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习近平关于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三维解读
王增福 毕国帅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结合时代和实践的新特点、新要求,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涵盖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内容、现实关照和未来发展,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定位、重要价值和传承发展,是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思想纲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动力、抵制各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场域;理论逻辑;价值意义
【作者简介】王增福,男,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济南  250358);毕国帅,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91)。
【原文出处】《观察与思考》(杭州),2019.12.30~40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中的作用研究”(16ALJJ05)、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和山东省委党校创新工程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质研究”(18BDCJ03)的阶段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特点与要求,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发展,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实现民族复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和引领,离不开中华文化的自信与自强,因而,我们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积极传承和弘扬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此,习近平同志在不同场合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核心精髓、时代价值、革新转化等问题作出了创新性论述,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思路,是新时代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型,发挥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科学指引和重要遵循。
一、习近平关于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时代场域和现实条件
时代场域的变化和现实条件的更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发展和继续完善提供了时代境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反应和深刻洞察新时代变化趋势,根据现实条件反复强调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强烈的文化自信心,充分彰显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自觉和坚定追求。
(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双重变奏,文化的民族主体性的彰显和理性自觉,是习近平论述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场域
经济全球化业已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联系更加密切的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全球化使各区域的自给自足和闭关白守状态被各民族的互相来往和各领域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皆是如此。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不再孤立地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传播随物质条件的日益改善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变得更加频繁和迅速有效,各民族文化的自我封闭日益成为不可能,文化全球化成为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在文化领域中的一种延伸。
文化全球化的演进推动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积极因素的趋同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球文化将实现一体化。因为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不只有导向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单一力量,同时也包含一些制约全球文化一体化的力量,使全球文化呈现出多维度、多元性的特征。也就是说,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非但不会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演进而逐渐消除,甚至可能出现一种文化独霸世界或几种文化并存支撑世界的局面。相反,随着世界上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也越来越趋于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可以说是当今文化全球化演进过程中的主要形态。不可否认,过去由于西方经济在世界上的强势地位,西方文化拥有着强大的物质基础,使西化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中华民族文化也在这样的背景下受到影响和冲击。在当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日益成为时代潮流的背景下,旧时的殖民体系和冷战时期的集团对抗早已不复存在,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走上了发展快车道,世界各地区正逐渐形成多个发展中心,而每个国家或地区也会因各自的利益取向不同发出不同的声音,使世界上任何国家或民族都很难再继续保持单一民族国家的纯粹性,由此,“多元文化”自然成为一股世界性潮流。
文化多元化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产物,但其发展不应成为丧失文化民族主体性的理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基于国家发展需要,通过对外开放不断吸取世界文化精华,积极融入文化全球化,并在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文化碰撞与融合中充分彰显文化的民族主体性,持续创造本民族文化的新特色,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使其成为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要一元。现如今“经济全球化进程正站在一个历史的十字路口上”,逆全球化风潮此起彼伏,不断增多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深刻影响着全球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今后如何在多元共存的全球文化体系中继续彰显文化的民族主体性,将是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新实践,是习近平论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条件
毛泽东说过:“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不可置否,善于总结实践经验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通过不断总结革命经验并将其升华为科学理论,以之为指导,继续发扬优点,努力克服缺点,然后才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多来,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领导全国亿万人民在不断奋斗、创造和积累过程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成就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没经验的智慧凝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猛的发展速度、显著的发展成就用“中国震撼”“中国奇迹”来形容并不为过。中国有着世界1/5的人口,已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总数,如此体量庞大的国家,仅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从一个落后国家迅速发展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消除了世界上最多的贫困,成为全球社会治安最好的国家之一,在全球化格局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一切无不让西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震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和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立足本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理想目标不断创新实践,“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取得了人民认可且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重大成就。从铁腕反腐正党风到决胜小康全脱贫、深化改革全发力、依法治理全覆盖、绿色变革护生态、核心价值凝人心,再到国防军队现代化,我国的治国理政在已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呈现出全新的格局,整个国家在稳定中求发展、促改革,经济、科技、国防等硬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政治、文化、外交等软实力不断实现新跨越,“软硬兼施”地推动了中国智慧、中国经验和中国理念迅速走向世界,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屡次提供中国方案,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根据法国益普索公司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中国人对国家发展方向的满意率高达89%,远远高于美国的36%和法国的13%。这较高满意率的背后是以人民整体利益为归依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安排,而道路、理论以及制度安排则承载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基因,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入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创新实践过程中逐渐呈现的。
(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先进文化的开拓者,是习近平论述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逻辑
