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力行新的教学理念,讲好“关键课程”
李昱静 王宏波
【摘要】要讲好思政课这门关键课程,一定要学深、悟透、力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的思政课新教学理念。为此,首先需要弄清学生对价值取向的认知特点,把脉学生的认知心理变化特点,把握学生的认知思维角度,针对学生的认知行为方式,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同时,课程讲授要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事理为基础,揭示学理内涵、阐释政理原则,达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要运用知识输送价值,实现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要贯彻建构性批判思维方式体现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要通过启发性实现灌输性,落实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
【关键词】习近平;思政课;关键课程;新教学理念
【作者简介】李昱静,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宏波,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9)。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20.9.95~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以‘三理贯通’提升思政课教学科学化水平研究”(项目批准号:19VSZ063)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2020年第17期发表重要文章,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如何讲好这个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讲好思政课的新教学理念。在这篇重要文章中他就“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提出了思政课课程建设“八个统一”的标准和要求。这“八个统一”的要求全面深刻,现实针对性很强,既有对体现教育本质的要求,也有对体现教学规律的要求,还有对教学管理方面的要求,对不同课程的教育方式的不同要求,更有对思政课教学理念与方法的要求。如果从思政课教师如何讲好思政课方面来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这几个重要的统一,反映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思维创新的新要求,揭示了思政课教学讲授的规律和本质特点,体现了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新理念,对于指导教学思维、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力行这个新理念是推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法宝。
一、把握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力行新教学理念的重要前提
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就要求思政课的讲授者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明确学生的理论需求,了解学生的思想困惑,把握学生的接受方式,有针对性地准备讲授内容。
1.单向度的能力发展取向,表现出工具理性的特点,需要加强价值思维
人的知识和能力具有综合性与多向度的特点。任何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都是专业性、社会性和政治性的统一。从知识的综合性上说,是专业知识、社会知识和政治知识的统一,从能力取向上说,是政治辨析和认同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统一。大学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综合性、多向度能力的教育。这种教育首先是通过学生的认知过程建构起来的。人的认知过程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获取、编码、储存、提取和使用,而认知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知道”“理解”和“会用”。以获取知识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大学生群体,认知价值取向更偏向认知的“会用”阶段,表现得更加“务实”,即注重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能力。大学生渴望通过“专业认知—专业实践”的转化,提升技能,改善生活,具有较强的工具理性特点:专注于寻求事物发展原因和结果的联系,不分析研究这种因果关系应用的社会价值和人类意义。这种忽视价值理性指导的认知思维使工具理性缺少了应用场景、实现条件和发展方向。如何实现个人的价值和意义?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多寡、技能高低问题,而是需要了解社会发展规律、认清社会发展方向,使个人能力取向和社会核心价值理念相协调,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如何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认知和价值理念,使他们把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与社会认知、价值定向的思维密切结合起来,培养他们从社会需求视角看待专业发展,确定专业能力的社会定位,思政课教学需要以学生利益关切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升学生人生境界,使他们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形成工具理性思维和价值理性思维相统一的学习取向,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2.概念性认知思维惯性,缺少实践知识,实践事理认知需要加强
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是以学习新知识为核心展开的。这种学习性的生活方式的基本特点是通过书本、课堂、习题相贯通的学习过程,建立新概念,理解新命题,掌握新方法。这种学习生活,容易形成概念性认知思维惯性,即通过直观的现象投射观察和思考问题,忽略现实的复杂性。这种思维惯性首先表现为通过概念去理解概念,习惯于在概念的王国里兜圈子;其次表现为对新概念的敏感性,当他们遇见新概念、新命题的时候,有很强的兴趣和认知欲望,倾向于接受新概念和新命题;其三表现为对未加深度理解的新概念进行类比推理,把具有片面性的某种新概念推广到对社会政治现象的认知过程中去。这三种思维惯性之所以在大学生的思维中表现突出,是因为他们缺少实践知识,体会不到概念的简单性与实践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对实践中的事理缺少感知,很容易跟着概念走。同时,这种概念性的认知思维惯性易与大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趋同性”心理和“独立性”心理同存共生,导致大学生易受以新概念为特征的社会思潮的感染。例如“普世价值”借“共同价值”偷换概念,以迷惑性逻辑误导青年学生,其特点是立足于生活的共同价值,宣传西方“普世价值”,处处指向资本主义虚假的“自由、平等、博爱”。这些部反映了大学生缺乏对概念背后的实质价值内涵的深化鉴别和对社会真实情景的直观体验和感受,忽略对社会发展复杂结构的分析,需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事理为基点,从理论和实践、概念和事实的统一上讲道理,以科学的理念和方法化解认知心理中存在的偏差,增强思政课教学的理论性和思想性。
