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提问研究
黄翠瑶
【摘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是师生之间最主要的教学互动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提问有利于塑造对话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提问存在随意性、单一性、模糊性等问题,要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提问,需要从明确提问目的、确定问题类型以及控制提问节奏等三个方面着手改进。为实现更好的提问效果,提升课堂提问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从强化问题意识、掌握提问技巧、提升语言交流能力等三个方面加以强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提问
【作者简介】黄翠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福建  厦门  361005),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宣传部副教授,研究方向:科技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南宁  530007)。
【原文出处】《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2020.12.122~126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教学手段,是教师以提问为手段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实践行为,是课堂师生互动的纽带。高质量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课堂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精心准备,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针对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提问的积极作用
1.课堂提问推动讲解型师生关系到对话型师生关系的转变
传统课堂教学使用讲授法即教师讲解课程内容,学生通过倾听而记忆并理解课程内容,由此形成讲解型师生关系。在讲解型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传授信息的主体,学生是接受信息的客体。教师单方面的讲授和学生被动接受的单向信息传授形式,使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学生变成了被动的“容器”,教师的教学就是不停地往学生这个“容器”里装东西。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与批判精神、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克服讲解型师生关系的不足,巴西教育学者保罗·弗莱雷提出了“对话式教育”,意图塑造对话型师生关系。在对话型师生关系中,对话是最重要的教与学的交流方式、一种重要的认识和学习途径、一种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手段。教学活动主要以问答形式出现,教师的“问”与学生的“答”或者学生的“问”与教师的“答”,是对话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对话交流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获得了成长。提问者即教师把材料提供给学生思考,当学生发表见解时,教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启发,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反思。同样,学生在接受教师的教导时,不断地要面对世界上与自己以及与世界有关的问题,逐渐感受自己必须应对的挑战。这样一来,学生的理解也会变得越来越有批判性,其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逐渐得到锻炼[1]。这样,以“提问”为媒介建立起来的对话型师生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由抽象概念、原理和观点构成的知识体系,教材内容理论性、逻辑性、历史性较强,与其他课程相比,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上的难度要更大。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师生交流。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恰当、有针对性、能激励学生思考和反思的提问对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具有重要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以“提问”为起点,通过建立对话型师生关系,慢慢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精神及其创新意识,逐渐克服传统讲解型师生关系的不足。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动机能得到激发,教师业务素质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2.课堂提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意识在本质上是一种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关注问题、思考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的思维方式[2]。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以讲清楚时代、人生、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和当代中国发展的道理,以思想的方式面向现实,以理论的洞见引导价值的课程。道理的讲解、价值的引领需要把问题与学理、体验与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以问题意识为牵引,谈问题、摆事实、讲道理融会贯通,使学生在面向问题的自我反思中,自觉地去洞察时代处境,理解中国智慧,提升理论自觉,追求崇高境界[3]。
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课堂提问可以克服过多理论解说而引起的学习倦怠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精心准备的问题,使学生产生疑问,激发学生思考,活跃思维,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并形成观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问题意识。教师通过设置并提出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引导并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共同探讨,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并提高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能力[4]。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活动过程。通过问题的讨论与引导,生成深层次的师生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提问”,以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为起点,引导学生沿着探索问题的认知路径不断深入分析和解答各种社会现象所引起的思想困惑,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生活实际、社会热点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提问”为起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辨是非、学会批判和思考等思维能力的过程。
