变革期尤其如此。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及其对学生造成的思想冲击,高校开始设置专门课程开展人生观教育,[6](P16)以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困惑。新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大学生所面对的挑战复杂程度要远甚以往,而所有这一切都会在他们的思想观念中留下“反射和反响”。在快速的社会变革中,面对外部世界和人生历程中的种种不确定,尚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适、思想上的疑惑,更需要从哲学层面把握人生问题,树立正确人生观。同时,列宁当年关于现代社会存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抗的基本判断并没有过时,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依然存在并力图与主流意识形态争夺大学生。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及时解答他们面对人生问题的思想困惑,帮助他们摆脱错误人生观念的干扰,指引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无论对于学生成长还是对于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教材关于人生观教育的逻辑理路
2023年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人生观教育部分,保持总体框架和核心内容不变,调整并更新了部分内容。教材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主要载体,为了有效开展人生观教育教学,有必要对教材中本部分内容的整体逻辑进行梳理,以准确理解并把握其中包含的具体内容。具体而言,可以从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和人生观教育教学的实践逻辑两个角度进行说明。当然,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教育教学实践要遵循理论自身的内在逻辑,不同内容的具体结合则服务于实际的教育教学。
首先,就各部分内容的逻辑关联而言,教材从揭示人的本质出发,先准确界定人生观相关概念、论述基本的理论依据,再据此阐明何谓“正确的人生观”,最后说明在这种正确人生观的指引下,如何应对各类人生挑战、解决各类人生问题,实现人生意义,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闭环。其逻辑起点是认清“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最终目标是要通过奋斗“创造幸福人生”,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为“现实的人”。
人生成长会面临诸多问题,要从“观”的角度形成关于人生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离不开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马克思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形成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P501)不仅阐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也直接表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认识人生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这一科学论断以及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原理,共同表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认识,构成人生观教育的基本理论依据。而教材关于人生目的是人生观核心、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关系的阐述,同样成为正确处理人生问题的理论基础。
古往今来,有各式各样的人生观曾经出现,那么究竟何谓“正确的人生观”呢?马克思主义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对立统一,人们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发展自己,同时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通过人生实践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便成为信仰马克思主义并有志于成长为时代新人的青年学生的应然追求;在科学世界观指引下,在科学认识世界发展尤其是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严肃认真地对待人生历程,就会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秉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以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就决定了对一个人人生价值的评价,其中最重要的是要看其是否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与前述人生观的主要内容一一对应,教材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阐明了大学生应该树立的人生观。
在正确人生观的指引下,一方面要着手处理各类人生矛盾,这些人生矛盾是人们的理想追求投射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必然出现的结果,贯穿于人生发展全过程,大学生需要辩证对待,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另一方面,针对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严重影响人们思想和社会舆论环境”[8](P5)的情况,在剖析重大错误人生观的思想根源、错误实质及社会危害的基础上,强调大学生应该自觉抵制错误人生观。进一步而言,大学生不仅要排除干扰,更要主动把个人之小我融入社会之大我,坚持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积极选择,是大学生自觉以时代新人相要求、敢于担当的主动作为。这种积极选择、主动作为要转化为个体的真正成长和社会的实际进步,必须依靠每个个体的实践创造和艰苦奋斗,大学生只有通过奋斗才能够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幸福人生。
其次,就实际开展人生观教育教学的基本思路而言,教材先对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作出系统说明,再阐明如何树立正确人生观、反对错误人生观,然后再指导学生通过实践将高尚的人生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成就出彩人生。尽管不是严格地顺序展开,但总体上按照“理论认知—方法指导—实际行动”的逻辑展开。考虑大学生之前已经在中小学接受过生动形象的知识教育,这一逻辑是符合列宁“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9](P142)这一认识真理的一般规律的,也契合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认知特点。
经过十余年的系统教育,大学生已经具备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对他们的教育不能停留于对个别现象的零散分析,而应对同类现象进行理论抽象后,从一般规律的角度加强理论教育。具体到人生观教育方面,中共中央宣部、教育部2020年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指出,小学和中学通过讲故事、讲生活、讲常识的方式,围绕“学生与自我、家庭、班级、社会、国家、世界、自然等的关系”“个人和集体、自我和时代、社会规则和社会秩序、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等内容,从学生情感和体验的角度开展教育、施加影响,大学则要侧重从理论、从哲学的高度去认识各类人生现象,真正从“观”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探索人生真谛。由于“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10](P285)它作为“思维的细胞”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是理性认识、抽象思维的起点,大学生对人生问题的理论认识也应该从掌握概念开始。因此,教材首先从明确人生观的相关概念入手,教育学生准确把握人的本质、人生观的内涵与内容、世界观价值观的内涵等,初步揭示各类人生问题的共同特性,掌握认识人生问题的基本工具。其次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认识,分别对人生观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与推理,形成关于“正确的人生观”的理想图景,指明大学生应该树立何种人生观。由此,教材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的角度,相对完整地阐述了关于人生观的理论认知。
