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政治认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点与着力点
李寒梅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将促进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作为教学的根本点和着力点。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心理基础。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八个统一”思想,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向、站稳学生中心立场、合理搭建教学框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政治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根本点;着力点
【作者简介】李寒梅(1968-),女,山东禹城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课程与教学论(山东  济南250014)。
【原文出处】《齐鲁师范学院学报》(济南),2019.5.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构建过程的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8YJA71002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的时代要求,对高校思政课的最新定位和使命进行了阐释,对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希望,要求将思政课教学融入高校课堂教学的大循环,其他课程要向思政课看齐,与其同向同行并“形成协同效应”[1]。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与情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标尺,这一重要标尺对其他课程的教学思政具有较强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与情感,应该以政治认同的形式实现,也就是说,政治认同承载了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知与情感的培育。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是指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意识和情感上的归属感与行为上的确定性,是大学生与社会建立关系中对自己身份归属的确认与践行,如把自己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的追求者,认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与成果,并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其中最根本的是坚持和认同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本质特征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现代化建设实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是思政课教学的确定性命题,思政课教学应该将促进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作为教学的根本点和着力点。
一、政治认同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根本点
(一)政治认同是思政课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培养,是思政课教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是思政课程本身应有的教育使命和教学功能。习近平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这就说明,“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是思政课必须重视并贯穿课堂始终的教学命题,特别是在今天,中国已被卷入激烈竞争中,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思政课教学来说,具体指向了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培育要求。
1.立德: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德。“立德”是国家与社会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对于“立德”的本质规定与要求,根据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构成中“希望、信念、信条”的描述,“旧日的回忆、忧虑和希望、独特的情感、同情和反感”等关键性因素构成了以“精神”为核心的情感世界。[3]因此,“立德”的关键在于构筑信念、奠定价值基础和形成精神原则。习近平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发展历程不同,产生和形成的核心价值观也各有特点。”[4]思政课教学是做人的思想教育工作,这里所说的“人”是“现实的个人”,是生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中的人,其思想与价值观念由新时代的中国精神决定。也就是说,今天,“立德”对思政课教学的要求是将中国主导意识形态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与追求转化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德性追求。
认同与坚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须具有的政治立场,这是思政课教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大学生个体实现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大学生成长过程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如何认同与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并保持自身的主体意识、创新精神和政治认同的问题,存在着一个如何在思想上抗拒全球化浪潮中强势国家政治价值观的侵犯性问题。其中的关键是“立什么德”,是以“什么德”为指导做好当代中国人的问题。在思政课教学中,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塑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识、建设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精神家园,使他们能够在德性生成与活动践行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解决好上述问题,协调好自我的主体性和国家与民族的整体性之间的关系,发挥大学生作为新生力量的独特优势,完成“立德”任务。
2.树人:树“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明确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化铸魂工程的要求。习近平强调,要培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5]的时代新人,也就是说要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诸如“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6]的铸魂要求,“有信念”“有梦想”“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锤炼高尚品格”等,都指向“时代新人”的培育规格与要求。
因此,树“时代新人”的实质内涵是要树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中国精神等德性的人。而德性的形成离不开文化知识,离不开学问与教养,是以对科学知识的熟练掌握与运用为基础。在“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的同时还要“求真理、悟道理”,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与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信心,“更好为国争光、为民造福。”[2]因此,思政课教学要落实“树人”要求,必须加强对大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树“有知识”“有教养”之人。同时,“时代新人”还要是“有能力”“有力行”之人。实践与行动既是思想与观念生成的源泉,又是其获得提升并转化为“物质力量”的桥梁与归宿。马克思指出:“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7]。要树“有力行”的“时代新人”,就应该使“时代新人”具备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的能力,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成为“使用实践力量的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经历思想、实现升华,避免形成“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8]因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是“有力行”的“时代新人”实现思想与现实的和解、达成知行合一的根本要求。
