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收获真知 ——如何理解思政课改革创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王新生 张欣然
【摘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要求。思政课的价值性不仅是由课程的政治属性决定的,还是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价值性以及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我们既见“思想政治”,又见“理论课”,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凸显课程价值引导与知识教育双重职能,努力将课程打造成为兼具思想性与时代性的优质“金课”,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收获真知。
【关键词】思政课;改革创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王新生,南开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张欣然,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中国大学教学》(京),2019.7/8.20~25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课程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在会上提出课程的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八个“相统一”,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既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又承担着传授理论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塑造话语框架的基本功能,兼具价值引导与知识教育的双重职能。能否在课程的改革创新中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是课程是否收获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就是要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收获真知。
一、价值性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
将价值性作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是由课程的政治属性决定的。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2题。”[1]思政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具备天然的政治属性,这既是此系列课程同其他课程区别开来的最显著标志,又从根本上规定了课程性质,赋予课程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教育在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个关键作用是否能够发挥得好,方向是否正确又是根本,政治方向错了就一切都错了。”[2]因此,思政课“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既是一个政治性问题,又是一个价值性问题,要求课程的改革创新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作用,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增强学生政治认同的基础上深化价值认同。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能力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思政课肩负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必须将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提升到国家人才培养的高度去认识,以课堂为载体,做好学生德行教育与国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理念的准确衔接,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因此,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彰显课程价值性,首先需要在课程改革创新中体现课程的政治属性,发挥课程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功能。
价值性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又是由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具备的内在价值决定的。习近平指出“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3]在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下,“人类的自由与解放”不仅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问题,更是价值问题。正是因为马克思用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辩证法解释社会历史,才科学地解决了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问题,实现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双重超越,合理地说明了共产主义是作为历史必然的事实性知识与作为远大理想的价值性理想的统一,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没有这一方法论的革命,就无法理解为什么要突出强调思政课的价值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对世界社会主义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其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人民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尺度以及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价值蓝图都体现出同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品格与价值旨趣上的一脉相承,是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方位上对二者的深化与发展。因此,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彰显课程价值性,需要我们在课程改革创新过程中将目光聚焦于课程内容建设的同时,充分挖掘其中所蕴含的价值因素,将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全面地、完整地展现给学生。
价值性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要求,还是由国家以德为先的人才理念和学生在思政课中的主体地位决定的。“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同北大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5]。思政课的任务在立德树人,立德是树人的前提,也是树人的根本,这就从目的角度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出了价值性要求。为此,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2019年3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的思政课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其中政治要求是首要的,价值要求紧随其后。只有教师具备家国情怀,才能以价值引领统帅知识,使思政课成为学生的政治引领者与价值引导者,帮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联系起来,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必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称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6]青少年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总体而言,各学龄阶段青少年的成长发展需求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表现为每个学龄阶段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都具有特殊性,反映出不同的成长需求;共性则表现为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仍未完全形成,当其面临人生困惑时始终需要正确的思想加以引导,这又从主体性角度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价值性要求。因此,彰显课程价值性,就需要我们在课程改革创新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让学生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做出科学的价值判断,自觉拥护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立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懈奋斗的鸿鹄之志,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二、知识性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思想性与时代性要求
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此,需要我们既见“思想政治”,又见“理论课”,不仅要从国家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的角度认识,而且要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础性学科的角度去认识思政课,体现课程的知识教育功能。因此,思政课的改革创新需要增强知识性,努力将思政课打造成为兼具思想性与时代性的优质“金课”,凸显课程在增强学生知识素养,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思政课是理论课,因而其知识硬核是课程的理论性。增强知识性,是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校准课程的高阶目标,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方位提升,而其中最根本的就是要夯实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恩格斯曾经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7]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改革创新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面对学生围绕日常生活、教学内容以及时事政治产生的疑问与困惑,如何妥善回应学生、彻底说服学生、真正引导学生,都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
理论不是僵死的,其精髓在于它所蕴含的方法。思政课并非理论的简单灌输,学生对理论的掌握仅仅是课程的低阶目标,想要将课程建设成为“金课”,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积极运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实现“授人以渔”的高阶目标。
为此,首先要注重理论体系的阐释与理论问题的阐释相结合,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在森林中看树木。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由不同的理论问题构成的,但它们之间不是孤立的、碎片化的,而是相互联系着的有机整体。在保证课堂教学针对性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将课程内容的逻辑框架呈献给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课程的整体性认知,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其次,要注重理论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实现教学过程的学思并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总结、多反思,让知识在总结中得到巩固,让认识在反思中得以升华。在熟记课程知识点的同时,真正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探究活动,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学生理论素养与能力素养的同步提升。例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这些问题看似各自独立,实则关联紧密,只有放在一个自洽而又严密的理论体系内才能准确理解每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清晰地揭示出来,在总体上将理论逻辑讲透;需要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全面系统地展示给学生,使总体逻辑清晰呈现。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增强知识性,就是要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紧跟时代、锐意革新,用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所具有的现实解释力打动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8]因此,思政课必须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积极探索与学生成长需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在2019年3月座谈会上,习近平向全国的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思维要新、视野要广的具体要求,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需要我们通过深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统资源、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资源,从传统文本中发掘新价值,从基本理论中找寻新思路,深入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并将它们应用于课程教学,使课程理论充分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充分反映人类社会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三、全面深入理解思政课改革创新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思政课改革创新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其内在的要求是丰富的,其现实路径是多样的,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握二者统一的内在逻辑,需要在多样化的教学实践中实现二者的统一。
