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要素探究
冯培
【摘要】参照国家精品课程“双万计划”“金课”建设中提出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三个引导性指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金课”建设要素,在“高阶性”上,要以培养学生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为魂,着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辩证思维和担当使命的历史思维的教学含量。在“创新性”上,要以构建学生真心喜爱、倾心参与的教学情境为形,在思想内涵上做“加法”,在授课谋划上做“减法”。在“挑战度”上,要以涵养学生知、信、行相统一的人格品性为基,不断提升内容阐释上教学视角的鲜度,使学生由“知”成“信”;努力增强课程体系中教师人格的亮度,使学生由“信”躬“行”。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
【作者简介】冯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70)。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19.8.62~66
【基金项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2018年度重点课题“新时代开展青年教育与培养时代新人研究”。
在2018年11月第11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精品课程“双万计划”“金课”的主体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高阶性就是要通过对学生高级思维的训练,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达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创新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二是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三是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挑战度是指课程要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跳一跳才能够得着,老师要认真花时间花精力花情感备课讲课,学生课上课下要有较多的学习时间和充分思考。显而易见,衡量评价“金课”的这三个导向指标,都意在强调和突出一个基本观点:教育者不是知识传授的搬运工,而是思维创新的引领者;教学过程更不是“闭门诵经”的自说自话,而应有“海纳百川”的气度雅量。
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的“八个统一”标准和教育部建设“金课”的三个维度,我们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效果仍需持续解决“言者谆谆,听者藐藐”的短板;教研力度尚需高度正视“该讲的讲不透,该立的立不住”的问题;教学内容亟待加紧拆除“重复繁复、彼此割裂”的“茧房”;等等。尤其是就当前带有趋向性的课程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而言,有两个问题依然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
一是课程导入问题不够与回应问题不足并存;二是课堂刻板化“诵经”与娱乐化“吸睛”并存。这种现实中应然与实然的客观反差所导致的“金课”不“金”和问题短板,恰是我们要通过明晰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独特的建设要素内涵,着力回应并加以逐渐解决的问题。
一、高阶性:以培养学生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为魂
思想方法是人们在一定世界观指导下观察、研究事物和现象所遵循的规则和程序。而思维作为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既是构成思想方法的基本细胞,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种思想观念的核心单元。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由不同思维形态的属性特质所凝结固着的思想方法,决定着认知的层次,影响着情感的偏好,支撑着意志的品性,进而驾驭着行为的方向。如果说学生通过其他课程“金课”的“高阶性”所达到的高级思维水准,支撑着自身完成解决某一问题能力和水平的程度,那么学生由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的“高阶性”所实现的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的掌握,则体现着自我对人生与社会发展规律遵循与把握的高度。由于没有哪一类问题比人生问题更为复杂,也没有哪一种思想方法比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更具真理的彻底性,因此,把培养学生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高阶性”特征之魂,既是课程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与批判性相统一”的逻辑始点,也是这一思想方法对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具有统摄地位与引领作用的集中体现。正像恩格斯所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世界之巅,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1]
为此,我们应在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的整体教学过程中,以时代变革背景下学生现实的思想认识问题为导向,融会贯通地着重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中两个思维的教学含量:
