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略论思政课与理论思维——以青年教师理论思维修为为例
张澍军 王哲
【摘要】理论思维是以理论的方式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立场、视野和能力,是高校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和价值之一。政治思维、历史思维、哲学思维是高校思政课理论思维教育的基本内容。青年教师提升自身理论思维修为对于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青年教师应当加强经典原著学习,养成积极主动态度,面向现实注重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思维的视野、态度和能力。
【关键词】理论思维;思政课;青年教师
【作者简介】张澍军,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荣誉教授,思想理论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高校德育战略等;王哲,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吉林  长春  130024)。
【原文出处】《中国青年社会科学》(京),2020.5.56~61
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立场、视野和能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基本功能和价值之一。实现这一价值指向的关键在教师。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生力量,青年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和修为,才能够较好地担负起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任务。因此,厘清理论思维的基本内涵,搞清理论思维培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以及青年教师理论思维修为之间的关系,对于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理论思维能力是高校思政课的基本任务之一
恩格斯曾讲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理论思维蕴含着人类文明的积淀与升华,彰显着思想现实的张力和关联,指引着实践活动的路径和方向。一个民族和国家理论思维的历史底蕴与积淀、时代视野和站位,在很大程度上关涉其综合实力,影响其发展走向。理论思维不仅对于民族和国家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于个体而言,它体现为一个人分析事物、处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决定着想事办事的视野、格局和效率,对其成长进步的意义同样极为重要。
理论思维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其实质是探索真理的方法,在于其是在理论与实践之间不可或缺的中介环节。探寻真理是人类矢志不渝的追求,而真理的获得有赖于科学的方法论原则。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理论思维为我们提供了直面实践、解决问题的遵循,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态度。正如恩格斯所言:“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对此毛泽东也有一段经典论述:“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何任务也只是空谈一顿。”[4]完成实践任务是这样,完成理论探索也是这样,若要将理论诉诸实践更是如此。可见,理论思维的内核在于提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原则与行为实践的基本遵循。这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是内在统一与契合的。
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立场、视野和能力,是高校思政课的基本任务之一。一方面,思政课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5],这一定位决定了思政课在人才培养时必须具备立足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宏大视野,而理论思维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意义只有落实到提升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综合素质上,才具有现实性,因而从课程性质和教育目标的角度看,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是思政课的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从教学内容和层次看,高校思政课较之于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立场、视野和能力,更加注重解决“所以然”问题,而非简单的“是什么”或一般知识点结论。在这个意义上,理论思维培育自然就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因此,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极为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也就是要切实提高学生认识和改变世界的能力与方法,提升综合素质,进而为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复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高校思政课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关键是在教学中正确把握和教授理论和理论思维及二者关系。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在整个认识活动中,理论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呈现形态;而理论思维则强调运用理论的动态过程,但二者却有互通性内在联结。对此毛泽东曾有一个重要观点,认为:“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这就是方法论”[6]。也就是说,认识事物本质是什么,这就是理论;而拿这个理论去解决问题,就是方法,抑或说,就是一种理论思维。因此,理论不同于理论思维,二者在逻辑上是互释生成的共生关系。理论是理论思维的内核,而理论思维则是理论的外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以一定的范畴、概念特别是理论框架为基础、为工具,去认识、理解、说明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活动,就是理论思维。
基于上述二者关系的辨析,我们认为,高校思政课在培养学生理论思维方面的认知自觉,应着重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要明确理论思维是以理论为基础和内核的。也就是说,理论思维是一种理性认识活动,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推理来认识理解事物的本质,是通过理论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基于直观、情感、经验得到的关于对象表象的认识并按其行事的。因此,在教学中传递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是基本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理论教学深度,上好理论课。