3.课堂提问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个有价值的提问能够对学生产生认知驱动作用。经过教师深思熟虑提出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激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探究,激活探求内在动力。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个人知识重构、价值观重塑等[5]。提问其实就是一种认识客体的方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交流以及反复沟通来探索知识或者理论形成的过程,并学会对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思维能力。问题意识能激发大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探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本质意愿,通过问题意识的培养,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然就会有很大提高。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巧妙地提问,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其想学习的心理状态。思维起始于问题,提问是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起点,因此,一个有质量的课堂提问,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思考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社会现象,解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和理论转化应用能力。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反应作出评价,形成强烈的印象,巩固所学知识,强化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提问教学方式,注重课堂提问质量,围绕着教学内容,设置课堂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发现、思考和解答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6]。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教师低效提问的表现
1.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对于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提问只是为了调节课堂氛围,而没有真正去探究实质性的问题。提问的内容、节奏等都体现出这种不重视、未经严谨思考和设计的随意性。一是提问内容的随意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由于部分教师提问目的不明确或者提问超出学生的理解范围等原因,导致问题抛出后无人回答;部分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或者加快教学节奏会急于抛出答案,不等学生回答,就自己回答,变成了教师的自问自答;或者是重复教材内容的提问,学生直接在教材找到答案的,没法起到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二是提问节奏的把握不当。课堂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以及课堂教学节奏的合理控制,是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取得实效性的保证,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合理分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课堂教学节奏拖沓而低效。对于具体应该在哪个环节、哪个内容、什么时间节点上提出问题,缺乏严谨的安排[7]。有些教师提出问题马上让学生回答。没有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意见或想法的时间与机会;或者是一个问题刚刚提出,学生思维还没充分调动,教师又接着提出下一个问题,造成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时间被过度占用,使得学生不能生出新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满堂灌”[8]。这些不恰当情形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提问的延展性意义和功能,从而导致“提问”缺乏充分的准备和合理的设计。
提问的随意性、零散,随意使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得不到有效训练,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连贯。提问只有符合学生的思维逻辑顺序,才能启发学生进行更多的追问与探究,才能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以及继续探究的动力。
2.课堂提问的单一性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中,课堂提问的单一性现象是其低效提问的又一表现。一是提问类型的单一性。从答案角度来看,提问可以分为封闭型提问和开放型提问。封闭型提问多侧重于知识性教学内容,具有较为统一的答案,不需要学生过多的思考和延展性的回答;而开放型提问,更多地适用于价值观层面的教学内容,一般需要学生提供看法或想法,教师主要是聆听和引导,开放型提问显然更能让学生展开思考和交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中,不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更多地倾向于封闭型提问。提问类型的单一性既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课堂师生之间对话交流。二是提问用语的单一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问用语一般都是“某某是什么”或者“某某同学谈谈看法”或者“某某的概念和内涵是什么”等诸如此类的提问用语。这种形式化、简单化的提问语言直白而机械化,没有太大的思维延展度,对学生的启发意义以及思维拓展作用不大,反而会造成学生随着教师的思路活动,形成对教师的依赖心理,难以产生学习的主动性[9]。提问用语的单一性难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度或学习兴趣。较少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注意到课堂提问用语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和作用。在部分教师看来,提问只是单纯作为教师组织教学的手段存在,并没有真正地考虑到学生思维训练的需要。
3.课堂提问的模糊性
课堂提问的模糊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低效课堂教学提问表现。一是“提问”目的的模糊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等特点,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设置提问时,必须明确教学目标,而不能含混模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可以归类为知识、价值以及方法等三类。首先,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观点等有基本的认知,对整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内容有一个知识层面的认知和理解[10]。其次,价值目标是指思想道德层面,即价值观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升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建构个体精神世界[11]。最后,方法目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最后的落脚点是希望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来分析社会现象,理解事物的本质所在,进而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导向。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提问目的不明确,只是盲目地将问题抛给学生,或者只是把提问作为一个教学调节手段,绝大多数提出的问题只是为了确认学生“懂了吗”,而不是“为什么”等回答的延伸和丰富。提问目的的模糊性,会导致学生的回答是“教科书式”的,缺乏认真思考。二是提问语言的歧义性。所谓提问语言的歧义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提问时由于用语不准确,使问题意思的表达模棱两可、多种含义等,导致学生不能准确地抓住提问的本来意思。当学生对教师的提问意思把握不准确,自然会导致学生对问题回答得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或者导致学生对回答问题的厌烦情绪或者畏缩不敢尝试的畏难心理。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实现高效提问