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绵延五千多年而未绝的中华文化堪称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它蕴含着足以使包括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独特精神传统和丰富思想资源,能够为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提供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从传统文化思想中汲取养分。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身份转变,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其治国理政实践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逐步走向成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随着我们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发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传统文化逐渐有了理性的认识。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民族历史知识以及对中国革命实际运动的深刻了解,这三个方面在指导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运动胜利的过程中缺一不可,认为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还主张对旧有文化教育事业进行改革,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思想,实行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明确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应该成为党的一项重要方针。后来,虽然受到极左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我国在“批判地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走了一些弯路,但总体上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传统文化仍坚持了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合理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的理性态度,挖掘出许多至今仍很有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这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地从“文化大革命”中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继承了毛泽东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始终“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科学地处理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继续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懈探索,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把“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尚属首次。到了新世纪,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顺应时代潮流,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发展的理念”,指出“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这就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将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从而使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步伐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纵观90多载苦难辉煌历程,无论是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都牢牢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立足现实,一以贯之坚持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坚决剔除其中过时落后的文化糟粕,自觉珍视其中合理优秀的文化精华,不断创造符合时代变化需要和实践发展要求的新文化。一言以蔽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先进文化的开拓者。
二、习近平关于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和逻辑架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承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结合时代特点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我国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和弘扬哪些传统文化以及怎样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其内容丰富、视野广阔、逻辑严密,把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为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坚持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辩证统一,全面阐发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内容、现实关照和未来发展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把握、阐释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具体来看,既包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和发展走向的全面梳理,又包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精神理念与时代价值的深刻阐释,还包括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目标旨向与创新路径的明确阐述。
第一,立足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传统与社会实践,全面梳理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和发展走向。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探究中华传统文化,首先要搞清楚“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也就是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我们是中华儿女,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11),基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发展而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人民高贵的精神品格和崇高的价值追求,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倘若不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脉络和发展走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中华传统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12),其历千年不朽而传承至今,恰恰因之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深厚的历史渊源。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它西濒高山,东临大海,北接大漠,显著的地理特点孕育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且相互补充的中国传统文化。从经济基础来看,我国古代社会宏观上所强调的“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使农业经济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由此也让我国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伴随着农业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远古的先民们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关乎知识、信仰、礼仪、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规范等方面的文化传统。这些体现着深层次文化心理、民族性格的传统以经典形式固化下来,“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13),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必然要坚持两个指向,一是当今时代,二是整个世界,因为其“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14)这就要求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要面向当代和世界,发挥服务现实实践和人类文明的价值作用。
第二,着眼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多彩的表现形式,深刻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精神理念与时代价值。习近平同志指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15)在这条道路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塑造了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全世界都无不常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眼于中华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多彩的表现形式,从理论高度对其进行把握和梳理,深刻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精神理念、时代价值,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思想文化。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16)。这一思想体系涵括的政治、经济、伦理、文化、军事等各种具体的思想观点以及各不相同的话语理念,凝结着古圣先贤们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其内涵丰富深刻,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独特优势。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7)这些浩如烟海、异彩纷呈的传统文化资源承载着我国古圣先贤们提出的许多精神理念,包括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其“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18),仍可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丰厚滋养,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示,为治国理政提供重要借鉴,具有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
第三,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求,明确阐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目标指向与创新路径。中国共产党白成立以来,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肩负起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不可置否,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时又不是数典忘祖、妄白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和文化虚无主义者。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承载着中国人民在建设家园的艰苦卓绝过程中积累的伟大智慧。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高度明确阐述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态度、目标旨向与创新路径,使之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习近平同志站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立场上正视这一问题,他强调:“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19)历史和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强盛常以文化郁勃为支撑。由此,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自然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同志对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目标指向作了明确阐述,强调要把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使之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服务”(20)。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问题,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21),要用现代性的语言和形式“把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22),要更加积极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23),促使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表达,让人们真正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二)正确处理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世界文明的关系,形成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时代定位、重要价值和传承发展的科学认知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强调将实践至上的马克思主义与追求知行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辩证结合,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视域和思想维度出发,结合世界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逻辑结构和思想意蕴进行了深度解析,逐渐形成了对科学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实现了多种意义上的“视域融合”。