其次,理论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是运用理论的过程,究其实质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探索未知领域的方法。因此,讲授理论本身只是教学的第一步,而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自觉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即实现理论向理论思维的转化。当然,这一过程不是线性单向的,而是两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学习、理解理论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训练理论思维的过程。也就是说,理论教学并非就理论而理论,而应注入其方法论精神和原则,即理论思维。因而,尽管理论不等于理论思维,尽管理论思维不能脱开理论而独自存在,但在教学中还是更应强调和突出二者的统一性,因为二者的结合需要理性自觉。
最后,理论思维主要体现为一种理论“操作”的立场、视野和能力,对人们的认识与实践活动起着导引和规范作用。因此高校思政课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一定要突显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价值取向与实践精神,而不能是纯粹的抽象思辨与书斋学问。这种能力的养成正如同“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关系,将理论本身作为现成的“鱼”灌输给学生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对“鱼”的理解而实现对“渔”的掌握和运用,这应当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点和关键。
二、高校思政课理论思维教育的重点内容
作为思维的一种理论性路径和方式,理论思维在一般意义上是个宏观概念,包括很多类型。而对于高校思政课来说,最主要的或者说更为切近的有三种类型。
(一)政治思维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贯高度重视政治思维,但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强调的侧重点有所差别。出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斗争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部分论述是在阶级关系的意义上讲的,即所谓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列宁关于政治的几个论断很有启发意义,如“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7]“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8]“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解决它的生产任务”[9],等等,阐明了政治与社会经济、文化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毛泽东也有一个简洁明了却意味深长的观点,大意是说所谓政治,就是使拥护我们的人越来越多,反对我们的人越来越少。邓小平则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10]。江泽民同志著名的“三讲”,首先是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的“四个意识”,首先是政治意识。
可见,尽管经典作家在不同语境中的政治概念内涵并不完全相同,但总体而言,其共同之处在于都将“政治”置于革命斗争或社会建设中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政治思维就是以根本、长远、全局性问题为着眼点的思维,突出“政治”的统摄地位、发挥其整合作用,以此来对人们的立场、观点、态度、原则等加以规范和约束。应当说,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旨在解决“立何种德、树什么人”“为谁立德、为谁树人”这些前提性、方向性根本问题。因此,政治思维的根本、长远、全局性特征在思政课教学中集中体现为一种“立场思维”,引导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时自觉地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国家的立场、人民的立场、党的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这一点是极其重要和根本的。
(二)历史思维
毛泽东曾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1]列宁也曾谈到,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贡献,不是看他有没有提出我们今天所需要的东西,而是看他有没有提出他的前人所没有提出的新问题、新思想。这样一种分析、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方法,斯大林有句非常经典的概括,即“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12]。从根本上说,历史思维是一种条件性思维。观察历史,审视现实,预想未来,都要以条件为基础、为参照。处在社会大变革时期,尤其需要这样一种思维,因为变革总要涉及历史评价,而历史评价关涉到历史走向。因此,就当下我国所处的历史环境与时空方位而言,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对于正确认识国家发展的总体方位、客观评价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与问题,从而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高校思政课培养学生历史思维,重在引导学生把握四条基本原则。首先,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这是人类思维最根本的原则之一。真理原则是科学性原则,按其本性是“无我化”;价值原则是意义性原则,按其本性要求则是“有我化”的,因为离开了人,无所谓价值。但这一原则的要害是二者之间的相互贯通、相互制约关系。价值以真理为基础,否则就会导致价值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真理以价值为导向,否则真理就可能脱离人的需要而成为抽象意识形式。其次,条件性原则。它反映的是事物的相对性,即想问题时要以事物和对象的特定条件为前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次,整体性、联系性原则。也就是立足宏观整体,对事物加以整体把握和观照,而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后,推陈出新原则。破解历史是有理想性追求的,历史思维不是固守过去,而是服务于未来追求。也就是说,解释本身就蕴含着一定诉求和倾向,了解历史不是为了记住昨天发生了什么,而是要懂得明天应当做些什么。