3.认知风格个性化突出与科学的世界观尚未确立同在,亟须强化价值比较分析教育,强化对错误思潮的批判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全球化交往时代,活跃在互联网世界,个性化发展取向较强;同时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方法论尚未确立,自身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不足,使其对社会新问题和新矛盾的正确辨析难以形成,容易形成偏差性的社会认知。偏差性的社会认知对大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信息筛选的片面性。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每天接触海量信息,而自身知识储备不能支撑其有效甄别,容易导致信息筛选的偏差。二是认知判断偏差。大学生以校园生活为主,缺少社会生活阅历,或者盲听盲从,或者单凭个人喜好作出判断,出现认知判断偏差。三是情绪体验不理性。社会的开放性和价值多样性的思想冲击,使一些大学生产生极端思维,出现偏激行为。按照社会认知理论分析,这些认知偏差主要源于大学生两类认知倾向:一是以内外部有限线索为依据作出判断。二是认知信息加工方式差异。针对大学生认知倾向的特点,需要结合其现有知识体系,在思政课教学中,提供现实视角和正反面素材,启发引导学生在观点的讨论和思想的交锋中明辨是非,提升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消解认知困境,避免偏差选择误区,强化思政课的针对性和思想性。
二、力行新教学理念是新时代思政课教学创新的新要求
1.解决政治命题学理支撑不足和以学理性弱化政治性的问题,力行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这样效果才能好。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用学理性弱化政治性”。[1]思政课的主要功能是提高政治觉悟,讲好政治道理,但必须注意阐释好围绕政治道理的理论根基。如果只讲求政治高度而不注重学理分析,不注意探究政治命题背后的历史规律、理论内涵和逻辑关系,思政课就会演变成空泛的政治说教,教学就难以入心;而如果在课堂上“学理”讲了不少,但是不能与政治命题很好地相衔接,就没有实现思政课功能。比如在讲解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时,必须贯彻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要讲清楚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要以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的基本事实和结论为支撑,否则会使得大学生只记得“社会主义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政治结论,而不能从深刻的学理内涵、简洁的政理表述和历史规律运演的统一中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内心深处难以产生共鸣,从而影响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刻认识。
2.力戒价值塑造与知识供给相脱离的问题,力行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
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基本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建立在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知识宝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知识核心,也渗透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基因,还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丰富的实践经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而且突出地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发展规律性与世界格局变动的新趋势,还包含了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知识。因此,思政课的知识内容是十分广阔而深厚的。但是,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在知识供给与价值塑造的关系问题上,还存在着各执一端的情况。一种情况是,课堂教学只注意强调知识的供给,注重理论演绎和逻辑推理,但不强调对学生价值取向和政治方向的正确引导,弱化甚至放弃了对学生的社会主义的价值塑造。另一种情况是,有的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不厚,学术视野不宽,相关知识积累不足,在讲授教学内容时,只强调政治正确而忽视科学的知识内涵,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也不体现,把深刻具体的思政课变成了空洞的说教课。因此,一定要落实和力行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原则,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一定要有相关知识性命题的支撑,讲相关知识性命题的同时一定要体现价值观的引导。
3.防止灌输与启发相脱离,力行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原则
思政课运用“灌输”是一个基本方式,通过灌输,使学生建构新的理念和思想,但灌输过程一定要体现启发,运用启发性思维。有一种离开启发运用灌输的教学模式,把灌输理解为单向度传播,沿用“背条条、讲框框”的教学思路,虽然教学方式可操作性强且易于模仿,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却忽略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思想特点,忽略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学生的听课过程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这种听课思维过程,既是建构新概念、接受新思想的过程,也是将教师所讲的概念和理论与自己生活经历中的社会事实进行结合型思考的过程,还是将课堂所听到的内容与社会上流行的观念进行比较的过程。如果教师的“灌输”离开学生的思想实际,脱离学生的知识基础,不注意与社会现实的关联,放弃对错误思潮的批判,这种单向度的灌输性教学是不能走进学生心灵深处的。教师授课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反馈和密切配合,甚至使学生产生抗拒心理,教学效果就难以保证,教学目标就难以实现。
4.改变有建设力度缺乏精准批判的现象,力行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
思政课教学在阐释和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时,建设性是其根本的要求。所谓建设性,就是通过课堂讲授使青年学生建立“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在当今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复杂环境中,科学与伪科学、正确与错误、真像与假象杂糅在一起。在这种相互交织的环境中,必须注意到西方资产阶级文化和负面社会思潮对青年思想的影响。青年群体虽然思想敏感,求新意识强,但缺乏针对事件的核心问题和关键要素展开理性分析和建构批判的能力。尤其要看到在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幢、正确与错误观念相互竞争的时代,要给青年建构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离不开对各种错误思潮和负面观念的批判。如果思政课课堂专注于建设性的正面讲授,不善于对流行的错误观点与消极性的社会思潮展开针锋相对的批判,思政课的说服力就会受到影响,因为错误的影响不能清除,正确东西的确立就会受到干扰;有些教师也比较注意对一些错误观念进行批判,但分析得不够透彻,相应的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基础就不扎实;更为复杂的是对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正确与错误相互包含的观念,如果辩证批判的能力不足,当批判其基本错误时对其中所包含的合理性因素分析不够,也会影响批判的实际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彻底的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不断斗争中开辟前进道路的。思政课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1]这就是要求思政课的讲授要贯彻和力行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原则,为了实现建设性一定要有批判性,在批判错误的过程中实现建设性。
