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价值引领目标及其实现
黄延敏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在对历史规律的把握中深刻揭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必须实现以下价值引领目标:一是使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是凸显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革命传统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应在教学中坚持大历史观,重视定性判断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坚持历史比较的方法,充分发掘中国近现代历史所蕴含的精神资源,切实提升教学价值引领的实效性。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价值引领;四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历史观
【作者简介】黄延敏,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9)。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20.12.112~1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教学指南研究”(项目批准号:2018JDSZK015)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暨2018年度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课题“北京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批准号:BJSZ2018ZL04)的阶段性成果。
实现价值引领,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关于“纲要”课的教学目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明确指出:“要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1](P2)应该说,从目前“纲要”课教学来看,教师高度重视“四个选择”的讲授,专题教学设计与教学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相比较而言,对于“纲要”课教学的其他价值引领目标,如增强“四个自信”教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革命传统教育,科学的历史观与方法论教育却少有论述,本文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明确要求,使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1](P3)由此可见,使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是“纲要”课教学价值引领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如何有效实现这一价值目标和任务,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探索:
1.坚持大历史观,在定性判断中增强“四个自信”
“纲要”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较之于历史专业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更加强调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大历史观,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党史、国史等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底蕴、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社会伟大变革中的决定性作用及其历史性贡献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为“纲要”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
所谓“大历史观”,就是把过去、现在、未来有机联系起来,把历史看作是一个持续发展的整体过程,在回顾过去、直面现在、开创未来的维度上,把现在的事情同历史的逻辑结合起来,对未来的社会发展走向作出科学的预测。习近平多次提到要坚持大历史观,注重历史思维,善于从历史发展中把握规律,善于从历史中吸取治国理政的资源。习近平从改革开放40多年、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近代以来17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中华文明5000多年五个历史维度,高度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底蕴和现实基础、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结合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推进中国社会实现伟大变革的历史性贡献概括为“三次伟大的飞跃”,即中国实现了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从衰落到扭转命运、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胜利“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2](P4)改革开放更使得“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2](P3)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以及实现的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P13)“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P14)鉴于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对中国社会变革的重大促进作用,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2](P12)
上述重要讲话提出的重大判断,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理论创新、促进文明进程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既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理论指导,又是重要的教学素材。定性判断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纲要”课的重要话语体系。教学实践表明,定性判断能够帮助大学生准确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规律,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中国社会发生历史性巨变的重要推动作用,使学生在定性判断中坚定“四个自信”。
2.重视历史比较,在定量分析中增强“四个自信”
在“纲要”课教学中帮助学生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是增强“四个自信”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指出:“我们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4]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在历史比较中增强“四个自信”。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活动中,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大量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学术界也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这些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直观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性巨变,是“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素材,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旧中国留下的只有16万吨钢的经济“烂摊子”,毛泽东慨叹:“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5](P329)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的经济社会状况,据相关资料显示,上海当时有12000家工厂,只有30%能开工;库存的粮食只够全市吃半个月,储存的煤仅够烧7天;数万名国民党溃军、惯匪、流氓,难以计数的难民、乞丐、无业游民使社会秩序面临严峻挑战,500多万市民每天需要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是个天文数字。[6]
经过中国共产党人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的接续奋斗,中国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从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来看,从1978年的1.8%跃升至2018年的16%;从中国经济总量的世界排名来看,从1978年的第11位到目前稳居世界第2位。据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天2466亿元;而1949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只有600亿元,形象地说,如今的一天,等于新中国成立时的4年。[7]从1979-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的速度来看,中国9.4%的年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7]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为例,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元,人均消费支出为151元。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228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24.3倍。随着收入的迅速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201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1978年增长19.2倍。[7]以人均预期寿命为例,1949年只有35岁,2018年达到77岁,远超亚洲地区的69.5岁,超过全球平均的72岁,接近发达的欧洲地区的77.5岁。[6]婴儿死亡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0‰下降到2018年的6.1‰。[7]
以交通运输里程增长为例,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9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量60%以上;公路里程485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59倍;内河航道里程12.7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72.7%;定期航班航线里程838万公里,比1950年末增长734倍。[7]工业生产能力迅猛增长,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仅能生产纱、布、火柴、肥皂、面粉等为数甚少的日用生活消费品。如今,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进入世界前列,2018年原煤产量为36.8亿吨,比1949年增长115倍;粗钢产量为9.3亿吨,增长5799倍;水泥产量为22.1亿吨,增长3344倍;化肥产量为5424.4万吨,增长9040倍。2018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781.9万辆,连续多年蝉联全球第一。[8]