第一,合理说明强调实践至上性的马克思主义与追求知行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一致性,正确处理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辩证结合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性特征,契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的文化特质。“知行合一”是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中的重要理念,是一种基于心性修养的道德实践。道德不仅仅在于思想认识层面,更在于实际行动,道德必须见之于实践行动才能称之为道德。张岱年曾说过:“在中国古代,道德虽已成为一个名词,但仍包含两层意义,一层意义是行为的准则,一层意义是这准则在实际行为上的体现。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理解行为所应遵循的准则,这是‘知’的方面;更必须在生活上遵循这准则而行动,这是‘行’的方面。”(24)强调“知行合一”的传统文化与强调实践性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本质上是相契合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性与传统文化注重“知行合一”这两者的契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沃土。“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应主要不是提供形式或话语的支撑,而更多地是它作为基本国情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25)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必须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强调传统文化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式微;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忽略、贬低传统文化。因此,处理好马克思主义质的规定性和民族特色传统之间的张力问题,就要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中国传统。
第二,深刻认识中华传统文化是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厚文化底蕴,论证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历史关联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来自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改造,来自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揭示了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当代价值和发展方向,为新时代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深厚基础。首先,从理论上讲,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文化渊源之一。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对中国传统“小康”社会理想的继承和超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则是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中“礼法结合,德刑相参”的治国理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思想的承继和延续等。其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的角度讲,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各种因素合力推进的结果,而传统文化因素就是其中重要的内生性动力。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最广泛的民族认同,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文化基础,为中华民族继续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再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传播宣传角度上讲,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大众化的枢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价值取向、社会目标等方面承继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脉相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就很容易转嫁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同上面,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成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心理基础和桥梁。
第三,突出强调中华传统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等之间的辩证关系,挖掘阐释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世界文化多元发展和国家交往交流日益密切的时代,世界上存在着诸多不同多元的文化,这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这会促进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其孕育创造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承革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26),使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贡献更大的智慧与力量。
中国要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借助中华传统文化的支撑,就要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和重申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和思想意蕴,全面阐释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价值意义和现实策略,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27),是国家软实力提升和国际形象树立的重要保证。从世界层面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28),其能够为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国际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且“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天下大同’、‘协和万邦’的宽广胸怀,自信而又大度地开展同域外民族交往和文化交流,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29),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宽广的视角,大力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在学习互鉴中,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贡献”(30),从而实现中华文化发展与世界文明发展的有效互动,不断发挥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
三、习近平关于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学理价值和实践意义。具体来看,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指导,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思想纲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动力,其作为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前进指引,是抵制各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一)习近平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指导,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思想纲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根据和精神动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至关重要的精神命脉和软实力,我国经济强国、制度强国的建设归根到底需在民族文化中寻得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高度重视并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观,其对于指导当下中国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今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影响下,文化也愈发显现出多元交汇和谐并存的态势。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以对待外来文化和谐包容的态度著称,正是因为这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魄,中华文化才能延绵上几年而依然生机勃勃。在现今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要在自家发扬光大,更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与世界优秀文化的交流互鉴中进一步增添自身魅力。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正是科学指导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上,更好地向世界人民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采,推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思想纲领。
作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最新历史成果,习近平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在内在精神与理论秉持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脉相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前提是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来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目标是建设共产主义,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部分。中华传统文化即是中国具体的现实国情的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只有紧紧扣住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底色才能保有长久的生命力,不至于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选择决定道路,道路决定未来。“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必然要立足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我国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在根据和精神动力。
