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机理研究与路径探析
王建新 赵耀
【摘要】新时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需要多元主体和多方力量协同参与,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无旁贷,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同样义不容辞。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是自身使命所在,也是全员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遵循,更是满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求的现实需要。新时代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认识层面参与积极性“不尽人意”和实践层面参与实效性“尚欠火候”的突出问题,这影响到合力效果的发挥和同向效应的激发,亟须在观念引导、顶层设计和载体创新三大层面为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把牢“方向盘”、制作“规划表”、注入“新动能”,打通课程共建与合力育人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同向同行;合力育人
【作者简介】王建新,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赵耀,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思想政治课研究》(沪),2019.10.1~7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5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择优支持计划”项目“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成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视域开阔、内容充盈、要求复杂,既立足现实又回望过去、既启迪智慧又涤荡灵魂的关键课程。新时代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力量颇显“力不从心”,还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鼎力相助”。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应当“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守好自己的“育人渠”,也要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共种思政教育“责任田”,共同助力立德树人的目标实现和“大思政”的格局建构。
一、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是多方力量共同推动的结果,其中不仅包含着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自身发展的内部力量,还包含着社会系统推动的外部力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存在着多重可能性与必要性。
(一)使命追求: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负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天然使命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不仅是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使命要求,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客观需要。
一方面,这是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期待与要求。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已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2]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政课教学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参与思政课教学与研究是他们的应尽义务和天然使命。进入互联网时代,西方总潮不断涌入,意识形态剧烈交锋,大学生受到非主流文化的严重影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理应担负起价值育人的教学任务和社会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3]。这就要求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的学术造诣和高尚的师德学风,而这与思政课教师的素质与要求天然耦合、关联共生。虽然两者的教学任务和知识背景不尽相同,但同样的教学素质与发展要求促成了双方进行协同育人,实现课程共建的可能与需要。
另一方面,这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自身的重要使命。马克思高度重视合力的效果和作用。他曾指出:“协作的结果是,通过协作所生产出来的东西,比之同样多的人在同样的时间内分散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东西要多。”[4]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涵盖万千、包罗万象的复合课程,对象的多元性、环境的复杂性、需求的多样性与要求的严苛性使得具有单一知识背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难以承担全部课程要求和教学任务。单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无法对教育对象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教育与灌输,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不仅拥有着强大的哲学社会科学背景和知识含量,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宣导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提供理论支撑,同时它作为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课程本身就坚持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教育过程中渗透着价值育人的导向,能够达到润物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大有裨益。
(二)职责要求: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遵循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与根本任务,也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在立德树人的指引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政课拥有了共同的目标追寻和发展任务,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重要价值遵循。
一方面,明确“为谁树人”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前提要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的高等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5]。这“四个服务”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定了政治基调和发展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以发展社会主义为方向、以人民为中心、以现代化建设为任务,守好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政麦田”,敢于向不良思潮亮剑、向不正之风反抗、向错误思想出招。而守住“政治红线”、把住“思想风标”不仅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攻”,同时也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侧应”,只有各方共同发力、同向同行才能够真正筑牢意识形态的防线、建实思想道德的“堡垒”。
另一方面,弄清楚“所树何人”可让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明确目标追求。“立德树人”所树之人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其根本而言,“德”是时代新人的中心要义,“立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旨归。从这一层面而言,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同样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领航与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通过教育引导、精神陶冶和品德涵养使广大受教育者能够拥有为人之德、立身之德与处事之德,更好地适应和达到新时代的道德要求与品行标准。同时,我们还需注意到,“德”是时代新人的重要素质但并非全部素质,在培育受教育者良好德行之外我们还需关注他们的文化知识增长和专业技能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6]从这一层面而言,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应该根据所任课程的特点和分工融入立德树人的要求,在传授受教育者知识技能,培养其深厚学识和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加强思政教育,努力培育出兼具“高尚情操”与“出众才华”的时代新人。
(三)现实需求:满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与课程建设不仅是完成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时代使命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政课优势互补的基本途径。