三、力行新教学理念的意义和途径
1.力行新教学理念的意义
(1)实现知识供给、方法论奠基、价值观建构三者统一和螺旋式上升。思政课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方法论掌握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要实现知识供给、方法论奠基、价值观建构三者的螺旋式上升。首先,思政课通过传授知识,解决“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这是思政课教学过程的基本内容,即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认知,完成思想政治理论作为教学内容的课程教学的一级目标。其次,鉴于思想政治理论本身的意识形态属性,解决“如何看”的问题,这是思政课教学在方法论层面的基本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思想的掌握。最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和方法论,通过潜移默化方式输送价值观,解决“是非对错”的问题,实现价值观建构。只有将知识性、方法论、价值观三者相统一起来,才能引导学生通过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知识,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学生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学生的信念,外化于学生的行为。
(2)促进以教学内容创新带动形式创新,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的、获得感强的思政课。思政课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载体,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政课的本质要求是提升和转变学生的思想认知,通过抓住学生的思想特点教授启迪思维的思想观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人生,要通过内容创新带动形式创新,形式创新为内容创新服务。教学内容的创新要围绕前沿性和时代性,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新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新研究进展。教学形式要突出先进性和互动性。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形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理念。运用互动式情境教学,发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双主体”的作用,实现“分享型师生关系”,真正“引领学生把认知转化为认同、将感佩升华为感染、让心动践履为行动”。[2]因此思政课的形式和内容应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个性特点进行探究式设计,使之贴近他们的接受习惯和思维特点,增强他们的课程满意度,以提升课程的针对性和亲和性,让思政课入脑入心,让学生“终身受益”。
(3)推动深化教学与研究的互动性,使教师的成就感和学生的获得感双提升。思政课教学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教学内容为媒介所开展的双向互动的过程。因此思政课的质量必须体现在“讲”和“听”两个方面。一堂好的思政课一定是既能够体现学生的获得感,也能够体现教师的成就感。思政课教师的成就感主要体现在:第一,理论联系实际,回应时代之问、社会发展的难题,解除学生思想深处的困惑。第二,思政课教师具有学生人生导师的“本领底气”,真正做到“思维新”“视野广”并且见解深、引领性强。第三,学生满意和认同,教师在学生群体中有影响力。大学生的获得感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求知需求的满足感,填补了知识的空白和缺位。二是认知水平和分析能力提升,塑造和涵养了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成就感。三是思想境界提升的获得感。这个“感”在形式上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其内容则指的是学生在思政课课中和课后在知识、能力、情感、意志、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收获。[3]
2.力行新教学理念的途径
(1)以事理为切入点,提升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重要品质,政治性是方向,学理性是基石。一方面,思政课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而其教学内容必然反映意识形态的政治性:另一方面,思政课又是以马克思主义贯穿的科学理论体系。做好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第一,要坚持政治性方向,用正确的政治理念指导和推动思政课的改革。第二,要坚持学理性基础,要用坚实的科学理论强化政治立场,深刻揭示政治理论中的学理基础,把政治理论中蕴含的客观规律性揭示出来,把政治命题中所蕴含的不同学科的基本知识贯通起来。第三,事理是政理、学理的统一体,是体制机制的根据、实践模式的依据。要提升和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必须立足总结中国发展经验,以事理为基础,紧紧围绕青年成长发展需要,方能实现道路的认同和理论分析的方法论建构。思政课教学要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改革发展的基本经验,顺应和推动经济全球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鲜活经验,把政治性与学理性贯穿其中,以生动的事实、深刻的事理、充足的知识,教育引导青年坚定“四个自信”。
(2)以知识输送价值,体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的统一。思政课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知、信、行”相统一的前提。价值性和知识性是思政课的内涵属性,知识是载体,价值是内容。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承载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双重任务。一方面作为教学课程内容为学生成长成才打牢科学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实现知识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关键在于通过知识教育向价值教育的有效转化,即以知识为载体体现价值、输送价值,实现知识与价值辩证统一。第一,思政课课程内容及时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用科学思想铸魂育人。第二,课程内容的组织要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反映人类文明进步和中国优秀文化的思想精华以及相关知识要素融为一体,讲好中国故事,最终实现“四个自信”。第三,根据不同青年群体的知识背景和认知风格调整思政课授课的方式、形式和深度。按照“讲清价值、讲透理论、讲明知识”的思路,让教育内容沁入学生的心田。通过知识理解与价值建构的统一,引导青年汲取马克思主义理论力量,将理论认知内化为思想认同,引领人生航向,启迪人生智慧,承担社会责任,践行家国情怀。
(3)树立建构性批判思维,实现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所谓建构性批判思维,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的统一,是为了实现科学的思想理论的建设性目的而对相关错误的思想理论进行批判。它要求在进行批判的同时实现建设性,在实施建设性的过程中进行批判。建设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是实现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方式,批判是手段,建设是目的。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没有批判就没有发展。在思政课教学中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要发挥理论的引领作用,需要确立建构性批判的教学理念。是非观念在辨析中确立,真理在同谬误的斗争中传播,前进的方向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确定,思想境界在比较中提升。[4]思政课要实现有效的教育效果,必须面对各种思想理论问题,进行甄别、分析、批判,使模糊的观念得以澄清,片面的认知得到引导,错误的认识得到纠正。在文化多元交流碰撞的时代背景下,树立建构性批判的理念,引领大学生科学分析和判断社会发展形势,正视发展中的问题,在成就与问题的辩证分析中,方能推进和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要求。建构性批判的理念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发展、引领思想进步为目的,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引领和建构功能,实现建设性与批判性的统一。
