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
韩振峰 李辰洋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主要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几个重要发展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70年发展历程给我们的经验启示是:课程建设必须与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同向同行;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内容;必须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必须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原则;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些宝贵经验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和现实启迪。
【关键词】新中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基本经验
【作者简介】韩振峰,男,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李辰洋,男,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北京 100044)。
【原文出处】《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42~49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专项项目“用马克思主义学科引领思政课建设”(ZBE201502)阶段性成果;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特别委托项目“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层次问题研究”(KLZX114001531)阶段性成果。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紧随时代和社会发展步伐走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思政课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揭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律和经验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历史演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设置在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认知教育、政治理论教育以及社会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依托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仅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基本遵循,也日益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在高校传播的主渠道。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始终在曲折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经历了一个从薄弱初创到成长壮大的发展历程。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976年)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6年,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是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不断演进发展的。既有坦途也有曲折。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思政课课程建设大体经历了一个从起步发展到在挫折中前进的转变历程。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起步初创时期(1949-1956年)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其他各项事业的起步创造了现实的可能性,同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也在这一时期开始了建设发展之路。由于人民民主政权仍处于新生阶段,加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这一时期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设置主要围绕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体现了深刻的革命性和历史继承性。课程设置主要依据《华北地区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以及《关于各高等学校1951年度上学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论和历史唯物论”等教学工作的指示》的相关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立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新民主主义论、政治经济学三门主干课程,并在全国高校试行[2]。以上课程的设置,旨在及时转变和改造高等院校学生思想,进一步使学生将革命的世界观、人生观与社会主义建设相联系,保持为人民服务的热情[3](P2)。这种课程设置成为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最早形态。
从1949年开始,中央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到1952年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结束,新中国百废待兴的状况得以基本改善。借此时机,教育部开始变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根据《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相关要求,各专科以上高等院校在原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基础上增开“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课程,并规定教材统一使用《苏共党史简明教程》。至此,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由三门增加到四门,以传播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要内容,范围也逐步扩展[4]
1953年,随着三大改造的进行,教育部开始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一系列调整,特别是将已经开设的“共同纲领”课程以及“新民主主义论经济部分”进行了合并和转化。到1956年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从政策上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为四门,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调整探索时期(1957-1966年)
面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立的新形势,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国情。加快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类人才,对高校学生进行更为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探索与调整并存的新的发展阶段。
1956年下半年,我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基本结束。为了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各方面情况,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和掌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鼓励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提高学生思想认识,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下发《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其中对1954年实行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课数量和课时量进行了分年级、分课程的重新规定,这种分散式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负担,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957年,随着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发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随之出现较大变动。同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规定各高等院校开始设置社会主义教育相关课程,并规定教材一律使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要求全国高校暂时停开其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至此,各高校相继把社会主义教育相关课程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课的“政治化”趋向开始显现。
1958年4月,教育部在听取各地教育教学反馈后,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再次进行调整,重点要求各地专科以上高校重开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以及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三门课程,但实际执行情况各地并不相同。同年9月,党中央对高等教育发展发出号召,提出“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有文化、有觉悟的劳动者”,“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生产劳动,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认识理论。”[5](P38)为响应中央号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始与劳动实践相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把学到的科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能力。1959年,随着中苏关系紧张局势加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逐步开始突显反对修正主义的内容。
进入20世纪60年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开始重新向系统化发展。在中央的指示要求之下,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将“社会主义课程”统一恢复为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哲学、政治经济学。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1961年4月,教育部在《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中再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分为马列主义基础理论、形势和任务两大部分。在文科专业中马列基础理论一分为四(中共党史、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哲学),学习科目最多;理工科以及医科、体育学科等开设中共党史、马列主义基础;专科学校一般只开设马列主义基础[3](P4)。1964年教育部提出了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重点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必须反对现存的修正主义,同时强调要加强对毛泽东思想的贯彻和学习,并以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主要教材[3](P50)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严重受挫时期(1966-1976年)
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中国高等教育遭受挫折和破坏、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严重受挫时期。这一时期,许多高等院校暂停招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也不断受到“左”的思潮影响,形成了以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毛主席经典语录为核心内容、以“突出政治”为主要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从1970年6月开始,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提出工农兵要“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本处于无序状态,直至1978年高校恢复正常招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才重新回归正常状态。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2012年)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拨乱反正不断推进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春天。
1.改革开放初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逐步恢复和新生期(1978-1984年)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正式作出“恢复高考招生制度”的重大决策。当年10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 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从1977年年底开始,我国正式恢复了高考招生制度。随着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也随之提上日程。
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征求意见稿),肯定了从1949年到1978年间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成绩,为下一步更加科学、规范地开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了具体安排。按照这一文件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重新设定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程,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材体系、授课先后等做出了统一规定,要求各高校根据实际遵照执行[5](P70-74)
