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特征与学理依循
顾海良
【摘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尊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也要遵循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特殊性质。要增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的影响力、对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和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要为思政课发展提供最为坚实的“支撑”和最为可靠的“依托”。学科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上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铸就更坚实的支撑。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理论特征的新概括,发展和拓展了学科的学科特征和学理依循。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学理路向,包括学科理论上、方法上和学科体系上五个方面的创新,包括彰显学科特色和优势十个方面的成果和成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科影响力;学科特征;学理依循;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顾海良,男,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大学与学科》(京),2020.1.86~95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不仅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和学理性决定的,是由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的要求决定的,而且也是由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作为国家意识形态根本制度建设需要决定的。回顾2005年学科设立以来发展的实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既要尊重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普遍规律,也要遵循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特殊性质,要努力坚守学科设立的初衷,切实提高学科的影响力,推进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直接导因,是为了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发展。20世纪末,经中央研究确定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当时简称为“两课”)新方案,即“98方案”正式实施。在“98方案”实施中,出现了两个制约因素:一是思政课各门课程建设缺乏学科支撑,思政课课程体系更缺乏学科的整体支撑;二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学科依托,思政课的教学科研更缺乏学科平台。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学科“支撑”和“依托”,成为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最初的,也是直接的导因。
进入21世纪,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工作。嗣后,中央研究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新方案,即“05方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支撑”和“依托”的问题,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党的十六大后,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强党的理论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开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党中央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工程”)的战略决策。2004年4月,“马工程”正式启动。当时,“马工程”提出的主要任务是: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研究重点,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贯穿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中,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马工程”的具体工作中,包括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编写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重点学科教材,形成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等内容。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马工程”实施的内在需要和根本要求。
在党中央的关心和指导下,经过全面的调研和精心的准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在2005年12月正式做出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决定,提出学科建设旨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推进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近15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以学科建设、学风建设、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理论创新、体系创新、方法创新为根本,以提升学科建设和发展影响力为主线,形成了以坚守学科发展目标、凝练学科建设方向、完善学科评价为一体的学科发展理念。[1]从学科高质量发展来看,提升学科影响力体现了学科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根本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中意义重大。
一是要增强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学科建设以学术、学理为基础,把提高学术、学理影响力放在首位,是基于学科建设基本规律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必然要求。作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和发展为目标的学科,提升学科的学术性,就是按照学科建设的普遍要求和特殊属性,明晰学科内涵、确立学科方向、树立学科规范、建设学科队伍和完善学科体系。
学术影响力是学科建设的基本要素,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科建设水平的集中体现。在国际学术界,马克思主义理论多以“学院的”“学术的”“考据的”研究为特征和导向。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研究,不仅有利于达到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而且还有利于国际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交流,产生国际的学术影响力。一个时期以来,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文本与传播的研究,对马克思经济学手稿的研究,对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思想的研究,对《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2)的考据与编纂研究等,是国际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要树立世界眼光,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不仅要高度关注和重视世界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而且要参与国际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理论重大课题的研究。要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别人在研究什么、研究的目的是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有哪些重要的理论建树、产生了哪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效等等。在国际马克思主义学术论坛上,不仅要提高我们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的能力,而且更要彰显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和学理研究成果和成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影响力,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和学理性为基础的。
二是要提高学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任何学科建设都有其特定的应用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用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这一学科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根本使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力,要体现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的不懈探索上,对这些重大战略问题作出新的概括、新的阐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一定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供思想指导和理论支撑,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充分彰显学科发展的应用价值。
三是要加强学科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制度建设的影响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思想基础。当今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交流、交融和交锋的复杂态势,要求我们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维护和发展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影响力的理解上,既不能强调学科发展的学术性和学理性而否认学科发展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也不能只顾学科发展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而忽视学科建设的学术性和学理性。
四是要提升学科对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和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是国家一定时期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和加强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切实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是学科建设的最为重要和最为紧迫的任务和使命。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首先就应该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特别是发挥好“支撑”和“依托”作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政课发展提供最为坚实的学科“支撑”,为建设一支完全能够胜任思政课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提供最为可靠的学科“依托”。
二、根本政治制度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思想特征
任何学科建设都会由学科对象的变化而得到发展和拓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是这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形态,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象的拓新,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新时代的思想特征和发展要求。
党的十八大后,在2013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两个巩固”的思想,即“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上,“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3]。这“三个事关”,阐明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质和战略地位,彰显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引领社会、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中具有的强大的推进作用。“两个巩固”是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原则,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同样具有现实指导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象和性质的深刻阐释。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对象,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定位。
