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骆郁廷 秦玉娟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践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经历了创立构建、曲折发展、改革探索和深化创新四个阶段,形成了宝贵的建设经验,主要有:坚持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坚持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坚持主导与主体有机统一、坚持内容与形式高度契合。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强针对性、增强时代性、提升科学性。回顾70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程,总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经验,展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新中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史发展;基本经验;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骆郁廷、秦玉娟,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00)。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9.11.67~7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课程。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经验,把握其改革创新的发展大势,是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迫切需要。
一、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并不断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高校思政课建设经历了创立、发展、改革和完善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阶段:
1.创立建构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是高校思政课创立构建阶段。这一时期,是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创建高校思政课的主要任务是与旧日社会遗留下来的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及唯心主义的思想进行斗争,从根本上改造和转变人们的世界观,为新中国政权的巩固、国家建设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新的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1](P10-11]为了贯彻这一方针,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要对全国的教育制度、课程教材等进行一个全新的变革。按照这一要求,教育部集中多次开展座谈调研,在1950年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提出全国高等学校要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政治课程,开启了高校思政课建设历程。高校开设了“社会发展史”“新民主主义论”和“政治经济学”三门课程,标志着高校思政课的初步建立。教育部强调这是“改造学生的思想,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基本的课程”,[2](P9)是“革命的思想政治教育”。1952年10月7日,教育部发出《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进一步明确了全国高等学校思政课的建设方案。1956年9月9日,教育部下发《关于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程的规定(试行方案)》,正式确定了思政课程体系,共有“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四门课程,并且明确制定了具体的培养方案。
这一时期高校思政课在批判克服旧社会高校反动课程的基础上,创建了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课程体系,倡导和鼓励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克服剥削阶级思想和唯心主义的影响,不断转变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思想,引导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为新中国的巩固、发展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做出了重要贡献。
2.曲折发展阶段
1957年至1977年,是高校思政课曲折发展阶段。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国步入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高校思政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劳动者,更好地满足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3](P85)这一教育方针,强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体现了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教育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指导和促进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思政课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一时期,受国内外形势估计偏失和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影响,特别是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指导思想的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高校思政课屡受冲击,几经波折。在当时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影响下,国内出现了反右扩大化的倾向,高校思政课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很大冲击。1957年10月12日,高等教育部、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社会主义教育课程的指示》,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高等学校都要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全体学生必须参加,“各班级在学习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期间,原有的四门政治课一律停开。”[2](P32)用“社会主义教育”和“阶级斗争主课”代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高校思政课受到严重干扰。1958年9月,教育方针变为“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体现了政治挂帅的思想,导致政治冲击业务,也冲击了正常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教育要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虽然对推动教师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了解工农群众、在生产劳动中接受锻炼和教育有积极作用,但是在“左”的思想影响下,生产劳动在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体罚教育,挫伤了师生参加生产劳动实践的积极性。1960年开始,党和国家提出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1961年4月、1962年5月、1963年8月,教育部分别下发《改进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意见》《关于高等学校共同政治理论课教学安排的几点意见》《试行“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的规定(草案)的通知”》,调整、恢复、充实、发展了高校思政课。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高校思政课遭到严重的冲击、干扰和破坏。
这一时期,对于高校思政课建设,有冲击、有干扰、有挫折,也有调整、充实和发展,特别是开设了“形势与政策”课、研究生思政课和开展生产劳动教育等,可以说,是高校思政课曲折发展的阶段。
3.改革探索阶段
1978年至2012年,是高校思政课改革探索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思政课建设不断适应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对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探索和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197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意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队伍、领导体制等问题做了明确规定,决定在高校开设“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共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四门课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是首次开设的思政课程,后来调整发展为“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1982年,教育部决定在高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按照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目标要求,198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的通知》明确了“两课体系”: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并且指明了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关键,是坚决贯彻执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用三年时间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在高等学校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意见,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革命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等课程设置。1987年,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形势、政策、人生、理想、道德、价值、民主、法制等方面的问题,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规定设置如下五门课程:“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两门为必修课,“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职业道德”三门可因校制宜有选择地开设。这一次课程改革的最大特点,是适应了国家战略重点向经济建设转移、对外开放和社会变革时期思想价值激荡、确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需要,增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和一批思想品德课程。1987年6月15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了《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若干规定》,对博士、硕士研究生思政课的整体建设做出了规定。至此,我国高校思政课实现了由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全程覆盖,构建了系统性、多层次、全覆盖的思政课程体系。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要重点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1998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对思政课规范性建设做出了系统规定。进入新世纪,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4](P181)按照这一要求,2005年2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将大学本科思政课必修课程正式整合调整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课程,并决定单独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思政课提供学理和学科支撑。
