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冯秀军 咸晓红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的灵魂课程。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既要坚持灌输性原则,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明确的价值导向;又要坚持启发性方法,充分发挥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在灌输性原则和启发性方法的有机统一中深化教学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思政课;灌输性;理论武装;启发性;教育规律
【作者简介】冯秀军、咸晓红,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9.7.74~7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研究”(项目批准号:14ZDA007)的阶段性成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也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的灵魂课程,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科学思想基础的职责和使命。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坚持灌输性原则和启发性方法的有机统一,切实推动和深化教学改革创新。
一、坚持思政课灌输性,增强用先进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的自觉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列宁在《怎么办?》中提出的“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不是指具体的教育方法,但在实践中有人对“灌输论”的理解仍存在不少误解和误区,甚至由此得出所谓思政课“洗脑论”“控制论”等观点,把灌输的功能性本质作为质疑和拒斥思政课的重要理由。可见,关于“灌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正确理解,具有重大意义。
1.“灌输论”重在批判盲目崇拜“自发性”,强调科学理论武装“自觉性”,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不是作为方法谈论的
列宁对灌输问题的系统阐释和论证,源于对当时党内“经济派”崇拜工人运动“自发性”而忽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的错误思想的批判和清算,其首要任务在于强调增强科学理论武装工人的自觉性的极端重要性,而非一般性讨论教育的方式方法。列宁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和对待“自觉性同自发性的关系”,也即工人运动自发性和对工人进行理论武装的自觉性的关系。对此,列宁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对工人进行社会主义意识的灌输,因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P311)
列宁认为,工人的自发运动具有依靠工人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自发因素’实质上无非是自觉性的萌芽状态”,“但也只能说是一种萌芽”。[1](P317)系统的社会主义学说是需要深入系统研究的科学理论,工人在恶劣的生存条件下温饱尚无保障,遑论接受教育和从事理论研究。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只能“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1](P317-318)再由他们将这种意识“灌输”给工人。各国的历史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1](P317)崇拜自发性而放弃自觉理论灌输具有极大的现实危害性。一是会导致革命目标和立场的妥协与倒退。“经济派”把争取工人经济权利作为唯一或主要的任务,就必然导致淡化、甚至淡忘争取政治解放的根本任务,从而降低了革命的奋斗目标,缩小了政治鼓动的范围,意味着政治立场上的严重倒退。二是自发性压倒自觉性必将加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而削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对‘自觉因素’的作用即社会民主党的作用的任何轻视,完全不管轻视者自己愿意与否,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工人的影响。”[1](P325)三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历史渊源久远而传播能力强大,年轻的社会主义运动则在从事意识形态斗争的历史经验、传播工具等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劣势,更要求增强对工人进行政治意识灌输和理论武装的自觉性。
回溯列宁“灌输论”提出的背景、针对的问题及其思想主旨,不难看出,“灌输论”并非在一般意义上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具体方法,而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丝毫放松、更不能主动放弃的对广大群众进行科学理论灌输和思想武装的重要政治原则。
2.坚持新时代思政课的“灌输性”,最根本的就是坚持思政课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明确的价值导向
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灌输是为了用先进思想武装群众,那么“灌输性”原则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中是否依然适用?该怎样正确理解新时代思政课的“灌输性”?
一方面,坚持新时代思政课的“灌输性”,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淡化和放弃“灌输性”会模糊甚至动摇思政课的立场。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也理应成为大学最鲜亮的精神底色。思政课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学生头脑,教会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观察世界、分析问题、指导实践;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反之,如果放弃灌输性原则,淡化、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课堂上“失踪”“失声”,那就丧失了思政课作为“主渠道”应有的职责和立场,甚至带来大学精神底色的“变色”。
另一方面,坚持新时代思政课的“灌输性”,就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反对教学中的价值中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凝聚当代中国价值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撑。“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3]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思政课担负着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政课教学的主线和灵魂。思政课教学如果不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就会迷失应有的价值立场。一段时期以来,一些人为表明自己从事的思政课教学是一门“科学”而非“政治灌输”,宣称以“价值中立”的立场开展教学,在教学中有意无意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有人为西方所谓“普世价值”好听的概念所迷惑,看不透其精神实质和现实危害,落入西方话语陷阱,甚至把思政课变成宣传“普世价值”的场所,严重背离了思政课教学初衷。事实上,一些西方国家表面上“教育中立化”,实质上非常重视利用课堂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不遗余力地宣扬和传播本国的核心价值观。盲目信奉思政课“价值中立”,在政治上是不成熟的,在教育上是不负责任的。以“价值中立”的理由在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选择教育上的“不作为”,放任学生在“价值旋涡”中“自生自灭”,只能带来青年的更多思想困惑和社会的更多思想混乱。因此,坚持思政课教学的灌输性,就是要坚守明确的价值立场和导向,拒绝所谓的价值中立,积极主动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追寻真理,明辨是非。
