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无缝对接: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拓展研究
黄岭峻 许换换
【摘要】高校思政选修课是思政必修课的强力补充和有益延伸。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背景下,各高校积极试水、深化改革、努力创新,孵化带动了一系列创新型思政选修课程,成功打造了特色思政选修金课,从时间、空间和受众三个维度,即“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期到假期”的时间维度,“从线下到线上”“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一所高校到校际联合”的空间维度,以及“从受众整体到受众个体”“从传播主体到主客互融”的受众维度,有效拓展了高校思政选修课的辐射范围,实现了高校思政教育时间、空间和受众层面的无缝对接,深化了高校思政课育人效果,推动了“三全育人”大思政体系建设,切实增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拓展;“三全育人”;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黄岭峻,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党的建设;许换换,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党的建设(湖北  武汉  430074)。
【原文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20.10上.66~7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研究”(15JDSZK117)的阶段性成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是新时代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政课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传统“4+1”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思政教育问题整体化与课程分殊化、思政教育需求多样化与课程格式化、思政课教师专业化与课程跨学科、思政课教学具象化与课程抽象化的矛盾,对于这四个矛盾的有效解决,则有赖于“4+1”之外再“+1”,即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程(以下简称“思政选修课”),它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以下简称“思政必修课”)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延伸,尤其是特色思政选修金课实体的打造,更能切实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传播力、吸引力和实效性。高校思政选修课应在坚持和巩固思政必修课基础性地位的同时,强化顶层设计理念,整体协调、统筹规划、全面部署、系统实施,从时间、空间和受众三个维度拓展延伸范围,以扩大高校思政教育辐射圈和作用层,增强高校思政课育人的整体效果,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全天候、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等方面的无缝对接,最终构建相补充、相呼应、相促进的高校思政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育人体系,培养真正为党为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时间维度的拓展
全程育人能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纵向上审视,不断线、不留白”[1],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进行时间维度的拓展延伸,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全程育人的创新实践和重要举措。因此,在高校思政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要随时调整状态、拓展思维、抓住时机、积极创新,延伸高校思政教育效果,采用多渠道、多手段、多方法,“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期到假期”两个时间维度拓展延伸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进而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时间维度的无缝对接,形成高校思政教育长效育人整体机制,切实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
1.从课内到课外。高校思政课是高校意识形态宣传的“主战场”,要充分发挥思政选修课的作用,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但由于课堂教学的延时性、单向性、封闭性、局限性等特征,思政课课堂教学往往会陷入“乏力”困境。传统高校思政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时代变化和学生发展需要,因此,适时适地延伸高校思政选修课教学渠道和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要结合时代特征和教学要求将思政选修课从“课内”拓展延伸到“课外”,不仅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重要育人作用,而且创新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不断加深课外延展性育人辐射效果,于无形之中引导学生价值观走向,潜移默化地输入主流价值观念,培养国家需要的新时代栋梁之材。
当前高校思政选修课把握“势”的变化,不断攻坚克难、探索创新之路,孵化了一批新的地方创新型思政选修课程,实现了高校思政选修课课堂教学时间维度的有效拓展和延伸。不同高校、不同学院的具体实践有所不同,但都以全程育人为基本目标,将思政选修课课堂教学与课外日常教育有机结合,把握任何可以引领学生、铸魂育人的时刻和时机,无缝对接式地教育和服务广大学生群体,强化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增强学生的理论、政治和情感认同,构建一体化的高校思政育人体系。以华中科技大学热门思政选修课《深度中国》为例,它是大学生思政选修课改革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其中“深度中国工作坊”的化人育人理念和具体实践有效实现了高校思政选修课“从课内到课外”时间维度的拓展延伸。“深度中国工作坊”以课外预约形式搭建一对一的师生深度交流平台,利用课外时间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理论上指引学生、从实践上指导学生、从情感上陪伴学生,使高校思政教育更加富有“情怀”和“温暖”,更加具有高度、深度和温度。在课外特定空间的面对面交流中,“深度中国工作坊”有效解答了学生的困惑,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师生“你讲我听”的课堂单向灌输教学模式,无形之中将爱国情、报国志厚植学生心中,有效促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