这一时期的高校思政课建设,在实践中探索,在改革中发展,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时期青年学生思想困惑、价值迷茫的科学引领的需要,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辨别、抵御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的需要,适应了思政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需要,较好地发挥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
4.深化创新阶段
2013年至今,是高校思政课深化创新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创新发展,更好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把高校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以提高质量为主题,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为抓手,在协同中推进,在改革中深化,在创新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高校思政课建设。2015年7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指出,思政课是核心课程,要把思政课立体化教材体系、教学人才体系、课堂教学体系、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学科支撑体系、科学评价体系、综合保障体系七个方面作为创新建设的重点内容,推进思政课建设的综合发展。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涉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校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亲和力和针对性,把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2017年12月5日,中共教育部党组颁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的“十大”育人体系,把课程育人置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之首,并把2017年定为高校思政课建设质量年,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建设经验,提出了加强改进的措施,强调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紧密结合起来,协同推进。2018年4月26日,教育部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强调抓住思政课教学前、中、后全过程,在操作层面加强衔接和落实。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遵循思政课建设的规律,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深入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注重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学校、家庭和社会思政课建设的合力。
这一时期,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新时代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需要,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战略谋划,提出了改革创新的整体思路,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深入推进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动力。
二、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主要有:
1.坚持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
坚持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关键,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保障。党对高校思政课建设领导的强弱,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政课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巩固主流意识形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作用的发挥。新中国成立初期,1952年9月,中共中央转发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在高等学校试行政治工作制度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在高等学校中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以加强政治领导,开展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建设,为全国高等教育建设事业打下坚强的政治基础。”[5](P321)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指出,“在一切高等学校中,应当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2](P39)党的领导保证了高校思政课的顺利开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领导受到严重冲击和根本否定,高校成为重灾区,思政课也饱受摧残。1980年7月7日,教育部印发《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的试行办法》,提出“搞好高等学校马列主义课教学的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建立和健全领导体制”[6](P16)。1984年9月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院校马列主义理论教育的若干规定》,明确“学校党委和校长要把抓好马列主义理论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帮助他们搞好自身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6](P45)。然而,20世纪80年代,受所谓“党政分开”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部分高校曾经试行校长负责制,党对高校的领导一度受到严重削弱,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建设,导致人心涣散,思想混乱,最终导致了1989政治风波的严重后果。1990年7月17日,针对高校党的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政课受到削弱的情况,《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中组部、中宣部和教育部还从1990年开始,连续召开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研究党的建设、思政课建设等重大问题,极大地加强了党对高等学校及思政课建设的领导。2016年12月9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承担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7](P379)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8]新中国70年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历史表明,凡是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高校思政课就会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凡是动摇和削弱党的领导,高校思政课就会遭受严重干扰和挫折。因此,党的领导是高校思政课不断得到加强和改进的有力保障和定海神针。
2.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思政课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铸魂育人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政课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新中国成立初期,着力培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的人才;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培育了一批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改革开放以来,培育了一批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新时代,着力培育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推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注意处理好课程与育人的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处理好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关系,寓价值引领于知识传授过程中,运用丰富知识支撑价值引领,把育德与育智结合起来,把立德与树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处理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加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建设,坚持思政课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推进思政课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协同育人,更好凝聚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合力。实践证明,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课程建设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起来,把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起来,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高度协同起来,才能不断提高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实效。
3.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升高校思政课建设质量和效果的根本要求,也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基本经验。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在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深入的探索,积累了重要经验。一是联系实际开展理论教育。思政课充分重视联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联系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成就,联系不同年代青年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发展需要和思想实际,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联系实际,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加深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的认识,使高校思政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二是运用理论指导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社会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指导和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并通过社会实践来检验理论,加深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深化社会实践教育。加强和深化高校思政课实践教育环节,采取多种方式,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践、社会考察、对口支援、智力扶贫、挂职锻炼、志愿服务、科学实验、毕业实习等,引导学生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深入实践、深入社会、深入群众,更好地了解国情、体察生活、感悟现实,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与社会实践、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中,更好更快地发展与成长。新中国70年来高校思政课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表明,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既能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又能运用理论指导和推进社会实践,还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走青年知识分子成长的正确道路,这是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4.坚持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
