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在提高学生的社会思潮辨识力中固本培元 ——谈提高和巩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何畏
【摘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人、成才、成功之“本”与“元”。要有效实现对学生的固本培元,就要辨识最具迷惑性、干扰力的异质力量——各种错误社会思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在辨识社会思潮上下功夫,在是与非的比较中提高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提高建设国家的使命感责任感,点燃献身民族复兴大业的青春激情。
【关键词】思政课;社会思潮;辨识力;固本培元
【作者简介】何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  南京  211106)。
【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京),2020.5.151~159
习近平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在于能否为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自觉地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成人、成才、成功之“本”与“元”。要有效实现对学生的固本培元,就要辨识最具迷惑性、干扰力的异质力量——各种错误社会思潮。这些思潮多是以零星的、个别的、分域的,或直接或间接,或似是而非的形式呈现,充满舆论陷阱和圈套。通常只有当某一社会思潮的主导操纵者认为到了发起冲锋的关键时刻,才会以尖锐的、毫不遮掩的、泾渭分明的姿态出现。由于社会思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有论文论著的理论形态,也有影视大片、文学作品等艺术形式,还有只言片语的言论、嬉笑怒骂的段子、扭曲编造“历史”、捕风捉影甚至无中生有的“现实”,从而大大增加了年轻学生的辨识难度。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必须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紧紧抓住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分析,以提高学生辨识错误社会思潮的能力,从而在是与非的比较中提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水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点燃献身民族复兴大业的青春激情。
一、在辨识社会思潮中打牢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根基
习近平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就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不断斗争中开辟前进道路的。思政课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旗帜鲜明进行剖析和批判。”[1]形形色色的错误社会思潮,不管以什么形式、什么手法表现出来,也不论其意图多么隐蔽,其惯用伎俩仍是有规律可循的。例如历史虚无主义,一直是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教学入脑入心的干扰,必须下气力予以分析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歪曲和篡改历史,颠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合法性,从而达到他们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变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揭露其手段及阴谋是思政课增色强效的重要途径。
历史虚无主义者的惯用伎俩之一是针对党的领袖群体,利用人们对历史细节了解的有限性,或抓住日常生活细节的平凡一面而掩盖、否定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的伟大,或通过捏造和曲解历史事实,丑化领袖形象,从而达到污损党的形象、抹黑党的历史、消解人们对党的信赖的目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合法性,是由中国共产党创造的光辉历史奠定的。党的光辉形象首先是与党的领袖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无私奋斗联系在一起的,党的领袖的伟大就在于他们响应了中国人民的历史需要,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把自己的人生奉献于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伟大与平凡是统一的,领袖人物作为血肉之躯,同样具有平凡普通的一面,如果只见历史人物的伟大而神化领袖,就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相反,如果只见平凡而不见伟大、夸大平凡而否定伟大,这就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批判的“仆从”史观。黑格尔认为,有些接近历史人物的“小人物”,他们看不到、也理解不了伟人的伟大之处,他们看到的只是历史人物的某些细节,例如拿破仑的马夫清楚地看到拿破仑不高的个子,头上经常生满疥疮,所以滋生他对自己的主人“没什么了不起,甚至并不比自己强多少”的意识。在这个意义上,黑格尔说,“仆从眼里无英雄”,正因为仆从只是仆从,而英雄毕竟是英雄。历史虚无主义在对待党的领袖问题上,表现出的就是这种“仆从史观”。“仆从史观”和“英雄史观”是唯心史观在对待历史人物上彼此相通的两极。
历史虚无主义者还常常针对践行了党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观的英雄群体,利用人们的常识思维进行“下线推理”,否定英雄人物的英勇壮举,进而从精神上否定党的理论和信仰。党的信仰、党的理想、党的价值观,始终与为了党的崇高理想牺牲奉献的无数英烈的不朽形象紧紧联系在一起。然而,近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者极尽想象,挖空心思,来否定英雄人物,从民族英雄到革命英雄再到社会主义建设改革中的先进模范,无不被他们奚落、抹黑和嘲弄。例如,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邱少云,当美军的燃烧弹烧到他全身,为了避免暴露目标放弃自救壮举,却被历史虚无主义者诟病违反生理本能,说任何人都不可能有这样的意志和毅力。再比如狼牙山五壮士,面对身后紧追不舍的日军,为了不让敌人发现部队主力,当与敌人拼杀到子弹打完之时,他们纵身跳下悬崖。历史虚无主义者断然否定,认为这同样违反人的求生本能。为此,他们进行“合理”推断,认为这五个战士是因为脱离了部队,饥饿难耐偷了老百姓的山芋,被当地群众追赶得走投无路而跳下悬崖的。这是多么阴暗的心理!马克思主义认为,英雄之为英雄,就在于他在某些时刻、某件事情上做出了超出常人极限的非凡壮举。我们学习英雄,就是学习英雄的这种精神。战斗英雄丁小兵曾道出英雄的真谛,他说:“我丁小兵也要学习丁小兵。”英雄为了民族、国家、人民而牺牲奉献,所以才会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的历史记忆。只有尊崇英雄的民族、国家和政党才会英雄辈出。习近平说:“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英雄精神是一个民族、国家、政党的范导力量,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走向未来的强大动力。历史证明,心中装着英雄的民族才能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地上矗立着英雄丰碑的国度才能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历史虚无主义者还善于针对党的历史功绩,利用普通人常常止于现象感性思维的局限,曲解党史军史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消解党的历史合法性。