1980年7月,教育部在全面调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和建设的基本情况后,印发了《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重点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开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马列主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地位,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教材审定、教育教学目标等进行了规范,对课程基本学时、讲授范围等进行了科学规定。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开始按照文件精神探索成立“马列教研部”或“马列课程教研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专业性、学科性进一步加强。
1982到1984年,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导下,教育部开始探索在各高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相关课程。1984年9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以及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等文件,在全国高校增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基本问题”(实际包含于马列基础课之中)、“共产主义品德”等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两课”(马列基础课、思想品德课)格局基本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逐渐完整、丰富,建设速度开始加快。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调整建设及提高期(1985-1997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我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使青年学生增强辨别能力,及时消除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些错误思潮影响,加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力度显得尤为重要。1985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颁发《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开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新一轮改革和调整。该文件对不同层次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两课”即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要在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986年3月,国家教育委员会(现教育部)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实际,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意见》,重点对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了合并和重新编排,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四门课”即“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仅限文科[5](P110)。9月,为响应全国普法宣传的相关文件精神,国家教委又将“法律基础课”增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1987年3月,国家教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对高等学校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教育学时、专业教师培养和开展马列主义专门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部署和安排。同年10月,国家教委又将“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两门课改设为必修课,其他三门课程即“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可根据学校实际选择性开设,不做统一要求。至此,围绕“马克思主义基础”和“思想品德”展开的思政课“85方案”基本形成,在这一方案的实施和运行过程中,中央仍在不断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补充和调整,新的举措也不断为其带来新变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形势和国内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改革继续加快。1991年原国家教委在继续推行“85方案”的同时,对文科专业建议增开“世界政治与国际关系”课程。1993年,在加强高校德育工作基础上,国家教委思政司召开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座谈会”,决定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这门课由原来的“大学生思想修养”和“人生哲理”两门课程整合而来,新的“两课”产生,即“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1995年,国家教委发布《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强调“两课”要充分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内容,突出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同年11月又颁布了《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试行)》,规定本科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应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史论”三门课程,思想品德课应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三个部分。除此之外,以上两个文件还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培养、课程结构、教学方针、学生学习与管理等进行了规定和解释。1997年按照党的十五大的基本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将邓小平理论融入其中,中央规定从1998年开始,增开“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部分。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快速发展及规范期(1998-2004年)
1998年6月,在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进一步推进党的德育工作要求之下,中央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对本科和专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了专门规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仅文科专业开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7门主干课程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并规定“形势与政策”课为每个年级的必修课,无教学层次的限制,统一开设。《通知》还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补充规定。至此,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两课”改革的最新成果即“98方案”基本形成。这一方案突出强调了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主线的主体课程设置和教学项目设计,突出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地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重在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和远大的人生理想。
进入21世纪之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成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003年,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下,教育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做出调整,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并列其中,并将课程名称改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至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98方案”注入新的内容,体现了新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与时俱进。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全面整合与强化提升期(2005-2012年)
党的十六大之后,党中央结合新形势和新任务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发展作出了新规划,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提出了新要求。2004年初,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对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做出了整体部署,决定开始探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同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构建了新的框架,同时明确提出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原则要紧贴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与实践相联系的基础上必须与时俱进并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2005年2月,在落实中央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文件精神的同时,为了进一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规范和整合,中宣部、教育部共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了重新规定,在充分吸收“85方案”以及“98方案”的优势基础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进行了再调整,形成了新的课程体系,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4门本专科必修课,另开设“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选修课。同时再一次对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专业教师培养与选聘等进行了新的规定。至此,形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又一新方案,即“05方案”,并规定从2006年秋季学期在全国高校开始实施。
2007年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正式写入党章。在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始从整体上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进行全面梳理整合,决定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一道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8年,统一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改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6]。
2011年,在不断充实和修整“05方案”过程中,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暂行)的通知》,主要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组织管理、教学管理、师资队伍管理以及学科建设提出了评价标准和改进意见,对课程具体调整和整合也有所涉及。这些措施促进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不断走向更为宽广的平台,同时也推动了“05方案”的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从逐步恢复到全面整合、提升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了三大基本方案,相关课程的设置也在几经变化后趋于相对稳定。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至今)
2012年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接续奋斗,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党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战略位置。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稳中求进、整体突破时期(2012-2017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新时代,新起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在沿用“05方案”基础上,进入了稳中求进、整体突破的发展时期。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建设以及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络化发展的相关规划,并决定实施新一轮的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进一步推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等。同年8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特别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完善教师培训、评价体系,健全教师管理制度等,这些举措对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7]。在中央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为了进一步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尤其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发展,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的基本原则,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为依据,全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教材创新并提出着力建设“五个一批”重点工程。