教学是思政课的基本途径,科研是思政课的重要支撑。教学与科研密不可分,坚持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是新中国70年高校思政课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一方面,坚持以教学实践带动科学研究。高校思政课承担着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好人生总开关的重任。为了回答学生在思想认知、政治认同、价值取向、人生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澄清学生的思想困惑,高校注重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把教学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转化为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把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结合起来,加强集体攻关,深入剖析问题的实质和根源,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增强了教师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坚持以科学研究服务教学实践。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科学研究始终围绕和服务高校思政课教学,不断总结新实践、新成就、新经验,创造新成果、新思想、新话语,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充实教材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释疑解惑、回答和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为青年学生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取向提供了重要的学理支撑。新中国70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表明,正是由于坚持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以教学带动科研、促进科研,以科研服务教学、提升教学,实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转化和循环上升,有力推动和支撑了高校思政课的质量提升。
5.坚持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统一
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构成思政课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高校思政课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与引导,也离不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坚持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统一,是新中国70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又一重要经验。一方面,高校思政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关心、爱护高校思政课教师,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不断充实壮大,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主导作用得到了更好的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主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教育作用,把好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方向,加强对思政课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组织和氛围营造,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动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了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的坚实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主体,学生是高校思政课学习的主体,高校思政课教学最终是为了“教学生学”,让学生深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道德理论,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化于群。在这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努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紧密结合,实现主导与主体的有机统一,不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引导他们自觉参与思政课教学全过程,加强双向互动,积极主动学习、研究、思考和提出问题,在双向互动中澄清思想困惑,在国际比较中认清发展大势,在自我教育中提升思想觉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思想认识,把高校思政课科学的内容转化为青年学生正确的思想认知、政治认同、价值取向、道德品行,培养造就了一批批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新中国70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表明,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内因与外因相结合的过程,是双向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激发了教育活力,增强了教育合力,进一步活跃了思政课教学,有力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6.坚持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契合
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提升,离不开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创新,也离不开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创新。坚持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契合,是新中国70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发展的又一重要经验。一方面,内容决定形式。高校思政课建设坚持内容为王,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转化成课程体系,把课程体系转化为教材体系,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基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重点的思政课的内容体系,并且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以及人才培养实践紧密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充实新内容,使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常教常新,常学常新。另一方面,形式服务内容。高校思政课坚持丰富更新教学内容的同时,不断适应时代进步和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创新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新媒体、多媒体、全媒体、自媒体开展教学,创造了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翻转课堂、微课堂等多种形式,并且把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网上教学网下指导结合起来,校内教学和校外实践结合起来,知识考核与素质评价结合起来,形成了新媒体、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创新体系,生动而深刻地阐释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新中国70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表明,坚持教学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契合,以内容创新推动形式创新,以形式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有力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满足,更好地实现了高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发展大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形成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为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夯实了根基。进入新时代,肩负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高校思政课,面临建设的新情况,实践的新要求,学生的新期待,需要立足时代前沿,回应发展期待,把握高校思政课发展大势,不断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
1.加强针对性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成长需要出发,加强针对性,有的放矢地推进供给侧改革,全面提高创新创造的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是注重学生成长的代际性。每个年代的大学生,他们生活的环境、成长的特点、自身的需要不同,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律也不相同,呈现出明 显的代际差异。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学生群体的主力军是“90后”“00后”,这一代青年成长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阶段,成长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较之前有了很大改善,他们既享受着相对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同时,这一代青年也是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是“网络原住民”。网络深刻影响和改变了青年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想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和思想观点也渗透到青年学生之中,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他们强调个性发展,喜欢接受挑战,热衷突破自我,是注重追求自我价值的一代;他们善于独立思考,积极表达观点,注重人生选择与成长发展,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希望能产生影响力,是务实的一代。因此,面对这一代青年学生的差异和特点,高校思政课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创新,把大众化传播和分众性引导结合起来,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共同性成长需要结合起来,选择符合当代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是注重学生学科的差异性。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因学科的性质、特点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学习研究方法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不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本学科专业结合的理解不同,因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特点和接受规律都不相同。高校思政课教学除了要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一般特点外,还要依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知识结构学生的具体特点,进一步强化教学针对性,紧密结合学生的学科专业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学习学科专业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亲和力和引导力。