2.从学期到假期。当前高校思政选修课课程建设已初具规模体系,各高校各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思政教育整体形势和自身特点力求突破瓶颈、达至创新,量身打造适合本校实际的系列创新型思政选修课程。湖北省“一省一策思政课”《深度中国》掀起一阵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之风,湖北各地高校纷纷借鉴学习成功经验,开设“中国系列”专题式思政选修课程,每学期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进行统筹规划、精心部署,以使学生“有所选”后“有所习”“有所得”,从而完成课程学期教学任务和教育目标。而高校思政选修课本身即是对思政必修课的深度拓展延伸,这意味着它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注重和强调课程的优化设置和目标成效。高校思政选修课程定期开展季度教学,每学期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以完美打磨每一专题、每一环节、每一流程,从而打造特色专属式高校思政选修课程,并不断朝着金课实体之路迈进,最终提升高校思政选修课程品质。高校思政选修课程学期教学中,应力求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学期学习体验和收获,增强思政选修课程“硬实力”,使学生每一学期都能收货满满的“干货”,从而改变学生对思政课“大而空”“无用论”的刻板印象和错误认知,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和认同度,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立德树人落地生根。
新时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思政教育方针和政策。为进一步“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必须在时间维度上对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进行“从学期到假期”的拓展延伸。“从学期到假期”主要强调的是课程学期育人效果的拓展延伸,而实现这种拓展延伸有赖于假期思政教育常态化体系建设,即将思政元素弹性嵌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场域之中,搭建具有选择性、可操作性、强示范性、高趣味性,同时不乏政治性、时代性和理论性的假期思政教育平台,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实时性的无缝对接。此外,疫情期间网上开课、线上教学已成为“战时”教育的新常态,这也为高校思政教育从学期到假期效果的拓展延伸提供了一定的教学实施条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和资源发挥“课堂教学”即时性、无碍化的知识传授和价值传输功能。譬如,湖北部分高校正在探索的暑期“深度湖北”课程,正是在坚持学期育人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将学期后思政选修课教育的辐射作用延伸到学生假期乃至人民大众日常教育中的典范。在假期时间开展可以选择性学习的思政选修课性质的专题式思政教育课堂,能够在聚焦社会热点、回应学生深度关切的基础上,将思政选修课的效果进行时间维度的有效拓展和延伸,从而达到无缝对接式的“全程育人”效果,进而有效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传播力、影响力和实效性。
二、空间维度的拓展
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进行空间维度的拓展延伸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全方位育人的创新实践和重要举措,在拓展延伸中要把握“从线下到线上”“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一所高校到校际联合和校社联合”这三个空间维度,不断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空间要素多层次、多领域、多范围的聚合反应和有效对接。高校思政选修课作为思政课课程体系的骨干分支,在思政必修课稳步推进的基础上能够为思政课课程体系增添活力要素。在高校思政选修课建设中,要深度融入系统性思维方法,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扩大教育辐射范围,协同校内和校外各单位、各条线、各部门整合全社会思政教育资源,全面部署、统筹推进,强化顶层设计,彰显课程特色,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空间范围的无缝对接,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发挥其对大学生灵魂塑造和正向价值培养的主阵地作用。
1.从线下到线上。高校思政选修课课程教学常常采用线下模式进行常规性授课教学,并在具体实施中不断融入创新要素。结合当前高校思政选修金课创建和打造趋势,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与实践基础上,思政选修课课程教学中融入的诸多创新性要素也在累积递进中发生“质”的变化,不断进发出教学成效层级上的集合光束,具体表现为学生层面的“要我来”变成了“我要来”“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要我听”变成了“我要听”,学生主动改变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刻板印象,提升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思政课程的化人育人效果得以增强。在重点开展线下教学创新举措过程中,当下高校思政选修课建设同时适度融合新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教学互动、困惑解答和效果反馈收集,如《深度中国》金课品牌打造传播过程中对线下线上混合教育方式的成功结合。尽管高校思政选修课在教学体系、方式和手段等方面已有创新尝试,但随着“势”的不断发展和“术”的不断变化,高校思政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还会不断闪现新的突破口,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的拓展延伸指引方向并对之提出了更高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3]高校应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突如其来的疫情暂时打破了疫前常规化“线下+线上”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真正推动了高校思政选修课“从线下到线上”模式的转换以及空间维度的拓展延伸,实现了高校思政课线下与线上课堂教育教学的无缝对接,达到了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目标,真正落实了高校意识形态常态化工作机制。此外,高校在思政选修课课程群打造和体系建设上应迅速顺应时势、转变思维、变革方式,积极拓展和延伸思政选修课空间范围,全面提升高校思政工作质量。以第五季《深度中国》为例,为适应疫情防控“战时”体制机制,以及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发展趋势,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等相关要求,该课程积极开展和创新“互联网+思政教育”线上教学模式,很好地实现了非常时期“面对面”向“键对键”的转变。该课程也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深度挖掘抗疫中的思政育人元素深化教学内容,深度融合新媒体和新技术拓展教学效果等等,化“疫情危机”为“思政契机”,努力打造“线上”高校思政选修金课,并在后续思政教育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线上好评不断、情感共鸣强烈、学习热情剧升、政治认同倍增便是思政教育有效接受的最佳说明。
