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
张一
【摘要】增强获得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检验课程质量与水平的根本尺度和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知度和认同感的关键举措。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部分教学内容供给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供需矛盾、部分教学方式与学生主体地位之间存在一定错位、部分语言表达形式与学生思想特点之间存在一定脱节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提升。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要着眼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坚持以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为目标导向,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合理谋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把课堂教学延伸至生活实践,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学有所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制约因素;提升策略
【作者简介】张一,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8.12.97~1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互联网+条件下高校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YJC710053)和2018年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构化链接: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探索与实践”(项目批准号:FBJG20180330)的阶段性成果。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这既给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增强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提供了新思路。教育部《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提出要“打一场提高高校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攻坚战,切实增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2]获得感是衡量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改革成效的核心指标。如何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已成为高校思政课教师们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的重要命题。
一、大学生获得感是检验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试金石
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首次提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以来,“获得感”迅速成为一个理论热词,被广泛使用。所谓“获得感”,通常是指“在切实得到基础上所形成的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持续满足感”。[3]思政课获得感是指思政课在满足大学生现实的或潜在的发展需求后,因“获得”而产生的正向的、持续的、实实在在的心理感受,从而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故而,增强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思政课获得感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一,思政课获得感的主体主要是指大学生,但也不可忽视思政课教师。强调大学生这一主体,是因为“大学生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受益者和评价者,更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创造者和合作者”;[4]不可忽视思政课教师的获得感,是因为教师只有在给予的过程中也享有“获得感”,才能持续不断地高质量地输出“获得感”。其二,思政课获得感的内容是一个层层递进的有机体系。简言之,它是一个以知识论层面的获得感为基础,以价值观层面的获得感为核心,以方法论层面的获得感为关键的内容体系。这些不同层面的获得感各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和特征。因此,当我们谈论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时,我们还要分析是指显性层面的获得感还是隐性层面的获得感,是短效意义上的获得感还是长效意义上的获得感,等等。其三,思政课获得感的最终大小是一个客观获得和主观感受的相对变量。获得感虽然以实际获得为基础,但它们并不等量,有时甚至不是正相关。思政课获得感是教育者“供给”与教育对象“获取”双边互动中产生的主观体验。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注重教师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师要将基于社会本位的要求与发自大学生个体本位的需求相结合,将“要求我讲”的内容讲好讲活讲透,讲成学生“希望我讲”的。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学生的“需求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学生从量上和质上确定对思政课的合理需求与目标期待。
增强获得感是思政课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检验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的试金石。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要着眼于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满足,从形成过程视角看,“是内生动力与外生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是一个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5]内生动力是指“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大学生通过自身对思政课的心理预期参与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亲身体验和实际感受后检验预期是否达成,最终形成对思政课价值认同的评价。通常情况下,心理预期和价值感知之间会出现不一致,两者差异越小,说明大学生获得感越足。外生机制是思政课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主要是指通过整合课程教学资源、优化教育环境、共建教育主体等手段,遵循“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着眼于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从而夯实大学生获得感的基石。因此,思政课要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就必须认真探究制约大学生获得感提升的主要因素,在提高质量方面多做探索,促进内生动力与外部需求良性互动,实现思政课的育人价值。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制约因素
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着亲和力不够、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教育部长陈宝生认为,原因在于思政课的“配方”比较陈旧、“工艺”比较粗糙、“包装”不够时尚。[6]由此可见,教学内容的不科学配比、教学方式的不合理供给以及不时尚的语言包装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重要因素。
1.教学内容供给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
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满足学生的现实需要是影响大学生对思政课认可度和喜爱度的关键因素。在思政课课堂教学中,少数教师或为博取好感,大讲特讲野史轶闻,或为展现自己学术水平,向学生大水漫灌。这说明,现阶段思政课的内容供给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供需矛盾。一是部分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有待提升。思政课面向的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学生主体,视野开阔、思维敏锐、独立思考的大学生渴望深度挖掘他们关心的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思政课,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各种问题的来龙去脉及本质和规律,从而找到观察现实社会、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但当前的思政课存在着“同一个内容在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课目中重复出现,教师重复讲解”[7]的现象,过多浅层次的理论重复会降低教学内容的新鲜感,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抵触感,思政课的获得感自然也无从谈起。二是部分教学内容的现实温度仍需加强。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以往思政课多注重教材中知识体系的传播,对大学生现实困惑的关注度不足,对现实问题的审视力不够,往往会出现将现实生活剥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现象,当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抽象化而生动性和实践性不足的时候,思政课课堂教学在学生心中就会成为“说教”“填鸭”等的代名词,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共鸣感,学生与思政课之间的距离感在教学活动中也就自然生成了。