二、坚持思政课启发性,增强用科学规律指导教学的自觉性
思政课教育立场上的“灌输性”,不等于思政课教学方法上的“硬灌输”。事实上,要实现理论武装的教育目标,就必须坚持思政课教学方法上的启发性,自觉遵循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坚持思政课启发性,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论语》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强调的就是教师应在学生学习思考的最佳时机予以点拨和指导,从而助其开启思路,准确表达。可见,“启发”是教师承担教育引导职责的重要形式和方法,是教师教学主导性的集中体现。
第一,全面把握学生思想发展的全过程和诸环节。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是由其内在的认知和情感图式与外部信息的矛盾冲突推动的。该过程经历了学生既有图式平衡状态为矛盾冲突打破、经与外部信息的同化与排斥再达到新的平衡、最终形成新的认识和情感图式等环节。在这一过程之中,能否清晰准确地把握学生原有的思想基础(认知起点)、深层的思想困惑(认知发展动力)以及外部信息(认知发展外因),是教师对学生予以“点穴式”精准引导的关键。教师只有把握教学的关键环节,才能有效把握学生思想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的方向和力度,将教学引向预设目标和方向。
第二,精准掌握和善于运用教育的契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和树木、种庄稼在原理上有很多可以类推比拟的地方。比如,种庄稼很讲究时节,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谷雨栽早秧,季节正相当”;同样,教学要讲究教育时机,超前或滞后的教育都可能事倍功半。如果“不愤而启”“不悱而发”,其结果往往是“启而不发”“欲速不达”。“愤悱”之际往往是学生思想矛盾最激烈、也最需要有人指点迷津的时候,也是教师启发引导事半功倍的教育契机。《学记》有云:“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所谓“豫”“时”“孙”,都是强调对教学时机的把握和遵循。当然,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不但善于把握教育“火候”,还善于营造教育契机,为积极推动学生思想发展的“惊险一跃”创造有利时机。
2.坚持思政课启发性,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思政课如果不能触及学生思想深处、触发学生情感共鸣,就不能入耳入脑入心,真正取得实效。因此,思政课教学不是知识的搬运和卸载,教师不能做知识的搬运工和装卸工,学生也不是知识的容器。失去学生主体性的参与,“启”和“发”将失去对象和主体。
第一,以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成长需求为教学的起点。有效的思政课应该从哪里出发,从教材的结论出发还是从学生的问题出发?在理论上这似乎是毋庸置疑的定论,在实践中却往往成为影响和制约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仔细辨析被学生评价为“灌输”“洗脑”的思政课堂,其教学都是从教材中的既有结论讲起。虽然引用了不少名言警句,讲述了大量故事案例,仍难摆脱“灌输”标签。究其根本,在于忽视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将教材的结论而非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从教学的起点上就拒绝了学生的参与。这样的教学,无论过程多么精彩,结论多么正确,都是教育者自己的精彩与正确,实与学生不相干。思政课不从问题讲起,就会失去教学的针对性,针对性则是实效性的基本前提。
第二,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遵从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学记》有云:“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育者必须了解学习者可能出现的问题,才能“救其失”。这里,“知其心”是“救其失”的前提和关键。也就是说,教育者如果不了解教育对象的内在思想,就不可能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来“长善而救其失”。同样,有效的思政课教学也必须以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情感方式和行为特征为前提,不了解学生的教学就谈不上针对性,难免无的放矢。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遵循学生的思想发展和成长规律,这是教学的内在依据和基本遵循。“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这里“弗牵”“弗抑”“弗达”,都是强调启发性教学必须遵循教育对象的认识发展规律,不牵强、不压制、不包办,启发学生独立地思考。
3.坚持思政课启发性,要在教学过程中用好问题、讲好故事
第一,好问题是理论和实践的契合点,也是开启思维、激活思想的突破点。思政课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最终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这既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坚持思政课启发性,最关键的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发现、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既定的答案解答问题还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教师规定分析问题的路径和方法,还是设计情境引导学生在追问中学会分析和思考问题,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还是让学生在不断追问和探寻中找到答案,这正是“填鸭式”灌输和“启发式”引导的差别。问题,是教师递给学生的请柬,邀请而非强迫学生迈入思想的殿堂。善用问题启发学生的教师,如同高超的导演,把思政课上成一部让人欲罢不能的思想“悬疑片”;反之,则如蹩脚的导演,让课程变成无聊的“口水剧”。
第二,好故事是抽象、枯燥、普遍理论的生活化、形象化、具体化。认知是一个从形象到抽象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通过抽象理论的还原,引导学生从低到高、由近及远,在认识理论从具体实践中抽象出来的过程中理解理论的来龙去脉。这个过程是理论连接实践而“生根”的过程,也因此让学生获得鲜活而非僵死的理论。故事就是抽象理论扎根生活实践的生动载体。故事有丰富的构成元素,有人物、有事件、有时间、有情境、有情感、有悬念、有冲突,更负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观念。从故事中感悟到的思想理论,是有根基、有情感、有活力的思想理论,因而是鲜活、生动的思想理论。好故事,可以赋予抽象的思想理论以色彩和情感,让思想理论活起来。思政课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就是让故事替教师说话,让学生从故事中体悟。天边不如身边,讲道理不如讲故事,坚持思政课的启发性,会讲故事、讲好故事是重要的方法和本领。思政课教师要努力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新时代的故事。
三、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增强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
思政课具有政治性和教育性的双重课程属性,担负着为国家培育时代新人和指引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双重教学目标。思政课的双重课程属性和教学目标意味着它既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也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必须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的有机统一。
