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学理思考
王岩 胡媛媛
【摘要】价值性和知识性是内含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两种基本属性。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的目标设定,重理论知识、轻政治思想的内容设计,重“大水漫灌”、轻“精准滴灌”的方法运用,反映了课程教学实践中“重知识、轻价值”的现象,这直接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导功能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目标的偏离和教育实效的下降。从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理论维度来看,需要明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辩证统一关系,厘清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特性差异和功能定位;从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现实维度来看,需要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在创新教学内容、夯实学科基础、规范教师行为和完善管理制度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领力。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性;知识性
【作者简介】王岩,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教授、博士生导师;胡媛媛,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地(江苏 南京 210016)。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19.7.66~72
【基金项目】网络空间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智库资助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NK2019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1]这一要求不仅揭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的双重功能,同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指明了具体的任务和目标。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充分汲取马克思主义在确立政治信仰、启迪人生智慧、增进德性修养中的理论力量,引导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锻造优良的道德品质、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以此彰显出比其他专业课程更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在本体论意义上,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有利于深入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在认识论意义上,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有利于把握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以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特征、目标任务和基本功能的科学认识;在方法论意义上,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有利于为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具体可行的思路和方法,以提高教学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而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学理依据
从理论逻辑观之,价值性和知识性统一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价值和知识之间的相互涵摄引申出价值性和知识性之间的相互关联,求真与求善揭示了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内在依据和动力之源,从而为价值性和知识性共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提供了学理支撑;从现实逻辑观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具有的功能和性质决定了它是融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为一体的,但更侧重于价值教育的特殊课程。
1.价值性和知识性和谐共融
真理和价值分属于实然的经验世界和应然的意义世界,主体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按照真理尺度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合客观规律性),也要按照内在价值尺度改造客观对象,使之满足自身需求(合主观目的性)。真理和价值发生于主体对于客观对象的认识和改造过程中,是密不可分的。从哲学视角来看,知识来源于客观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知识的产生内含于真理的形成过程之中,因而与价值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其一,知识的生成受到价值性因素的影响,知识中蕴含价值的属性。准确地说,知识既不是客观事物本身,也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本身,而是人的主观意志和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呈现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特性。在关于“什么是知识”的讨论中,苏格拉底指出:“正确的信念加上解释还不能被称作知识”,[2]但“没有解释和正确的信仰怎么会有知识呢”?[3]在他看来,信念是知识的内在要素,而作为主体“相信”的一种情感和态度,信念的形成依附于主体自身的生存状态,由此必定包含着人的动机、想象、欲望、习惯等非理性因素,无疑带有很强的主观性。不仅如此,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客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并不是镜像式地呈现于人脑中的,而是需要经过主体内部结构的感知和理解过程”。[4]这进一步说明,知识的形成不可能完全摒弃人的主观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的有限理性、非理性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人的好恶、意愿、希冀等价值性因素。其二,价值的生成受到知识性因素的影响,价值中蕴含知识的属性。作为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价值是一个综合的抽象概念,主要指主体对客观事物的作用、意义以及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综合看法。事实上,价值的形成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历史基础之上,因此,即便对于人们主观选择的价值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正确与否的评判很难有客观且统一的标准,但仍能从实践和历史中找到来自知识、理性和经验事实的支撑力量。换言之,价值的形成无法完全排斥客观性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价值之中蕴含着知识性因素。其三,人类求真与求善能力为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提供了内在动力和依据。从实质来看,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就是推动求真和求善的协同并进。求真源于人的求知欲、好奇心,是对人安身立命之本的认识与探索,不断推动人类知识基础的丰富;求善源于人的生命情怀、人生态度,是对生存价值和本真意义的追寻与完善,不断推动人类价值理想的丰满。求善以求真为基础,没有求真的科学沉淀,求善就成了没有根据的狂热、伪善;求真以求善为目标,没有求善的目标引领,求真就成了没有意义的盲动、冲动。求真与求善彼此相通,共同支撑人类走向自由、走向文明、走向高尚。自古以来,正是在求真务实、崇德向善的精神鼓舞下,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在探求自然和社会奥秘、追求人生理想和崇高境界的道路上一往无前,从而彪炳千秋,为后人所敬仰。
2.价值教育和知识教育相辅相成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设计主要包含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两个方面。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直接体现在价值教育和知识教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过程之中。其一,知识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基,是价值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门课程都有一个基本的目标,就是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例外。按照知识所反映的对象领域来划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体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主要包含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以及思维科学知识三个方面,这些知识以真实性为本质特征,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教育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展开,致力于向青少年传授关于事物本质、规律、结构,属性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其在此基础上按照“物的尺度”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不断提升生存能力、丰富精神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外在世界以及人自身的本质、结构、特征、功能,青少年就无法根据主体的诉求和需求判断事物价值的有无和大小,也就无法进行价值创造、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的实践活动。