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
刘吕红 丁郁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需要始终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是准确认识和把握政治性与学理性的本质特征及其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得出的理性研判,事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方向性、科学性和原则性,迫切需要辨明廓清泛政治化、学理性缺位、政治性与学理性疏离脱节等问题,探寻政治性和学理性辩证统一的实现方法,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方向正确、方法科学、原则明确。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政治性;学理性;统一
【作者简介】刘吕红,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丁郁,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19.12.91~95
【基金项目】本文为“刘吕红名师工作室”承担的“高校四门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重难点问题的理论阐释及教学运用研究”项目阶段成果。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相统一”,其中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居于之首,蕴意着统领之意,成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原则。准确把握思政课的政治性、学理性的本质特征及其辩证关系,科学应对各种严峻挑战,积极探索实现路径,有利于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升思政课的感染力、说服力与解释力,始终保持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正确与方法科学。
一、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意蕴
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准确认识和把握政治性与学理性的本质特征及其辩证关系的基础上得出的理性判断,彰显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本质意涵,事关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性、科学性和原则性。
(一)坚持政治性为根本立场,解决的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性问题
1.根于思政课本质属性的内在规定。政治性是思政课的首要属性和鲜明特性。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旨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贯彻的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1]377的内在要求,落脚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目标上,内在规定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方向。
2.源于思政课长期实践的历史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政课在不断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改革创新,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其中最根本一条就是要坚持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政课就是“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用以观察社会问题,分析社会思潮以及指导科学研究”[2]。纵观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历史进程不难发现:政治性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引领和贯穿其中的显性主线,关系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成败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3.基于思政课根本任务的现实同应。思政课承担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任务,承担着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现实要求,载承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使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主渠道。思政课要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两个百年”梦想的奋斗之中。[3]这是基于政治层面对新时代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直接回应,规定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目标与旨归。
(二)坚持学理性为理论基石,解决的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科学性问题
1.由思政课科学理论的内在属性所规定。学理性是思政课的内在属性和根本特性。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基础,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职责,涵养铸造学生的理性思维和价值立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由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成的系统知识结构,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特殊规律。同时,思政课的立身之本和最大优势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人民性与实践性、发展性和开放性,这些本质属性赋予了思政课改革创新学理性根基与科学性依托。
2.由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所决定。习近平指出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3]深刻揭示了思政课要有学理支撑的内在要求,阐明了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凸显学理性的实践内核。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4]11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要解决理论难以解释现实、现实难以彰显理论的问题,实现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确保“学理论”“懂理论”和“用理论”之间的有机衔接,充分彰显思政课的科学性。
3.由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客观需要所驱动。思政课是孕育思想、传播理论的“主阵地”,是争夺意识形态领导权、话语权的“主战场”,是宣传马克思主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当前思想领域的斗争十分尖锐,迫切需要以透彻的学理性分析来辨明、批判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同时,思政课要坚持以科学为本、以教学为本、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基于学理性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方法论,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话语体系,增强思政课的学理性,保证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科学性。
(三)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解决的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原则性问题
1.思政课内在矛盾的外化彰显。思政课是政治课与理论课的统一,政治性和学理性是思政课内在矛盾的本质外化。任何事物发展过程都是绝对变动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统一,正如毛泽东所说:“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5]333思政课改革创新内在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矛盾运动,在育人目标上体现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表现为政治性内容和学理性话语的相得益彰。总的来说,把握政治性和学理性两者矛盾运动的内在机理,寻求两者逻辑白洽的实现路径,使对立双方相互渗透、包含、转化和贯通,构成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实质。
