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十不失”
沈震
【摘要】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质量标准要突出“十不失”,即讲授基本理论不失准、讲解方针政策不失真、应用教学资源不失实、使用教学组织形式不失衡、运用教学工具不失灵、安排教学环节不失序、面对意外事故不失措、在线教学管理不失察、在线教学评价不失误、对待教书育人不失责。
【关键词】思政课;在线教学;质量标准
【作者简介】沈震,北京工业大学。
【原文出处】《中国高等教育》(京),2020.18.39~40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入选项目“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项目批准号:17JDSZK101)的阶段性成果。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强调,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2020年初印发的《教育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质量标准是开展教学评价的最主要依据之一,也是教育评价的重要问题。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质量标准要突出“十不失”。
讲授基本理论不失准。高校思政课教师在线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时首先要做到不失准,不能因教学形式的变化、教学环境的改变而影响理论宣讲的准确性。教师在线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时要讲得准、讲得透、讲得实,同时还要认真研究、精准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活用善用互联网思维,让学生参与到理论的讲授和讨论中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参与感。要注重在线理论教学的启发性、引导性,面对学生疑问,教师要充分准备、果断应对,善于“接话茬”,把学生的疑问“无缝接入”到理论讲解中,让学生心悦诚服。
讲解方针政策不失真。高校思政课除了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外,还应及时准确传递党的声音,讲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这是思政课政治性的重要体现。做好政策宣传,加强舆论引导,是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思政课教师在结合实际讲解这些内容时一定要注意亲和力和针对性,要考虑学生在非常态下的心理问题。在方针政策宣讲“高保真”的前提下,教师可采取灵活多样的在线教学形式,尽量使用“接地气”的语言,增强话语的亲和力、感染力、解释力、凝聚力和引导力。
应用教学资源不失实。互联网平台上的海量信息每时每刻都在冲击着广大青年学生群体。思政课教学由此也面临着教学资源的选择与应用问题。一方面,经过多年积累,思政课在线教学资源海量增长;另一方面,高质量、有针对性且有特色的在线教学资源仍相对匮乏。在线教学为教师运用数字化资源提供了便利,但教师在运用教学资源时不能失实,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对于教学资源,教师要认真审核、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加工处理后再应用到在线教学中。
使用教学组织形式不失衡。为了有效应对疫情,各高校思政课教师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应用、创造了各种教学组织形式。无论是运用优质在线教学资源(如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加答疑研讨,还是在线直播加全员互动的教学形式组合,实践中教师都要确保教学组织形式搭配使用不失衡。有些教师只安排学生观看线上慕课,而不辅以其他教学形式,使学生处于“放羊”的状态,这样既对学生不负责任,也难以保证在线教学质量。教师要探索解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合理适配问题,以及多种教学形式的策略运用、时机选择、效果评估、质量评价等问题。这些都是事关在线教学质量的重要问题。
运用教学工具不失灵。疫情防控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实现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信息化平台、技术、手段应用。从质量控制的角度讲,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思政课教学与新媒体新技术相融合是有规律的。从在线教学平台工具评估、准入、遴选、应用,到具体技术问题的处置,高校都应建立相关的规范,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运用教学工具不失灵既是对物(技术平台工具)的要求,也是对人(使用工具的高校师生)的要求。技术平台工具要体现互动性、稳定性、易用性、安全性。此外,思政课教师也要增强信息化教学本领,这是保证运用教学工具不失灵的重要条件。
安排教学环节不失序。无论是在线授课,还是在线互动、讨论、答疑,教师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在线教学时,教师要付出,更多的气力,才能确保教学万无一失。师生身处异地,处于跨越物理空间的“见物不见人”的教学状态,这使得常态化教学中的小问题极易发酵为大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网上表达观点时往往比实体课堂中显得更激进,在个别问题上辩论得更为激烈,在线不“在场”的讨论上升到争论后容易造成参与者情绪激动等。教师对此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及时加以引导。教师只有针对各个教学环节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思想准备,做好各种预案,才能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面对意外事故不失措。疫情防控期间,由于网络堵塞、在线教学平台的不稳定性以及部分教师在线教学能力不足等原因,思政课在线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事故。这些事故干扰了在线教学的过程,消磨了师生教与学的热情,打击了部分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的信心,也影响了在线教学的质量。鉴于在线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教师要做好两手准备,既要精挑细选技术平台工具,又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各个环节做好预案。有备而来,才能遇到意外事故不失措,才能主动应变、化险为夷、转危为机。面对事故不能失措是底线。未来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应着重提升危机应对力、快速处置力、互动沟通力、心理调适力等在线教学能力。
在线教学管理不失察。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成了“高难动作”。疫情期间,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按照学校要求、教师安排参与在线教学活动,但是仍有个别学生对在线教学抱有抵触情绪、投机心态,跟教师在网上“捉迷藏”,以所谓“网络问题”等理由逃避在线教学。学校、教师均应强化在线教学的“课堂”纪律、在线考核的“考场”纪律,加强在线教学管理。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强化过程考核,善用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问题,马上督促纠正,高效化解教学管理中的矛盾风险。
在线教学评价不失误。准确无误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事关学生切身利益,是思政课在线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要科学评价学生在线学习效果,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教师要用过程性评价管理手段来督促约束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善用平台工具,高度重视对学生在线学习数据的分析。当学生对考核成绩有疑问时,教师要善于用数据说话,坚持科学、精准、累积、量化的原则,生成学生的最终成绩。
对待教书育人不失责。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是时代赋予思政课教师的光荣职责。如此大规模地开展思政课在线教学活动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尚属首次。这对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是一次集中检视,也是一次难得的教育实验。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在教书育人、推进在线教学工作上不能失责。我们要乐为、敢为、有为,积极探索在线教学规律,总结在线教学经验,提升在线教学能力,保障在线教学质量。要有不能“失”的底线意识,坚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以“八个统一”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强化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忘为党育人的初心、为国育才的使命。
疫情终将过去,但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反思与改进不应停止。我们需要深入思考总结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的得与失,着力提升思政课在线教学质量,更好地迎接思政课在线教学的未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强调 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 扭住关键鼓励探索突出实效[N].人民日报,2020-07-01.

2021年 第一期

2021年 第一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略论思政课与理论思维——以青年教师理论思维修为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若干问题论析
做一名政治强的思政课教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基于全国465所高职院校的调查
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度体验的层次结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十不失”
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
力行新的教学理念,讲好“关键课程”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高校思政课,功夫下在哪
思政课教学要“内容为王”
大学生民法典教育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考
讲好“中国奇迹”:新时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基本要求
无缝对接: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拓展研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三维路径
论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以“链”的思维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导读
中国青年发展与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再出发
在提高学生的社会思潮辨识力中固本培元 ——谈提高和巩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的文化底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认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