形成科学的理论认知是为了认真思考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当运用科学理论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尤其是遇到各种人生矛盾、人生难题时,还需要把握科学方法以作出正确判断、正确选择。对于知识体系尚未搭建完成、价值观尚未塑造成型的大学生而言,这种方法既包括准确评价社会成员人生价值大小的原则规定,也包括面对人生得失、苦乐、顺逆、生死、荣辱等重大矛盾时的解决办法,还包括如何认识并自觉抵制错误人生观影响的方法。因此,教材随之阐述了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及方法、正确对待人生矛盾的辩证思维以及面对错误人生观的基本立场和态度等,为大学生开展各种人生实践、应对各种人生难题提供方法指导。同时,再美好的人生设计,也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因此,教材一方面提醒大学生要从社会现实及个人主客观条件出发,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增强个人能力和本领;另一方面则明确要求大学生要努力奋斗,实现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以达到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教学的目的。
三、讲清正确人生观的实践进路
人生活动丰富多彩,人生问题千千万万,“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任务并非要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给出现成答案,有限的课堂教学也无法道尽大学生心中的各种思想困惑,人生观教育教学应该讲深、讲透、讲活的道理,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指导下正确处理人生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第一,准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这是人生观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依据。人通过“有意识的生命活动”[5](P56)将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从而创造人生意义。这种创造性实践有赖于他人或社会提供的条件,人们在其中结成各种社会联系,并在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塑造自我、改造世界。“不是人与动物的关系,也不是像费尔巴哈所谓人的‘类本质’,而只有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才决定人的社会本质。”[11]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社会关系总和决定人的本质,不是简单地从人畜区别或者抽象类本质的角度去认识人,而是要求从社会关系出发去把握人的本质,关注现实的而非虚幻或抽象的人,在指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的同时,也为认识人生、形成正确人生观提供科学的方法论。由此,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成为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人,便无所谓社会;离开了社会,个体连生存都会出现问题,更遑论成长及发展。由于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处理二者关系时应该考虑将社会放在首要地位,个体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够实现自我发展,其人生意义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统一关系构成人们处理一切人生问题的基本理论依据,无论是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还是选择健康的人生态度,抑或是运用科学的人生价值评价标准与方法来确立自己的价值追求,都应该建立在对这一辩证关系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即便在人工智能时代,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生价值的具体创造需要进行新的反思,但人机交互本质上仍然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一定意义上,开展人生观教育教学,就是要教育大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方法。
当前暴露出来的很多社会问题,从人生观的角度来看,恰恰是没能从根本上正确处理二者关系造成的。比如,资本逻辑会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看作人与物的关系,资本逻辑驱使下对二者关系的不当处理就可能会使人陷入自私自利的极端个人主义或拜金主义。只有从现实的社会关系出发,才能够把握处理人生问题的真谛。
第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这是人生观教育教学的核心。马克思早在青年时期考虑职业选择问题时就强调:“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12](P459)按照这种理解,“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由于实现了“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辩证统一,自然成为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人生追求。这种人生追求既遵循了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原理,又以群众史观为基本的理论基础,是尊重客观规律、符合历史发展的科学人生追求。同时,在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中,其生命活动成为其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是在特定目的支配下的创造性实践。人生目的便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种生命活动为了什么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它是人生观的核心,不仅定向人生道路,也决定着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选择,人们对各类具体人生问题的回答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对于人生目的的理解和追求。当人们相信并愿意树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不仅意味着他们选择了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而努力的事业,要在积极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意味着他们对追求这一高尚人生目的可能的风险已经有所准备,能够正确面对实现这一人生目的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第三,完整准确地理解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人生观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人生态度体现着人们对“人应当如何活着”这一问题的稳定认识,表明人们愿意以何种方式对待人生。马克思主义不仅倡导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而且希望大学生能够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因为越是崇高的人生追求便意味着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越大,没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再崇高的人生追求也将落空。