一方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要求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在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世界大同的任务指向和时代征程中,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任务与挑战,如让人们充分认识中国梦实现的可能性与长期性,使他们既能坚定信心又不掉以轻心;又如随着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如何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向世界传播更多中国经验、发出更多中国声音、贡献更多中国力量,等等,这些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思考和回应的时代课题。而这些时代重任的提出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敢于承担铸魂育人的重要使命,其中不仅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倾囊相授”,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同样也应“不吝赐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7]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应自觉投身于思政课教学工作之中,致力于培育出一大批既具有国家情怀又具备世界眼光、既具有社会责任又具有突出才能、既具有斗争精神又具有踏实作风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民族复兴的时代伟业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
另一方面,课程共建的优势互补与弱势填充要求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有各自的突出优势也有自身的薄弱环节,而课程共建、责任共担是帮助双方优势升级、弱势转化的重要方式。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帮助受教育者加强政治认同、提升道德修养是思政课的重要任务,而课程的价值涵纳度高成为了思政课的重要特征,但在价值高涵纳度的背后却存在着部分思政课教师单纯以主流意识形态灌输为目标,有意拔高受教育者的政治素养要求,将共产党员甚至是领导干部的道德标准和政治要求硬性粘贴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上,忽视受教育者的成长需求和思想实际,致使价值观教育的接受度偏低。而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借“思想自由”之名随意照搬谣方的社会思潮和教育理论,以西方的学术理论作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立论之基,无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刻意回避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照,以“国际化”为由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边缘化、虚弱化、贬低化,偏离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轨道,严重影响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而双方课程共建、共同参与则可以很好解决各自的弱势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帮助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摆脱“价值中立”的认识窠臼,为其提供“修心之道”,帮助其校准政治方向、把准价值航标。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亦可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走出因忽视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思想实际而致使“价值接受度低”的困境,为其提供“立业之技”,紧密围绕大学生关心的改革发展、国家建设、自身成长等方面的问题进行释疑解惑,为思想政治教育所宣导的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提供知识铺垫和现实证明,从而使知识传授与道德养成能够相辅相成,齐头并进。
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状分析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参与思政课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优化,但与此同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引起注意,不应忽视。
(一)认识层面: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积极性“不尽人意”
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由于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和功能认识不清,把握不准,分析不透,没有及时认识到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参与教学的困难性,给课程参与造成了阻滞和障碍。
1.部分教师对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性认识“模糊不清”,忽视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和功能存在认识偏差,在他们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多还是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声和传播,是国家大政方针和政策规定的“传声筒”与“复读机”,思想政治理论课“假大空”的刻板印象仍在不同程度上干扰着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认识,以致部分教师直接认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缺乏理论支撑和学理证明的文件复制或政策复述。在他们眼中,学不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未来成长或者人生规划不会有过于重大的影响,而学好哲学社会科学这类知识性和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才能够在未来的就业浪潮和职业选择中抢得先机。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重要”“无用论”的错误认识使得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价值“置若罔闻”,对参与其中的必要性“不屑一顾”。
2.部分教师对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功能性认识“偏于一隅”,无视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可能性
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高校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将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作用局限于依托自身的专业属性和学科功能对受教育者进行特定的专业技能提升和促进其知识增长的狭隘认识,认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重在“育智”和“长才”,缺乏“育德”的能力和效用。而这种将意识形态属性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剔除、将科学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弱化的功能二分的片面化认识不可避免地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树立起一道厚重坚固的“屏障”,使双方同向同行、互融互通的可能性被人为割裂。同时部分高校缺乏全员育人的整体布局和科学谋划,缺少系统管理的制度安排,致使诸如哲学、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饱受条块化管理的困扰,缺乏整合互融的体系助力和机制推动。分属于不同部门和学院也使得诸多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产生了“各自为战”的“门第之见”,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事情,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事业与任务,应该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等专门人员承担,与自己的关联不大。这种过于强调哲学社会学科专业特性、忽视协同育人的片面认识也使得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丧失了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部分教师对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难性认识“稍逊一筹”,轻视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严谨性
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价值和时代效用有所认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也非常重视,但由于对课程特点的认识不够正确,对教学活动的困难性估计不足,对课程发展的前瞻性认识不够到位,因而影响了参与思政课教学的质量,使实际教学过程与受教育者的课程期待和协同共建的课程要求存在一定差距,教育效果式微。例如有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参与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非此即彼”的单向性认识,要么完全以自身的理论特长为基础进行纯粹的知识性教育,只顾“加水”,忘记“放盐”,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升人的道德修养层面功力不够,思想政治教育的味道不浓;要么过于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进行纯粹的政治宣传和品德宣讲,忽视了课程的现实性关照和学理性支撑,只顾“放盐”,忘记“加水”,致使意识形态味道过浓,易引发学生的叛逆与反感。还有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趋势认识不够,缺乏对前沿教学工作的探索意识和新型教学工具的使用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未能很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这些也在很大程度上阻滞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上的融合和投入,对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造成不利影响。