实现“两个巩固”,既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也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把人民生活搞上去,始终是我们党坚持的“大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要求,始终是我们党坚持的“大势”;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始终是我们党坚持的“大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象的把握上,要从“大局”“大势”和“大事”上,拓展对意识形态为什么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地位、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认识,增强学科建设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定位的理解上,要从“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5]的内在联系及本质要求上,提升学科建设的创造性和使命感。
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6]这就是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根本理念在于,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同发达的自然科学,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实践的不断发展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发展,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需要和基本要求;坚持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的实践,既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遵循,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方向。
从指导思想上来看,这里讲的“发展着的理论”,最根本的就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习近平指出的,“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7]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在对象和方法、范畴和理论、结构和体系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但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有其一致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不仅是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下大气力、下苦功夫掌握的思想真谛和指导原则。
在对不断开拓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问题论述时,习近平提出了五个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其中涉及经济和社会建设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文化领域和党的建设领域的重大课题,而居于首位的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课题。这就是“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8]的重大课题。习近平的这些论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象和定位,作出了新的界定、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9年10月,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问题,第一次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9]的论断。在《决定》中,作为“根本制度”加以确立的有两处,另一处就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10]。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的论断,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对象和学科定位,提了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工作体系;二是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各个方面;三是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四是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
国家的学科建设,总是以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为内在要求和服务对象的。国家的综合实力,既包括硬实力,也包括软实力。同其他学科一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样是以提高国家综合实力为内在要求,特别是以提高国家软实力为服务对象的。提高国家综合实力,既要切实增强硬实力,为意识形态等软实力的提高提供物质基础,也要切实提高意识形态等软实力,为硬实力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历史的经验一再证明,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从意识形态上打开缺口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和意识形态蜕变却是一个长期过程。思想阵地被攻破、意识形态防线被击溃,其他阵地和防线就很难坚守。我们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上作出更大的贡献、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铸就更坚实的支撑。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学科的学理依循
学科对象的基本特征,对学科的学理依循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科学理依循的发展和完善,同样也与学科对象基本特征的变化和演进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对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特征和学理依循,既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的影响,同时也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的变化和演进而发展和完善。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恩格斯最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概括为科学性和革命性两个方面。1883年3月17日,在马克思葬仪上,恩格斯在对马克思一生革命事业和科学成就追思中指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马克思“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则“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11]。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理论特征,成为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重要标识,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基本特征。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理论特征,不只是对马克思思想内涵和理论体系特性的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历史发展性质的凝练。20世纪初,列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和革命性特征为主旨,根据时代发展和变化的新特点,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做出新发展,丰富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理论特征的内涵,焕发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智慧和理论力量。列宁从马克思主义整体关系上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成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1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理论特征的阐释,对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和思想传播,发生过极其重要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不断演进和丰富的过程。2018年正值马克思200周年诞辰,习近平在对“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问题的阐释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做出新的概括,提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13]。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中,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14]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从科学性和革命性的概括,到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概括,以及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科学性和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开放性和时代性的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和理论体系认识的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视界和思想精粹的凝练,彰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智慧和理论力量。
毛泽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石,他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过程中,就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5];就主张“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做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16];就坚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7]。毛泽东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理论特征的深刻把握,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都发生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结晶,邓小平理论是这一历史性飞跃的开创性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接续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新的思想内涵,体现了这一历史进程所秉持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理论特征,成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智慧和理论力量。