力行建构性批判思维,就是要科学、客观、辩证地分析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任何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有其存在的问题。问题的社会性质的分析和解决方式的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我们不能期望一个没有问题的社会,我们期望的是有能力解决自己问题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不断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和不断满足人民的需求中前进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社会任何时期都会有各种问题存在,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辨明大是大非、真假黑白,在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批判中弘扬真善美。要坚持问题导向,学生关注的、有疑惑的问题其实也就几大类,要把这些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深入研究解答,把事实和道理一条条讲清楚。”[1]如果我们能够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面对实际问题,把建设原则和批判原则很好地结合起来,一定能够有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引领学生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以启发性实现灌输性,体现灌输性和启发性的统一。启发和灌输是思政课的主要教育方式,灌输是过程,也是教育的目的;启发是手段和方法。这里,目的、过程与方法是内在统一的。灌输和启发是相互包含的,灌输包含着启发,同时灌输的过程也是启发的过程,脱离启发的灌输是不存在的。灌输与启发也是相互转化的,按照质变量变规律,灌输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被启发,所谓的不懂也就会逐渐转化为懂。启发的过程就是新思想的认同和生成过程。因此,“灌输—启发—灌输”相互转化模式,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思政课的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需要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大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把握大学生认知规律,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严于律己,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素养,改进教学水平,增进人格魅力;同时要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课堂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创新。另一方面要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认知思维方式有效引导学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做中国当代历史发展的见证人,调动学生科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制度优势和路径选择,消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理论与现实的隔阂感和历史时代的差异感,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激发学生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情感和意志。
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强调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互动,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困惑点展开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灌输,使用设问方式,从学生关心的问题谈起,灌输新概念和新思想;抓住学生困惑的难点,展开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灌输新概念和新思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佘双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规律探讨[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2).
[3]王宏波,李天姿,王玉灵.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理念和学术视野[J].教学与研究,2016,(7).
[4]张雷声.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遵循[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9,(2).

2021年 第一期

2021年 第一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略论思政课与理论思维——以青年教师理论思维修为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若干问题论析
做一名政治强的思政课教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基于全国465所高职院校的调查
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度体验的层次结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十不失”
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
力行新的教学理念,讲好“关键课程”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高校思政课,功夫下在哪
思政课教学要“内容为王”
大学生民法典教育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考
讲好“中国奇迹”:新时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基本要求
无缝对接: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拓展研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三维路径
论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以“链”的思维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导读
中国青年发展与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再出发
在提高学生的社会思潮辨识力中固本培元 ——谈提高和巩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的文化底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认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