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2015年7月中宣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计划》明确要求,及时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4本教材和5门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创新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工作部署。同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了加快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充分总结“05方案”实施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教育部办公厅于2017年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这项工作有效推进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更好更快发展。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继往开来、创新发展时期(2017年以来)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了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文件。《要求》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理论4门必修课进行,同时辅以“形势与政策”课等相关选修课作为教学环节。《意见》主要聚焦当前高校广泛开设的“形式与政策”课程,强调“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内容要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要求,并对“形式与政策”课在教学方式、组织领导、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习近平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等八个“统一”[1]
2019年8月,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新时代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如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等做出了专门部署。《意见》强调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建设,要求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增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分别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本科生继续开设思想政治理论4门必修课以及“形势与政策”课;专科生开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3门必修课。除此之外,《意见》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加强对思政课的领导等方面也做出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为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政策指导。
二、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经验启示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伴随新中国的成长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在70年的发展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和教训。但从整体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对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1.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必须与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同向同行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前提[8]。从最初的三门主干课到改革开放时期的“85方案”、“98方案”再到“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历次改革都是在党中央的指导下接续完成的,都与党的基本理论和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同向同行。没有党中央正确理论的指导和方针政策的支撑,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必然要在困境中摸索更长时间,建设和改革的难度也会更大。虽然党的方针政策在历史发展的个别时期或阶段曾出现过失误,这些失误曾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受到损失,但从新中国70年发展的整体历程来看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步伐始终与党的基本理论保持一致,同党中央政策措施保持一致,也正因为如此才使我们能在最短时间内战胜挫折、纠正错误,重新走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正确轨道。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70年发展的基本经验告诉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只有与党的基本理论和方针政策同向同行,才能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不断发展。
2.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内容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理论武器,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70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贯穿其中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两个关键部分: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立之初,中央曾经直接将“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之一,之后又几经调整为“马列主义基础”、“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等课程,到“05方案”又正式规定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随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最初的“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等课程逐步向“毛泽东思想概论”转变。后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断产生,进而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充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此可见,无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名称、内容、学科体系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贯穿其中的理论主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始终处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主导地位[9]
3.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必须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在新中国7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始终深深植根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植根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始终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并将其作为课程改革和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将“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作为重点讲授内容。1998年,为了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党中央决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邓小平理论增加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中,单独开设“邓小平理论概论”课程,并强调以“邓小平理论”为教学中心内容。进入21世纪,根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教育部要求增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并将其作为中心内容进行讲授。2007年党的十七大之后,随着科学发展观被写入党章,党中央决定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中心内容的课程体系。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独立课程要求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单独开设。至此,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为中心内容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基本形成。这一体系全面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思想性、理论性和时代性特色,使大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促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传播[10]
4.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始终以理论联系实际为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实践活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蕴含其中的根本方法,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需要理论的灌输,更需要在实践中回应学生的具体困惑,真正解答学生各种难题[11]。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刚刚起步,党和国家就明确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要与中国的发展实际相联系,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将理论与实践贯穿起来,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对理论的再认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整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日益完善,思政课内容的思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时代性的结合特色日益凸显。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体形式方面,课程的整体设计逐步实现了理论讲解与实践转化并行,通过安排学生定期开展体验式学习、调查研究、参观学习、暑期“三下乡”等,进一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党中央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不断促进课程建设的发展完善。
5.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改革创新同样必须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与呼唤,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和先进方法。纵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发展的历史,课程设立之初注重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教育,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增开了共产主义品德课,90年代根据世界形势的变化增加了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史等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增开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这些课程设置的变化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的不断与时俱进。由这些与时俱进的内容所构成的不同时代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成为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的教材基础[12]。这些课程调整一方面从整体上反映了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创新发展的鲜明特色。
总之,伴随新中国成立70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也在不断的调整和变革中逐步提高和不断完善。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新时代。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开拓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局面,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秦宣.新中国成立6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沿革及其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0):23.
[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廖良初.新中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历程及特征[J].中国德育.2010,(9):17.
[5]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魏佳.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4):80.
[7]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0.
[8]丁军,刘爱军.建国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回顾与思考[C]//中共中央文献科研室科研管理部.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89.
[9]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变”与“不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73.
[10]何洪兵.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3):38.
[11]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1.
[12]李梁.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探索历程和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75.

2019年 第六期

2019年 第六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