(二)政治认同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心理基础
1.思政课教学中政治认同的心理基础与作用。思政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直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成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内容的教与学的过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大学生内在品格与素养结构的变化。教学着眼于引导学生在正确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注重指向内在主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建构起个体的精神信仰与追求。其中,作为认知主体的大学生,其个体精神构建中的心理活动,在思政课堂中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方法为指导,作用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形成政治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形成关联着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接受与认可。在此,政治认同的社会心理活动机制至关重要。
从社会认知心理的角度看,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事物经过多种途径在人的头脑中会形成多样化的认知,这些认知包括自我认知、他我认知等各种观点与态度。当来自外界的信息刺激与已储存的观点与态度相一致时,认同便会发生;不一致时,认知可能出现失调。如关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的传播与人民生活丰富多彩画面的呈现,与人们所体验的现实一致或与所学观点相符,会带来人们心理上的一致感和信息接受的顺畅感;但是,当污化的负面的信息被传播与放大时,因其所学与所见不一致,会导致认知失调。认知协调会形成心理与态度上的归属与认可,认知失调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与抑制。因此,对态度与行为的调整,会提高正面信息的影响力度以提高认知内容的接受程度,减少负面信息的消极影响,降低认知失调。此时,提高协调与降低失调的关键之一是行为调整,以行为调整来促进认知协调并化解认知失调,新认知形成后,便会促进新的行为的出现以维持与巩固新认知。其中的过程包括:寻求与新认知相一致的信息以强化现有认知、发出与新认知相一致的言论或行为、采取赞成前认同的行为。[9]
可见,相对于其他课程内容的接受来说,大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接受过程需要经历一个更长的时期,因为这些接受与认可的发生并非是智力因素作用下随机而自然地发生着的,而是肇始有因,掺杂着许多的态度、倾向、情绪与情感等因素。这也意味着,对思政课内容的接受与认可有其内在的规律与要求。其中,政治认同正是大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态度及行为发生转变的内在主导与外在表现。在这里,政治认同不仅是一种社会心理活动,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表现与处理,是大学生作为认同主体与所认同的客体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具体而有形的代表:以思政课教学为中介的思政课内容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与作为客体的思政课内容,通过教学这一中介构成了接受与认可的结构。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则会顺利接受与认可思政课内容;同时,对思政课内容的顺利接受,政治认同则会更加稳定与巩固。思政课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认知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更是思政课内容获得接受与认可的心理基础。因而要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需要促进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促进大学生对思政课内容的心理和谐与稳定。
2.思政课教学要遵循大学生政治认同形成的特点与规律。大学生的成长过程首先是其自身力量不断发现与增强的过程,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对个人力量肯定的发挥过程,是自我不断得到巩固和增强的过程。因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是现代政治认同培育的逻辑起点。现代政治认同培育的实质是要求人由因变量转化为自变量,大学生要具有独立思考与自主决定的力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他者思想的束缚,使本身成为思维与精神的依据,进行自主选择与决定。只有当大学生具备了真正的“自我”意识与能力时,才能够在面对各种的思潮与现象时,有资格和能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评判。因而政治认同首先需要大学生形成自我政治价值观,成为思维独立、思想自由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学过程要围绕大学生的思想发展与思维能力的提高而运行,要满足大学生的主体需要。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因其成长的需求与特征处于发展过程中,这一趋势也必将推动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不断变革与持续深入。“变化、改变、超越、扬弃、创新等成为现代人生活的突出标志,也是现代人心灵永无止境的诉求和生存驱动力。”[10]生活于现代性急剧发展中的大学生,其成长过程虽然时常充满挫折和沮丧,但整体上是积极进取的,这种积极进取往往不局限或停留于某一具体的过程或事件,而是渗透并体现为成长过程的未来性规定中,是在不断的超越当下并面向未来的开放进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正是大学生在与新时代的不断互动中确立起的对国家与社会的归属感,受大学生本身的成长变化与新时代变化的双重影响,其中任一因素的变化必然引起认同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流动性的增强,政治认同的新旧交替更加快速,使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始终处在一个建构与重构的过程中,呈现出由低级向高级、由浅层向深层、由单一向复合的连续性与变动性,并显示出外在条件对于新认同的构建或新旧交替的重要影响。因而,思政课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因其差异将会对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带来不同的影响图景。
同时,成长阶段与大环境的相似性也赋予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构建途径、内容等很多的相似性或普遍性,政治认同的历程或结果则是带有这些普遍性特征的思想或观念的变化之一。而这些普遍性的根源则依赖于教学中的理性引领,尤其是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来说。正如布莱克所言:“现代的思想和制度所具有的普遍性可能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各个社会是那么同质,以致有可能形成一个世界国家。”[11]现代社会发展的同质化使深陷于其中的大学生的思维必然也具有了同质化或普遍性的特征,他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认识和评价会建立于先验的或理想的普遍价值基础之上。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是源于对不同政治价值观的比较与鉴别而获得的,是倾向于其归属的中国人民的政治心理归属与行为体现,具有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归属追寻的倾向。基于此,教学中须加强对大学生政治认同中这种普遍性的关注,在突破这种同质化的感受中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感受,在大学生的自我解释和自我确证中加强对话与互动,在存异与求同的对立统一中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