定性判断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理论性,学生若不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或缺乏理论素养往往对定性判断感觉枯燥难懂。教学实践表明,量化的数据鲜活、直观,较之于定性判断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不仅如此,通过数据对比,可以使学生直观感受中国经济社会的历史巨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轨迹,从而深刻体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自信心。
二、凸显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革命传统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指出:“自觉地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P2)中国近现代历史巨幅画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素材和精神资源,孕育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革命传统。在“纲要”课教学中凸显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革命传统教育是重要的价值引领目标。
1.“纲要”课教学要凸显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公祭仪式等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9](P482)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外国列强侵略中国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的屈辱史、苦难史,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反抗外敌入侵的抗争史,不断追求近代化的探索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民族魂,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激励人民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10]在近代中国反抗外敌入侵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爱国事迹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由屈辱走向辉煌的精神动力。为了摆脱殖民统治,实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先进的志士仁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无论是三元里人民自发的抗英斗争,还是义和团英勇反对八国联军的爱国壮举,还是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战争,都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展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高贵品质。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才使得近代中国没有完全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关于义和团运动反侵略的历史意义,瓦德西在向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中承认:“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11](P84-85)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本的疯狂侵略,中华民族地无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不分党派、不分民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仇敌忾,浴血抗战,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作为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觉醒,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日战争的历史告诉我们,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凝聚激发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干成事、成大事重要的精神动力。
近代中国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习近平指出:“像戚继光抗倭、冯子材抗法、鸦片战争、甲午海战、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这些历史,都要深入挖掘其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2](P108)鲁迅指出:“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13](P222)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秋瑾“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都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积累了大量的精神财富,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战争年代,形成了如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抗战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塞罕坝精神、西迁精神等;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则形成了如抗洪精神、奥运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交相呼应,共同形成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2.“纲要”课教学要重视革命传统教育
《意见》指出:“加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深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9](P482)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党史、新中国史所蕴含的理想信念、革命精神与优良作风,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的重要体现,是“纲要”课实现对大学生价值引领的重要内容。
习近平指出,要“继承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传统,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14](P203)习近平在韶山瞻仰毛泽东故居时强调指出,“革命传统资源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把这些革命传统资源作为开展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15]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16]关于长征及其体现的长征精神,习近平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17](P3-4)“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17](P9)习近平在视察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缅怀这段历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到底精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就是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18]
在“纲要”课教学中开展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革命传统教育,教师要充分发掘、提炼中国近现代历史中蕴含的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革命传统的教育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典型的教学案例凸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重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民情怀、优良作风为主要内容的革命传统教育;系统梳理当地革命纪念馆、近现代历史遗迹遗址等,组织编制“红色文化教学地图”,精心设计如“五四火炬”“红色星火”“青年使命”“抗日烽火”“进京赶考”红色实践考察路线等,有效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教学实践证明,在“纲要”课教学中重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革命传统的价值引领,深入开展相关专题教育,对学生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培养浩然正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如此,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革命传统教育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凝聚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三、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树立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纲要”课既不同于高中阶段的“中国近现代史”课程,也不同于大学历史学专业的“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课程。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相关历史的基本知识或专业知识,而是以历史知识为载体,着重进行历史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因此,“纲要”课不能简单停留在对历史知识以及历史现象的讲解上,应该把科学历史观、方法论的传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逻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指出:“要警惕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1](P3)因此,坚持并传授科学的历史观、方法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纲要”课教学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和要求,也是“纲要”课教师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是“纲要”课教学价值引领的重要目标之一。