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的深化和拓新,凝聚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升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的时代意蕴。第一,科学性和真理性理论特征得到更为集中的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贯通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领域,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许多原创性的理论贡献。第二,人民性和实践性的理论特征得到更为深刻的凝练。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仅得以遵循,而且还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第三,开放性和时代性理论特征得到更为显著的升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秉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在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应对全球共同挑战、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立并不断得以丰富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的新概括,发展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特征和学理依循。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质和本质规定的探究,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发展、思想过程和现实关系的总体研究,提升对马克思主义极其完备而严整的理论体系的整体把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面貌和思想取向的全面理解,成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征及其学理依循的根本要求。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着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历史和现状,具体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光辉旗帜,成为中华民族独立和振兴的精神支柱。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铸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征和学理依循的重要指向。
再次,马克思主义始终关注和研究自己时代提出的最迫切需要解决和回答的重大课题,总是从发展着的世界本身和社会实践过程中阐发新的理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精神,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征和学理依循的内在规范。
最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宽阔的眼界审视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践要求和理论需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特征及其学理依循的基本方法。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学理路向
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命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无论在学科发展的根本要求上,还是在学科的思想特征和学理依循上,都对学科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提出了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学理路向。
学科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就体现在学科方向的选择及其发展的高质量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在学科方向选择上,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国家需求的紧密结合;要系统展示理论视阈和实践需要的广度和深度上,能在现实、理论与历史的结合上,在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与人类文明进步的结合上,有新的突破、新的创造;要突出呈现学科发展中带有基础性、导向性和战略性的重要问题,以及反映学科体系及其学术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关键问题。
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要体现在学科集群功能发挥的高质量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破解哲学社会科学中学科的局部性与对象的整体性的矛盾和困境,探索多学科结合的路径,实现跨学科的实质性融合,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中的能力和水平,提升马克思主义学科及其体系建设中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和理论自强。
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也呈现为各学科之间集约优势发展的高质量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研究为主题,突出深入社会、深入民众、深入实践的“田野”研究过程和方法。要建立一批农村、企业和社区的“试验基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真正地贴近、贴紧中国社会的实际,改变单纯在“书斋”里研究理论、建立体系的现象;建立以现代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广泛的调研和信息网络,准确把握所确定的方向的基本动态和趋势,改变单纯性质研究缺乏数量判断的研究方式;探索“旋转门”制度,使更多的理论研究人员能够在中国发展实事、实地的体验中实现理论发展和创新,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中的作用。
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也体现在学术成果集聚能力的高质量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切实改变学术成果只纯粹是论文或专著的现象,突出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成果的肯定和褒扬,把学术成果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上,形成有利于、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咨询报告、政策建议、发展规划等学术成果的集聚特色,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实践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的推动力、作用力和影响力。
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还在于凝聚学术过程的集成动力的高质量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处理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的学科建设的关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系统内各学科之间的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之间,应该形成发展合力,形成“马克思主义学科群”这一学科建设的新理念。要凝聚各学科的学术力量,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各相关方面的资源,形成集成动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应该在理论上、方法上和学科体系上有所创新,特别是在以下10个方面彰显学科“高质量”的特色和优势。
第一,在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获取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要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彰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
第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上取得新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对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特征的新概括和新提炼,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发展的新思考和新视野。要高度重视和着力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果、成效,让理论为亿万人民所了解所接受,画出最大的思想上的“同心圆”。
第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上做出更大的贡献、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第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践行中做出理论贡献。要坚持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力量及基本道德规范,积极探索践行和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和载体。
第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上取得更大实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供更为坚实的学科支撑,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依托,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高校发展的首要功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在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现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根本任务上发挥“引领”和“引导”作用,
第六,在建设中国有影响的高端智库上发挥作用。要从理论建设、战略研究、社会引领和政策建言等方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端智库建设。在理论建设上突出“中国学派”,在战略研究上彰显“中国意识”,在社会引领上凸现“中国话语”,在政策建言上形成“中国方案”,在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上,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第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学和科研人才培养上取得更大成效。要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环节和过程,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宣传的拔尖创新人才,产出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在国家创新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八,在增强中国道路国际影响力上作出更大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能讲真、讲实、讲好、讲活、讲透中国道路和中国智慧,进一步扩大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的国际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加强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与国际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共同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论坛,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主力阵地。
第九,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上有所作为、有所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通力合作、协同创新,要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让世界分享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
第十,在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上取得成效。要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效评估方式,要注重对学科建设中树立严谨治学、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注重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培育深厚的学识修养,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的成就等方面的绩效评估。
参考文献:
[1]顾海良.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影响力[N].人民日报,2012-04-06.
[2][3]习近平.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03.
[4][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53.
[6][7][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11,6.
[9][10]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1-602.
[1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7.
[13][1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297.
[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1-112.
[16][1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20,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