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搜索结果共0 篇
【一线探索】 在新时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史上,有两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必须被高度关注——其一是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其二是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
[摘要]2020年高校思政课研究成果总体质量有了较大提升,研究不断深入发展,新的理论增长点和热点不断涌现。学界以党中央关于教育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深入课程建设与改革创新研究,大思政课建设问题成为新的
[摘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运用“大历史观”思维,纵向长视角、横向宽视野,客观全面地透视历史发展的必然,增强锐意进取的历史自觉:运用历史回溯性思维
[摘要]“两个相结合”重要论断是对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探索的深刻总结,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理解。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重结
[摘要]马克思认为,现代化的“东方逻辑”不同于“西方逻辑”。现代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历史碰撞将提供人类社会发展新的可能性。在“中国场域”中,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科学探索了现代文明与社会主义文明的关系
[摘要]语料库及其技术支持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一种尝试。把语料库技术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出的词语、句子、段落、语篇的语言描述与表征,采用计算
[摘要]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讲好这个内容,必须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对比逻辑的角度出发,讲清“国体决定政体”“历史发展必然”“
[摘要]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因其特殊性往往会引发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蔓延。辨析和批判错误观点和思潮,是坚持思政课课程属性的根本要求,是破解思政课重难点问题的内在需要,也是增强思政课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