(三)哲学思维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有过一个比方,“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13]。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历史及其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14]。由于哲学本身的批判性反思性特征,决定了哲学思维与其他思维的内在关联。如果说政治思维和历史主义思维作为理论思维是人们思考问题的框架和路径,那么哲学思维便是一种“思维的思维”或者说元思维,是对思维本身的反思和批判,因此哲学思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理论思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哲学课才能培养哲学思维,事实上所有思政课都蕴含着哲学思维及其教育,所谓“故事里面有哲学”。反过来说,哲学既然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结升华,那么它一定是先在的蕴含于各门科学之中。也就是说,哲学之于思政课,是既超乎其外、又内乎其中的。因此,无论是从哲学对于国家民族发展与个人成才的重要意义来看,还是哲学与思政课以及其他理论思维的内在关联来看,培养、提升学生的哲学思维,都是高校思政课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般而言,不论什么哲学或哪一个哲学流派,只要称之为哲学,其思维就有四个共同特征。首先,秉持一种穷根究底的思维方式。对于任何问题、任何事物总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具有“打破砂锅问(纹)到底”的气势和品质。有位著名学者在谈及哲学之“爱智”问题时,一口气问出了16个“为什么”①,足见哲学思维的穷根究底秉性。如果说中学思政课更多的是回答是什么,那么高校思政课的重心是多讲些为什么,讲点“所以然”,讲出哲学味。其次,秉持一种“前提批判”的反思理路。所谓“前提”,就是考究事物或问题的根据、条件,而不单单是事物的本身。所谓“批判”,就是对任何事物都持有质疑、评判、评价的思考。而这里的“反思”的理路,恰恰是适应“前提批判”的一种思考问题的视野和思路,即它的独到之处在于:这一思维是一种着眼于、着重于对象的根据、条件等前提性问题的批判性思考。再次,秉持一种终极解释的价值追求。恩格斯曾讲过,在某种意义上,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但人的生成也借助了人自身的自我意识,它体现了自然界的自我意识之花。这决定了人的生活、人的世界是需要解释,且亦追求解释的。如同经常要求的想问题做事情“给个理由吧”。就是说,人对于自己的行为实践活动是很在意动机的,是需要探究、追问这样做而不那样做的理由和根据的。而哲学的特征是,试图给出“终极性”解释,即哲学思维的根本要求在于不断追问“终极性”的东西。最后,秉持一种“理论逻辑论辩”的话语方式。也就是说在话语表达上要讲究逻辑、讲究论辩。对高校思政课来说,不仅要从一般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更为重要的是传递、灌输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其突出特点是唯物思维、辩证思维、实践思维、历史思维。这四点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也就是在培养过程中逐步使学生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一整块钢”来认识和理解。
三、青年教师理论思维修为与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思维教育
明确高校思政课理论思维教育的基本内容,为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思政课如何使之能够真正入耳、入脑、入心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我们知道,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教育教学实效的提升涉及诸如教师素养和学生基础、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载体、教学条件和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因素。这里仅就青年教师自身的理论思维修为问题作一扼要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5]这就是说,教师的能力、素质、态度对于思政课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教师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自身的理论思维修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果青年教师自身只有“半桶水”,对自己讲授的理论内容一知半解、缺少认同,那又如何能够做到理直气壮、有理讲理,又如何能够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可见,提升思政课青年教师自身的理论思维修为,对于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何等重要。应当看到,“理论思维修为”与“理论思维”不尽相同,“修为”意味着对知识和能力的驾驭与掌控状态,其中蕴含有态度和情感因素。如果说理论思维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框架和方式,那么理论思维修为则是对这种思维方式的自觉培养与迁移运用。简言之,理论思维修为实际上包含三个要素,一是理论本身,二是理论思维,三是理论思维的养成与实践。
当前,思政课青年教师在自身理论思维修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就理论把握而言,原著阅读和学习功力不够,基础不牢,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哲学思想、政治理论、历史知识相对不足;同时理论视野较为狭窄,对自身研究领域的内容较为熟悉,而对研究领域之外却是教学中经常涉及的理论掌握不够。如果重要理论本身掌握不够,势必会限制教师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视野站位,以致在教学中产生“书到用时方觉少”的尴尬与无奈。其次,辩证思维、实践思维、矛盾斗争思维、历史思维等思维方式有待进一步锤炼。这里讲的是理论思维的思维方法层面。由于缺少哲学思维的养成与训练,部分青年教师自身运用理论的能力和水准较差,仍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仅仅视为条块化的知识,而不能将其内化为分析思考问题的方法,即转化为自身的理论思维;或者在运用时简单地认为是“原理+事例”,犯了列宁很早就曾批评过的教条主义错误。最后,在“修为”的意义上,一方面政治意识、大局观念、使命自觉等有待于加强,主要体现为将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视作一种程序性、事务性活动,而未能很好地认识和理解这项活动的意义价值、使命担当;另一方面不能够将理论、理论思维、理论思维的养成与运用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协调起来,存在简单分割、条块化处理的倾向,从而在理论转化为思维方式、理论思维的迁移运用方面存在障碍。
这当然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从青年教师自身来说,首先,长时期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其社会阅历和生活体验相对不足,对一些理论、原理的认识仅仅停留于表面,缺少实践经历和真切体验,从而对于自身理论思维的修炼不够真诚和真挚,对理论思维的迁移运用缺少技巧和能力。其次,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研读不多不够不刻苦,理论功底不够扎实。因此,问题的根本不仅在于理论转化为实践中的困难和障碍,更在于没有足够的理论资源能够支撑其现实性转化。理论与理论思维是相互支撑的互释性生成关系,理论学习本身同时也是理论思维的养成过程,缺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研读,很难以科学理论本身的方式把握理论,更难谈得上在教学中对这些理论及其思维的转化和应用。
从社会与时代的角度说,网络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和形态,知识碎片化、交流多向化特征日益显现。在这种背景下,“短平快”的轻量化阅读模式诱使青年教师以一种“高效率”的方式获取信息,然而这些信息内容庞杂、良莠不齐。长此以往,一方面使其不愿意投入更多精力研读内容艰深的经典著作,另一方面这种“拿来主义”、照单全收的“懒人”态度限制了鉴别、批判意识和能力的发展,这对于理论思维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
