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三维路径
涂刚鹏 刘宇菲
【摘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构筑育人大格局,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是新时代我国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要以制度协同为前提,加强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以课程协同为核心,建立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以队伍协同为关键,加强教育主体的构建与提升,最终形成制度协同、课程协同、队伍协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作者简介】涂刚鹏,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刘宇菲,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海南  海口  570228)。
【原文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20.11上.50~53
【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海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编号:Hnjg2020-14;hdjy201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径研究”(编号:Hnjg2020ZD-5;hdjy2001)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P378)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明确提出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重大课题,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出台了多份相关文件,推动高校积极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浮现出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在实践中总结有益经验,深化理论认识,有效解决长期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问题,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构筑育人大格局,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是新时代我国高校面临的重大任务,亟须给出明确回答。
一、制度协同:加强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
制度协同是协同育人的前提。为了解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避免协同育人走向形式化、空泛化、标签化,就必须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完善优化制度顶层设计,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1.构建以立德树人为统领的教育制度。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是贯穿高校全部教育活动的中心环节,是高校各项工作的方向与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思政课在高校育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只有切实办好思政课,认真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的重要思想,才能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理论需要,帮助大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从根本上解决好立德树人这个根本问题。其他各类课程都承担着重要的育人功能,发挥着重要作用,都必须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力为育人服务,用心用情守好“责任田”。因此,无论是居于立德树人“关键课程”地位的思政课,还是发挥着重要育人功能的其他各类课程,都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理念,做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相统一,着力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此,就必须构建以立德树人为统领的各项教育制度,筑牢协同育人的制度根基,将立德树人制度化、规范化。
2.促进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集成创新。教学管理制度在学校各项制度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是实现制度协同的关键点。没有教学管理制度的协同,就不会产生制度的协同效应。要实现教学管理制度协同,就要注重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集成创新,在促进制度集成创新上下功夫。较之以往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教学管理制度集成创新是根据系统集成的教学管理改革要求,注重把握各项管理制度之间的内在逻辑和辩证关系,站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整体和全局的高度,围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现实需求,统筹协调和推动教学管理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制度创新,避免出现教学管理制度的“碎片化”“分散化”等不利于协同育人的局面,甚至出现有些制度之间相互掣肘的情况。为有效发挥教学管理制度在协同育人中的保障作用,推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集成创新,是更为注重顶层设计和内部协同,比单项管理制度创新涉及面更广、系统整体性更强且更为复杂的一种创新,也是能更彻底解决协同育人面对的矛盾和困境、达成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初衷的一种改革。当前,促进各项教学管理制度的集成创新,就是要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围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这一现实目标,系统规划和统筹协调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编修、教学大纲、教学质量评价等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使之协调运转、协同发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学管理制度的优势,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协同育人的实际效能。
3.实现协同育人的制度化、常态化。协同育人是一种育人理念,更是一种育人实践。为了将这种育人实践持续地开展下去,就必须不断总结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将其上升为制度,实现协同育人的制度化、常态化。目前,课程思政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业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重大课题,并在已有的教育实践中,取得了颇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但从既有的教学改革探索来看,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方案尚未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制度化、常态化机制尚未建立,这一方面制约着协同育人整体效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当前协同育人面临的诸多困境。要破解这些现实困境,唯有以改革的举措继续深入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建设,聚焦协同育人制度化、常态化中的“断点”和“堵点”,打通协同育人的“最后一公里”,让协同育人固化于制、具化于行。这就必须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运用制度的“刚性”从客观上对协同育人加以规范和推动,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制度化、常态化。具体而言,就要完善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并将这三种机制综合运用,使之协同发力。
二、课程协同:建立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