2.思政课培养目标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这个根本问题要求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站稳政治立场,夯实学理基础。没有政治性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就会陷入“那些封建的、资产阶级的、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的、虚无主义”[6]874的歧途;没有学理性支撑,思政课改革创新就会陷入纯粹的政治说教而缺乏理论说服力和现实解释力。因此,思政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既有坚定政治立场又兼具深厚理论根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践依据。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得出的正确认识,也是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入推进的实践依据。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378阐明了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把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内在逻辑,准确回答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政治性与理论性之间的逻辑关系,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提升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前瞻性和科学性。
二、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廓清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关系误区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化、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透、多元化社会思潮交织蔓延,思政课改革创新在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过程中,需要直面泛政治化、学理性缺位以及政治性和学理性疏离等严峻挑战,破除思政课改革创新实践中的显性与隐性障碍。
(一)泛政治化消减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动力
1.政治性赋予思政课改革创新以生命之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4]550思政课首先是政治课,政治性是思政课的“生命”,是思政课存在和发展的力量之源,它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在现实中感受进步,在未来中实现理想,在理论与实践的交织中展现生机,成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魅力与灵魂所在。
2.泛政治化消减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生机。泛政治化的特点是边界不清、替代混同、简单泛化、处处贴政治标签,把原本不属于政治性或者政治性不强的内容赋予政治色彩,在实践中表现为把生活问题政治化、政治问题扩大化,故意夸大意识形态性,遮蔽思想性,忽视科学性,带有典型的非理性。泛政治化问题给思政课打下了“唯政治性”烙印,使思政课成为了“假、大、空、偏、旧”的“水课”,破坏了思政课的生机,侵蚀着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活力。
3.学理性缺失和消解是导致泛政治化的根源。仅有政治性而无学理性,思政课则不透、不实、不稳。深入剖析思政课改革创新泛政治化问题,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学理性的缺失和消解,表现在思政课教学中过多强调“政治正确”、“政治灌输”,而忽视了“学理论证”、“学理分析”和“学理说服”,使得思政课成为空洞抽象、枯燥乏味、毫无生气的干瘪课程,严重影响了思政课的吸引力、解释力和生命力,消减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蓬勃生机。
(二)学理性缺位弱化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支撑
1.学理性是构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理性之维。开展思政课的前提是依据“立德树人”目标建构的理论体系,其部分主题由政治决定,部分内容直接为政治服务。理论体系与政治话语的本质相通,其根基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规定:“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7]每门思政课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指导,至少有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点支撑,构建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理性基点。
2.学理缺位减弱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学术自信。当前,思政课存在不能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所关注的现实问题,导致学生“不信马”、“不言马”;存在不能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的理论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和正确看待现实问题尤其是政治问题,致使“个人主义”盛行、“享乐主义”泛滥;存在不能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导致学生难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导致“谣言成了事实”“真相却被蒙蔽”。
3.研究自觉缺失是改革创新学理性不够的根源。学理性不够根源于研究不深、不透、不自觉。深入剖析学理性不够问题,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具体实际研究学习不够深入透彻,在回应理论和实践问题,尤其是政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主动“缺席”或被动“失语”,缺乏勇于发声的正气和敢于亮剑的勇气,缺乏坚决批判和抵制错误思潮和观点的自觉,不能从学理上、根本上厘清道理、阐释逻辑、辨明谬误,减弱思政课改革创新应有的学术自信和理论自觉。
(三)政治性与学理性对立背离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原则
1.政治性和学理性是辩证统一的共生体。政治性和学理性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通过学理性展现政治性和通过政治性表达学理性是有机结合的共生性存在。纵观古今中外,没有不带政治性的教育。杜威指出:“教育是我们获得政治安全的唯一方法。”[8]34思政课是课程,它要遵循课程建设的一般规律,彰显课程设置、内容厘定、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学理性,这种辩证统一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共存共生。
2.政治性和学理性对立造成彼此消解。目前,有一种倾向是将政治性与学理性对立起来,或以政治性消解学理性,或以学理性消解政治性。前者把思政课当作单纯的政治宣传或政治说教而忽视了彻底的理论阐释,只注重政治知识的说教而忽视真理的强大力量,因此贬低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学术价值和学理意义;后者以“价值中立”方式进行思政课改革创新,只注重学术研究而忽略了正确的价值立场和原则方向,削弱了思政课的政治功能和意识形态属性;致使两者彼此消解,背离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原则。
3.理论与实践脱节是政治性与学理性对立的根源。思政课改革创新中政治性与学理性的对立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不够,在进行学理性研究中难以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彰显理论的解释力,导致学理性冲淡了政治性;在解释和改造中国具体实际中学理研究不够,不能从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去剖析现实问题,导致政治性消解了学理性;割裂了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阻断了两者之间的共生关系。
三、实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路向
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理性回应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中面临的严峻挑战,着力探寻两者内在融合的实现方法,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一)把握政治性,确保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学理规范
1.以政治方向明晰学理立场。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明确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学理立场,究其根本就是坚持人民立场。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9]具体而言,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理,实现思政课在学术立场和信仰上坚定而不摇摆;在教育内容上传播马克思主义及中国化的基本理论,确保思政课改革创新始终为民服务、为民发声。