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的腐朽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人民的翻身解放;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民和世界爱好和平的力量一起,消灭了日本法西斯,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人民在站起来、富起来的基础上,昂首阔步迎来强起来的新征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历史合法性。历史虚无主义者亦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们的火力也多集中在这些方面。为此,他们不动声色地制造起“民国热”,看似无关宏旨地品味“民国女人”,暗示民国生活的优雅与自由;以看似纯学术般地谈论“民国学人”,炫耀民国所谓的“学术繁荣”;以看似纯粹的方式缅怀“民国军人”,把他们标榜为中华民族的安全风骨……以此对比共产党人的“土”与“粗”。而这其中最容易混淆视听的就是否定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体现在凝聚人心、团结力量、制定战略、指挥战争等方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国民党作为执政党丧权辱国,无以逃脱罪责;民族大敌当前,蒋介石政府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把国家的人力、财力、物力和外国的军事经济援助不用于抵抗日本侵略,而是用于对体制内的异己军事力量发动内战,对体制外的共产党及其红军的军事“围剿”;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不是共产党给它扣的帽子,张学良、杨虎城的“兵谏”就是历史的铁证。是中国共产党举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凝聚抗击日寇的军心民力;是毛泽东提出的持久战的政治战略、军事战略及其策略,从根本上转变了抗日战争的被动局面,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军事指导思想;是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开创抗日根据地,造成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正因为这一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2]
概言之,形形色色的错误社会思潮所体现的世界观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割裂客观世界和客观事物的联系与发展,割裂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割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抓住缺点,否定优点;抓住支流,掩盖主流;抓住局部,代替整体;抓住现象,歪曲本质。而他们“抓住的”都是他们所需要的,“无视的”都是他们的“反证”。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别有用心的选择性失明。这种论证方法是片面的、极端的、扭曲的和错误的。通过辨析社会思潮,才能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在运用过程中深深扎下根来。
二、在辨识社会思潮中强化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多年来,新自由主义、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公民社会”“军队非政治化、军队非党化”和“军队国家化”,包括上述分析的历史虚无主义,无论如何变幻形式,最终都聚焦到根本制度上:中国必须全面实行私有化、市场化和多党制,放弃社会主义原则、放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行多党制。笔者以为,思政课教学不必过多纠缠于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而应当从总体上深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问题和界限,分析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克服,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地主的阶级统治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统治,本质上是资本统治。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社会主义出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已经证明并将持续证明:曾经推动社会进步的资本主义正在成为一种落后的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已经展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思政课教学必须在这一点上下足功夫。
欧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建立在两大因素上: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助推了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很快站到物质生产的制高点。二是依靠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军事力量,通过战争快速实现了大规模的殖民,偌大的世界几乎为几个帝国主义列强所瓜分,从而为新兴资本主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世界市场,血腥的奴隶贸易成了“16、17、18世纪资产阶级致富的一个重要基础”。[3](P43)资本主义国内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国际化,形成资本输出国与劳动力资源国的经济关系,当殖民地人民完成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任务后,资本主义国家依靠已经建立起来的世界治理体系及其规则,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继续对世界行使规则霸权和经济剥削,将世界建构为“隐性殖民体系”的世界。
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在新兴资产阶级反对腐朽没落的封建主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提出的,针对封建专制,资产阶级提出“自由”;针对封建专制的人身依附,资产阶级提出“平等”;针对封建社会阶级压迫,资产阶级提出“博爱”。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地位的确立,自由、平等、博爱的意识形态旗帜就越发苍白和虚伪。思政课教学必须深入分析其阶级实质及其片面性和虚伪性。资产阶级的自由以市场自由为核心,在市场上,只有大资本才有充分的自由,对于雇佣劳动者只有选择雇主的自由,而绝没有不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否则他就无法生存;资本主义宣称人人平等,理论上人有平等的生存权、发展权、言论自由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而在现实中,所有这些权力在巨大的财富反差下,都将受到过滤和扭曲。所以,法国经济学家皮凯蒂在《21世纪资本论》中把现代资本主义称之为“新型的世袭资本主义”。一个人看似有言论自由,但在资本控制的传媒帝国中,言论自由实质上被资本利益所控,尤其是在所谓的“后真相”时代,个人想要摆脱舆论场控制几乎没有任何可能:个人虽然拥有选举和被选举自由,但在分秒万金的竞选节目上、在极尽奢华的竞选游说中,如果没有资本财富的支持,个人的被选举权只是法律上的空头承诺。因此,不管什么人当选,或明或暗为选举赞助人谋利是不争的事实,金钱终归是政治的母乳。
