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的三大路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赵玉兰
【摘要】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通过构建全方位的备课制度,一方面根据教师研究专长与治学特长打造出各具风格的研究型特色课堂,另一方面凝聚全体同仁集体智慧,培育出体现中国人民大学特色的教学成果——创新课堂,产生了良好的口碑和积极的影响。今后,教研部将按照习近平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六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进一步建设一流教学队伍,打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金课,为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贡献具有中国人民大学气派的品牌方案。
【关键词】以研促教;特色课堂;创新课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作者简介】赵玉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19.10.82~86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重点项目“马克思恩格斯原典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的教学”(项目编号:19GJJB035)阶段成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作为高校本科生必修的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是最具理论性、抽象性甚至思辨性的。对于这样一门课程,单纯依靠笼统泛泛的讲授、五花八门的案例甚至心灵鸡汤式的灌输,均难以真正实现理论的入脑入心。毋宁说,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理服人”。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9-10。马克思在此以逆推的逻辑所阐述的理论与群众的关系,同样适用于“原理”课的教学。毫无疑问,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切实地传授给大学生,让他们真正理解、掌握、吃透理论,他们才能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因如此,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2]。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特别强调以学理性和理论性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品格和魅力,倡导以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秉持“以研促教”的教学理念,依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部(以下简称“原理教研部”),从教学个体、教学团队和教学制度3个方面进行了不懈探索,从而开拓出教学改革的3大路径,逐步建成具有人大风格和人大特色的“原理”课程。
一、打造研究型特色课堂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始建于1964年的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和始建于1986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传统是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独特基调和底色。以这一传统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综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学科方向,统筹组建了汇聚国内顶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专家和中青年学者的原理教研部,形成了研究厚重、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比例适中的老中青一体化的教学团队。正是立足于这样一个专业背景、治学方向各不相同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队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以大纲、教材为基本准绳的前提下,通过融入厚重的思想理论和独特的治学底蕴,打造出一批既具深度又有广度的研究型特色课堂。所谓研究型特色课堂,就是以学理性、研究性为基本特征,通过教师个体对不同问题、不同主题和不同专题的相对深入的理论讲授,构建各具特色的“原理”课堂。具体来说,研究型特色课堂注重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建设:
(一)立足经典著作,夯实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经典作家亲自创作并完成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源头活水。把经典著作融入“原理”课堂,有助于使相对抽象、刻板、单一的条框理论具体、生动和丰富起来,进而使基本原理的理论性、思想性更加厚重和深刻。因此,研究型特色课堂注重把经典文本如《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资本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自然辩证法》《矛盾论》《实践论》等纳入讲授框架,根据不同主题融入不同内容,通过把教材的理论体系回溯到经典作家的文本体系而深化理论讲授。这不仅有助于原汁原味地呈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文思和文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历史视野,而且有助于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强化理论认识,进而提升其阅读经典、研习理论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二)融入生平传记,彰显伟人魅力
作为“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两大发现的创立者,马克思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不仅具有理论、思想、文笔方面的不凡魅力,而且具有极为高尚、高贵、高洁的人格魅力。他那波澜壮阔的一生尤其值得青年后辈认真学习,细细品味。正如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的,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3]3-5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原理”课要想真正在理论上、思想上征服学生,就必须让马克思这位伟大导师真真正正地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研究型特色课堂恰恰通过在不同情境、主题下对马克思人格、人生的探析,对其事业、理想的考察,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马克思。由此所彰显的马克思的伟大人格、伟大人生在使学生高山仰止的同时,亦增进了其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极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关照社会现实,深化理论把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既是丰富的、深刻的、整体性的理论体系,又是以现实问题、现实社会为指向的世界观、方法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136。习近平将其进一步概括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4]9实践性可谓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研究型特色课堂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答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从而既促进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论运用,又使之看清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背后实质。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对青年学生极具迷惑性的错误思潮如“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特色课堂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武器,通过透彻分析相关思潮的历史源起、思想实质及现实影响,深刻揭示其错误的根源和本质,从而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与科学性,使学生懂马信马,言马行马。
(四)开拓国际视野,扩展理论视域
