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历史考察
郑崇玲
【摘要】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改革开放前,党经过对高等教育的接收和改造,在高校建立对思政课的政治领导,根据“小而精”原则初步建立新中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改革开放新时期,党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严把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政治方向,由中央政治局审定课程设置方案,不断同步推进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为加强党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的全面领导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充分发挥思政课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把高校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重要任务,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党和国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根据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课程设置和修订教学内容,不断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一体化,从而推动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始终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同步发展。
【关键词】新中国;高校;思政课;历史经验
【作者简介】郑崇玲,闽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福州350108)。
【原文出处】《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京),2020.3.19~ 28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团队“社会思潮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团队”(闽委教思[2018]1号)成果。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就在红军大学、苏维埃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学校开设一系列思政课或相关课程,积累了初步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政治领导。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在改进中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积累了宝贵的新鲜经验。系统回顾和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历史和经验,对于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改革开放前党领导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奠基性探索
高校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阵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特别强调青年学生“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①。新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从彻底改造旧教育建立社会主义大学起,就明确把开设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的政治理论课作为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办学特征。
(一)运用国家力量迅速建立党对所有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开设政治课是实现党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政治领导的重要体现。新中国成立之初,私立高校占有较大比重,据1950年6月统计,全国高等学校共227所,学生131000人,其中公立高校占61%,私人创办占39%。②党和国家明确要求所有高校必须开设政治理论课。1950年7月,政务院批准通过《私立高等学校管理暂行办法》《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私立高校的课程必须遵照《共同纲领》第41条、第47条的规定以及《高等学校暂行规程》,“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政治课程”③。在私立高校中教会学校的情况特别复杂,由于政治等原因,一些教会学校企图抗拒新中国对教会学校的改造,抵制课程改革。针对这种情况,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一方面决定教会学校在遵守政府法令的条件下可以继续开办,另一方面开展必要的改造,割断它们与帝国主义的一切联系。1950年8月,党中央下发《关于天主教、基督教问题的指示》,强调教会学校“应遵守政府法令设政治课为必修课”④。经过开展思想改造运动以及对高等教育的接管,党和国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牢牢掌握住新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领导权。为了进一步巩固已经建立的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权、管理权,1964年7月10日至8月3日,中宣部、高等教育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联合召开全国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9月形成《中共中央宣传部、高等教育部党组、教育部临时党组关于改进高等学校、中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鲜经验,第一次明确提出加强党对政治理论课的领导,强调党要“着重抓方向、抓教学、抓队伍”,“必须把抓好政治理论课工作,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1964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批转这一重要文件,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权初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二)初步建立新中国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废止国民党党化教育课程体系的同时,开始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以及人才培养需要的政治课课程体系。根据老解放区政治课教学经验,高等教育部重申了高校政治课“必须抓住重点。解决主要的思想问题。课程以少而精为原则”⑥。1956年9月,高等教育部制定《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确定高校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和“中国革命史”等4门政治课。20世纪60~70年代,高校政治理论课虽经过多次调整,但总体上都是根据少而精原则设置课程体系。
首先,在课程内容上坚持两个“突出”。一是突出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性教学。1951年9月,教育部对华北区各高等学校1951年度上学期政治课教学工作做出指示,把“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作为三门政治理论课之一。从1953年起,教育部把该门课程改名为“马列主义基础”,使课程更好地反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的系统性教学要求。1956年9月,高等教育部制定高校政治理论课试行方案,对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做出调整,进一步增加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分量,除了在大学一年级继续开设“马列主义基础”课之外,在哲学专业的四年级增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课程。尽管高校政治课课程体系此后不断调整、变化,“马列主义基础”课程的名称略有微调,但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始终是课程体系的重点内容。这为青年学生比较完整地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打下了较扎实的基础。二是突出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以及中国革命史的教学。1951年9月《教育部关于华北区各高等学校195 1年度上学期进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教学工作的指示》、1952年《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以及1956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等文件,都明确规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新中国高校政治课的重要教学内容。
其次,在课程体系上开始探索大学与中学的衔接。毛泽东比较早就敏锐地察觉到,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初步建立从小学到大学的思政课教育教学体系,但是出现了大学与中小学德育衔接贯通不顺畅的问题。1957年3月7日,毛泽东召集普通教育工作座谈会,一方面提出学校要对学生开展艰苦创业的教育,要求“教育部应当编写一些课文,专门论述艰苦奋斗的,从小学到大学都要讲”⑦;另一方面,毛泽东还提醒与会者注意教材内容相互之间重复的现象,他建议:“讲猴子变人的社会发展史如果同历史课有重复,历史课可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讲起,讲胜利,讲困难”⑧。毛泽东这次谈话实际上提出大中小各个学段思政课如何进行科学合理地整体规划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党和国家对大学和中学两个学段的政治课如何衔接贯通进行了初步改革。例如,安排初一或初二年级开设《做革命的接班人》,初二或初三年级开设《社会发展史》,初三或高一年级开设《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高一或高二年级开设《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大学阶段开设《中共党史》《哲学》《政治经济学》。⑨
(三)党对教材工作的领导权开始得到重视