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了它自己无法逾越的三个界限,注定了它必然灭亡的命运。一是经济界限。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以及财富在私人手中的积累,贫富分化是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与资本积聚、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生产扩大相伴随的是广大劳动者消费支付能力的下降,从而导致资本主义周期性的商品过剩危机。一次次为摆脱经济危机所采取的举措,不是积累为更严重的危机,就是“危机有力地促使了资本与国家对于生产条件实施更有力的控制或更为有效的计划”,[4](P270)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量变。二是政治界限。不管资产阶级如何标榜政治民主,它都绝不可能是人民民主,只能是有产阶级的民主,几年一个轮回的议员、总统(总理、首相)投票选举,也无非是选出更能反映资本利益和意志的代理人,而绝不可能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否则他就无法立足资产阶级政治舞台。三是生态界限。贪婪是资本的本性,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生产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导致全球性气候恶化、环境污染、资源危机,这是资本主义无可告辩的原罪,不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无法破解人与自然的根本矛盾,无法摆脱“生态危机”的梦魇。这三大界限都是资本主义基因障碍,突破任何一个界限,都需要资本主义制度做出根本的改变。
社会主义是在克服资本主义基因缺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范例。在思政课上讲清楚这一点,是我们战胜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又一个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上,以人民需要至上,超越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至上的生产目的,以市场经济的基础作用与政府的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模式,超越资产阶级经济学对市场的崇拜,既给经济主体以充分的调节自由,也为总体上防止市场失灵提供了制度基础。在政治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至上”超越资本主义的“选民至上”,把代表、保证、发展人民权利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目的;以全过程的协商民主和决策时刻的票决民主相结合的模式,超越资本主义局限于选举周期的一次性票决民主,从而把人民的民主权利体现在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的政治协商模式,超越资本主义多党轮流执政模式,彻底避免了资本主义的政党选举政治的相互掣肘甚至政治倾轧,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优势;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政治模式,以权力分立、制约与协调统一的政治理念,超越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理念,将全部国家权力聚集并服务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确立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目的的经济取向,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代生态理念,当生产与生态发生冲突时,坚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处理原则,加上科学的生态规划、严格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绩考查,从根本上超越了由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生态界限,为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奠定基础。
三、在辨析社会思潮中提高学生建设国家的使命感责任感
只有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瓦解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是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重要意图,特别是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泛娱乐主义等思潮,对青年学生的人生观影响极大。思政课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资本主义制度层面认识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的经济根源,从人生观上认识其错误和危害,才能打牢他们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根基。
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泛娱乐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产物。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5](P33-34)资本主义制度造就了人的“物化意识”或拜物教意识,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使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被资本物化的人,一方面贪婪地占有物,“别人有的我都有,别人没有的我还有”;另一方面疯狂地消费物,以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奢侈浪费的消费格调来彰显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人格尊严。奢侈成为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鲜明特征,所谓奢侈,就是“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6](P86)通过格调文化标识的攀比式消费,把人塑造成消费机器,将人的一生设计为“工作—赚钱—消费”的西西弗神话,从而为堆积如山的商品找到销路,实现资本增殖的周密谋划。制造需求是资本实现增殖的手段,为此,消费主义、泛娱乐主义意识形态崇尚当下,拒斥未来;崇尚世俗,嘲弄崇高;崇尚现存,消解理想,让每一个人都活在当下、消费在当下、享乐在当下,用消费、享乐的格调与水平标识人生的成败与高度,有钱消费,没钱借钱也消费,社会文化已经“不再与如何工作,如何取得成就有关,它关心的是如何花钱、如何享乐”。[7](P118)资本主义社会是典型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酒徒—债务社会,“丰饶的贫困”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生存形态。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和消费是个一体化过程,一般说来,生产是为了消费,消费完成生产,“每一方表现为对方的手段,以对方为中介”。[8](P17)“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反过来看,“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8](P15)马克思反对把生产和消费等同起来,强调生产对消费的作用和消费对生产的作用的本质区别。“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说的是“生产为消费创造的不只是对象,它也给予消费以消费的规定性、消费的性质,使消费得以完成”。因而,“生产生产着消费”,“生产创造消费者”。[8](P16)我们之所以能够消费,是因为有人生产出消费品,生产始终是消费的先在条件。