二、政治认同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着力点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指出,思政课建设要坚持“八个统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贯彻好“八个相统一”思想,思政课教学要做好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方向、站稳学生中心立场、合理搭建教学框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习近平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这些论述为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思政课依托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课程的主干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的成果,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内容的传授,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因此,思政课教学首要的原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以其自身的革命性与科学性成为主宰思政课教学所有环节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从理论内容与方式方法上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课程的本质要求和价值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尤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了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心。加强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建设,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认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的指导地位。同时,思政课教学的课题就在于尽可能地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与观点,加强对重要社会思潮的辨析引导,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潜力,使之在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态度与能力,能够在未来出色地参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做出一定的贡献。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培养大学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观点,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性质、特点与本质,及其与国际社会等因素之间的相关知识,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解释重大现实问题。只有把这些知识、观点与方法化为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观念与能力,才能形成与稳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更好地应对现代化建设中形形色色的问题与挑战。
(二)以大学生发展为中心坚持正确的教学立场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思政课教学建设,就要具有符合马克思主义要求的根本立场和态度。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原则与方向做出了更加丰富与深入的阐述,要求“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里的人民中心与人民利益思想在思政课教学中的体现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创造者。坚持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学目标为了学生、教学过程为了学生,才是思政课教学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
在思政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确立是教学实施本身与政治认同塑造的一致性起点,两者都要求必须保障学生个体实现发展的权利。教学过程中与政治认同培育的实质在于唤醒和激发大学生对现在和未来的热情,使他们认为社会与个人的进步与生活是可以理解的,不是受制于某种外在的力量,直至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信赖。如前所述,这一目标的实现则源于大学生自我实现的自觉与发现。教学中政治认同培育的目的之一也是发展学生思想成长的潜能,政治认同的形成也源于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这些都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1]。为此,思政课教学,首先要尊重大学生的逻辑认知特点,加强他们对新时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辩证思维训练,提升政治认同形成的思考力;其次,要以尊重大学生的发展为基础,使大学生在顺应身心发展需求中,形成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与接受,培育符合社会进步的政治品性与人格,形成稳定的、成熟的政治态度和行为方式;再次,尊重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发展特点,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道德准则来调节自己的行为,使社会主义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在大学生的道德动机中占据重要地位。最后,尊重大学生的价值需求特点,关注大学生政治认同形成的影响源,遵循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发展机制,激发满足自我发展的认知需求和表现愿望,借助其所认同的道德影响源对他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培育。
(三)合理搭建教学框架提高政治认同的课堂效力
培养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根基,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与学生社会化成长的意义构建,是促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需要。习近平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为此,思政课教学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评价等方面合理搭建教学框架,促进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在教学目标确立中坚守中国立场,明确政治认同性。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引领功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在新的历史方位对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提出的更高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在思政课教学中是一个完整的命题,具体目标是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下,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认知与理解,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治制度体系,稳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与情感归属,认同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员的公民身份及其权利与义务。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与原则,立足当下大学生成长中做好现代中国人应有的立场,以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与体系的正确理解,为大学生心中的中国问题提供具有中国立场和符合中国精神的诠释。一旦大学生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和体系,则会相信这种政治信念与体系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有助于其成长与发展的现实力量,相信能够在积极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和理想。
2.在教学内容组织中完善逻辑结构,厘清政治认同点。要实现如上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学需要以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方法为指导,厘清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脉络,统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成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部分内容中所涉及的特色理论的时代发展、重大意义、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等关键要素,将其有机融合进教学各环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与体系在整体优化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最大限度地促进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形成与发展。藉此,教师可以采用以思想方法、基本结构、核心问题、关键品质等为主线的方式整合教学内容,持续建构体现不同学习内容与能力层次的阶梯式教学,帮助学生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过程及理论本身的科学性等问题的系统学习与反思,形成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价值系统、问题模式与知识结构,在不断整合与深化中生发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国家发展与个人成长的价值自觉,充分体现课程思政在政治认同培育中的思想性、理论性与时效性。