教材编写、审定和选用事关党对高校的政治领导。新中国成立之初,教材统编工作开始提上国家议事日程。1950年7月,政务院召开第43次政务会议通过《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同意在教育部领导下成立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有计划有步骤地编写各种教材。⑩随着中国高等学校的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一方面,思政课教材建设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日益突出;另一方面,临时性的教学大纲远远不能满足新中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缺乏权威性的教材成为新中国高校思政课建设规范化的制约因素。因此,高校思政课教材也必须在探索中逐步走向正规化、现代化。当时高校思政课教材有的采用阅读中央有关文件和党的领导人的著作,比如毛泽东的著作,刘少奇《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胡乔木《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同时选用一本中共党史教材作为参考书;有的直接使用苏联高校的教材,例如苏联高等教育部社会科学教学司编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初稿)》;还有的开始自行编写或部分院校教师协作讲授讲义,但编写质量参差不齐,等等。20世纪60年代初,党中央召开了教材选编计划会议,鉴于在短期内未能编写出版全国统编教材,提出由教育部在现有教材中择优推荐给各地高校采用,如果各地高校自选教材,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同时,会议初步提出组织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师资,抓紧组织编写哲学、政治经济学等教材。⑾该套教材原计划在1962年3月前定稿,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编出。尽管直到改革开放前政治课都没有正式出版统一的教材,但是体现了党对教材事关国家事权的认识,并且积累了领导全国统一编写教材的初步经验。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共产党经过批判性地改造旧课程,迅速建立党领导下的思政课课程体系,总体上适应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在新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客观上也存在某些历史局限,例如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断调整变动、缺乏相对稳定性和连贯性,必要的课堂教学受到政治运动挤占,教学内容缺乏体系化而搬用中央文件或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著作,等等。这一时期思政课建设的曲折发展从根本上说受到当时较频繁的政治运动的影响和意识形态领域“左”倾错误的干扰。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加强和改进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恢复和发展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校思政课建设经过拨乱反正迎来了春天,不断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一)严把思政课建设的政治方向
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高等教育开始面临国际化的新环境,同时思政课建设也面临淡化、弱化、虚化的挑战。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在重大关头都作出重要指示,确保高校思政课建设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1978年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重申党的一贯主张:“我们的学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地方”⑿,提出要继承我们党教育事业重视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⒀。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党中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然而,有些人却把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立起来。针对这种错误倾向,江泽民强调:“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⒁,实施素质教育要“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政治课教育”,“要通过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使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课上得更好”。⒂这些观点精辟阐述了思政课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特殊地位,为新世纪加强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在2005年1月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不仅充分肯定思政课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主渠道作用”,旗帜鲜明地提出“理直气壮地讲授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思政课建设“四位一体”的整体推进框架:“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⒃由于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以及思政课所具有的特殊性、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85方案”“98方案”“05方案”都经过中央政治局审定后实施,从而使建设方案具有组织上的权威性。
(二)完善课程体系与加强教材建设协同推进
改革开放后,原先的思政课课程体系显然已不能完全适应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坚持“少而精”“学马列要精,要管用”⒄原则来科学规划、合理设置思政课课程体系。“85方案”对课程体系进行大调整,开设4门,其中已设置30多年的“马列主义基础”课第一次改设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整合到一门课程进行系统教学、贯通讲授。“98方案”大幅度增加了课程门数,本科开课达到7门。“05方案”在前期探索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重点,把7门思政课调整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4门课程,既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又突出了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最新成果,课程方案沿用至今。
同时,党和国家还把编写权威性思政课统编教材的任务提上日程。1985年8月,党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决定成立全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教材编审委员会,统筹规划课程设置、教材编辑和审定以及教学参考资料的研究等工作。⒅高校思政课教材建设的步伐加快,逐步走上正规化、规范化的轨道。2004年1月,党中央正式启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编写高校思政课教材纳入总体规划,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三进”工作,“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⒆。2006年9月以后,本科生4门思政课新教材陆续出版,开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
(三)规范和强化实践教学
把实践教学纳入思政课课程体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改革开放前,社会实践是作为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辅助的,但实际上由于政治运动频繁而被挤占了必要的课堂学时。改革开放后,社会实践教学活动逐步列入教学计划、安排学时。1980年7月,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要求教师在按照4课程的科学体系讲清基本原理的同时,“要着重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⒇1984年9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把围绕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社会调查,使他们在接触实际中接受教育,纳入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环节。1994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提出要把实践环节“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21)。这个文件在新中国高校思政课建设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它意味着社会实践正式成为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2005年2月,经中央政治局审定“05方案”把“社会实践”的提法修改为“实践教学”,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22),通过制定教学目标、大纲、规定学时、经费保障、组织管理等,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此后,实践教学走上多样化、制度化、规范化,正式被纳入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
(四)整体规划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
改革开放后大中小学思政课都需要根据各自学段的教育教学特点探索课程改革,这客观上需要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1985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第一次对小学思想品德课、中学思想政治课以及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总体规划,“紧密联系青少年不同时期的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的特点,循序前进,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23)。1994年8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的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大战略任务。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党中央提出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各种教育内容的深浅度和侧重点,要针对不同年龄及学习阶段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有所不同、逐步提高,各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教学大纲、教材、读物、教育和管理方法,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评定标准及方式等,都要据此加强整体衔接,防止简单重复或脱节。(24)面向21世纪,党中央和国务院做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部署,提出“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25)。2010年7月,国家通过了面向今后10年远景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更加突出强调立德树人在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中的重要意义,把“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26)进一步上升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2012年教育部把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规划德育目标、内容和课程体系,写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三、新时代党在改进中加强对高校思政课的全面领导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得到不断重视和加强,在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毋庸讳言,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在课程地位上,思政课在一些高校被边缘化、娱乐化、注水化;在课程体系上,各门思政课以及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之间重复、脱节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纠正;在课程功能上,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教学方法陈旧成为制约思政课发挥育人功能的主要障碍;在领导机制上,各方面共同重视思政课、办好思政课的合力还尚未形成,等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加强党对新时代学校思政课的全面领导,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拉开序幕、指明方向。
