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革命精神的演进与创新
欧庭宇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在谋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与智慧结晶。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实现了革命精神谱系的人物、时间和空间延展。在新时代的奋斗进程中,我们需要对革命精神进行时代化、大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关键词】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理论谱系
【作者简介】欧庭宇,男,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
【原文出处】《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济南),2019.5.29~35
【基金项目】2018年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化单列重大课题“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研究”(编号:18GZZB21)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在谋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与智慧结晶,其背后有深刻的理论、历史及实践逻辑支撑。截至当前,学术界对革命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某一具体时期、某一地名或人名命名的革命精神及领导人关于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总体性研究成果较少。为此,本文挖掘党成立以来革命精神的内涵意蕴,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精神的传承及新时代对革命精神的创新发展,以期为党的执政和国家发展寻找强大的精神支撑。
一、革命精神内涵在党史中的提炼
革命精神的发展始终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条主线,其内涵在革命、建设及改革的伟大进程中不断丰富。在讨论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精神的演进与创新之前,只有先从党成立以来追求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实践入手,梳理革命精神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内涵,才能真正明白革命精神的理论根据与创新价值,否则就会陷入虚无主义。
(一)革命精神的历时性内涵
作为意识形态的表征,革命精神的萌芽、形成、成熟及创新发展不可能脱离党的历史而独立存在,研究其历时性内涵必须从党成立以来革命精神内涵的发展入手,来把握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及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思想。
在危难中找到革命火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不仅给早期先进知识分子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且送来了革命精神的“种子”。1921年,在民族危亡的重要关头,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旗帜,成立了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使中国人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获得了革命精神的源头活水,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中国革命艰苦卓绝,只拥有思想武器并不能取得胜利,老一辈革命家们实事求是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在井冈山斗争中坚持“枪杆子里出政权”战略,高举井冈山精神火炬照亮了中国革命进程,这是革命精神形成的标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之后,党被迫开始长征之路,开始了“伟大的转折”,铸就了长征精神。在延安,党用一种精神挽救了民族危亡,这就是延安精神,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2],这成为革命精神成熟的标志。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概括了西柏坡精神的科学内涵,即“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善于破坏旧世界、善于建设新世界的科学精神;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创业精神”[3],这是革命精神的再发展。
在炮火中书写保家卫国精神。面对白色恐怖,党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军队施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形成军民融合、秋毫无犯的新型军民关系,立党为公、取信于民的价值原则。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党充分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不畏强暴、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党发扬为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黄继光、邱少云等“最可爱的人”,留下了保卫国家和维护世界和平的精神典范。
在艰苦条件下谱写奋斗诗篇。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继承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4]的苏区精神,汲取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5]的南泥湾精神,彰显了信念坚定、不畏艰险、勇于胜利的政治本色。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探索中,创造了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改革开放之初,安徽小岗村开启中国农村改革,形成了“富于创造、勇于革新、闯出新路”[6]的小岗精神。党鼓励支持特区人民敢闯敢干、勇于突破,铸造了“敢闯、敢试、敢冒、敢为天下先”[7]的特区精神。面对自然灾害,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8]的伟大抗洪精神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9]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党带领全国人民收获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弃”[10]的女排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11]的航天精神、“严谨、认真、敬业、精益、专注、创新”[12]的工匠精神等精神财富。
革命精神的历时性内涵是在特殊且变化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意识形态产物,是对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精神财富的凝练与升华,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与发展。革命精神不因年代远去而褪色,以不变的革命基因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并推动社会革命。这不变的革命基因指经受了考验的革命信念与道德风范,基本内涵包括崇尚理想、坚定信念的目标追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联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传统,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责任担当。
(二)革命精神的共时性内涵
“共时性是指从超时间的、横向的共时性维度挖掘革命精神的内涵,我们会发现党和群众都是创造和践行革命精神的主体,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觉悟、优良作风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品格。”[13]革命精神的共时性内涵是党在践行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路线中碰撞演绎的结果。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党始终坚守的“生命线”,体现了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世界观,展现了党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而奋斗的政治使命。
一切依靠群众,是党长期以来应对考验、抵御风险的良方,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重要体现,是永远保持党的生命力的源泉,也是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党近百年来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建设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抗战是依靠群众的典型。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战精神的主体不仅有中国共产党,还有所有参与和支持抗战的人民。人民群众作为抗战精神的承载者,充分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不畏强暴、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价值目标。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将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作为工作方向和追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军队实施“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军民融合、秋毫无犯的新型军民关系充分体现了立党为公、取信于民的价值原则。十八大以后,党更将“一切为了群众”发展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精神谱系的延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积贫积弱的国家现状,党继续发扬革命精神,迅速改变极端落后的生产力,革命精神谱系从人物、时间和空间等方面进行了延展。
(一)革命精神谱系的人物延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革命精神谱系的人物延展,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员优秀代表体现出来的社会公德、为民情怀、职业道德等方面,雷锋精神是其中的典型。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14]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孔繁森精神、杨善洲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孕育的革命精神,传承了张思德、白求恩等共产党人的优秀基因,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继续展现“对革命事业坚定的信念、无比的忠诚”[15]。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南仁东、林俊德、张超、王继才、黄群、宋月才、姜开斌等新时代英雄,是对革命时期军民融合精神、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精神及改革开放新时期爱国敬业精神的再创造。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新时代的先进集体所展现的顽强拼搏、开拓进取、为国争光精神,不仅是对革命时期西柏坡精神、照金精神的传承,也是对建设时期大庆精神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模范人物、先进集体等丰富了革命精神的人物谱系,增强了“四个自信”的实践基础,增强了革命精神的生命力。
(二)革命精神谱系的时间延展
所谓革命精神谱系的时间延展,主要是指历史性会议和在非常时期执行非常任务的过程中所展现的革命精神。