“原理”课的教学不仅要有理论维度、现实维度,还要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研究型特色课堂一方面以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为依托,通过介绍马克思主义在西方世界产生的广泛影响和积极作用,从当代的视角凸显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从而有力地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热情,深化其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另一方面,研究型特色课堂以当代资本主义世界为关注对象,特别是通过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动向、新变化,揭示其背后不变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规律,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学说的科学性以及“两个必然”论断的科学性。在广阔的国际视野下,青年学生既对资本主义的本质和趋势有了根本认识,又对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图景有了全面把握,从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认同。
正是立足研究厚重的优良传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遵循教材的逻辑结构和基本框架,保证教学内容全面完整的前提下,积极发挥教师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从不同方面对课程内容作了相对纵深的挖掘,建设出一批各具风格的特色课堂,从而使“原理”课教学在深刻性、丰富性和生动性上有了显著提升,从根本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特质——博大精深。
二、培育集体式创新课堂
在发挥教师个人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同时,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教改方案,力求实现教学团队的规模效应,打造体现整体合力的教学军团。2018年,原理教研部首次推出了作为集体智慧结晶的教改成果——创新课堂,这成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又一路径。
创新课堂以教材为基础,按照授课内容精心设计了17个专题,具体包括:第1讲:你认识马克思吗?第2讲:让我们来谈谈马克思主义吧!第3讲:可否告诉我,世界是什么?第4讲:“物”与“我”的江湖?第5讲:关于这个世界,我能认识什么?第6讲:身在这个世界,我可以做什么?第7讲:你确定你知道“人是什么”?第8讲:士兵甲和拿破仑之间的差别,只是一个“历史”?第9讲:我们每个人真的都是“商品”?第10讲:“资本”秘史;第11讲:漫长的人类现代化之路;第12讲:解密资本主义的发家史;第13讲:全球化时代的人类生活困惑——人与机器,谁主沉浮?第14讲:什么是好的社会——有一个地方,叫乌托邦;第15讲: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十月革命及其世界历史意义;第16讲:中国道路,你怎么看?第17讲:关于共产主义的梦想,可以有。
创新课堂在总体设计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内容紧扣教材。17个专题与教学大纲,特别是教材各章节的主要内容是完全契合的。第1-2讲对应教材的导论部分,主要涉及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总体介绍;第3-8讲对应教材的第一至三章,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观以及唯物史观等;第9-13讲对应教材的第四至五章,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主要涉及商品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理论、资本原始积累、剩余价值理论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等;第14-17讲对应教材的第六至七章,即科学社会主义部分,主要涉及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则、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以及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等。第二,形式生动活泼。一方面,一系列提问式理论问题的设定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其强烈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大量明快活泼的表述亦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课程的亲和力与感染力。此外,社会热点问题的涉及也有助于提高课程的现实指向性与理论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关注度,从而打破其对“原理”课所形成的只在抽象理论范围内打转的片面印象。相应地,在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上,创新课堂亦提倡授课内容的丰富和全面,鼓励教学形式的多样与创新。第三,讲授博采众长。创新课堂的17个专题完全按照授课教师的教学特长和研究专长进行部署,从而实现了教学与研究、教师与专题的无缝对接,由此形成了每讲都是独到内容、每讲都是独好风景、每讲都是独特精品的总体格局。相应地,学生在每一讲的学习中,面对的是本专题的最优教师,感受的是本专题的最佳课堂,收获的是本专题的最精知识。
作为原理教研部集体智慧的结晶,创新课堂的每一讲都有吸引学生的秘密武器,新意十足。我们试举几例。在第1讲“你认识马克思吗?”中,创新课堂侧重从文献、资料的丰富性、生动性来吸引学生。于是,来自特里尔马克思故居、伍珀塔尔恩格斯故居、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德国洪堡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有关马克思的大量珍贵图片、手稿、文献和影像材料悉数登场,从而使马克思的形象、生平、著作和思想鲜活、生动、具体地呈现出来,这在使学生眼界大开的同时,亦使其真正“走近马克思”“走进马克思”。在第5讲“关于这个世界,我能认识什么?”中,创新课堂注重马哲与中西哲视域的融合,即首先从西方哲学史的宏大视野对传统的认识论观点进行总体梳理,继而以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毛泽东的《实践论》中的名章佳句为核心,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进行层层深入阐释。与此同时,对中国哲学中关于认识与实践关系的典故旁征博引。由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中西哲学为辅的三重路向构成纵横交错的开阔视域,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有更深刻的领会与把握。在第9讲关于“商品”的专题中,创新课堂不仅以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的经典阐述为依据对商品进行了细致阐释,而且结合沃尔夫冈·豪格的《商品美学批判》对现代消费社会下商品的多重意义和表征进行深入开掘,这种从经典到当代的比较视角不仅有益于学生充分理解商品的二因素及其蕴含的劳动的二重性,而且有助于其对现代消费社会的根本把握,进而深化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认识。在第13讲“人与机器,谁主沉浮”中,创新课堂不仅追溯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科技发展历程,特别是近代以来的4次技术革命,而且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揭示资本主义体系下科学技术对工人、科学技术劳动对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控制和束缚,实现了历史与当代的对接。同时,创新课堂也特别对当下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问题作出深入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从而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分析力和现实解释力,增强学生对新事物、新思潮的辨别力和把握力。
总之,创新课堂作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部首次实现的集体教改成果,在集中优质师资、打造优质课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评价。
三、构建全方位备课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原理”课教学改革之所以能够稳步推进、不断深化,是同原理教研部全方位的集体备课制度密不可分的。集体备课制度之所以是全方位的,是因为它不仅涉及与“原理”课教学直接相关的备课、讨论,还涉及教师相互学习借鉴的教学展示与教学评议、针对特定问题的理论研究,更涉及国内外层面的理论研讨、学术访问与交流。作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部的一大教学改革路径,全方位的备课制度成为打造优质教学课堂、建设一流教学队伍的重要保障。
(一)教学研讨、教学观摩和理论研究是集体备课制度的主要内容