高效提问,是指在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能围绕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符合学生理解力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并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且能较好地促进师生课堂交流和互动的提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行为包括组织、激发和反应等三个方面,“激发”是教师主要的课堂行为。“问题”是就教学内容连接教师提问和学生理解的桥梁,是激发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材料进行思考的工具,但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属于高效的问题,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12]。高效的课堂提问是一项以过程为中心的教学策略,它要求教师把学生当成是学习的主体,把教学看成一个学习的过程,要求学生把学习当作一个发挥自身主动性的积极过程[13]。
1.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
课堂提问的目的明确,即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按照教学目的要求做好问题设计。脱离了教学目的的提问,只为提问而提问的,很难达到课堂提问的好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提问目的性要强,要本着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学会应用基本原理以指导生活实践的教学目标,提出问题。一是要引导学生明确解决问题过程所能达到的目标。要引导学生了解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原理、所需要的分析材料以及思考方法、所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以明确的目的性以及具体的要求,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寻求解决问题或者理解问题的方式方法或不同角度。三是教师在提问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引导和点拨,防止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失去方向或离题偏题,确保学生分析问题立场的正确性,从而培养学生获取和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14]。
2.确定课堂提问的类型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提问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问题是支持教学、学习过程的工具。在提问时。教师首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来确定问题类型。如果是事实、规则等内容,那么教师问的应该是识记、理解和应用层次的封闭性问题;如果是概念、模式、理论等内容,教师应该提出分析、综合和评价层次的开放性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决定其问题类型,很有可能其提问的问题类型是错误的。这样会导致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适应,因此,教师提问的时候事先决定问题的类型,进而选择合适的问题,这是至关重要的[15]。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课堂提问,要符合学生思想实际。一是提问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针对差异较大的班级,提问要满足学生各个认知层次上的需要,确保学生提供的各个层次的答案都有一定程度的正确,这样的问题才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提问要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联系社会现实,突出现实性和针对性,丰富问题内涵,保有问题的延展性与探索性。三是提问要有一定的难度。总的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采集问题、准备提问的时候,既要关注教学内容,也要放眼书本之外,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学生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入教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与难点问题都构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应该予以积极讨论的问题。
3.控制课堂提问的节奏
提问的节奏包括提问的时间原则即提出、讨论、回答等环节的时间分配以及提问的频度即提问次数等。一是提问的时间原则,即包括组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以及等待学生答案的这个过程的时间分配。等候时间即是教师在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或转向下一个学生答案之前的等候过程。等候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和问题一样重要。较长的等待时间被认为能导致更详细、自愿的、行为复杂性更高的回答,以及学生对回答更大的信心[16]。等候时间不是越长越好,太长的等候时间既会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也会导致学生出现疲沓现象。一般来说,在进入下一个问题、重复前一个问题之前或是叫下一个学生回答问题之前,应该至少等待3秒钟。而答案有多种可能性时,15秒的等候时间是恰当的[17]。二是注意提问的频度。提问的数量原则是提问的频度、问题的数量。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问题的数量不可能太多。一系列问题的追问,有时候往往适得其反,达不到理想的提问效果。比如一节课的提问,一般以1-2个问题为核心,应注意把握提问的节奏,问题既不宜过多,也不能太紧凑,要适时追问,以深化学生的认识。切忌出现俄罗斯套娃式的提问即大问题套小问题,形成问题串,会让问题复杂化,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明确思考方向。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如何提升提问能力
课程内容、教学时间、教师水平是影响教师不提问或者很少提问的主要原因;课堂评价、教师水平、教学时间是影响提问效果的主要因素……教师自身的水平影响课堂提问,比如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对学情的了解程度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或拓展能力等,都会影响课堂提问[18]。总的来说,教师能否高效提问与其自身的知识结构、学科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技巧以及对学情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