和其他改革创新一样,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观念和思想的革新,但其在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活动,因此,只有在育人实践过程中才能真正落实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这就要求我们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性,立足于课堂实践,从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必须认识到,思政课改革创新价值性与知识性统一于实践,是由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决定的。思政课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即教师的教育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本质上都是实践性的,实践为课程的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提供了可能,思政课改革创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最终要落实在师生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在课堂上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课堂探究与课外实践,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不仅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和积极传播者,而且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模范践行者。只有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坚持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不断调整课程教学以适应国家发展需求的变化,培养出满足国家需要的德才兼备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才能达到其实践要求。
思政课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其理论依据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原则和辩证法的方法论原则。这些原则要求我们在考虑这种统一的时候,既不能割裂价值性与知识性,又必须认清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价值和知识的关系问题始终是西方价值论与知识论所探讨的核心问题。休谟曾在《人性论》中提出了著名的“休谟问题”,认为我们应当对“是与不是”的事实判断与“应该与不应该”的价值判断加以明确的区分,划定事实性知识与规范性价值的边界。这种认识路径在孔德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延展,并最终形成以“拒斥形而上学”为口号的实证主义。后者认为,对社会科学的研究要效法自然科学,只有绝对“价值中立”才能确保社会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但实际上,这种所谓的“价值中立”甚至是“去价值化”在任何领域都是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对外部事物的反映过程始终无法脱离“人”这个主体。马克思认为,价值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同一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他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9]价值是人类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同样具有社会历史性,会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将价值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就是破坏了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完整性,将“人”这个必要的现实主体排除在社会科学研究的视域之外,不但无法收获所谓“科学的社会知识”,甚至有可能将整个社会科学研究拖进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沼。“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0]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就在于它遵循了实践的原则和辩证法,着眼于现实的个人,将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视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性视域下消解了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对立,并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认知性知识与规范性价值的统一。
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并非简单的同一,而是辩证的统一,这种统一必须从相互关系上加以理解。首先,价值性与知识性不能有所偏废,单纯强调价值性,就会使课程失去应有的知识教育意义,无法充分体现课程的思想性与理论性;单纯强调知识性,就无法充分发挥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无法体现课程的政治属性。其次,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是内在的,而不是两者的相加,只有做到了以价值为导向,以知识为支撑,才能做到“真信”与“真学”的统一。教育必须体现价值,教育必须通过知识传授体现价值,因此教育是价值引导下的知识传授。这需要我们在思政课程中,用丰厚的知识成果滋养先进的价值观念,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处理好知识教育之“显”同价值引导之“隐”的关系。
思政课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是开放性、多样化的统一,需要我们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渠道,将各类知识性课程纳入价值观教育体系,开拓“大思政”育人格局,在突出价值教育知识性的同时,赋予知识教育以价值色彩。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在用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同时,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学生们的思维观念与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仅凭思政课进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在建设好思政课程这个学生教育的主渠道的基础上努力探索“课程思政”的多元化模式,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导力与渗透力,把马克思主义贯穿到各学科各专业中,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交互作用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开拓“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本人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在纷繁复杂的变动形势中找准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价值选择,将价值寓于知识,用知识阐释价值,培养学生从正确的政治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饱含家国情怀,明确学生教育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间的重要联系,激发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发展融入时代发展,在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中国梦”的不懈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教师要有深厚的知识素养和开放的国际视野,不仅实现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还能吸取国内外热点问题和前沿成果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积极运用新技术拓展课堂教学,充分有效地将理论背后的价值内涵展示给学生。教师要有端正的行为品格,做学生的价值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需要技术,更需要艺术,教育的艺术就在于打动人、感染人、鼓舞人、指导人。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者,更是示范者。只有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用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赢得学生,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才能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思政课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是党的领导下的统一,需要各级党委切实强化对课程发展的指导作用,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课程育人的全过程。这是在立德树人教育中实现知识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根本保障。作为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课程建设发展校准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随着中国与世界交往的日益紧密,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只有不断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以马克思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有效地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入侵,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舆论环境。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发挥好监督指引作用,指导思政课改革创新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等方面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国家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的根本要求,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教育资源,真正实现知识讲授与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王新生,张欣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2):34-42.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4]习近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工作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06(1).
[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6][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85.
[8]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06.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1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020年 第一期

2020年 第一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试论以“六个一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
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文化含量:目标、内容与方法
读经典、悟原理,掌握“看家本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革命精神的演进与创新
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收获真知 ——如何理解思政课改革创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论伟大梦想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7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困境与消解: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创新研究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重特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3C”维度——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扎实推进高校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的途径
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质研究 ——基于496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3-2017年度影响力人物事迹材料的分析
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后备教师素质培养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为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的三大路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形势与政策教育需要讲清楚几个问题
办好“关键”课程,教师是关键
政治认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点与着力点
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着力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国史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