三是注重学生发展的层次性。高校思政课教学对象,有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具有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起点不同、理论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研究兴趣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成长心态不同,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明显的差异。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也要根据教学对象的层次性,体现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的层次性,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
2.增强时代性
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获得创造性发展,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社会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这些都日益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和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面对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高校思政课要深化改革创新,增强时代性,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回答和解决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
一是要充实新思想。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成就。总结实践经验,集中全党、全国人民智慧,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充分吸收这一最新成果,不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与时俱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拥护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
二是要拓展国际性。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美国把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为了维护一超独霸的地位,改变对华战略,挑起中美贸易摩擦,加大了对中国全面打压、遏制的力度,并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强西方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加快西化、分化中国的步伐,给中国制造麻烦和障碍,也给青年学生带来了新的思想疑虑和困惑。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必须重视这一问题,以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引导大学生科学分析和判断当前国际形势,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加强国际比较,认识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色、优势和成就,深化和强化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和自信,“不畏浮云遮望眼”,“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三是要运用新载体。信息时代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新媒体、多媒体、融媒体、全媒体、自媒体及其新兴衍生媒体的产生,全时空、无障碍渗透到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深刻改变了青年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沟通思想、交流情感、开展交往的方式,对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要适应这一新情况,充分利用新的网络载体,不断创新教学载体和教学方法,加强交互式、立体性、可视化教学,将深刻的理论教学内容以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强思政课的魅力,拉近思政课与学生的距离,不断提升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提升科学性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要深入探索和自觉遵循课程建设的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避免教学的纵向脱节和横向重复,推进整体优化,不断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科学性。
一是加强衔接性。人的认知能力的形成发展具有规律性,不同年龄、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其认知能力的发展也不同。年龄越小、学段越低,层次越低,学生的认知能力就越低。年龄越大,学段越高,层次越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也就不断发展和提高。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学要遵循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不断增强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逐步加深教学的深度和难度。小学讲故事,中学讲知识,大学讲理论;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由初级发展到高级,逐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要加强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一体化,加强大学与中学思政课衔接,防止和克服大学与中学思政课脱节的现象,形成紧密结合、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纵向发展机制。
二是避免重复性。高校思政课建设要加强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协调,加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思政课程的协调,防止交叉重复。高校思政课每一门课程都有设置的科学依据,都有自己的课程定位,都有需要通过这门课程解决的学生特殊的思想认识问题,并且具有这门课程需要培养和赋予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核心素养。硕士生、博士生的思政课体现了硕士、博士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培养的特殊定位和更高要求。因此,要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顶层设计和相互协调,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师培训、集体备课等方面都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协同创新,整体优化,形成合力,更好地发挥思政课不同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
三是体现规律性。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和改革,要体现规律性,提升科学性。注重探索和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转化为课程体系的客观规律,不断提升思政课程整体设计的科学性,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注重探索和遵循高校思政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客观规律,不断优化教师、学生、教材、教法、教学环境等要素构成的教学体系,提高思政课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注重探索和遵循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综合素质体系的客观规律,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相互转化,引导学生自觉学习、钻研、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把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结合起来,将学习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德才兼备,知行统一,内外兼修,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3[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3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6]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8]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020年 第一期

2020年 第一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试论以“六个一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
增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文化含量:目标、内容与方法
读经典、悟原理,掌握“看家本领”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革命精神的演进与创新
用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收获真知 ——如何理解思政课改革创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
论伟大梦想精神的内涵及时代价值
新中国70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新中国70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
困境与消解:图像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创新研究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重特色”——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的“3C”维度——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扎实推进高校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素养的途径
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特质研究 ——基于496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013-2017年度影响力人物事迹材料的分析
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的思考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后备教师素质培养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为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的三大路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形势与政策教育需要讲清楚几个问题
办好“关键”课程,教师是关键
政治认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点与着力点
如何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着力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国史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