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张子青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如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使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讲好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中国故事、从历史层面树立中华民族认同的核心课程,是抵御民族分裂思想的重要阵地。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第六章“全民族抗战开始”为例,通过“新疆各族人民同心抗战”的教学设计,讲述“新疆各族人民打通国际抗日援华战略大通道”“新疆各族人民的义捐运动”“新疆各族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抗战宣传”“中共在新疆抗战动员中的突出贡献”,从课程目的、教材体系、培养目标三个方面思考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课的路径。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新疆;抗日战争
【作者简介】张子青,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46)。
【原文出处】《北京教育》:德育,2019.10.46~50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新疆高校的实践创新研究”(19JDSZK180)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多次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该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列入党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提出新的重大课题,即如何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此,笔者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程是讲好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中国故事、从历史层面树立中华民族认同的核心课程,是抵御民族分裂思想的重要阵地,有必要探索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纲要”课程的路径。
一、为什么将“纲要”课作为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课程
(一)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
从课程内容上看,中国近现代史本身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历史。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仅在抵御外侮中结成空前团结的“自在”实体,也逐渐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与边界,达到“自觉”,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历史过程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讲授“纲要”课时,可以通过讲好两个故事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在“自在”层面讲好在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等标志性事件中,各族人民同心争取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故事。相关史实和研究成果不胜枚举,此不赘言。二是在“自觉”层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的故事。例如,19世纪七八十年代,面临沙俄侵略和边疆危机,特别是西北边疆危机,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开始突破华夷观念,产生内地与边疆民族命运与共的思想;到20世纪初期清末新政时,满洲统治者最早提出“五族大同”思想,梁启超于1902年最早提出“中华民族”概念;1911年,“五族共和”作为“中华民国”的国家意志写进了根本大法《临时约法》;在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概念得到了空前广泛的传播,深入人心;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作为立国思想,写进了具有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中。而讲好这一故事,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认识,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是当下才有的国家意志,而是渊源有自,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仁人志士们的集体抉择,早已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国精神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二)“纲要”课是一门从历史层面树立中华民族认同的课程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而要牢固树立这一认同,首先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因为历史在时间的维度上决定现在,在记忆的层面上塑造认同。近年来,学术界通过扎实的实证和理论研究,揭示了历史记忆在塑造民族认同过程中的重要性。正如王明珂先生曾指出的:“在一社会的‘集体记忆’中,有一部分以该社会所认定的‘历史’形态呈现与流传。人们借此追溯社会群体的共同起源(起源记忆)及其历史流变,以诠释当前该社会人群各层次的认同与区分——如诠释‘我们’是什么样的一个民族。”[1]而这一论述,实际上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族”的认识并不矛盾。因为斯大林界定“民族”的四个标准之一就是“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2],而共同的历史记忆以及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正是这一标准不可或缺的方面。所以,从“历史记忆—民族认同”的角度看,以“纲要”课为代表的历史类思政课是我们塑造共同历史记忆,树立中华民族认同,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课程。
二、如何在“纲要”课教学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新疆各族人民同心抗战”教学设计为例
笔者统计,目前“纲要”课教材(上编)中,明确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章节主要有4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的内容。在近一年的“纲要”课教学实践中,笔者选取第六章第二节第四小节“全民族抗战开始”,增加“新疆各族人民同心抗战”专题。之所以增加这一专题,是出于以下三点考虑。第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真正从“自在”走向“自觉”的标志,新疆各族人民虽身处后方,却没有自外于这一历史事件。第二,新疆是多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在抗战期间共同创造了团结御侮的历史,在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具有典型性。第三,新疆是抗战时期中共从事革命活动的重点地区。在推动新疆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的过程中,中共的抗战动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基于这3点考虑,笔者设置了以下4个教学子单元,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角,讲述抗战时期新疆各族人民同心抗战的历史。
