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历史经验及展望
佘双好 王妮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历经多次深刻调整,其中既有稳定不变的主题,也有发生变化的内在逻辑,既与对课程认识的提高有关,也与学科建设的发展相联,其间包含一些可供遵循借鉴的经验,这些经验将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历史发展;经验
【作者简介】佘双好,男,湖北天门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王妮,女,甘肃宕昌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原文出处】《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安),2020.4.1~9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19JZD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系统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历史变迁,归纳总结课程设置和调整背后的经验,对于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历史变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就从给予青年革命的政治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积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重视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怀和领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方案主要经历了六个阶段性调整变迁的过程。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过渡方案”阶段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我国开始建立一个区别于历史上一切旧教育的崭新教育体制。
1949年10月8日,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发布《华北专科以上学校一九四九年度公共必修课过渡时期实施暂行办法》,规定高校一至四年级必修“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包括“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包括“近代中国革命运动史”);文、法、教育(或师范)学院毕业班学生必修“政治经济学”。[2]随后其他新解放区学校都陆续开设了这些课程。1950年暑期,教育部组织100多人召开政治课教学讨论会,在对政治思想教育方针任务的认识、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重点内容的设计、教学组织的开展等方面展开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课程讲授的重点。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成立政治课教学委员会(或教学研究指导组)以为政治课教学的领导机构”“各地区亦可根据可能与必要的条件,组成地域性的总教学委员会,统一领导教学工作”[3],这就从机构建设上保障了课程的开设。1951年9月,《教育部关于华北区各高等学校1951年度上学期进行“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等课教学工作的指示》提出:“为了纠正政治课与业务课对立的错误认识和只有政治课才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目的不正确看法,‘政治课’一名称应予取消,‘社会发展史’一课目应增授‘辩证唯物论’部分,改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与‘新民主主义论’及‘政治经济学’同为独立的课目。”[4]1952年至1954年,教育部五次下发指示、通知等文件,从师资培养、教学目的、课程开设次序及学时数、课程讲授重点等方面做出要求。鉴于课程间部分内容的重复,1953年起“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这些探索和努力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起点。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56方案”阶段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于1956年9月9日发布,提出:“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克服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使政治理论课能适当与专业结合。……一年级开马列主义基础课。……二年级开中国革命史。……三年级开政治经济学。……四年级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5]同时还规定了学时总数、教授与课堂讨论的学时占比、考试与考查的方式等,标志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作为一种课程体系初步形成。1957年12月10日,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发出指示规定:“全国高等学校各年级普遍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学习内容以毛主席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中心教材,同时阅读一些必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党的文件和其他文件。”[6]各校结合实际确定学习重点,除了作为专业课的政治理论课照开外,“原应开的四门政治课一律停开”[7]。1958年4月,在教育部下发的《对高等学校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草稿)》中,从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等方面分析了政治课的教学情况,并明确了政治课“改造思想,提高社会主义觉悟”的教学目的、“贯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针”,以及开设三门政治课“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8],在内容、方法、学时、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举措。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做出指示,进一步强调“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必须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9]。开启了把党的最新理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建设阶段。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61方案”阶段
1961年4月,中央宣传部会同教育部、文化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和艺术院校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出台《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指出政治理论课程应“向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帮助他们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他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去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和处理工作,不断地同现代修正主义、资产阶级思想和其他反动思想的影响进行斗争”。……并根据当前“课程和教学内容很不稳定”的状况,提出“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形势和任务”。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理论课程,文科各专业一般设“中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主要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政治学说)、政治经济学、哲学”等四门课;理工农医和艺术、体育院校一般设“中共党史、马克思列宁主义概论(包括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两门课。“形势和任务课为各专业、各年级的必修课程”[10]。同时规定了教学时数,提供了学生阅读书目、教材选编计划,对教学方法、考试形式做了要求,并“计划在两三年内,采用短期集中、单科独进的办法”[11]轮训教师。由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逐步走向规范。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遭遇挫折与停顿。1970年6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的批示》[12],在“学习内容”中虽规定设置“以毛主席著作为基本教材的政治课”,但在“把学校改造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的旗号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内容被严重歪曲、割裂和篡改,理论教学的科学性被破坏。1961年以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从总体上维持了“56方案”和“61方案”的基本框架,这也构成改革开放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拨乱反正的起点。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85方案”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拨乱反正中前进,根据1978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13],各高校恢复“文化大革命”以前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等四门课程。还首次提出建立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领导体制问题,要求“马列主义理论课,必须接受各级党委和宣传部门的领导,积极争取各理论研究单位的支持和帮助”。1979年5月20日教育部政治理论教育司出台的《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对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作用和任务、课程设置和教材、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加强领导和健全领导体制等问题做了客观的分析。明确指出“要搞好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必须明确肯定每门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科学”[14],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至科学性的高度。1980年7月7日,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对“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地位和任务,教学方针,课程、学时、大纲和教材,教学制度、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开展科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马列主义教研室的设置和任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领导健全领导体制”[15]等八个方面做了整体规划,可以看出我们对马列主义课的认识不断深化,全局性、系统性的观念逐步增强。1982年10月9日,教育部在肯定、吸纳部分高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提出“要按照不同地区、专业、年级学生的思想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16]。1984年9月12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若干规定〉的通知》正式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纳入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指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有关人生、理想、道德等方面的问题,给予有说服力的回答,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培养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17]1985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改革座谈会,全面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课程设置问题。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下发,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关改革学校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文件。文件指出:“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封闭的、凝固的体系。因此,在它的教学中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时代,面向未来;同时必须紧密联系青少年不同时期的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去积极地思考并回答自己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认清和履行我国青年一代的崇高责任。”[18]文件对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阶段马克思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做了宏观规定,初步尝试构建一体化政治理论课教育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完整的课程设计,后来被简称为“85方案”。1986年3月2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在高等学校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意见》规定高校马列主义理论课程设置为“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马克思主义原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19]等四门课程,并计划到1990年使全国多数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实现该要求。1987年10月20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提出:“根据新时期对思想教育提出的要求和高等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现规定设置如下五门课程:《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两门为必修课,《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三门可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20]至此,思想教育课程与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一起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课程发展增添了新活力。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98方案”阶段