一是帮助学生有效建构实事求是的辩证思维。关于这一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2]毋庸赘言,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来说,无论引领学生确定“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时代站位,还是帮助学生完善“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的视域选择,大到“社会怎么看”的趋势把握,小到“我该怎么办”的愿景树立,个体建功立业、成长成才的一切历程,都离不开在对国情、世情、他人、自我的认知上实事求是的辩证思维。然而,在当下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改革开放航船驶入深水区的社会境遇下,与学生认知习惯更加偏好碎片直观、认同习惯更加崇尚个性彰显的思想境遇共生相伴的时代环境下,学生对这一思想方法尽管熟知到出口成章,却未必真知到入脑入心。这也往往导致了他们在何谓今日“实”、何谓今日“是”上,容易看得见却未必看得透,偏好看得破而并非看得对。
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论哪一门课,我们都应以教师自身的大局意识和全局视野,发展地而不是僵化地辨析学生关注的现实,系统地而不是割裂地阐述学生未深入思考的规律。在导入问题时不是从定义、结论出发,而是以“实”求“是”、以“是”释“实”;在回应问题时也不是从现象、表层而述,而是就“实”论“是”、用“是”明“实”。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进而帮助学生牢固确立好这一决定人生发展的定海神针。
二是引领学生坚实建构担当使命的历史思维。关于这一思想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7月参观西柏坡时就强调:“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毫无疑问,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追求来说,无论助力学生形成“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角色认知,还是教育学生贯通“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的实现路径,情怀上“我和我的祖国”的不可分割,行为上“我的祖国和我”的奋进状态,都与学生有无坚实建构起担当使命的历史思维休戚相关。但不容低估的是,一段时期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与泛娱乐主义社会思潮的共谋,正在以各种戏谑化、时尚化的包装外表,试图于无声处瓦解青年学生追求科学信仰的价值基座,耗损历经血与火的洗礼积聚而成的中华民族精神财富,进而在价值取向虚无化、政治取向戏谑化、道德取向去崇高化的潜移默化中,整体“并购”中国青年的思想市场。加之我们面对的大学生,是一个在时间轴上其自身人生发展黄金期与民族复兴黄金期完全重合,但在发展轴上其自我利益满足度与国家利益需求度还尚未高度契合的变动群体,因此,倘若我们的课程教学也是止步于史料故事而非史纲立论,着眼于视觉的影像而匮乏史脉的走向,那么这种缺少使命担当的教学何以培育担当使命的学生?
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无论哪一门课,都应以教师自身的科学历史观和正确国家观,传导主流意识形态,“亮剑”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在教学内容的相关元素中,有机植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史、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史和近现代世界文明史等内容,起笔于青年命运与民族命运的荣辱与共,着笔在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一脉相承,使学生在厚重背景中知晓“我们从哪里来”,在联系传承中明晰“我们向何处去”,在知古鉴今中不忘“我是谁”的初心,在面向未来中担当“为了谁”的使命,进而引领学生牢固确立好这一关乎国运兴衰的正心宝镜。
二、创新性:以构建学生真心喜爱、倾心参与的教学情境为形
要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从而把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类似关于如何加强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实效性的重要阐述还有很多。这些论述启迪我们:面对变化万端的环境与个性独特的学生,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持续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与成长的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的时代一起发展。
尽管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充满自信地说,在中央持续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普遍提质增效的大背景下,全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载体拓展的前沿性与时代性、教育模式创新的先进性和互动性、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究性和个性化等方面,一直以孜孜不倦的努力,积累和呈现了许多经典而鲜活的课程教学范例,也涌现出不少为学生所喜爱追捧的授课“网红”教师。但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统一”的质量标准,进一步审视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态势,我们仍然有与时俱进的提升空间。虽然今天以“智慧教室”、“移动课堂”、“慕课”为表征的线上线下一体、课上课下衔接、高度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教学环境构建,正在全面营造具有时代感的教育物理空间,是个“得分点”。但毋庸置疑的是,由沉浸式的教学体验、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分享型的师生关系和引导性的教育角色为特征的教学情境构建,才是真正引领学生把认知转化为认同、将感佩升华为感染、让心动践履为行动,从而最终赢得教学实效性的思想空间,才是“高分点”。而在这一方面的创新,我们依然在路上。因此,把构建学生真心喜爱、倾心参与的教学情境,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润物无声、胜于无痕的创新性特征之形,既是课程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逻辑中项,也是这一教学情境符合教学规律性、体现时代针对性、提升学生获得感的现实需要。