(二)实践层面: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实效性“尚欠火候”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偏于形式、途径窄化、效果式微等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合力育人的现实效果和同向同行的时代作用。
1.参与形式上“配合多融合少”
当前阻碍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深入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问题是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处于“出力不合力、行动不联动、配合不融合”的发展窠臼之中。部分高校因缺乏“下好整盘棋”的全局部署,对分属于不同行政部门和学院组织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下达了不同的任务与安排,这种看似“各司其职”要求下的部署实则容易演化为“各为其政”的散漫状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常常是教书只管教书、管理只顾管理、服务只看服务,教师缺乏同向同行、协同联动的自觉意识和能动行为。同时部分高校在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协调机制、考核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上建设不力,致使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缺乏目标上的统一认识、内容上的整合互联、方法上的紧密衔接和资源上的借鉴互用,往往只是出于学校要求进行教学配合,合力育人效果不够明显。同时由于缺乏评价机制的奖惩激励和整体谋划的大局构建使得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上融合愿望不够强烈、融合路径难以寻觅,以致课程互建的内驱力显得薄弱,同向效应不够明显。此外,高校不同年级、不同阶段、不同专业间大学生本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积累和内在需要不是“千篇一律”的,有着各自不同的要求和特点,但是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育人对象的多元需要和学生群体的差异特征,对所有的教育对象采取“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和“千人一面”的教育内容,在教材使用、课程衔接和内容递进等层面也缺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积极沟通和深入探讨,致使教育目标空洞化、教育环节倒置化、教育内容重复化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合力育人、协同共建的课程建设要求难以达到。
2.参与内容上“表层多深层少”
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只是出于完成学校的任务要求和教学安排,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和课程设置没有进行充分认识和细致把握,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无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其中有的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简单镶嵌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中,没有对其进行详细解读和深刻论证,使大部分受教育者处于一知半解的茫然困惑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生命力在课堂上的光芒暗淡。同时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不愿花费时间与精力将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机融合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中,学科视野狭窄、交叉学科意识欠缺,甚至有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以“反马、西马”理论作为自身课程的基础支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大放厥词”,无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引领和道德培养的基础功能,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完全异化为知识提升课程或是宣扬西方理论和价值观的“道场”。这些只重视完成教学任务和课业工作而不仔细探究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内在关联和相互支撑的表层化参与无疑与同向同行的教改初衷相背离,也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的原则要求相违背。
3.参与途径上“要求多方法少”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时代思政课的创新优化,曾多次下发文件对思政课的建设发展提出指导意见和原则要求。在近期下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更是强调要“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8]。各级高校紧密结合思政课的建设意见和创优要求,在高校内出台了多项关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如何参与思政课教学的具体要求和整改措施以求促进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合互融。虽然当前中央和高校对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的课时安排、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形成了详细周密的规定准则和大纲文件,但是在参与途径上大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还是固化为单纯的课程教学、局限于狭窄的课堂场域。仅仅依靠课堂主渠道的力量无法对全部受教学者进行全时域、全过程和全方位的整体辐射和全员关照,在课堂主渠道之外我们还需聚集社会实践活动等微循环的力量,而在这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明显有些“力不能及”。同时部分高校也存在着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通过课堂之外的方式参与思政课“无关紧要”的偏颇认识,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等其它方式参与思政课教学的载体建设方面发力不足,导致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的渠道闭塞、方法单一、途径狭窄,在一定程度上使参与效果“难尽人意”。
三、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优化
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合力育人的蓝图绘制中,正确的观念引导、科学的顶层设计和有效的载体创新是提升合力育人效果、增强课程同向效应的关键所在。
(一)观念引导:纠正错误认识,为教师参与把牢“方向盘”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分属于不同的学院组织,由于教育对象和学科属性的不同,在融合互通中产生的一些错误偏见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不同课程同向同行的实施,不同教师共同守好思想政治教育“责任田”的状态。我们必须意识到在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强调专业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公共性的同时双方依然具有巨大的联合需要和共建可能,要规避将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割裂分离的狭隘认识,克服对双方课程的不良偏见,积极推动合力育人意识和课程共建观念的塑造与培育。一是要防范将独立思考问题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相分离的错误思想。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看来,教育应该是不受任何政治控制的推崇自由思想的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在妨碍思想的创新性和独立性。这种认识无视社会前进方向、不顾社会发展规律,在这种“政治真空”包裹下“思想自由”不仅无法实现学术创新和理论突破,也难以培育出德才兼备、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我们要“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落实到思想理论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各方面”[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指引下,独立思考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社会客观环境的制约,将政治性与思想性相分离的思想无疑是极端错误的,必须予以抵制。二是要克服将道德养成与智识提升相分离的错误认识。德才兼备是时代新人的重要特质,但在高校之中,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将道德养成与智识提升相分离,甚至认为“才能”重于“德能”,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方面进行传授和提升,而对学生的德性人品方面“不闻不问”。只要学生的学业成绩好就认为其在德行方面也会是出类拔萃的。