3.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丰富生活体验,增强政治认同感。认同感是自我在与他者的互动中形成的,身份的归属也要借助于特定的叙事手段制造出来。大学生在面对成长中的社会问题时,需要与一些重要的他人或思想进行同一性的对话,抑或是在矛盾与冲撞中,来定义他们与社会之间的同一性。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形成场域的特质,进入现实的社会发展与大学生个人成长进程,将特色理论指向人的存在与发展的意义与价值,在重视国家特征对于政治认同构建作用的同时,关注大学生个体以及群体的情感因素的作用,塑造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情感归属。因此,一方面,教学中要引入大量的现代化建设事例,打造活力课堂,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在鲜活体验与激情碰撞中促进认同,在激发思维与理性超越中化解认同危机。另一方面,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贯穿体验全过程,超越简单的意识形态灌输或者角色安排,在讲好中国故事中加强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解释力度和对重要社会思潮的辨析引导力度,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的理解,帮助他们根据个人的感受,形成对共同理想的真实性思考与展望,促进政治认同主体性构建中理性与情感的共融。
4.在教学评价导向中推进价值引领,提高政治认同力。认同形成中,绝大多数情况下,程度不同的压力、诱因和导向决定着认同的倾向与程度。而任何一套评价机制都隐含着相应的价值理想,评价的内容与形式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引领功能。据此,思政课教学评价必须旗帜鲜明地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排除盲目与肤浅,避免简单化的符号形式,在教与学过程中超越个体小确幸的获得,升华为国家前途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同时,要遵循教学评价的内在规律,以课堂为主场,以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目标的达成为宗旨,重视教学过程在政治认同形成中的内在作用,重视对大学生政治认同的自我性、发展性与普遍性的关照,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中,凸显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内在关联,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提升思政课教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培育效果。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政治认同的人格引领
思政课教学对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培育,是一种追求长期效果的过程,需要所有教学活动的长远规划及坚韧不拔的意力。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教师的人格、思想及行为在教学实施中的作用,只有当进入到学生学习视野中的整个教师团体拥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倾向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坚守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施行教育时,才会形成政治认同培育的强大力量。倘若教师各行其是,教师的教育影响力就会互相扼杀,大学生就不能形成较高的政治认同。
习近平非常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在2019年3月18日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又进一步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并从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尤其突出了教师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的要求,要求思政课教师要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1]
因此,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修养,以高尚的人格引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形成。高尚的人格表率作用来源于并集中表现为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与政治认同培育能力。肩负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培育重任的思政课教师,需要以雄厚的专业理论素养塑就高尚的人格品质,在不断的职业熏染中形成政治认同培育能力,提高对政治现实的解读能力、对学生思想疑惑的阐释能力、对学生思想的引领能力、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运用能力,要将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培育能力作为专业提升的关键,回应当下大学生政治认同培育的需要。同时,要在秉承既往专业理论探索基础上,重视现代科技发展对大学生政治认同构建倾向与方式的影响,重视媒体技术对政治认同构建的挑战,及其引发的新的政治认同“主观情境”的变化,以雄厚的专业素养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合理性阐释”,增强政治认同培育能力,帮助大学生走出价值多元带来的选择困境,实现大学生通过发展而认同与通过认同而发展双重任务的内在吻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8.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2).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0.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9]张昆,王创业.网络时代的政治认同:进径与危机[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
[10]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20.
[11]布莱克.比较现代化.萨缪尔·亨廷顿.导致变化的变化:现代化、发展和政治[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6.

2020年 第一期

2020年 第一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试论以“六个一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
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文化含量:目标、内容与方法
读经典、悟原理,掌握“看家本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革命精神的演进与创新
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收获真知 ——如何理解思政课改革创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论伟大梦想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7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困境与消解: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创新研究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重特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3C”维度——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扎实推进高校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的途径
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质研究 ——基于496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3-2017年度影响力人物事迹材料的分析
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后备教师素质培养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为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的三大路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形势与政策教育需要讲清楚几个问题
办好“关键”课程,教师是关键
政治认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点与着力点
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着力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国史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