1.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刻阐明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和表现、目的和危害,强调要警惕和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他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从苏联解体的历史教训中可以看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14](P32)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质疑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正义性,诋毁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否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具体表现在:过分渲染中国反帝反封建革命的破坏性作用,过高评价所谓资产阶级“启蒙”的建设性意义;把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视为误入歧途;在所谓“告别革命”的基础上否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义性与合法性;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割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抹黑、丑化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及革命英烈,等等。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往往以所谓“学术研究”“档案揭秘”等面目出现,具有很大的迷惑性。这些错误思潮在一定范围内误导民众,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人民群众对党的崇敬感、光荣感,严重影响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当代大学生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因此,在“纲要”课教学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必须“牢固树立正确历史观,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虚无历史,坚持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14](P3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持续关注各种媒体上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通过师生交流、调查问卷,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或带有苗头性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对其中有代表性的错误观点,深入进行专题研究、集中攻关,摆事实、讲道理,有针对性地予以批驳。通过学理阐释、课堂讨论、线上线下交流,厘清错误根源,批驳错误观点,澄清模糊认识,形成科学认知,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从而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
2.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纲要”课教学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教师必须熟稔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做到历史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关于辩证思维能力已有专文阐释,在此不做赘述。[19]
一是要历史地看问题。历史地看问题就是要把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时空背景中进行考察,相关评价要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境结合起来,避免所谓的“后见之明”。历史是客观的,谁也不能任意选择、任意打扮、任意篡改。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历史就是历史,历史不能任意选择”。[20](P12)以对1927年至1937年国共两党之间战争的评价为例,有人质疑共产党人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否定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合法性。针对这种错误观点,首先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是被蒋介石、国民党逼迫的结果,从而阐明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的必要性。毛泽东指出:“那时候,我们也没有准备打仗。我是一个知识分子,当一个小学教员,也没学过军事,怎么知道打仗呢?就是由于国民党搞白色恐怖,把工会、农会都打掉了,把五万共产党员杀了一大批,抓了一大批,我们才拿起枪来,上山打游击。”[21](P378)其次,通过深入剖析国民党及其南京国民政府所代表的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反动性质,进一步阐释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的正义性和进步性。“历史有一个最大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具有既定的不可更改的客观实在性。也就是说,它已经发生了,已经成为既定的历史事实了。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是这样的结果而不是那样的结果,它一定有其‘所以然’的历史原因。”[22]
二是要全面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就是要求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方方面面,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种种联系,把握事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列宁指出:“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23](P294)在“纲要”课教学中必须对所述历史事件进行多面相的考察,重视全面性、避免片面性。
以对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评价为例,新文化运动对以封建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的批判,一方面使中国封建伦理思想、道德观念、行为原则逐渐丧失神圣的光环;另一方面则为民主科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扫清了道路,提供了可能。对此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毛泽东予以高度评价:“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21](P700)“一班新人物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这些都是很对的。”[25](P831)毛泽东在肯定其反封建思想解放意义的同时,也客观指出了其缺点和局限,“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25](P831-832)“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这种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就影响了后来这个运动的发展。”[25](P832)毛泽东对新文化运动的客观评价体现了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全面看待历史问题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关于五四运动的内涵界定,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26](P2)作为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在文化领域,五四运动以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旧文化,促使了旧文化的解体,民主、科学等价值理念的弘扬、文学革命以及白话文的推广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格局,推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在思想领域,五四运动促使先进的中国人从“取法西洋”转而到“以俄为师”,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政治领域,五四运动使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催生了中国共产党。
由上可见,在“纲要”课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历史地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剖析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唯其如此,才能在施教的过程中,做到既能符合客观历史实际,呈现客观真实的历史,授人以鱼;又能做到符合课程教学目标,集中体现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人以渔。
总之,实现价值引领是“纲要”课教学的内在要求,明确价值引领目标是“纲要”课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价值提升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在“纲要”课教学中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论述,对于深刻领会“纲要”课的教学价值引领目标,提升教学能力,实现价值引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应以习近平的相关重要论述为指导,明确“纲要”课的价值引领目标,在教学中坚持大历史观,重视定性判断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坚持历史比较的方法,充分发掘中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党史、新中国史所蕴含的红色基因和精神资源,重视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复杂的历史现象,切实提升“纲要”课教学价值引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N].人民日报,2013-06-27(1).
[5]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巨力.领航新中国奋进新时代[J].求是,2019,(16).
[7]沧桑巨变七十载民族复兴铸辉煌——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EB/OL].www.gov.cn/xinwen/2019-07/01/content_5404949.htm,2019-07-01/2020-04-13.
[8]工业经济跨越发展制造大国屹立东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EB/OL].www.gov.cn/xinwen/2019-07/10/content_5407835.htm,2019-07-10/2020-04-13.
[9]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0]钟声.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N].人民日报,2013-09-18(3).
[11]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3]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15]习近平湖南调研专程赴韶山瞻仰毛泽东故居[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1/03-23/2926386.shtml,2011-03-23/2020-04-12.
[16]习近平在调研指导河北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充分调动干部和群众积极性保证教育实践活动善做善成[N].人民日报,2013-07-13(1).
[17]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8]习近平在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满怀信心继续把新中国巩固好发展好[N].人民日报,2019-09-13(1).
[19]黄延敏.用辩证思维呈现复杂历史[J].北京教育,2016,(6).
[20]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21]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2]曲青山.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写在《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出版之际[N].人民日报,2016-06-28(10).
[23]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6]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