2.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4],构建全民终身教育理念意义重大。终身教育的核心即德育教育,也就是思政教育,它是一项终身性学习课程,贯穿于每个人的终身教育之中。高校思政教育要不断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构建终身思政教育体系,协调各发展要素形成全社会协同配合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新时代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必须有效拓展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对思政必修课核心地位基础上的骨干分支——思政选修课进行有效延伸,从思政课堂延伸到所有课堂,从思政课程延伸到课程思政,以充分发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充分发挥其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从而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整体格局的拓展和延伸,深度强化思政课程育人的整体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5]要深挖所有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设计,形成高校思政必修课、选修课和专业课相互协同、相互配合、有机统一的思政课程整体教育体系。当前高校思政选修课在构建、推广和示范过程中应注重对接融合各学科、各专业和各领域教学资源,深入摄取和广泛吸收其中的思政元素,不断实现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空间维度的拓展延伸,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思政必修课进行强力补充和深化拓展。此外,高校思政选修课的增设和开展本身即是课程思政的一种实践探索。当前一些高校在疫情期间探索线上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之路,以实现新时代网络教学的课程思政,并进一步增强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育人效应。在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更应积极拓展和深化线上课程思政教学,完善线上课程思政资源,形成线上与线下一体化的课程思政新格局。在此新格局构建中,“课程思政在德育的基础上,还是要体现出中国特色和中国话语”[6],发出中国声音,培养为党为国服务的中国力量。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选修课建设更应注重将课程规划、价值引领与学生成长规律有机结合,拓展延伸课程育人范围和效果,全方位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学生价值走向,增强学生的“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为党分忧、强化意识、铸魂育人,培养一心向党、一生跟党走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从一所高校到校际联合。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改革成效显著,思政课课程体系在积极试水中不断完善,尤其在当前思政教育创新举措之中掀起高校思政选修金课打造之风,以把稳思想之舵根基为前提切实促进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有效接受,扩大思政教育的影响和辐射范围,推动了思政课程区域性的“课堂革命”,这种“圈式涟漪”的波动改革效果进一步实现了多方合作共赢,高校思政选修课也由此得以实现“从一所高校到校际联合”甚至“校社联合”的空间范围的拓展延伸。空间维度上高校思政选修课的跨院、跨校、跨区域拓展延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校内联合、校际联合与校社联合。在校内联合方面主要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内部教学团队成员的联合、校内其他学院师资的引进和校内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在校际联合方面主要体现为跨校马院的联合共建、马院同行的资源共享和多校教育的协同推进;在校社联合方面主要体现为社会力量的有效引入、社会平台的大力支持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链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使命。”[7]当前地区性高校思政选修金课建设已基本实现了跨院、跨校和跨区域的空间维度的拓展延伸。以《深度中国》为例,其金课实体打造和品牌传播过程引发了一系列校内校外“深度对话”的区域性连锁反应,在《深度中国》孵化和带动之下,湖北各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得以强化。在跨校、跨学科、跨团队的交流合作与潜力开发中,各高校陆续产出了一系列创新型思政选修课程,并在后续的具体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学生的出勤率、抬头率、互动率和点赞率显著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学生反馈和满意率大幅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也更加突显,名师效应下的教学团体联合共建和优势互补也真正使课程实现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教育效果。此外,由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深度学习·深度湖北”公益讲坛同样充分利用湖北各高校资源和力量打造专题式线上思政教育课堂,并成为暑期深度拓展和延伸高校思政教育效果的生动实践。尽管如此,新时代各高校仍需大力构建“三跨”空间育人共同体,形成高校思政教育整体合力,推动高校思政课建设迈进深度融合发展之路,进而拓展和延伸高校思政选修金课辐射散发式的协同育人整体效果。
三、受众维度的拓展
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进行受众维度的拓展延伸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全员育人的创新实践和重要举措。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并形成育人合力,其中学校起着集中性、系统性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育的系统化育人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8]高校思政选修课在培育目标上延续着思政必修课化人育人的重要任务和使命,亦拥有自身独特的课程属性和特征,在拓展延伸思政教育效果中更加注重受众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新时代要持续推进高校思政选修课受众维度的拓展和延伸,“从受众整体到受众个体”“从传播主体到主客互融”两个方面着重拓展深化,提升高校思政选修课“横向整体化”基础上的“纵向个体化”育人效果,充分发挥师生关键“双主体”作用,调动“两大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受众范围的无缝对接,深化高校思政课整体育人效果。
