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认同功能
陈金龙
【作者简介】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  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20.10.6~8
【基金项目】本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防范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研究”(项目编号:2019MZD021)阶段成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既有利于消除绝对贫困,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塑造政党形象、国家形象、民族形象,增进人民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不是一种既定的状态,而是一种动态的建构过程,文化传统、历史记忆、制度架构、发展成就等要素进入内心体验,都可成为建构政治认同的资源。这里主要从政党、国家、民族3个维度,诠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认同功能。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进政党认同
政党认同是指政治主体在政治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对政党产生的思想、意识和情感上的归属感,是对政党价值取向、方针政策、执政能力的肯定性心理反映和态度表达。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目标设定、内涵明晰、路径选择都是我们党顺应人民诉求和时代发展趋势、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作出的科学决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党的宗旨的体现,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工作作风的展现。
中国共产党没有自身特殊的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在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而不是一部分人的小康。1978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5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元。2019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人民带来的实惠,既诠释了党的宗旨、兑现了党的承诺,也有利于增进人民对党的宗旨的认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小康”是发展水平的要求,“全面”是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的要求,“建成”是一种发展状态和结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协调各方面关系、凝聚各方面力量、化解各种矛盾和难题,对于党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是一大考验。适时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具体要求;以攻坚战的方式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弱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多措并举脱贫,凝聚各方面力量脱贫,注意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这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顶层设计、战略安排、路径选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社会动员与组织能力、政策制定与执行能力,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有利于增进人民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认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真抓实干,无论脱贫攻坚,还是污染防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都需要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做到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这体现的是一种务实作风。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1]85-86,“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2][5],建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从中央到地方逐级签订责任书。通过强化落实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也是务实作风的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有利于增进人民对党的工作作风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指南。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马克思主义的从实际出发、辩证分析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民民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的思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运用和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和理论魅力,有利于增进人民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认同。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是国民对国家的文化传统、发展道路、制度框架、国际地位等方面的知悉、接受和认可。国家认同不是与生俱来的,既来自教化熏陶,也来自现实体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诠释国家发展道路、彰显国家制度优势、提升国家国际地位,有利于促进人民的国家认同。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是由其历史积淀、文化传统、社会性质、现实国情决定的,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3]831同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的整体发展目标,并不意味着“全面小康”具有同时性和同步性。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之间的“小康水平”存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一个侧面诠释了国家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具体实施过程中时间、地域上的差异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有利于促进人民对国家发展道路的认同。
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人民增进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从13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概括,诠释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价值取向、基本构成、运行机制和发展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所以能如期实现,得益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势的支撑。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来看,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改革创新、通过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活力,这些制度优势得到了充分体现,人民能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感受和体察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进而产生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尊崇、敬畏和维护、遵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是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升的过程。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教育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社会长期保持稳定,国防实力日益增强。2019年,中国GDP总量接近百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总量1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30%左右。综合国力的提升,是人民增进国家认同的坚实基础。同时,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推进,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得到提升。据《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显示,中国整体形象好感度继续上升,6成以上海外受访民众认可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中国在科技、经济、文化、安全、政治、生态领域参与全球治理的形象获得更高认可,中国作为全球发展贡献者的形象备受期待。[4]这是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的表征,对于增进人民的国家认同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民族认同
民族认同是民族成员对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民族凝聚力、民族形象的认同,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认同的具体表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使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强化了中华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5]892这里的“小康”是指人民在辛勤劳作之后期待达成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代表先人对生活康乐、小富即安的向往和期盼。《礼记·礼运》中也表达了类似诉求:“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是谓小康。”[5]111-112这里阐明了“小康”的外在条件和内在规范,即通过实行“礼治”达到社会稳定的目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传统社会理想成为现实,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可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传统、守望相助的传统、政在养民的思想得到充分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增进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合力奋斗的结果,诠释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事实证明,脱贫攻坚不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全民族的事,通过动员凝聚各方面力量参与,形成了大扶贫格局。党中央要求强化东西部扶贫合作,推动东部地区人才、资金、技术向贫困地区流动,实现双方共赢。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人民团体等承担定点扶贫任务;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特别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多个少数民族先后实现整族脱贫,进一步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契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彻底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增进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这是我们人生之大幸。”[2]15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而且展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将进一步增进民族认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国有7亿多人摆脱贫困,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是全球最早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认可。世界银行前行长佐利克说:“毫无疑问,这是消除贫困的历史上最大的飞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作出了这样的评价:精准减贫方略是帮助贫困人口、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的唯一途径,“中国的经验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7]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国际社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就的积极评价,将进一步促进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生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生发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之上的观念形态,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民族面貌的改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提升,是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因素。同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兼具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文化自觉、政治自觉,国家认同的增进也是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因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文化共同体、民族交往共同体意识。
总之,政党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从不同维度诠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认同功能,彰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价值和认同意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4]我国国家形象全球认可度持续上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9-18.
[5]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下)[M].北京:中华书局,2017.
[6]胡平生,等,译注.礼记·孝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7]书写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N].人民日报,2020-08-31.

2021年 第一期

2021年 第一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略论思政课与理论思维——以青年教师理论思维修为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若干问题论析
做一名政治强的思政课教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基于全国465所高职院校的调查
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度体验的层次结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十不失”
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
力行新的教学理念,讲好“关键课程”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高校思政课,功夫下在哪
思政课教学要“内容为王”
大学生民法典教育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考
讲好“中国奇迹”:新时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基本要求
无缝对接: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拓展研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三维路径
论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以“链”的思维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导读
中国青年发展与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再出发
在提高学生的社会思潮辨识力中固本培元 ——谈提高和巩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的文化底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认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