199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21],指出:“‘两课’课程设置必须着眼于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不动摇,打下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此外,规定普通高校本科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文科类开设)”;思想品德课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并对专科生、研究生的“两课”课程设置做了规定,构建了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简称“98方案”。“‘98方案’强调了以邓小平理论教育为中心内容。这不仅体现在开设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而且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毛泽东思想概论’等课程的开设上。”[22]“98方案”实施过程中,教育部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点对“两课”教学支撑力度,加大“两课”教师培训研修力度,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进入到整体综合立体化建设的新阶段。
(六)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阶段
“98方案”实施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颁发《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各高校进行了广泛的素质教育大讨论,以压缩、精减课内学时,增加课外学时为基本思路,对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进行了大的调整。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悉心指导下,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4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研,并于2005年2月7日,印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并于2005年3月9日下发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做出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课程设置方案和要求:“本科4门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后调整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另外,开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选修课。同时开设形势与政策课。”[23]新的课程设置于2006年秋季开始在全国高等学校普遍实行,即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该方案还从教材编写、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学科建设、加强实施工作的领导等方面做了要求,突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中心内容的课程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学科性、科学性和综合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调整的基本经验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而不断向前迈进。从教育教学实践过程来看,发挥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实现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武装青年学生的功能。这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也与课程设置的调整完善直接相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能否反映党和国家理论发展的新成果、体现教学规律学科归属的新认识、彰显时代变化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能否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亟须全面总结课程调整的动因及经验。
(一)党的思想理论创新取得重大成果是课程调整的根本动因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调整的根本动因。1949年以来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几次重大调整,都与党在思想理论方面形成重大成果之间存在着内在关联。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成果或直接成为新设置的课程,或内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比如“98方案”就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教育和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24]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总在不断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吸收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成就,通过课程体系的调整变迁实现着课程内容的与时俱进。
(二)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任务发生变化是课程调整的客观要求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普及化;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一条清楚的理路是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25]。“课程设置问题,本质上是个教学内容问题。相对于其他课程或学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的调整或改革具有周期短、变动快、幅度大和中央高度重视等特点,这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处的历史条件、它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自身的特点决定的。”[26]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变化,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的新要求,不断调整和更新着课程设置。
(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及学科归属认识的深化是课程调整的科学依据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变迁,与党和国家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者对课程认识、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学科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拓展、逐步深化的过程,这既表现在从“政治课”到“马列课”“两课”再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称谓变化上,也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综合课与分、专门课的变化上,更反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课程教学规律认识的把握中。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相关二级学科,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到学科建设的高度,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科学性,改变了以往强调科学性但现实支撑力不足的被动局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重要基础,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其相关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支撑作用。”[27]课程设置与学科的关系更加紧密,“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正是呼应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建设的整体性要求。2018年,教育部下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中也明确指出:“要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相应二级学科开展科学研究,凝练形成与所教课程紧密相关的科研方向,深入研究课程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28]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学理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发展也为学科发展提供实践养分。
(四)对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发展新特点的关注是课程亲和力和针对性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必须深刻把握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严格遵循学生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按照思想道德素质结构和学习过程的心理历程,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供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获得感,也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课程建设的目标。
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适应学生思想观念发展变化调整课程方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既是课程设置变迁的内在动力,也是基本经验。积极回应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体现了课程设置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和思想引领。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惨痛教训,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间节点,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就是要回答学生普遍关心的人生、道德、理想等方面的问题,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远大的社会理想,帮助学生抵御随着对外开放而流入我国的各种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袭。
(五)思想政治理论课螺旋发展是课程调整的整体趋势
1949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体系总体上呈现出“总—分—合”螺旋发展的轨迹,一个核心和三条主线的特点日益明晰,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和适度开放性。核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转化为科学的课程体系。这种转化的实质,就是通过科学设计和合理设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结构,建构合理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知识结构体系。”[29]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所谓三条主线,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包括曾经分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并改造主客观世界;三是形势与政策。在此过程中呈现出“总—分—总”“统—放—统”的内在逻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展望