课程协同是协同育人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2](P332)为了改变各门课程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就必须建立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协同。
1.从课程性质看,构建“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要构建“全课程育人”的思政格局,从根本上扭转思政课堂单向度育人的现状,就需要以课程为载体和依托,让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各门课程之中,建立“一体两翼”学科育人共同体。“一体”,即思政课程为育人课程体系中的主体,占据核心地位,起引领和主导作用;“两翼”是指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在育人课程体系中起辅助和渗透作用。“一体”和“两翼”不可分割,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桴鼓相应。
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将思政课程作为课程体系中的“体”,是党的优良传统,是确保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要求。通识课程,作为区别于专业课的基础课程,为全体学生提供基本且全面的社会常识和科学思维方法。通识课程是“两翼”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应紧扣时代主旋律,深度挖掘通识课程中承载的思政元素,发挥其育人功能,实现与思政课程融会贯通,形成协同效应。专业课程,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课程。专业课程门类众多、内容庞杂,其富含的思政元素具有潜隐性特征,需要专业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凝练、整合、融入,即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和思政特色,融会贯通多种课程资源,最终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总之,“一体”和“两翼”应始终坚持方向一致、目标一致。“一体”要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两翼”要根植理想信念,在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理念的同频共振。
2.从课程内容看,构建专题课程+交叉课程+融合课程的课程体系。为提升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性,就需要构建“专题课程+交叉课程+融合课程”的课程体系。专题课程是为达到某一目的或解决某一专项问题而专门开设的课程,是针对不同主题组织而成的课程。将专题与课程相结合,是贯彻落实专题内容系统育人的重要举措。在专题课程的内容设置上,应既精炼又具体,既能传授专项知识,解决其应对的专项问题,又能够触类旁通,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交叉课程是指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堂活动等方面涉及多个学科的课程,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设置交叉学科课程体现了育人综合性发展的趋势。以“问题”为起点,以育人为导向,将思政课程与自然科学、社会人文、信息技术等课程相互交叉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的政治方向正确,又能丰富充实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程的育人实效。融合课程是指打破学科藩篱,将同一领域中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学科加以交融,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课程。构建跨学科融合课程,能够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和学科壁垒,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将思政课程与各项课程相融合、相协调,以打造品牌课程为重要抓手,是实现课程育人,回归教学育人本真的有效路径。
3.从课程形式看,构建“学科课程+讲坛课程+活动课程”的课程体系。为避免学科课程单一化和形式化,提升课程实施的多样性、实践性和参与性,就需要“构建学科课程+讲坛课程+活动课程”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和“活动内容课程化”的“两化”局面。
学科课程以理论灌输为主,具有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教材体系,重视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和理论素养的提升,是高校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课程形式,但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习得,吸引力和趣味性相对不足,需要延伸至讲坛课程和活动课程,提升课程实践体验性。讲坛课程以讲座为主,以专家学者、行业精英、榜样人物为主讲人,以培养学生兴趣、拓展学科知识为目标。为突破讲坛课程中存在的时空界限,应与网络技术平台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的超越时空局限的课程体系,以此加强师生互动,形成双向互动课程模式,提升课程实效性。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相统一,就应构建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是课程内容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课程,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出发点,将课程内容嵌入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应设置开放的教学情境,以志愿服务、职业体验、专题访谈、社会调查等各项活动为媒介,提供课内外探究活动设计,丰富教学内容,强化实践锻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澄清概念、深化认识、积累经验,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促使学生形成情感体验,内化所学知识和价值理念,外化为日常行为习惯,形成科学价值体系和健康独立人格。
4.从课程对象看,构建共同课程+年级课程+学历课程的课程体系。课程协同既应强调横向贯通,又要注重纵向衔接。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考虑社会发展要求,又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需要。“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关心教育对象的内在精神需求。”[3](P160)构建“共同课程+年级课程+学历课程”的课程体系,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客观需要。
共同课程是全国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程,以社会发展要求为立足点,按“05方案”设置的“4+1”课程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具备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修养的核心课程。为提升课程针对性,高校应设置年级课程,即与不同年级相匹配,便于学生接受的课程。在低年级中,思政课程以内化为主,强调提升趣味性,夯实学生理论基础,完善学生人格,其他课程注重思政内容的渗透,促使学生受到社会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精神的熏陶;在高年级中,思政课程更具知识性,以外化为主,以思政元素发掘“深度”为要求,以实践锻炼法和自我修养法为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之余,为自己制定目标并积极付诸行动,实现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增设学历课程,该课程以升学和就业指导为主要内容,以社会需要、学生心理发展诉求为依据,指引学生树立正确职业观,提前在思想、心理、行为上做好准备。
三、队伍协同:提升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
队伍协同是协同育人的关键环节。教师是育人的主体。高校所有教师都承担着育人职责,履行着育人使命,共同守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田”。