(一)提升思政课“关键课程”的特殊地位
高校作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面临复杂严峻的斗争环境。习近平总书记从党所面临的新的斗争形势出发,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在党的事业中的全局地位,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27)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是因为思政课关乎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关乎能否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千秋伟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8)可是,这是一项极具风险和挑战的战略任务。从外部来看,主要来自长期以来各种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战略,比如企图策划“颜色革命”,“他们下功夫最大的一个领域就是争夺我们的青少年”(29)。从内部来看,尽管长期以来我们坚持把“德”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首位、根本,但近年来个别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缺失、社会主义信念模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扭曲的现象仍然存在,暴露出来的问题值得深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 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乏中国味’的人!那将是教育的失败。教育的失败是一种根本性失败。我们决不能犯这种历史性错误!”(30)习近平总书记把思政课放在关键课程的地位,正是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作出的重大战略布局。
(二)健全党委全面领导思政课建设的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改进中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更加突出制度在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相结合中的作用。首先,健全严格履行政治责任的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思政课建设是党委应当肩负的政治责任,“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31)。思政课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党中央明确把思政课建设纳入地方党委和高校党委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履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作出一系列更加具体、更高要求的刚性制度安排:建立和完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高校和讲思政课制度,其中规定主要负责同志每学期至少讲1次课;高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讲授4个课时,其他班子成员至少讲2个课时,等等。此外,党中央把高校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考核以及政治巡视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了地方党委和高校党委严把思政课建设政治方向的政治责任。
其次,健全把好队伍建设方向的制度。办好思政课的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要求,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标准。2019年8月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2020年1月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进一步明确规定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责与要求、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培训、考核与评价、保障与管理等具体标准和要求,使思政课教师队伍长远建设具有更明确的制度保障。
再次,健全严把教材政治关的制度。教材历来是教书育人的基本依据和重要依托。思政课教材事关国家事权,教材传播的内容、传导的价值观必须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教材建设,强调教材的政治标准,指出“教材建设要加强政治把关。政治上把握不对、不到位的教材,要一票否决”(32)。党的十八大之后,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强全国性教材的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教材管理制度。2017年7月成立了由国务院领导同志亲自担任主任的国家教材委员会,2019年12月教育部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党对教材建设的领导权、管理权,落实国家事权的各项具体制度。
(三)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基本遵循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在不断探索内在规律中开拓奋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在客观上也有必要系统地总结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改革创新的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总结新中国7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建设的新鲜经验,准确把握思政课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面临的时代挑战,为了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从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等“八个相统一”揭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规律。这“八个相统一”是一个有机整体,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涉及思政课的基本功能、根本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体现了教育教学规律、学术研究规律、学生成才成长规律以及意识形态宣传教育规律等四大规律的有机统一。
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工作提出的问题千头万绪,改进的方法百花齐放,但其中根本有两条:一是党要牢牢把住课程改革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33)兼具思想深度和政治属性是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本质区别,改革创新只能强化思政课的特点,而不能把思政课堂形式化、娱乐化、肤浅化。二是理论灌输要尊重客观规律、注重教学艺术,“讲理论要接地气,让马克思讲中国话,让大专家讲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34),体现总体上的“漫灌”与因人而异的“滴灌”相结合。
(四)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学生阶段是“扣好第一粒扣子”的关键阶段,需要不同学段接力培养、上下贯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整体规划、一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大任务,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35)“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揭示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规律,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对从小学到大学各个学段思政课课程目标作出区分: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36)这种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性体现了不同培养阶段之间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人才培养过程。在纵向衔接上,从目标和内容维度体现不同学段思政课的整体性和有序性,在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研究性学习、考试制度等方面相互衔接、依次递进、逐步提升,避免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相互脱节。在横向衔接上,在课程设置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既要各个学段内部各类课程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又要形成其他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和育人合力。
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任务,充分发挥思政课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历史证明,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是办好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保证。
(一)始终把高校思政课建设作为党的战略任务
纵览新中国70年,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总书记,党的主要领导人始终关心、指导高校思政课建设,发挥领航指向的关键作用。党和国家在高校思政课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全国性会议,专题研究、推进加强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特别是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做出重大部署、指明方向。新中国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全面领导体现在思政课建设的全过程,体现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措施保障等思政课建设的各个环节,体现在思政课建设的大中小一体化顶层设计和具体措施,从而使思政课能够忠实地反映党和国家意志,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用。