1.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思政课双重课程属性和教学目标的内在要求
思政课教学为什么必须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答案就在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和教学目标之中。与其他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标的专业课程相比,思政课具有政治性和教育性的双重课程属性,以及社会性和个体性的双重教学目标。思政课的双重属性和目标要求它既要自觉坚守正确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又要注重教育方法上的循循善诱,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的内在统一。
政治性是思政课的基本属性,思政课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活动,必须遵循政治活动的基本规律。思政课首先是一门政治课,开设思政课是一项国家行为,思政课担当着按照国家意志和目标为国家社会培育时代新人的职责和使命,思政课建设必须贯彻落实“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4]的教育方针。因此,思政课有着明确的政治立场,必须用国家主导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年、培养国家社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思政课的育人使命必须通过教育活动来实现,思政课教学必须遵循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既要遵循意识形态灌输的规律,也要遵从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既要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也要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既要实现思政课的社会目标,也要满足个体的成长要求。不坚持灌输性,思政课就会淡化甚至放弃自身的立场和原则,不坚持启发性,思政课就难以用彻底的理论征服人、以高尚的情感感染人。只有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的有机统一,才能遵循政治性和教育性的双重属性,实现社会性和个体性兼顾的教学目标。
2.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基本原则与具体方法的统一
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的有机统一不是抽象的概念,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由于灌输性和启发性在教学中的性质不同,这决定二者的地位和作用也有着本质区别。在教学实践中,二者的统一性体现为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的统一。
原则是人们基于规律而提出的指导实践的准则,是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根本依据。在一定意义上,规律就是最高的原则。方法则是人们实现某种目标的具体方式和步骤。方法是手段,具有可选择性和替代性,是依据原则在实践方式和程序上的选择和取舍。原则是根本,为实践提供基本遵循。违背原则,实质上是对规律的违背。所谓原则性问题,就是关系到是否遵循规律,是否量变引起质变的根本问题。因此,原则决定方法,方法选择须符合原则的规定和要求;方法是原则的实现手段,抽象的原则要通过具体的方法来指导实践、实现自身。二者的统一,体现为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特定的原则来选择方法。
“灌输性”是攸关思政课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的原则问题。放弃用先进理论武装青年之“灌输性”的思政课,不成其为思政课。是否坚持“灌输性”,是区分思政课与非思政课的分水岭。质言之,如果思政课不再倡导主流意识形态,不再以先进理论武装青年头脑,也就丧失了思政课的基本属性和核心任务,难以切实担当起培养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但坚持“灌输性”不是挂在嘴上的空谈,而必须转化为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与实践,这就需要有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P9)思想武装是一个理论通过掌握群众而变成物质力量的过程。所谓理论掌握群众,就是群众思想受到启发而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启发就是思政课遵循“灌输性”原则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
3.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统一
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是统一于思政课教学过程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规定的两个方面。自觉促进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有机结合,是实现灌输性原则和启发性方法相统一的关键。
第一,教师的价值引导。教师按照教学的价值目标,基于自身的价值观念和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创设教学情境、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来主导教学过程的方向和节奏,激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努力将教学导向预设的目标。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价值引导,是一个有特定起点和方向目标、有价值负载和具体情境的过程。价值引导体现着社会的意志,在阶级社会中,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它还体现着教育的性质,体现着教育者的人生追求和教育意向。[6](P10)教师在价值引导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起到主导作用。正如列宁所说:“学校的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并不由地方组织的良好愿望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等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7](P244-245)
第二,学生的自主建构。这是指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学”的主体,其价值观念的形成不是对外部信息的机械反射,不是“模塑零件”或“灌注容器”的被动吸收过程,而是一个以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方式主动参与其中的自主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价值观念与外部教育信息互动、博弈并获得新生。这里教师的价值引导就是相对于学生内在思想发展过程而言的外部教育信息,它将努力激活和唤醒学生的内在动机,促使其在与外部信息的互动中建构起自身新的思维框架和情感图式。在此,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就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在互动互构中实现思政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光明日报,2014-05-05(1).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肖川.教育的真义: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J].上海教育科研,1999,(3).
[7]列宁全集,第4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019年 第六期

2019年 第六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