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搜索结果共0 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实践要求

【摘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夯实了制度体系基础。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教育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培育和

2021-06-30

历时性、规律性与共时性:高校思政课教师历史视野建构的三维向度

【摘要】历史视野是历时性、规律性与共时性三维向度的有机统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具备宽广深厚的历史视野是讲好思政课的必然要求。作为历史视野建构中的基础视域,历时向度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把握历史的相续性、

2021-06-30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双重属性、建设困境及对策思考

【摘要】“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较为独特的高校思政课,兼具思政课的共同属性及自身的独特属性,办好这门课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愈发关键。从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等向度出发,

2021-06-30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特征、影响因素及增强对策…

【摘要】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简称“思政课获得感”)主要反映了大学生接受视角下对思政课的体验,是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主观选择、心理感受和主动接受的程度,主要体现为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满足

2021-06-30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优化研究

【摘要】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思想以及中华

2021-06-30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的实践路径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供给侧改革是增强学生获得感的现实需要,是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为此,可以从供给主体、需求主体、供给体系三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中把

2021-06-30

新时代新疆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摘要】爱国主义精神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强大内生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高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聚焦新疆工作总目标,积极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

2021-06-30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

中国共产党以“赶考” 精神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以“赶考”精神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在百年来不同历史时期所交出的时代答卷,彰显了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和历史担当,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的宝贵财富。在迈向第二个

2021-06-30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