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关注和发现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的思维方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适当的问题,启发和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思考。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社会生活实际或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息息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学会捕捉或发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各样问题,进一步整理和提出反映课程教学内容、符合教学要求、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好问题。因此,对问题保持敏感性,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会高效提问的起点,也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问题意识,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掌握提问技巧
李如密提出,教师教学提问艺术的技巧主要包括精心设计简要提出的问题、讲求教学提问的方法与技术(即发问、待答、助答、总结等环节)、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等三个方面[19]。金传宝认为,教师提高发问技巧需要从明确发问的目的、掌握发问技术、选择发问策略、了解问题的认知水平、改进发问行为等五个方面加以训练[20]。美国学者沃尔什和萨特斯认为,提问是一个过程,包括许多互相联系的行为方式,教师如果意图提高课堂提问能力,需要从多方面塑造自己的课堂行为方式,这其中包括构建高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运用高质量的问题和有效的提问策略等行为[21]。
教师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可以更好地提升个人的课堂提问能力,使得课堂提问更有成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提问技巧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做好每一节课的问题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社会热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设置关键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展智慧。二是确定提问策略。所谓提问策略是指教师为实施课堂提问而设计的提问步骤和计划。在课堂教学中,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提问策略,以确保提问的高效性。教师对于问题的有效运用与选择的提问策略之间有显著的关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考虑学生学习能力、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确定的问题类型,选择不同的提问策略。三是利用ICI方案,开展自我分析,提升提问技巧。金滋莱特和韦伦编制了ICI方案,即改进课堂教学方案,这种方案涵盖了课堂教学的各种教学技巧领域。教师既可以和同事一起分析,也可以结合实录的音像资料进行自我分析。这种自我分析法对教师鉴别和分析其问题表述行为及所采用问题的认知水平有积极作用。其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了解表述问题的方法和四种认知水平的问题;第二,录下运用提问行为完成的一个教学片断或一节课的教学;第三,播放录像带,对提出问题进行鉴定和分析[22]。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语言交流能力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符号。教学语言是师生互动和思想交流的基本载体,是师生互动和思想交流的推动者[23]。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提问教学方式,其实质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对话交流的方式来推进教与学,教与学相互融合的一体化过程。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是课堂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提问的语言表达质量直接影响交流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运用提问教学方式时,所使用语言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提问话语的专业性与理论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有的学科专业性词语解释并传达教材内容和思想。二是提问话语的时代性和通俗性。提问话语的时代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熟悉网络话语、外来话语、现代话语等;提问话语的通俗性是指“接地气”,即话语表达要通俗易懂,便于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吸引学生与教师积极对话。三是提问话语的多样性与简洁性。提问话语的多样性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问话语要学会用不同学科角度和话语来表达或解释问题的内涵;而提问话语的简洁性指的是提问用语要简明扼要,不要模棱两可。语言的简洁性就是“用尽量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容”,避免课堂上出现“假大空”“官腔”或过多语言累赘[24]。
参考文献:
[1][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36.
[2]李淑文.问题意识导向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与实践[J].学理论,2017(5):231-232.
[3]庞立生.思政课教学重在有“思”[N].中国教育报,2017-09-11(5).
[4][7][9][14]陈立慧.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0,15,13,22-23.
[5]赵李叶,路克利.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式教学“问题设计”的价值及实现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7(11):82-85.
[6]邢晓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教学法应用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20.
[8]吴美慧.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2.
[10][11]佘双好.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法的特殊性[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7(1):19-25.
[12][15][16][17][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10,234,237,226.
[13][美]贝森赫兹.教师怎样提问才有效——课堂提问的艺术[M].宋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120.
[18]侯玉桃.高校教师课堂提问质量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52.
[19]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359-370.
[20][22]金传宝.教师如何提高发问技巧[J].外国教育研究,1998(2):40-44.
[21][美]沃尔什,萨特斯.优质提问教学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M].刘彦,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137-142.
[23]周洲.试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语言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1):101-104.
[24]刘兴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话语交往质量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2):8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