2.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之间的现实错位
教学方式能否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和主体需要是影响学生课堂参与度、理论认知度以及价值认同度的关键因素,关乎思政课的亲和力和获得感。当前,思政课中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以及重理论教育轻实践教学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一是教学活动中单向灌输的色彩较浓。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教什么”而忽视了学生真正需要“学什么、怎么学”,由于缺乏对学生实际需求和认知逻辑的深入认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真正发挥,思政课也出现了教师自说自话的单向灌输以及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精神游离于课堂之外的现象。这样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使师生之间难以发生深度的触碰和交流,自然难以满足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期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获得感。二是教学活动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较突出。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等多方面社会资源的支持,教师所耗费的精力也远远高于课堂教学。因此,目前高校思政课多以课堂教学的形式为主,实践教学难以真正落实开展,即使开展了也因为经费人员不足、缺少配套措施等因素而往往效果不佳,这使得学生难以在现实体验中感悟和运用思政课中的教学内容,长此以往,学生们便会觉得思政课是无用的,是空讲大道理的,可见,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匮乏阻碍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生成持久深层的获得感。
3.语言表达形式与学生思想特点之间的部分脱节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影响思政课亲和力和感染力的重要因素。进入网络化和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沟通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目前思政课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因循守旧、缺乏创新的话语表达形式而容易导致其课堂与学生之间出现脱节的现象,难以使学生在积极的课堂参与中与教师达到同频共振的效果。一是思政课中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尚待提升。思政课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课程,教材中的语言论述往往学理性比较强,抽象难懂,部分教师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高大上”,常常囿于抽象的教材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很好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把抽象难懂的教材语言转化为生动具体的艺术语言,使得原本富有价值关怀的思政课变成了机械、抽象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说教,学生与课堂之间的情感距离也就随之拉大了,获得感自然难以生成。二是思政课中语言表达的生活性亟需加强。思政课的最终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回归生活、指导生活。可见,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活是思政课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然而,当前的思政课对于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新内容、新语言、新表述的关注度不高,部分课堂仍停留于照本宣科式的、纯理论宣讲的语言表达,语言表达的针对性、生活性不够,造成学生“不想听”“懒得听”,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出现了一定的沟通障碍,思政课也就很难打动人心。
三、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可行措施
思政课要坚持以满足大学生的现实需求为目标和导向,更新教学理念,谋划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师队伍,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倾心打造“配方”新颖、“工艺”精美、“包装”时尚的思政课,以此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
1.更新教学理念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首要前提
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基本态度和根本看法,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根本性的指引作用。在提升获得感的目标导向下,思政课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教育对象的现实需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努力实现思政课意识形态目标与育人目标的协调统一,为提高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一要坚持思政课的政治导向性,坚持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习近平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思政课作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阵地和关键渠道,具有强烈的政治导向性和意识形态性,是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重要载体。因此,思政课必须秉持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自觉承担人才培养的重大使命,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文化素养。二要根据学生的现实发展需求,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理念。思政课与学生的思想特点、现实需求和发展期待之间的契合度,是决定思政课获得感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关注学生的现实发展需要是提升思政课获得感的逻辑起点。新形势下,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思政课的根本教育理念,把学生的主体价值和内在需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领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发现、认识和发挥自身的独特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思政课在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价值指引和人格塑造作用,才能深层次地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
2.深拓教学内容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关键环节
思政课中的供需矛盾要求我们必须根据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谋划教学内容,这是提升思政课获得感的关键环节。只有以教学内容的理论透彻性彰显思政课的深度,以教学内容的现实解释力体现思政课的温度,以深度的思想和对现实的洞察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一要有深度,彰显思政课的理论透彻性。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8](P9)要让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多样价值选择的大学生真正信服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就要增强说理的透彻性和课程的穿透力。透彻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的基石,思政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带领学生深入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讲清、讲透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回应重大理论问题,深化学生的理论认知,让有思想深度和严谨逻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征服学生,使学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说服力,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二要有温度,增强思政课的现实解释力。提升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在教学实践中聚焦生活、讲述生活、解释生活,只有真正地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接轨,才能体现思政课的温度。习近平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解疑释惑的过程”。[9]当前,社会体制转型期带来的新矛盾和新挑战以及多样价值观念的冲击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困惑。基于此,思政课要强化问题意识,着眼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挑战,着眼于高校发展带来的新变化,着眼于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在此基础上透视、剖析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增强对大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让大学生在思政课中澄清认识、厘清矛盾,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亲身体验到思政课的获得感。