为此,我们应在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的整体教学过程中,以移动互联网思维下的学生信息接受习惯为参照,在现有课程各种改革创新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继续谋划和推进课程教学取向上的“加减法”:一是在思想内涵上做“加法”,由教学形式创新向教学内容创新深化。毋庸赘言,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开启了“强起来”的新时代,我们今天的授课对象,也注定历史地要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大变局需要新理念的应对,新时代需要新思想的引领,时代新人更需要新理论的导航。因此,无论对“世界怎么看”的横向鉴别,还是对“中国怎么办”的纵向把握;也无论引领“新人”解读好“时代之问”,还是紧随时代回应好“新人之困”,我们都应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体系严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与现有的教学内容整体地而非零散地、深透地而非表层地通过系统性创新,在思想内涵上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的原创性贡献更加凸显,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建设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史上的创新性发展更加鲜活,在对学生人生成长指引的实践性推动上更加入脑入心,进而用创新的内容传播创新的理论,更好地反映课程的前沿性、时代性和先进性。二是在授课谋划上做“减法”,由教学方法创新向教学设计创新升华。不可否认,由于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在实现大中小学校德育一体化上,匮乏定位分层,缺少定向衔接,高校既有教材在不同课程之间、同一课程自身也存在较多的同义反复,某些内容与学生的关联度较低,所以不同程度地导致了课程讲授中若一味地按图索骥,必然会出现教学效果上的边际效用递减。加之以往较多地强调统一性,较少地支撑多样性,“千人一面”消弭了“精准滴灌”的针对性。为此,我们不仅要着眼局部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应着力整体课程教学设计的升华。在总体梳理上,以真切关注不同学生群体的思想需求为共振点,少一些贪大求全,少一些坐而论道,让内容简约而不简单;在要点把控上,以真心回应不同学生群体的现实困惑为着力点,让道理通俗而不落俗;在语境呈现上,以真情体察不同学生群体的内在期待为切入点,少一些宏大叙事,让互动融情而非煽情;在案例选取上,以真实启迪不同学生群体的思维认知为映射点,少一些八卦碎片,让经典高尚而又时尚;在时长节奏上,以真正尊重不同学生群体的鲜明个性为激励点,少一些满堂漫灌,少一些自说自话,让学生心动而且行动。在此基础上,用“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创新设计,构建“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创新情境,更好地提升课程的互动性、探究性和个性化。
三、挑战度:以涵养学生知、信、行相统一的人格品性为基
毋庸赘言,与其他课程由学理深度和知识难度等所构成的较为单纯的学习挑战度相比,对师生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度就显得比较复杂。这突出体现在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的“低强度”和我们强调的课程体系领悟的“高难度”之间存在强烈的认知反差。所谓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的“低强度”,是指课程中的主体内容与基本结论,学生从识字开始就日积月累,自认为早已烂熟于心;课程的文本释义与核心概念,学生从上学开始也都耳濡目染,自认为足以无师自通。由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理解的“低强度”形成了先入为主的首因效应,所以他们往往以记忆过程代替思维过程,认为“学过,背过,也就通过”。而所谓我们强调的课程体系领悟的“高难度”,则是指课程的终极教学目标,绝非仅是教会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提取、对已知素养的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课程,不但要以深邃的思想力度和充盈的知识宽度、增加学生认知体系的长度,更要以坚定的信念强度和正确的价值精度、加固学生认同体系的厚度,从而引领学生把握“我是谁”这一人生密码,秉持“为了谁”这一成长真谛。课程的真正的教学考核,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它不仅要落在学校的纸面上,还要写满学生人生的全过程。但也由于学生对课程体系领悟的“高难度”固着了浅尝辄止的刻板印象,所以他们常常用认知熟化遮蔽信念深化,抱着“说的都对,与己无关”的离散心态。因此,客观上学生不仅存在着教学过程中学、思、用并举的疏离,更有教学实效上明显的知、信、行的割裂。这也构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别于其他课程特有的教学挑战度,即讲授者这一切不忘的“初心”,能否化为学生这一生牢记的“使命”?