此外,西方意识形态的攻击渗透与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某些评价体系和指标的导向对于青年教师理论思维修为方面的影响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青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是民族的希望。思政课青年教师要做时代的弄潮儿,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思维修为,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精读马克思主义若干主要经典原著,熟练把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升自己的理论视野。“从一定意义上说,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16]。同时注重学习思想史,特别是哲学史,深刻汲取人类历史上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不断提升自己理论思维的能力。第二,强化理论学习、理论思维养成的积极态度,使之在生活中形成一种自觉的习惯与追求。为此应当充分认识自身所从事工作的地位和使命,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并使之转化为自身理论思维修为的内在需求,形成强大而持久的动力。第三,自觉关注历史和现实重大问题,反思历史与审视现实相互观照,不断积累理论分析问题的心得,锤炼自己理论思维的践行本领,积极回应大学生普遍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和深层次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17],“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18]。为此,应当深刻理解历史与现实、理论与方法、认识世界与改变世界等的辩证关系,“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19],从而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思维修为的质量和水准。
注释:
①见孙正聿《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第2页):“人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人都有哪些智慧?人的智慧有多大?人的智慧为何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人类的知、情、意在智慧中如何统一?人类智慧能否达到对世界的终极性解释?世界是否就是人类智慧所理解的世界?人类智慧是‘宇宙的立法者’吗?人类智慧是‘万物的尺度’吗?智慧到底是怎样的存在?有智慧的人类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有智慧的人类为什么会犯错误?有智慧的人类的历史为什么会充满冲突?有智慧的人类为什么难于认识自己和改造自己?人类的智慧将给人类带来怎样的未来?有智慧的人类同世界到底是何关系?”
参考文献:
[1][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37、460页.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5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91页.
[4]《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9页.
[5][15]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载《人民日报》,2019年3月19日.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著作专题摘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7][8][9]《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07、189、407-408页.
[10]《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3页.
[11]《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
[12]《斯大林文选:1934-1952》,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83页.
[13]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页.
[1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34页.
[17]《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5页.
[18]《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1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2021年 第一期

2021年 第一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略论思政课与理论思维——以青年教师理论思维修为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若干问题论析
做一名政治强的思政课教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分析——基于全国465所高职院校的调查
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深度体验的层次结构、制约因素及破解路径
高校思政课在线教学的“十不失”
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整合与运用
力行新的教学理念,讲好“关键课程”
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高校思政课,功夫下在哪
思政课教学要“内容为王”
大学生民法典教育专题教学的基本思路
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思考
讲好“中国奇迹”:新时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基本要求
无缝对接: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拓展研究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三维路径
论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以“链”的思维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导读
中国青年发展与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再出发
在提高学生的社会思潮辨识力中固本培元 ——谈提高和巩固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有效路径
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
习近平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的文化底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认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