一旦学生出现品行不端的问题就将责任推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是他们工作不力。而这种将道德养成与智识提升相分离的观念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不敢担当的“逃兵”心理的反映,在这种理念支配下也容易培育出言行不一、表里二分的“伪君子”“假好人”,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健康开展非常不利,必须及时制止。三是要规避将学术研究与思想宣传相分离的错误认识。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还存在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缺乏科学精神指导和科学理论支撑的以喊口号、传文件、读报告等简单方式构成的教学活动的狭隘认识,否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认为以思想宣传为主要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称之为学术研究。我们应该认识到,思想宣传并不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述而不作,有效的理论宣传和思想宣导需要强大的理论支撑,只有将道理讲透讲明才能够真正被受教育者所接受和认可。所以,科学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就本质而言,学术研究和思想宣传都是对真理的追寻、对规律的遵循、对理论的研究,真理性、科学性和价值性是它们的共同属性,将学术研究和思想宣传截然分开的认识是对科学精神的违反和对科学态度的背离。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必须在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警惕和防止这些错误认识的侵扰,坚持合力育人、同向同行的育人理念,避免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落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分疏离异的沼泽。
(二)顶层设计:统筹任务安排,为教师参与制作“规划表”
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同向同行的关键在于整体谋划的顶层设计和合理细致的“融合配方”。一方面,加强政策指导,指明发展方向。中央、地方、高校三大层面要加强政策连接和方案互通。在国家层面应继续出台具体的德育政策,通过政策文件的下达明确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作用、必要价值和主要方向,并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的资金支持和师资培训提供政策保障。地方和高校要及时针对国家的政策指导结合自身的地域特点和高校特色对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提出具体的实践要求和任务安排,从而为教师参与“布好局”“谋好篇”。另一方面,推动机制建设,整合育人力量。一是要加强合力育人的领导机制建设。要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结合各个专业、各个部门、各个组织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专业特点和学科特性出台具体的分众性计划和整体性设计,在制度层面上明确教师参与的教学目标、工作分工、职责要求和考核标准等,从而使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参与思政课教学方面能够目标统一、职责明确、步调一致。二是要加强合力育人的协调沟通机制建设。在教师参与中不仅要使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能够“各尽其责”,同时也要推动其“整合互融”,要在充分发挥不同教师的学科优势之外注重发现和把握其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交叉点、衔接点与结合点,为双方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和经验互鉴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推动双方的有机互融。三是要加强合力育人的评价激励机制建设。要通过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和监督机制建设对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政课教学进行常态化调查、综合性评价和长期性监督,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和奖惩两种激励手段帮助教师进行自省评估和反思调整,敦促教师发扬自身优势、补齐自身短板,从而更好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提升合力效果。
(三)载体创新:拓展实践途径,为教师参与注入“新动能”
做好思政大餐,不仅要求哲学社会教师要有“好配方”,同时还要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提供“好厨具”。一是要加快教师参与的平台搭建。通过科研项目互研、交叉学科交流、学术争鸣探讨等教学平台建构,教师学习社区、微信工作群、在线答疑等网络交流平台建设,知识资源库、教学资源库、思想智库等信息共享平台完善等为教师参与的平台搭建“添砖加瓦”。二是要推进教师参与的方法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0]哲学科学教师要熟练运用以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的教学研判系统、教学评估系统和学生分析系统,从而在查漏补缺的同时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教学设置和手段设计。此外,要加强对慕课、翻转课堂、智慧教室、仿真实验室等新型教学工作的认识和使用,挖掘“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11]的道德要素和育人力量,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滋有味”和“有声有色”。三是要助推教师参与的途径拓展。要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衔接与融通。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教材参编、教学培训等教学形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同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难点、社会要求的教学重点和学生需要的教学焦点,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思政主课堂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同时也要借助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和德育力量,通过校园文化的情境渲染和环境陶冶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道德彰显与现实确证等助推思想政治教育的虚实结合和情理相间。
参考文献:
[1][9]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01).
[2]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01).
[3][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0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78.
[5][10]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6]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8]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19-08-15(01).
[1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0-28(01).

2020年 第二期

2020年 第二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机理研究与路径探析
新时代加强思政课教师自身建设论析——对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思考
着力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的三重意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论析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重点难点问题调查与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重点难点问题调查与思考
“不忘初心”融入“纲要”课教学的价值依归和实施路径
以教学环境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品质的路径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诚教学”模式和本质释读
准确把握主导与主体在教学中的辩证关系——以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教学为例
论新时代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理路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体验及其优化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
看清当代西方新民粹主义
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
习近平关于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三维解读
习近平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贡献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及其核心问题
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探析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四个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的初心与现实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