一月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度是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部的规范化、常态化制度,亦是推进课程建设的核心制度,它的首要内容是教学研讨。教学研讨主要围绕“原理”课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问题进行集体交流、讨论和切磋,从而促进教学经验、教学资源、教学手段的共通共享,实现教学质量的共同提升。教学观摩以教研部的一位或多位教师的教学展示为对象,就教学内容的讲授、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仪态的展现等进行个人自评和集体点评,从而既促进教师个体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全面认知,又促进教师之间在教学方式上的交流互鉴,特别是资深教师的教学展示和教学评议能够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发挥积极的传帮带作用。理论研究是教学研讨的进一步深化,它针对特定的理论难点和焦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集中深入的研讨交流,通过集体的分析、研究得出清晰、明确、完整的理论解答。这对于加强“原理”课的理论讲授、有针对性地回应学生的社会关切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三原则”是集体备课制度的基本共识
原理教研部通过规范、有序的集体备课制度,在“以研促教”的教学理念基础上形成了指导教学工作的3条基本原则。一是注重“原理”课教学的整体性。强调作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是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讨论的重要主张,[5]而这一主张亦是原理教研部所坚持的首要教学原则,即既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整体性,又要重视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整体性,还要重视教学内容、教学体系和教学梯队的整体性。二是鼓励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个体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形式,如师生对谈、分组辩论、团队展示等,全面运用多媒体、纪录片、微电影乃至新兴科技等教学手段,增强课程的生动性与感染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三是善于以现实激活理论。“原理”课的教学必须让现实照进书本,以现实问题为中介激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就此而言,中国的国内环境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的光辉成就,国际环境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资本主义的新动向,都不啻为激活理论的重要因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实实践相结合的最佳体现。
(三)对外交流与理论学习是集体备课制度的重要补充
就国内层面而言,原理教研部高度重视同国内各高校的同行进行经验交流与分享,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教研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北京市高教学会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会组织的年会以及各种备课会,通过参与大会主题报告和课程展示等环节,既展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课团队的教学风采,又加强同各高校同行的交流与互鉴。原理教研部还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的一系列颇具影响力的活动,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讲坛”“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等,深化理论认识,提高教学质量。近期非常火爆的“周末理论大讲堂”亦为原理教研部的集体备课和研讨提供了重要平台,深化了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理论的把握,为“原理”课教学夯实了理论基础。就国际层面而言,一方面,原理教研部依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论坛”“海外学者讲坛”等著名学术品牌举办的近百场讲座,同一大批国际知名学者就马克思主义的文本、理论和当代影响进行了广泛且深入的交流研讨,既对国际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及趋势有了总体把握,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另一方面,原理教研部同国际同行特别是德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建立了国际交流的长效机制,分批次组织教师赴柏林参加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并到特里尔的马克思故居进行学术交流。这在扩大教师国际视野的同时,亦为“原理”课的教学提供了直接、鲜活的素材。
总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教研部秉持“以研促教”的教学理念,通过构建全方位的备课制度,成功开创出具有人大风格的研究型特色课堂和集体式创新课堂。它们不仅是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张靓丽名片,也是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大潮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今后,我们将按照习近平“六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进一步建设一流教学队伍,打造“原理”金课,为我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贡献具有中国人民大学气派的品牌方案。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3]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张雷声.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6).
 

2020年 第一期

2020年 第一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试论以“六个一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
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文化含量:目标、内容与方法
读经典、悟原理,掌握“看家本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革命精神的演进与创新
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收获真知 ——如何理解思政课改革创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论伟大梦想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7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困境与消解: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创新研究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重特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3C”维度——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扎实推进高校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的途径
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质研究 ——基于496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3-2017年度影响力人物事迹材料的分析
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后备教师素质培养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为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的三大路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形势与政策教育需要讲清楚几个问题
办好“关键”课程,教师是关键
政治认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点与着力点
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着力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国史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