1.从受众整体到受众个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9]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效果,教学内容是思政课的根本,教学效果是思政课的终极目标。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往往倾向于针对学生整体进行备课授课,更多关注受众学生群体的整体性身份特征,以此为授课对象开展统一式的课程规划和教学设计。高校思政选修课则在教学内容和效果上对传统高校思政课进行了强力补充和拓展延伸,并在持续创新实践中不断取得新发展和新突破,实现“从受众学生整体到受众学生个体”受众维度的拓展延伸,从而持续深化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成效。高校思政选修课“从受众学生整体到受众学生个体”的拓展延伸主要针对思政课程的“对象性”授课内容,涉及“横向整体化”和“纵向个体化”两个方面的受众维度拓展延伸。从受众学生整体的横向范围角度来看,高校思政课的一般教学内容具有整体性、通识性和概括性等特征,是在“总”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再进行“分”的讲授,往往是对横向范围的受众学生整体进行课程讲授,其教学效果往往也是整体层面的概括性效果,对于受众学生个体“针对性教学”的关注度和培养度不够,较多忽略了学生个体化的成长需要和思政需求;从受众学生个体的纵向范围角度来看,高校思政选修课在吸收整体性教学内容和广义效果的基础上,又深度融入了个体化的关怀要素,增添了个体化育人角度的切入点,不仅实现了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也获得了学生课堂有效融入和现实需求实现的至佳效果。高校思政选修课在“从受众学生整体到受众学生个体”的拓展延伸中,适度增加了对于教育对象的关注点和聚焦点,不仅从受众学生整体层面出发对课堂教育进行思维风暴式的顶层设计,而且从受众学生个体层面出发给予学生个体化思政教育需求等方面的高度关注,从而切实从受众学生主体地位出发拓展和延伸了高校思政课育人效果,并进一步增强了高校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吸引力和实效性。
2.从传播主体到主客互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0]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的关键“双主体”,只有切实调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目标的实现。传统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受众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地位,不利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接受。当前高校思政选修课正“集体发力”,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着力加强思政课育人效果,在受众维度上实现了从传播主体到主客互融的拓展和延伸,将传统高校思政教育的“主客模式”转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主模式”。思政课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中的单一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都在提升,这就充分发挥了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作用,构建了和谐融洽的交互主体性师生关系,有效调动了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以及受众学生群体求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构建师生互融、互促、互享的思政课教育共同体,进而提升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力,促进思政教育的有效接受。譬如,高校思政选修金课《深度中国》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实现了“从传播主体到主客互融”的受众维度的拓展延伸,形成“主主模式”,充分发挥高校思政教育“双主体”的互动教学作用,切实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胡守敏.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
[2][3][5][8][9]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4]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6]王海威,王伯承.论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4).
[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2018年5月2日)[N].人民日报,2018-05-03(2).
[10]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021年 第一期

2021年 第一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略论思政课与理论思维——以青年教师理论思维修为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若干问题论析
做一名政治强的思政课教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基于全国465所高职院校的调查
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度体验的层次结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十不失”
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
力行新的教学理念,讲好“关键课程”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高校思政课,功夫下在哪
思政课教学要“内容为王”
大学生民法典教育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考
讲好“中国奇迹”:新时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基本要求
无缝对接: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拓展研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三维路径
论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以“链”的思维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导读
中国青年发展与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再出发
在提高学生的社会思潮辨识力中固本培元 ——谈提高和巩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的文化底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认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