在这个层面上来看,知识教育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基,也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价值观、思维观的前提,知识教育的欠缺或不足会使价值教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也是价值观引导要寓于知识传授之中的原因所在。其二,价值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旨归,是知识教育的升华和动力。从内容的层次性来看,价值教育主要致力于对受教育者进行价值理论教育、价值心理引导、价值观念塑造和价值选择能力培养。“如果说专业课侧重于知识传授,那么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更侧重干价值塑造,特别是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5]明确的意识形态性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代表着某种特定的政治倾向和价值立场,也决定了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青年学生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政治素养和政治立场,不断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价值教育是知识教育的动力,唯有接受价值教育的引导,知识教育才能突破工具理性的藩篱,摆脱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束缚。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知识教育只是手段,价值教育才是目的。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缺失价值教育,就意味着将价值性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中抽离,使之沦为“灌输式”、“填鸭式”的纯知识传播活动,那就等于遮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丧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色和优势。
在塑造价值观念、坚定政治立场、树立远大理想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具备其他任何课程都无法取代的性质和功能。究其根源,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以知识教育支撑价值教育,以价值教育引导知识教育,并且更侧重干发挥价值教育的引导功能,从而能够在知识教育和价值教育的相互渗透中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融合统一。
二、“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的表现及其影响
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确实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的现象,这种现象若不及时改变必将造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偏离,导致价值引导功能的弱化和教学实效的降低。
1.教学中“重知识传授、轻价值引领”的表现
一是在培养目标上表现为重工具理性、轻价值理性。在现代化进程中,科技创新起到了核心推动力的作用。人们对造就现代物质文明的科学技术顶礼膜拜,工具理性、技术理性逐渐膨胀,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价值理性的本真意义,消解了传统的人文精神。这就容易使教育也产生实用主义的功利化倾向,学校更关注以“有用性”、“实用性”为导向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专业设置、学科发展、课程教学中过度张扬工具理性,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意志以及人文精神的现实关照。在功利性育人目标影响下,教学中出现了仅仅满足于通过对抽象知识的结构化、系统化讲解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习热情,而缺乏对政治素养、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的培育与引导。在这种目标导向下培养出来的人,往往知识渊博但兴趣与个性压抑,因缺少对自身价值和生存意义的体认、建构与追求,而成为工具化、碎片化的“单向度的人”。二是在教学内容上表现为重理论知识、轻政治思想。受工具理性的驱使,一些人并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对其政治指向性和价值倾向性不以为然,仍以科学化的常规知识范式来指导理论建构和学科建设。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体表现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视为一般性的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并且采用“价值无涉”的做法,过度强调知识认知。同时,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专业背景大多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他们学有专攻、各有所长,有自己独特的知识背景和浓厚的科研兴趣。这体现在教学中就普遍出现了知识结构差异性与教学内容完整性之间的矛盾。在授课过程中,对自己熟悉的专业内容尽量多讲,而对自己相对不熟悉的内容则一带而过,出现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成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专业课,而缺少在世界观、历史观、政治观等层面的科学性剖析、真理性探究和价值性判断。尤其是在应试教育中,经验性、常识性的理论知识覆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关于政治观念、理想信念、道德素养等价值性内容被忽视。然而,缺少价值性内容的积淀,缺少对人生理想、道德、信仰和意义的终极关怀,也就无法真正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核心要义、政治立场和科学信仰的认同与追求。三是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重“大水漫灌”、轻“精准滴灌”。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要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下大功夫、全身投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和精髓要义,全面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体系和学理意涵,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融会贯通、深入浅出,对教育对象实现因材施教、对症下方,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精准滴灌”。这种境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是极大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不少教师望而生畏,导致“大水漫灌”式的理论说教和知识传授在现实中比比皆是:有的教师尽其所能地把他们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够涉猎到的内容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这种自言自语、自我陶醉,脱离教材、背离大纲的漫灌式教学,最终使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渐行渐远,从而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化功能;有的则完全忽视了教育对象的感受,采取“目不转睛”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漫灌式教学尽管一直以来饱受诟病,但在现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却屡见不鲜;还有的则表现为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从范畴到范畴地进行单纯的“学理演绎”,不善于启发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中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也不善于引导学生在体认真理的过程中自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从而严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大水漫灌式的单纯的知识传授不仅缺乏吸引力,更加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条化”和“空泛化”。