关于“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马克思强调的是,“消费是在把产品消灭的时候才使产品最后完成,因为产品之所以是产品,不在于它是物化了的活动,而只是在于它是活动着的主体的对象”。产品只有在消费中才能成为现实的产品,一件衣服只有当消费者穿了才现实地成为衣服。或者,我们说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是因为消费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正是这种“观念”成为再生产的前提和动力。于是,当我们对生产和消费各自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总体比较和分析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但是生产活动是实现的起点,因而也是实现的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是整个过程借以重新进行的行为”。[8](P18)消费主义、享乐主义、泛娱乐主义说到底是一种不劳而获、少劳多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者不是苦行僧,但是,共产党人秉承的先人后己、大公无私的道德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建党宗旨,为的是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奋斗牺牲。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和消费关系理论,是与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分不开的。对生产者来说,产品一经完成,就与它的生产者处于外在的关系中,生产者想获得产品,必须通过社会分配才能实现,“分配借社会规律决定生产者在产品世界中的份额”。[8](P18)分配的公正性是社会合理性的基础。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把自己生产的产品全部消费掉,我们之所以能够进行国防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之所以能够享有教育、医疗、养老、社会救助和安全,是因为有人产出多而消费少、贡献大而索取少;之所以有人能够奢侈消费,是因为还有人根本没有足够的消费实力。“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身解放的道路,发科学的理论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方向。”[9]在这样的社会里,人的社会价值,不是体现在个人自己的索取上,而是体现在他的贡献上。一部人类道德文明史,铭记的都是那些为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变革作出重大贡献的人。
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是享乐与劳动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创造了世界,人必须首先劳动,才能消费,人也只有在劳动中才成为人自身,才能成就幸福人生。历史的真实是,“享”而不“乐”是司空见惯,“乐极生悲”也是人生的必然。享乐主义和悲观主义都只是仅仅看到人生过程整体的一面而将其推向极端。享乐主义企图摆脱一切艰苦和痛苦,追求极乐生活。悲观主义则把需求、劳作、满足的过程当作痛苦和无聊的生成过程。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一切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恼”,人的一生就像一个钟摆,总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循环运动。有需求不能满足会痛苦,为满足需求的奋斗是痛苦,满足需求后的无聊是更莫名的痛苦。其实,劳动与消费、吃苦与享乐、过程之苦与结果之乐是联系在一起,只有建立在付出劳动、获得成功、做出贡献基础上的消费,才能自得其乐;即使没有获得预期成功,我们努力了、奋斗了、尽力了,也可以获得问心无愧的心理平衡。常言道:吃过苦中苦,方知甜中甜。极乐世界、极乐人生只是宗教式幻想。习近平说:“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10]有了这种奋斗观念,就能实现劳动过程的艰苦向幸福的转化,使奋斗本身成为一种幸福。正如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中所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眼泪。”马克思主义为之奋斗的未来社会,消灭了私有制,消除了贫富分化,人们成了“自己社会结合的主人”,劳动将不再是一种外在必然性所支配,而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那时,劳动将成为人的“第一需要”。
总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学要通过剖析形形色色社会思潮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制度主张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3][法]米歇尔·波德.资本主义的历史[M].郑方磊,任轶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4][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德]维尔纳·桑巴特.奢侈与资本主义[M].王燕平,侯小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美]凯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10]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2-14(2).

2021年 第一期

2021年 第一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略论思政课与理论思维——以青年教师理论思维修为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若干问题论析
做一名政治强的思政课教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基于全国465所高职院校的调查
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度体验的层次结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十不失”
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
力行新的教学理念,讲好“关键课程”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高校思政课,功夫下在哪
思政课教学要“内容为王”
大学生民法典教育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考
讲好“中国奇迹”:新时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基本要求
无缝对接: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拓展研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三维路径
论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以“链”的思维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导读
中国青年发展与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再出发
在提高学生的社会思潮辨识力中固本培元 ——谈提高和巩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的文化底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认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