2.以政治方向厘清学理观点。把握政治性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厘清和明确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学理观点。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0]437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具体而言,教师和学生要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用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认识和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等问题,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和分析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等问题,用社会两大基本矛盾的观点认识和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等问题。
3.以政治方向明确学理方法。把握政治性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厘清和明确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学理方法。习近平指出:“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11]具体而言,就是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坚持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积极面对和化解各种挑战;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
(二)筑牢学理性,构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政治话语
1.筑牢学理性的科学基石。思政课不是空洞的政治说教,而是有力的学理说服。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同时注重对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的系统和准确运用,解决“本领恐慌”,成为“行家里手”,摒弃“简单灌输”,注重“以理服人”,使学生深入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素养,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的人。
2.筑牢学理性的导向基石。思政课改革创新要立足问题导向,聚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中存在的政治问题,增强学理阐释、解读和引导,实现以学术讲政治、以学理引领政治。基于政治研判能力和鉴别能力的提升,通过学理支撑政治、学理服务政治、学理阐释政治,强化学理研究的政治导向性功能,增强学术话语与政治话语之间的有效融合。
3.筑牢学理性的规律基石。思政课改革创新是系统工程,需要推陈出新,更要总结经验,需要研究、遵循和把握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展规律、育人规律、教学规律,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厘清和把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在改革创新中既要回顾历史,不断总结经验,又要立足现实,坚持问题导向,更要面向未来,把握发展趋向,构建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的思政课理论体系,激发思政课的政治功能。
(三)坚持统一性,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科学发展
1.引领理论上的科学发展。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以政治性为灵魂,以学理性为基础,将政治性和学理性融入思政课改革创新体系,整体推进理论、教材、教学的一体化改革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学科建设,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与时俱进地进行思政课教材体系改革创新,涵养学术话语,构建学科话语体系,为政治性彰显提供学理支撑;注重建设学术评价体系,在坚守政治方向中不断丰富学理性成果,在学理性研究中凸显政治原则和方向;不断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果在理论上的科学发展。
2.引领实践上的科学发展。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4]506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于实践,就要让思政课堂成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和纽带,促进政治性与学理性话语转化为生动的实践话语,让思政课成为接地气的课程。正如习近平所讲:“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12]因此,要以坚定的政治立场保持学理研究的规范性,以政治性和学理性包容互动,引领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果在实践上的科学发展。
3.将政治性和学理性融入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全过程。思政课改革创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协同推进,以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为统领,将“八个相统一”全方位融入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全过程。融入教师培养管理的全过程,培养“六要”教师;融入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以政治性规定方向,以学理透析本质;融入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靳诺.改革开放40年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历史成就与基本经验[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0).
[3]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Z].学位[2005]64号.
[8][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M].傅统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
[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求是,2019,(1).
[1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020年 第二期

2020年 第二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机理研究与路径探析
新时代加强思政课教师自身建设论析——对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思考
着力建设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的三重意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科研一体化论析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重点难点问题调查与思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重点难点问题调查与思考
“不忘初心”融入“纲要”课教学的价值依归和实施路径
以教学环境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品质的路径探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诚教学”模式和本质释读
准确把握主导与主体在教学中的辩证关系——以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教学为例
论新时代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理路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体验及其优化路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根本原则
看清当代西方新民粹主义
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
习近平关于中华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三维解读
习近平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贡献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本质及其核心问题
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探析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四个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的初心与现实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