3.改进教学方法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有效途径
教学方法关乎思政课的效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1]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接受习惯不断探索,形成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实现从“真的有用”到“真的运用”的转型。一要提高思政课的互动性。大学生不是理论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参与者和互动者。因此,思政课要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中突出学生的获得感,将学生感兴趣的鲜活素材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对话和交流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教学方法实现由单向灌输向双方互动的转变,促使学生在与教师互动启迪的过程中感受思政课的魅力,进而实现教与学的协调统一。二要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思政课要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的效果,就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探索教育方法,创新教学形式。因此,思政课要运用生活化的叙述方式,将抽象生硬的教材语言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以情感式、情境式的教学方式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用有温度、有热度的课堂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才能提高思政课的热度,进而从情感上拉近思政课与大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
4.优化教师队伍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坚实保障
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价值不仅在于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充当大学生成长道路上思想的引领者和价值的塑造者。因此,要加强思政课的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为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提供坚实保障。一要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任职标准,将政治信仰坚定、理论知识扎实、教学能力精湛的优秀教师选入思政课教师队伍中,储备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人才,保障教学的用人需求;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通过选取优秀的教师参加“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提高思政课教师教学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二要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感。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对全体教师提出殷切希望,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思政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讲者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更要增强自身的使命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育方法,自觉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把思政课打造成为学生爱听、终身受用的课程,以教师的思想魅力和课程的吸引力提升大学生思政课的获得感。
5.理论联系实际是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必经之路
理论和实践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思政课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重理论轻实践、重实践形式轻实践内容等现象屡见不鲜。思政课既要注重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也要引导学生自觉将理论付诸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思政课的获得感。一要用实践检验思政课的真理性,增进学生的认同感。列宁曾言:“训练、培养和教育要是只限于学校以内,而与沸腾的实际生活脱离,那我们是不会信赖的”,[10](P355)这就要求思政课既要重视课堂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又要面向课外实践,让大学生在实践教育中通过自身的亲身感性体验,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厘清对现实问题的困惑。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检验课堂教学内容的真理性和科学性,进而促进学生的思想认同,使之将思政课内化于心,并在实践中外化于行,真正提升学生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二要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打造思政课的第二课堂。丰富的校园活动和广阔的实践生活是思政课的隐形课堂,是大学生自我探索、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及党和国家政策的重要平台。思政课教师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思政课素材,创设思政课的实践教育基地,开辟思政课的情感体验天地,用实践教学这本“无字之书”帮助学生积极思考,体悟思政课的现实魅力,在大学生的内心世界生成持久深层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政课工作方案:增强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N].人民日报,2017-05-12(12).
[3]李菊英,颜州.获得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生成要素[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1).
[4]姚迎春,杨业华.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J].湖北社会科学,2018,(4).
[5]房广顺,李鸿凯.以大学生获得感为核心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J].思想理论教育,2018,(2).
[6]教育改革发展要精准发力[N].人民日报,2017-03-13(4).
[7]刘建军.试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重复施教[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8).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2).
[10]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019年 第二期

2019年 第二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十八大以来“纲要”课程与教学研究现状、热点及问题 ——基于CNKI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建设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四十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之回顾与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权及其提升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理论思维
“叙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概论”课中深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教学的若干思考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开放式教学模式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文化资源运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
全要素驱动的高校思政课研讨式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有效教学”亟待破解的“三对矛盾”
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发展
西方宪政民主思潮的网络议题与引导策略
试析新自由主义在经济上的实质和危害
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深度互动教学的新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制”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
意识形态概念基本特征的逻辑辨正 ——基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考察
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爱国主义的态度
习近平对中国精神的当代倡扬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翻转协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国际视野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
厘清与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定位、功能及相关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