(一)命运与共:新疆各族人民打通国际抗日援华战略大通道
在这一子单元中,笔者从新疆大后方与前线战场命运与共的宏观视野出发,讲述新疆各族人民打通国际抗日援华大通道的历史,彰显新疆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战略意义。讲述内容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38-1941年,以苏联援华为主。为了打通苏联援华的陆路交通线,从1937年7月开始,新疆省政府动员323万人次参与建设(其中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哈密—迪化—伊犁公路东西两线的延伸工程,在短短1年半的时间内,打通了从星星峡到霍尔果斯近2000公里的交通线[3]。仅从1937年10月到1939年8月,这条交通线为中国输送了82辆坦克、1317门火炮、1.4万挺机枪和1550辆汽车,为中国在战略防御阶段的抗战给予了宝贵的援助[4]。第二阶段是1942-1945年,由于苏联从1941年6月开始卫国战争而无力援助中国,英美成为通过新疆援华的主要盟国。1942年4月缅甸沦陷后,中国和英美联合开辟了从印度克什米尔的列城到新疆叶城的驿运之路。这条线路共运送汽车轮胎4444套、军用布匹782包、经济部装油袋588件和大量汽车部件和医疗器械。[5]这条交通线由于几乎全程位于帕米尔高原,因此自然条件极为恶劣,人畜伤亡率高达10%。根据史料记载,新疆派去接运的驮马共约1600匹,各队都有头人及若干马夫,他们都是熟悉此路的少数民族同胞。“途中还死了一名新疆接运队运脚,名叫木沙。据同行人说,是去时路上病故的。时过一月,仍暴尸荒山,陆振轩(新疆公路运输局局长)动员同行人员各拾石块,共同埋葬了他。”[6]而这样牺牲在中印交通线上的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同胞还有很多。他们的名字已无人知晓,但他们为抗战前线作出的贡献以及体现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却永世长存,值得我们在“纲要”课中大力宣扬。
(二)毁家纾难:新疆各族人民的义捐运动
在这一子单元中,笔者主要从经济角度讲述新疆各族人民的义捐运动。之所以讲述这个内容,是因为新疆是当时中国经济最落后的省份之一,因此这一运动所彰显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具感动人心的力量。从1937年12月开始到1938年9月,全疆各族民众捐献的现金达到新币24.1亿两,合大洋60余万元(元为当时大洋的货币单位)。新疆省政府用此款购买了10架战斗机,命名为“新疆号”,送往武汉保卫战前线。[7]自1943年8月14日起,新疆又开展“一县一机”捐献运动。到1944年8月,新疆各族人民共捐献飞机144架(平均每2.8万人捐献一架飞机),超过原计划64架之多。[8]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非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例如,独山子炼油厂单独捐献一架战斗机,有30名职工因捐款数额远超月薪而受到省政府嘉奖,其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职工4人。[9]和田地区的维吾尔族贫民艾沙“欲为前防将士捐助银两或物品,因家贫无力,不能达到目的,愿将18岁之子于素甫送前防,以力抗战日寇,牺牲国家,以顺其愿。倘其子不忠实抗战,打倒日寇,即系不孝,如无该子,宁死不见子面。”[10]不少学生在课下与笔者交流时均表示,这段讲述是整节课中最令他们触动的,更加坚定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因此,笔者认为这一教学设计成功地激发起各族学生的家国情怀,做到了思政课要“以情动人”的要求,值得进一步总结经验和完善升华。
(三)同仇敌忾:新疆各族知识分子和艺术家的抗战宣传
在这一子单元中,笔者主要从思想文化角度,讲述新疆各族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如何在抗战宣传中,彰显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1938年开始,中共应盛世才邀请进入新疆。俞秀松、林基路同志以新疆学院(新疆大学前身)为基地,将其打造为“抗大第二”,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民族企业家、爱国志士杜重远先生在担任新疆学院院长期间,邀请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丹、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张仲实、新闻工作者萨空了(蒙古族)和文学家茅盾等来新疆学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维吾尔族青年诗人黎·穆塔里甫就是在他们的影响下,创作了许多讴歌抗战的诗篇。他在《中国》一诗中动情地写道“中国!中国!你就是我的故乡!因为我们成千上万的人民,生长在你温暖纯洁的怀抱里。从你那里我们得到了庇护,认识了自己,明白了事理。……写吧,写那战斗的起点——东北,卢沟桥;写吧,写那些英勇的爱国志士——年轻强悍的战斗员;写吧,写那些猛虎——意志坚强的游击队;写吧,写那屹立在后方的——美丽富饶的新疆。”[11]此外,尼米希依提(维吾尔族)、阿斯哈尔(哈萨克族)、郭基南(锡伯族)等新疆少数民族作家均在抗战期间创作了许多爱国主义题材的文学作品,是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史料,值得高校思政课教师深入发掘,并运用在“纲要”课教学中。
(四)唤醒人民: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抗战动员中的突出贡献
在这一子单元中,笔者主要突出中国共产党在激发新疆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和卓越贡献。与在内地的根据地相似,中国共产党在新疆也是通过群众路线普及教育(尤其是冬学),让抗战救国思想深入人心,从而唤醒各族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真正让抗日战争转变为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战争。当时新疆普遍存在因不识字而缺少国家和中华民族意识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象,中国共产党通过“新疆民众反帝联合会”,在焉耆、阿克苏、喀什和博尔塔拉等地区开展大规模的普及国民教育和提高识字率的运动。在顶层设计上由地区行政长公署、教育局和各县政府直接领导。在具体层面上,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生产生活方式的各种民众,举办夜校、识字班、夜学班、家庭或机关学习组、补习班、训练班等各类型的教育班,制定了区定期检查县、县—区—教育厅三级汇报的考核机制,并且重视对各族群众的动员,在维吾尔、蒙古、回等少数民族的文化协会中成立50个学习小组。以焉耆地区为例,仅1941年3月至6月,扫盲人数就达7053人,各族群众的民族国家意识空前高涨。[12]例如,在当时焉耆地区的义捐运动中,有位维吾尔族牧主木沙巴依捐款11个元宝,说道“我希望大家多多捐献金银财宝,买一架战斗机支援抗日前线,狠狠消灭日本鬼子,保卫祖国。”[13]还有一位60余岁的维吾尔族老大娘,名叫则地汗,上献金台说:“我听说给打日本的八路军送寒衣,我高兴得直淌眼泪,东看西瞅,我家中没有值钱的东西,才拿这只下蛋的母鸡来捐献,表示我疼爱抗日战士的心意。”[14]从类似的诸多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抗战动员,与陕甘宁、晋察冀等根据地的模式高度一致,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战问题上一以贯之的群众路线和人民底色,与国民党的上层路线和精英底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通过细致绵密而又艰苦扎实的工作,将新疆各族民众的思想从原来的家族、乡村、部落、寺坊等小共同体,带进了一个更为宏大的国家秩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激活了他们的民族国家意识,在新疆地区推动了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转变。这是在抗战中“中流砥柱”作用的重要体现,值得高校思政课教师进一步重视、研究,并在教学中讲清讲透。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纲要”课程的路径
