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搜索结果共0 篇

无缝对接:高校思政选修课范围拓展研究

【摘要】高校思政选修课是思政必修课的强力补充和有益延伸。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背景下,各高校积极试水、深化改革、努力创新,孵化带动了一系列创新型思政选修课程,成功打造了特色思政选修金课,从

2021-03-08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三维路径

【摘要】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构筑育人大格局,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是新时代我国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要以制度协同为前提,加强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以课程协

2021-03-08

论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摘要】思政小课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阵地,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

2021-03-08

以“链”的思维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摘要】统筹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可以借鉴“链”的创新思维方法。在实际工作中,要分析大中小学思政课链条的理论支撑、现实基础和制度保障,积极组链、延链、补链

2021-03-08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作者简介】唐景莉,中国教育报刊社;王锋,北京工业大学;魏莉霞,北京工业大学。 【原文出处】《中国高等教育》(京),2020.19.36~40,64 研讨主题: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嘉宾: 上海市教科院德

2021-03-08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导读

【作者简介】艾四林,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20.9.3~5 2020年9月1日,

2021-03-08

中国青年发展与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再出发

【摘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是攸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战略需要,更是中国青年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在奋斗方向、力量源泉、方式支点等方面,契合了中国青年发展的内在需求;中国特色社会

2021-03-08

在提高学生的社会思潮辨识力中固本培元 ——谈提高和巩固思政…

【摘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人、成才、成功之“本”与“元”。要有效实现对学生的固本培元,就要辨识最具迷惑性、干扰力的异质力量——各种错误社会思潮。高校思想政

2021-03-08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