教材明确提出人生须认真、人生当务实、人生应乐观、人生要进取,除了要教育学生认真理解每一个要求的准确内涵和具体要求外,更需要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整体把握并用于实践,以便准确把握部分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新心态。大学生群体中出现并引起普遍关注的文化现象或情绪反映,无论是内卷还是躺平,抑或是当前关于“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的调侃,其背后当然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不过从个体角度去观察,身陷其中的学生无疑在人生态度上没能真正达到上述四个方面的要求。此外,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来对待人生,还需要科学认识并妥善解决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人生矛盾。既然矛盾普遍存在于人生发展过程中,而矛盾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就需要坚持矛盾分析方法,不仅要直面并正视诸多人生矛盾,而且要善于抓人生道路上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辩证对待并不断解决人生矛盾中获得成长。
第四,基于对人生价值内涵的科学理解来把握人生价值的评价与实现,这是人生观教育教学必须把握的评价尺度。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即个体的实践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及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这两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辩证关系在人生价值方面的具体体现,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关系,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人的社会性决定了在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中需要将社会放在首位,相应地,在考察与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时,最根本的就是看人们能否通过自身的实践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作出贡献。基于对人生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关系的准确理解,对社会成员的人生价值进行全面评价时,既要看贡献的大小也要看尽力的程度,既要尊重物质贡献也要尊重精神贡献,既要注重社会贡献也要注重自身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准确地评价人生价值,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据人生价值的这种评价标准及方法,当代大学生应该从中得到启示,要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最重要的是需要坚持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躬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伟业。要实现这一点,既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又要从个人自身实际出发,在不断增强自身本领和能力的基础上投身社会实践,通过艰苦奋斗,担当时代使命、创造幸福人生。
第五,剖析错误人生观念的实质及危害,明确人生观教育教学必须抵制的错误倾向。大学生并非在温室中生活,会面临各种社会思潮的现实影响。其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观念,会严重侵蚀大学生的心灵,妨碍大学生对人生问题的正确思考,不利于他们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对此,除了需要对上述三种错误观念的产生与实质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新表现、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驳斥外,还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说明,这些错误人生观的主张和危害虽各不相同,但都“没有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忽视或否认社会性是人的存在和活动的本质属性,对人的需要的理解极端、狭隘和片面,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己之私利”。[13](P37)这种道理的澄明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生问题基本认识的再次确证,又从批判的维度再次明确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不仅使前后内容的逻辑关联更为紧密,也使这种批判具有更加坚实的学理支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  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  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2]列宁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9]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武东生.如何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人生观”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2).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

2023年 第五期

2023年 第五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思政课如何讲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大师资:“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环节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视域下的革命英雄进思政课程教材研究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一体化建设路径探析
高校思政课数智循证教学评价:价值意涵、时代境遇与实践策略
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价值定位与实践进路——基于对当前学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考察
“大思政课”视域下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多重维度
以大历史观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3年版)》第五章重点难点问题解析
大中小学一体化背景下大学生宪法教育的侧重点及实现路径——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人生观教育的“理”与“路”
历史虚无主义的形态变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应对策略
习近平大历史观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考
讲深讲透讲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道理——基于“世界观和方法论”视角的思考
数字化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词云反馈”及其价值赋能
榜样教育视域下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思考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用好“比喻说理”探析
知识视觉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说理方式”的转换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口语常见问题及提升路径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道理的叙事逻辑与语言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