1.加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等队伍的协同。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等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思政课教师主要承担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擅长理论研究但相对缺乏实践经验,对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缺乏及时和必要的掌握。高校党政干部、辅导员、班主任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的变化,擅长做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但理论研究能力相对欠缺,加之日常事务繁多,难以为学生的思想行为问题提供合理的理论解释,难以及时满足学生对科学理论的诉求。“这就造成了两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处于相互分离的状态,从而造成学生思想道德知与行教育的脱节,影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发展。”[4]因此,必须增进这两支队伍的协调合作,使之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只有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这两支队伍积极协调配合,才能形成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与主阵地、理论课堂与实践课堂、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互动,最大程度地发挥这两支队伍的互补效益,提升育人的整体效能。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提出:“鼓励支持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鼓励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事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推动两支队伍的有机融合。”这有力地推动了这两支队伍协同融合发展的步伐。当前,加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等队伍的协同,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科学规划两支教师队伍的数量和结构。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1∶350比例配备思政课专任教师,专职辅导员岗位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比例设置。合理调整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结构,如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等。二是促进两支队伍在具体工作上的融合。在科研方面,积极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研合作平台,加强两支队伍的沟通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在教学方面,积极创设教学交流平台,畅通辅导员参与思政课的备课、教学和课堂管理渠道。同样,思政课教师也可以参与辅导员的日常工作,通过承担班主任、学业导师等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实现两支队伍的有效协同和融合。
2.加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加强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要求,又是实现这一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5](P377)因此,这就决定了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学生在政治素质、知识能力、道德觉悟等方面全面发展、全面提升。然而,长期以来,思政课教师主要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师主管学生科学文化教育,这种“分工格局”导致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没有能够形成协同育人的共识,甚至有专业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存有诸多的误解和偏见,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思政课就是在“洗脑”……这些误解和偏见一方面阻碍了这两支队伍的正常合作,另一方面也表明加强二者协同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十分迫切。唯此,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少一些“单向度的人”。
增进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协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都应提升育人意识、协同意识,这是实现二者协同的前提。要以“四有”好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教育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要提升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锻造过硬育人本领,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其次,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二者互进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教学联系起来,将政治信仰、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法治精神等内容渗透专业课教学过程,做到“八个相统一”,实现思政课教师队伍和专业课教师队伍的融合互动,构建“大思政”格局。积极搭建思政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交流对话的平台,引入专家院士、行业精英、典型人物进课堂等。而在有些专业课程的价值引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环节,则可以邀请思政课教师参与指导,发挥思政课教师的专业优势。正是在二者互进课堂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理解会加深,育人能力会提高,育人效能会增强。再次,着力加强高校教师的教育培训,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无论是思政课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都要定期接受教育培训、接受考核,增强知识储备更新的意识和提升研究能力的外生动力,以适应新时代对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新要求,夯实立德树人的本领。
参考文献: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项久雨,石海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效应生成的三个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8,(4).

2021年 第一期

2021年 第一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略论思政课与理论思维——以青年教师理论思维修为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若干问题论析
做一名政治强的思政课教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基于全国465所高职院校的调查
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度体验的层次结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十不失”
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
力行新的教学理念,讲好“关键课程”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高校思政课,功夫下在哪
思政课教学要“内容为王”
大学生民法典教育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考
讲好“中国奇迹”:新时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基本要求
无缝对接: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拓展研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三维路径
论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以“链”的思维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导读
中国青年发展与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再出发
在提高学生的社会思潮辨识力中固本培元 ——谈提高和巩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的文化底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认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