2.“重知识、轻价值”的不良影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重知识、轻价值的观念和做法,在宏观层面上,遮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目标定位和教学特色;在微观层面上,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现实教学中价值引导功能的发挥和教学实效的提升。一是偏离了立德树人目标。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服务于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并且将引导学生养德性、守德行、立德业置于优先地位。然而,“重知识、轻价值”的观念和做法不仅将人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局限于已有的理论窠臼之中,造成知识性和价值性的关系失衡,更偏离了立德树人的践行轨道,“割裂了教育与德育的一体性,割裂了德性的内容结构与形式结构、割裂了认知与情感、割裂了知德与行德,进而割裂了与生活的血肉联系”。[6]二是弱化了价值引导功能。客观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带领学生在知识的宝库中追求真理,也要引导学生在精神的殿堂中传承善德,即兼具授业和传道的双重使命。纯粹的知识传授是相对容易的,而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编织”一个意义世界,并且引导学生建立对这种价值意义的应然追求,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点”所在。这是因为,一方面,“科学”与“知识”属于实然的经验世界,仅仅依靠自身难以实现崇高的价值追求,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意义问题;另一方面,价值观的塑造和理想信念的确立本身就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系统工程,无论理论讲述多么完美,缺乏有效的价值引导和情感激发,对于理性思维尚不成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也很难领悟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和精神追求,甚至有可能促生逆反心理,降低对理论知识的接受度和认同度。欠缺价值引导的教学,无疑将学生这一主体淹没于教师主导下的灌输说教之中,“貌似系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不可避免地加深了‘人’的存在危机,阻挡了‘人’的完整的精神生活的如约而来”。[7]三是降低了教育教学实效。工具理性的张扬、物质主义的泛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理想信仰的苍白和崇高精神的倦怠。庸俗、低俗、媚俗、劣俗乃至恶俗的文化一度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构成了极大冲击,因此,引导青少年学生扬善抑恶、趋美避丑,追求高尚雅致,规避猥琐粗俗,不仅是发展价值理性的现实需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使命。然而,只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价值引导,一方面导致教育工作实践中的“智育一手硬、德育一手软”,造成人才的片面发展,进而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诉求相背离;另一方面,导致知识教育失去动力和方向,尤其是在解决现实问题面前缺乏解释力和说服力,直接影响到教学秩序的稳定、教学生态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进而与教学的规律和目标相背离。毋庸置疑,知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给予学生丰富的知识认知和学习体验,从而达成“教书”层面的实效。然而,仅仅依靠这种短暂的学习体验难以建立深刻的心理认同,即便能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耳,也难以实现入脑、入心、入行,进而也就难以培养起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和博学、审问、慎思、笃行的品格,也就意味着无法在育人层面取得持久的实效。
三、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实践进路
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既要在学理上挖掘内在根据、丰富理论底蕴,也要在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探索具体路径。为此,应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属性、功能要求和目标指向出发,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心创新教学内容,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水平为动力夯实教学基础,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为切口规范教学行为,以完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制度为手段保障教学改革。
1.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机制,以价值主导教学
立足于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现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无论在内涵提升方面还是在外延拓展方面,既离不开求真的科学精神支撑,也离不开求善的人文精神滋养。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最高公信力、最大公约数的最普遍价值共识,凝结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价值信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求真、达善、合美的和谐统一,成为培育新时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目的和意识形态功能决定了价值教育更能够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和使命担当,因而具有相对于知识教育的优先地位。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并树立以价值为主导的原则,便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应有之义。当然,需要明晰的是,“以价值为主导”并不意味着要抛弃知识,而是以知识为载体来显现价值,以知识传授为手段来引导价值观的树立。具体而言,一方面,要根据不同课程的特征和要求有选择、有重点地将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融入教材、教学中,并以具象化、体系化的内容加以诠释。譬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可侧重于从有关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出发,将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融入培育学生的法律素养和道德品行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可侧重于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赢得自身解放的宏大历史叙事中,通过培育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来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要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教育背景和思想需求不断调整授课的重点和深度。譬如,针对有人文学科教育背景的学生,应着力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底蕴、理论内涵、内在关联以及中国特色讲准、讲清、讲全、讲透,而对非人文学科的学生应注重结合生动的历史故事和生活实践,从学生较为关注的民情、国情、世情等现实问题出发进行多维度阐发。更为重要的是,要善于运用语言策略将教材语言、学术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要丰富实践教学,使学生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感悟;要强化情感体验,积极引导学生培育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和共情意识,进一步将理论认知内化为思想认同、外化为行为实践,实现知、信、行的统一。
2.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水平,以科研支撑教学
无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都旨在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认同,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传承文化、塑造价值、涵养精神和锻炼品行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升学科发展水平,有助于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体系,攻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并且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现实中,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仅仅满足于讲大班课、挣工作量,缺乏基本的科研意识和追求科研成就的信心,忽视了科研促进教学的重要性,难以发挥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当前,面对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的困境,面对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暗流涌动的挑战,唯有推进学科发展、促进理论创新,才能廓清思想迷雾、治理思想混乱,从而为课程教学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坚实的学理支撑。
鉴于此,首先,要遵循学科建设的一般规律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结合当下中国发展实际和教育发展需要,提供合理充足的物质保障,制定科学有效的发展规划,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这是发挥科研对教学支撑作用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要创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互动机制,着力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支撑作用。一方面,要将最新、最权威的科研成果及时编写进教材,发挥其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以及重点、难点问题开辟相关的学术研究领域和方向,加大对相关课题的立项资助,及时更新和补充与课程教学相关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再次,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顾科研和教学,着重提升自身的学科素养、科研意识和学术能力,积极开展与课程建设相关的课题研究,将高水平研究成果应用于指导学科发展和课程改革中,充分发挥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