通过上述对“纲要”课程内容特点和属性的思考,以及对具体教学案例的设计,笔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纲要”课可以通过三个路径展开。
(一)与课程目的相融合
“纲要”课程目的在于通过讲好近代以来的“中国故事”,以培育“中国精神”,特别是通过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说明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树立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认同。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国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对中国近现代史重要事件的叙述中,从而讲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命运与共、同心御侮的“中国故事”,特别是讲好中国共产党在其中作出的突出贡献。
(二)与教材体系相融合
“纲要”课教材体系是围绕着一个“基轴”展开的。这个“基轴”就是“两大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以及在解决这两大矛盾中产生的“两大使命”(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与这一“基轴”展开的历史过程是高度契合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树立这一认识的前提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脉络的理解和对重要事件的叙述中,实现在教材体系基础上的守正创新。
(三)与培养目标相融合
与其他几门思政课相同,“纲要”课也是旨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核心政治素养——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这五大认同的应有之义,可以通过“纲要”课的讲授,内化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核心政治素养,助力实现包括“纲要”课在内的高校思政课的培养目标。
如何在高校思政课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只是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期待与同仁们一起探索,共同努力,将“纲要”课真正打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课程,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历史研究,2001(5).
[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民族问题著作选[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科研处内部发行,1982:481.
[3][4][5]抗战中的新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226,230,242.
[6][7][8]新疆抗战编年纪事(1931-1945)[M].乌鲁木齐:新疆政协文史资料和学习委员会发行,2015:231,88,237.
[9]人民网新疆频道.“独山子人曾集体捐购飞机支援抗战”[EB/OL].xj.people.com.cn/n/2015/0902/c219077-26209053.html.
[10]新疆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53.
[11]黎·穆塔里甫诗文选[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 出版社,1981:24-28.
[12][13][14]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党人在焉耆区的活动[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8,92,93.

2020年 第一期

2020年 第一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试论以“六个一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
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文化含量:目标、内容与方法
读经典、悟原理,掌握“看家本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革命精神的演进与创新
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收获真知 ——如何理解思政课改革创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论伟大梦想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7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困境与消解: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创新研究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重特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3C”维度——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扎实推进高校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的途径
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质研究 ——基于496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3-2017年度影响力人物事迹材料的分析
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后备教师素质培养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为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的三大路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形势与政策教育需要讲清楚几个问题
办好“关键”课程,教师是关键
政治认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点与着力点
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着力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国史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