(二)思政课建设和改革始终与时代同步伐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根据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发展,不断修订完善思政课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形成“85方案”“98方案”“05方案”,使课程体系在稳定与创新相结合中不断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及时反映时代的变迁及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70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两个突出”。一是突出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的教学。党中央把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课程建设的中心内容,及时部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三进”工作,使思政课能够及时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新发展,生动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活实践,从而使思政课保持教育教学的时代性。二是突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尽管新中国70年来高校思政课经过多次调整完善,但其中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教学始终是重点课程、重点教学内容,在课程体系中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反映出中国共产党注重对高校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概念教育教学的鲜明特色,从而赋予思政课教育的思想性。
(三)思政课建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学风问题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败。早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高校政治课的教条主义之风就饱受诟病。事实证明,枯燥乏味的机械说教不仅败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而且会导致信仰的毁灭。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也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优良学风。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共同纲领》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方法为理论与实际一致”(37)。在1950年6月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周恩来进一步阐释了这一基本政策:“我们的教育不应该犯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错误,也不应该陷入没有理论指导的经验主义错误中去,这样才能使青年少走弯路,少碰钉子。”(38)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学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旗帜鲜明地既反对本本主义经院式的理论灌输,又抵制对西方思想理论的盲目迷信;既注重教育教学的系统性、整体性、贯通性,又坚持“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既注重第一课堂系统的知识讲授,把信仰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又重视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总结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开辟未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高校思政课建设不断走向科学性、规范性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思政课建设基本规律的深刻把握,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全面领导,不断开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之路的宝贵财富。
注释:
①《毛泽东文集》第七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6页。
②何东吕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选编(1949-1975)》,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30页。
③何东吕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选编(1949-1975)》,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48页。
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57页。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94~195页。
⑥教育部社科司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⑦《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95页。
⑧《毛泽东年谱(一九四九——一九七六)》第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95页。
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90~ 191页。
⑩何东吕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48-49页。
⑾教育部社科司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5页。
⑿《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3页。
⒀《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5页。
⒁《江泽民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32页。
⒂《江泽民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72页。
⒃《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41页。
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82页。
⒅教育部社科司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8页。
⒆《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690页。
⒇教育部社科司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7页。
(21)教育部社科司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4页。
(22)教育部社科司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6页。
(23)教育部社科司编:《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2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共青团中央编:《青年工作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年,第997页。
(25)《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60页。
(26)《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869页。
(27)《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28)《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29)《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648页。
(30)《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647页。
(31)习近平:《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279页。
(32)《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654页。
(3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7页。
(3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100页。
(35)《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36)《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5页。
(3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38)《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388页。

2020年 第五期

2020年 第五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教学的“三全”模式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生因材施教计划的探索与实践——以清华大学“林枫计划”为例
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思维模式
提升思政课教师核心素养的前提性思考
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学世界观方法论的修养
“留白”艺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四维应用探析——基于互动课堂模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电影教学美育功能三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理性提升的困境及化解
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理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阐释国家制度优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历史考察
疫情防控常念化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几点思考
信息技术融合创新背景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共建共享论析
论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时代使命
从新时代历史方位深化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渊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引导学生读懂中国“战疫”这本教科书
讲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助力打胜防控疫情阻击战
将抗击疫情生动实践融入“马克思主文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
疫情防控战争彰显出的制度优势、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大国担当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