毫无疑问,当一门课程的文本和语意、内容和结论表面上看起来没有未知的悬念,没有一句话是学生自认为不明白的,没有一册书是学生感觉到读不懂的,甚至当教师说出上句而学生就会确认下句会说什么的时候,这门课程仍然要展开有效的教学,对讲授者的教学挑战度可以说是极其严苛、不难想象的。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挑战度,尽管指向是面对学生的,但首先是教师自己必须面对的。倘若我们不能在学生似乎熟知的“低强度”内容朝并未真知的“高难度”体系转换提升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将其知识体系转化为价值体系,把情感认知升华为信念认同,让不时“心动”变为持续行动,那么学生输掉的,或许是个体的人生;而我们失去的,将是整体的未来。因此,把涵养学生知、信、行相统一的人格品性,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品德润身、铸魂育人”的“挑战度”特征之基,既是课程实现“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逻辑终点,也是以此挑战度助力学生成长度的内在要求。
为此,我们应在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的整体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自身素养提升为支撑,在“鲜度”和“亮度”两个维度上持续发力:
一是要不断提升内容阐释上教学视角的鲜度,使学生从“知之”的身动迈向“好之”的心动,由“知”成“信”。众所周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基于自身的主观认知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理解为“低强度”,固然有其“熟知未必真知”的缺欠偏差,但也与我们在教学中学理视角单一、思维视角狭窄、阐述视角陈旧、表达视角苍白等因素有直接的关联。因此,要引导学生从“要我学”的“知之”平地,迈向“我要学”的“好之”高原,将外在规制性的身动换为内在主体性的心动,进而由“知”成“信”,我们就必须认真审视和强力创新自身内容阐释上的教学视角,让政治语义与学术语境相得益彰。在学理建构上,始终以坚实正确的历史视野传道,以科学宽广的国际视野授业,以丰厚充盈的知识视野解惑。在思维集成上,擅长用“跨界思维”合纵连横,用“简约思维”提纲挈领,用“平台思维”借势成事。在阐述论证上,坚持以“立破并举”的“双面论据”稳固育德育心的承重墙,以“可以攻玉”的“它山之石”构筑思维通达的立交桥,以“致广大”的“尽精微”形成理论实践的同心圆。在表达呈现上,习惯用“C位出道”同步时代眼神,强化有我有你的共生性;用名典金句驻颜价值面庞,美化有滋有味的哲理性;用精微影像“点睛”精神风骨,优化有情有义的思想性,从而让课堂“于无声处听惊雷”,破除学生先入为主的心理预期,促使其因喜爱主动认知,因精彩自觉认同。
二是要努力增强课程体系中教师人格的亮度。使学生从“好之”的心动跨出“乐之”的行动,由“信”躬“行”。教师要成为学生做人的一面镜子。自己没有大境界、大胸怀、大格局,就谈不上给学生指点迷津、引领人生航向。只有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拥有一双观察世界的慧眼,应对各种乱象的静气和定力,才不会迷惑彷徨、随波逐流。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高难度”,核心在于要继续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但试想:倘若学生眼中的教师不是一个他们在人格上所信服的知、信、行相统一的人,他又何尝有资格涵养学生的人格?怎能有力量引领学生的人生?现实中很多优秀的案例都表明:真正打动学生并使之知行合一的,并不仅是天边厚重理论的高度,还包括他身边教师人格的亮度。一个被学生不是一时喝彩,而是一生铭记的传道者,一定是一个学生以他为书的垂范者。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是这一课程体系中文本语义的行为诠释者和学理思想的形象践履者。我们每日的身影对学生都是一种隐性教育。要引导学生从“我要学”的“好之”高原,攀上“我爱学”的“乐之”高峰,将内在主体性的心动化为外在社会性的行动,j进而由“信”躬“行”,我们就必须按照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既有“四有”好老师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明确提出的“六要”的人格形象要求,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由此才能让思想政治理论课“风吹稻花香两岸”,消除学生浅尝辄止的固有刻板,助力其因敬佩心生追随,因信念志愿躬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7.
[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

2019年 第六期

2019年 第六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