历史性会议往往关乎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延续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坚定信念、民主团结、务求必胜”[16]的遵义会议精神,其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新征程中塑造了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党旗帜鲜明地坚持真理、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这是对以“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军队要绝对服从党的领导、服务人民”为内涵的古田会议精神的延续与发展,有力提升了人民军队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在非常时期执行非常任务,总会呈现出“天下无难事”的动人景象。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背后支撑着的是伟大的革命精神。譬如“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17]的“两弹一星”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18]的红旗渠精神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南泥湾精神的丰富与发展,集中体现了清正廉洁、团结协作、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有力论证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三)革命精神谱系的空间延展
革命精神谱系在空间层面的延展,不仅仅发生在革命时期,也发生在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之中。新中国成立以前,在革命根据地和国统区,形成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19]的沂蒙精神,“朴诚勇毅、一心向党、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不胜不休”[20]的红安精神,以“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21]为内涵的红岩精神,“不畏强暴、保卫祖国、血战到底”[22]的太行精神等。新中国成立后,革命精神的发展并没有停滞,而是闪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光芒,形成了“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克难攻坚的胆识和先行一步的锐气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23]的浦东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24]的张家港精神等,鼓舞着人民为实现美好生活不断奋斗。
三、在新时代奋斗进程中发展革命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进程中,需要继续弘扬和创新革命精神,汇聚新时代民族复兴磅礴伟力,遵循时代化、大众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向度。
(一)革命精神的时代化发展
革命精神是时代浪潮中民族精神转化与积累的产物。在新时代继续发扬革命精神并非只是对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简单回顾,而是从历史演进中透视未来,汲取革命精神的精华并进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中央政治局民主生活会上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挑战,要发扬斗争精神,既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在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定不移,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敢于碰硬。在全面从严治党上敢于动硬,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上敢于针锋相对,不在困难面前低头,不在挑战面前退缩,不拿原则做交易,不在任何压力下吞下损害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苦果。”[25]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就是“新时代的斗争精神”,它吸纳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而展现出的革命精神,旨在呼吁全党增强斗争意识、磨砺斗争意志、提升斗争本领。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和危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讲的斗争思维不是生性好斗,而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些根本原则不动摇,敢于和善于同一切风险殊死搏斗、绝不妥协。新时代的斗争精神,不仅是对革命年代与敌人殊死搏斗基因的延续,而且是对革命精神外延的创新。
(二)革命精神的大众化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也离不开人民的锐意进取,这需要总结新时代革命的新经验和新方法,增强人民的革命自觉性与首创性,使革命精神更加接地气、有朝气、聚人气。一方面,革命精神受众要大众化。革命精神培育要遵循“从娃娃抓起”的原则,覆盖社会教育的全员、全过程,将革命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程,使革命精神向心里走、向深里走、向实里走。另一方面,革命精神教育渠道要大众化。将革命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党团建设等途径全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6],使革命精神教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三)革命精神的国际化发展
弘扬和发展革命精神,要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使革命精神成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和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力量。要积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27],使革命精神吸收丰厚养分,在世界舞台上展现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的魅力和力量,以充分应对外来文化渗透。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坚持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的原则,积极借鉴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不断铸就革命精神发展的新辉煌。同时,要努力构建革命精神国际话语权体系,找准革命精神的传播对象,用有形的文化产品承载无形的价值理念,做好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阐释和传播,实现世界革命精神话语的“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6:456.
[2]江金权.从十五大到十六大——江泽民同志抓党建重要活动记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79.
[3]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2.
[4]邱小云.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历史坐标[N].光明日报,2013-04-21(11).
[5]许涤新.简明政治经济学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64.
[6]储著源.“小岗精神”体现伟大民族精神[N].安徽日报,2018-03-27(06).
[7]林静辉等.汕头经济特区年鉴2002[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47.
[8]江泽民.发扬抗洪精神重建家园发展经济——在江西视察抗洪救灾工作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30.
[9]胡锦涛.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
[10]本报评论员.让女排精神砥砺我们前行[N].许昌日报,2016-08-24(01).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490.
[12]赵霞.文化价值重建与“人的新农村”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56.
[13]张平,孙倩倩.改革开放40年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演进与发展[J].中州学刊,2018(09):13.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34.
[15]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行为研究会.从严治党与反腐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88.
[16]王爱平.遵义会议精神与实现中国梦[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5(01):125.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2:396.
[18]倪力亚,李凌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辅助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6:88.
[19]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案例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91.
[20]李良明.论红安精神[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02):57.
[2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邓小平研究述评(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005.
[22]王佐书.中国文化战略与安全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5.
[23]姜朋.新时代浦东精神的价值内涵解析[J].改革与开放,2018(24):56.
[24]陈焕友.江苏现代化建设十年求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721.
[25]齐卫平.“四个伟大”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85.
[26]王燕茹.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01):142.
[27]陈秉公.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N].人民日报,2017-11-29(07).

2020年 第一期

2020年 第一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试论以“六个一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
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文化含量:目标、内容与方法
读经典、悟原理,掌握“看家本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革命精神的演进与创新
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收获真知 ——如何理解思政课改革创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论伟大梦想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7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困境与消解: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创新研究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重特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3C”维度——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扎实推进高校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的途径
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质研究 ——基于496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3-2017年度影响力人物事迹材料的分析
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后备教师素质培养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为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的三大路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形势与政策教育需要讲清楚几个问题
办好“关键”课程,教师是关键
政治认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点与着力点
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着力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国史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