“05方案”实施以来已过去15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00后”大学生群体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鲜明个性特点,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确认了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些变化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提出了调整或者完善的要求。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面临新的机遇,无论是较大规模的调整,还是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课程方案的完善,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吸取各个历史发展阶段课程方案的经验,不断增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与时代性。
(一)在注重学科性的基础上突显时代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我国高校公共必修课程,在整体课程体系的建构中,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性和科学性,用学科和科学方式回应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要求,回答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存在的困惑。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新时代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30]这对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提出明确指导:要充分吸收党的创新理论新成果,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全局性视野下,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学科性的基础上,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二)在保持相对稳定性的前提下增加开放性
1949年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走过了一条艰难探索、逐步成熟、不断创新的发展道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随着党的思想理论创新进行调整变化,但主题一直没变,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主题的课程设置,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为主题的课程设置,以认识客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为主题的课程设置。目前来看,从学科关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课时分配、实践教学等方面综合促进课程建设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大势。学科的发展、各级党委的重视、师资培训的强化、各种教学模式的兴起、实践课时的硬性要求确实对课程效果的发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课程内容的学理性、政治性,课程与课程之间的逻辑性、互补性等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新时代要在继承原有课程方案优点的基础上,保持课程的相对稳定性,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促进当代大学生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在当前课程设置中增加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课程,增强课程方案的前瞻性、国际性,将学理性与政治性结合起来,以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操构建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内容。
(三)在做好互补性的基础上增强针对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显然不单纯指向究竟开设了哪几门课程,它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与此同时,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的认同、知识的习得、能力的提升也是一项系统化过程,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合力的作用,使学生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增强课程整体的系统性、连贯性,增强课程之间的协同性、互促性,做到课程体系内部结构合理、功能互补,避免交叉重复。要做到历史与逻辑、理论与现实、国内与国际、选修与必修、稳定与变化的内在统一。在此基础上,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回应大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现实关切,有针对性地回答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思想理论问题。与此同时,要根据互联网时代学生的特点,加强音视频、网络课件等数字化教辅资料建设,构建立体化、全方位课程体系。
(四)在保证衔接性的前提下兼顾同步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如前所述,1985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就提出了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但从现实状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拓宽思路,整体架构,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中小、本硕博阶段课程的相互衔接,在避免重复的基础上,进行有机布局,妥善开设相应课程,真正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是一项系统性的大工程。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特点,思想政治观念、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相应的课程设置中体现螺旋上升、节节高的特点。“课程建设要提炼出大中小学各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列出思想政治教育模块、主题、关键内容,融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社会环境中,统筹课程标准制定、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考试评价。”[31]兼顾同步性,就是要根据当代科学发展要求,与高等学校其他课程建设同向同行,与其他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发挥同向同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还要跟上时代步伐,达到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应有的高度,能够指导和引领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五)在体现差异性的同时提供选择性
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院校、不同对象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提出差异性课程设置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系统的课程体系,要在保持必修课程设置相对稳定的基础上,提供选择性,结合大中小学各学段特点构建形成必修课加选修课的课程体系。比如,我国高校“985”“211”“双一流”“应用型”等划分,决定了学生自身差异的客观存在。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层面的课程,使用全国统编教材,但现实中一定要结合学校特点、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地通过相关选修课的开设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效果的发挥。再比如“各高校要重点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系列选择性必修课程”[32],以此发挥课程合力。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课程设置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种国家课程,是体现社会性质和意识形态要求的课程,也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问题事关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青年学生的成长发展、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因此课程的调整要本着谨慎的原则,在对现有课程效果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
[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
[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
[4]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
[5]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7.
[6]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1.
[7]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2.
[8]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3-36.
[9]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8.
[10]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
[1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5.
[12]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5.
[1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0-74.
[14]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6.
[15]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5-90.
[16]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0-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2.
[17]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0.
[18]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06-108.
[19]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0.
[20]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33.
[21]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82-185.
[22]陈占安.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的回顾与展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4-8.
[2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9.
[24]佘双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导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6):23-25.
[2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7-07-0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6]杨瑞森.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5):25-30.
[27]顾海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论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9):16-25.
[28]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EB/OL].(2018-04-26).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804/t20180426_334273.html.
[29]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律性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3):61-65.
[30]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6.
[31]高国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9(5):22-27.
[32]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4).https://news.sina.com.cn/c/2019-08-14/doc-ihytcitm919601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