3.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以“六要”规范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六项标准,既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发挥关键作用的要求,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关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课题。教师是连接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不仅要在课堂上以深厚的政治情怀、丰厚的学识修养、生动的教学演绎吸引学生,也要在课下以高尚的道德品行,独特的人格魅力、浓厚的人文关怀赢得学生,只有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才能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真正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端正职业动机,不断促进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协同发展。一方面,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无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要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和“六要”新要求规范言行,并且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树立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对教师工作做到真心热爱、全心投入、潜心育人,将马克思主义教育事业作为终身志业。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合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知识结构,自觉拓宽知识视野,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内容优化授课思路、升华教材内容、提升授课学术品位。其次,在教学内容设置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遵循“谨守严肃性、增强鲜活性”的原则,处理好“讲故事”与“讲道理”的关系。一方面,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严肃认真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内涵、理论意义,基本方法的技术要领、运用技巧价值取向的现实依据,实践指向等向学生讲清楚,引导学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真理性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善于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价值取向来解决学生的现实关切和思想困惑,要合理运用“讲故事”的方式“讲道理”,切不可盲目跟风,一味迎合学生对生动性和趣味性的偏好而降低了“讲道理”该有的思想性和严肃性。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耕课堂教学,打磨教学技艺,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贴合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要与时俱进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灵活运用“翻转课堂”、“智慧课堂”等新教学模式,将课内“第一课堂”、课外“第二课堂”、网上“第三课堂”有机结合,使学生既能够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教育,也能够逐渐培养起获取知识、独立思考、理性抉择、审慎批判的智慧和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获得感,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抬头率、点头率和回头率。
4.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体制,以制度保障改革
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其特殊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管理不能完全等同于对其他一般学科的管理,而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现实需要出发,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规律,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从而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有利于凝聚合力,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课程的教学资源配置,全面整合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有利于激发动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科研热情,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释放活力,营造有弹性和灵活性的教学环境,进而稳定教学秩序、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必须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在对教学全过程的规范管理和动态调控中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功能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首先,学校领导要将思想和行动都统一到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总体要求上,根据中央部署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在人才引进、职称评聘、科研经费等方面进行科学配置,及时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整合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龙头,以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课程为支撑的“大思政”课程体系;整合校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管理机制。其次,学校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选拔、培训和管理的长效机制。在选拔聘任方面,将科研能力考查、教学能力考查和政治素养考查三者结合起来,确保所聘教师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对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热情和能力;在培训指导方面,学校既要支持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参加职业发展培训和国内外学术交流,也要积极组织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关的培训活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备课、讲课提供系统的方法指导;在日常管理方面,学校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点和需要,在物质待遇、职务聘任、科研立项等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尤其是对于工作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这些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再次,区别于一般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特点、教学规律,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定位的教学评估机制。坚持过程评价和效果评估相结合,定量考评和定性考评相结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考查与道德意识、价值判断能力考查相结合,建立能够全面、客观、真实反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科学评价机制,从而引导学校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引导教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最终为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导功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服务。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3][古希腊]柏拉图全集,第2卷[M].译者:王晓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48,738.
[4]董雅华.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识性与价值性[J].贵州社会科学,2017(2).
[5]刘建军.怎样才能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J].求是,2019(8).
[6]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9.
[7]高伟.知识论批判:一种教育哲学的反思[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4).

2019年 第六期

2019年 第六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