(二)习近平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在实践中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抵制各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文化复古主义”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自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阐发、传承与弘扬以来,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是我国历史的产物,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质,如何在面对当今时代具体现实中发挥出传统文化自身的价值与魅力,取决于我们如何创造性地实现传统文化的内在转化与顺应时势的创新发展。关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采取马克思主义的态度”(32),即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古为今用,区别对待,推陈出新,以科学的立场和方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取舍问题,坚持紧扣创造与创新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基于此,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无疑为我们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在如何评价和取舍传统文化的问题上,极易出现“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这三种错误的思潮。我们应牢固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科学地评判与继承传统文化。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33)“历史虚无主义”将历史视为无主体的偶然结果,否定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决定论,割裂当代与历史,现实与过去之间的必然联系,挖掉了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文化虚无主义”是近代中国颇具影响的文化思潮,其源于19世纪面对欧风美雨冲击下中国思想文化界企图“全盘西化”的文化选择。“文化复古主义”也是于近代中西文化对撞中兴起的一种文化思潮,与“文化虚无主义”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相反,后者是不加区分地对传统文化持全盘肯定的态度,死守传统的教条,不肯向先进的文明借鉴学习。我们要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的观点,尊重过去,承认当代中国的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注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评判取舍传统文化时绝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片面固执态度,应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到的进步作用,并为其进一步的传承与发展做出努力,同时也应看到传统文化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落后一面,予以正视和剔除。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建立在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习近平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文化建设中抵制各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的错误思潮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三)习近平关于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其正确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已然得到历史与实践的证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道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坚守的行动指南和立身纲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在内在精神与理论内涵上与马克思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性发展。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学说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基本出发点,必须在中华传统文化自身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找到根源,这对于正确理解二者的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34)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深刻指明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内在连结”,为我们在新时代处理好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以及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引。
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的大会上,针对我国文化建构的问题在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三个自信”的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没找到了更为深沉的精神动力,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魂魄,只有建立起文化自信,才可以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找到更根源、更持久的动力。习近平同志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35)文化自信从何而来,从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来。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更是我国理论制度及道路选择的深层次的精神支柱,我们只有在创造性地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才能为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新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注释:
①《习近平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人民日报》2017年7月6日。
②《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
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人民日报》2017年7月28日。
④张维为:《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制度原因》,《求是》,2017年第15期。
⑤《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4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0页。
⑦⑧《江泽民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18页。
⑨《胡锦涛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38页。
⑩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同本的基础工程》,《光明日报》2014年2月26日。
(1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
(12)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
(1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14年9月24日。
(14)习近平:《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文艺高峰》,《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日。
(15)(19)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
(16)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人民日报》2014年4月2日。
(17)《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03页。
(18)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
(20)习近平:《牢记历史经验历史教训历史警示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4日。
(21)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
(22)习近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
(23)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3月21日。
(24)《张岱年全集》(第三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20页。
(25)张明:《重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理论与改革》,2016年第3期。
(26)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
(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页。
(28)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人民日报》2018年8月23日。
(29)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
(30)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协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16日。
(3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2月18日。
(3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02页。
(3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75页。
(3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
(35)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2020年 第二期

2020年 第二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机理研究与路径探析
新时代加强思政课教师自身建设论析——对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思考
着力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的三重意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论析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重点难点问题调查与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重点难点问题调查与思考
“不忘初心”融入“纲要”课教学的价值依归和实施路径
以教学环境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品质的路径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诚教学”模式和本质释读
准确把握主导与主体在教学中的辩证关系——以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教学为例
论新时代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理路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体验及其优化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
看清当代西方新民粹主义
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
习近平关于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三维解读
习近平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贡献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及其核心问题
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探析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四个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的初心与现实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