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发展
刘震 张祎嵩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近年来,随着教育技术的创新,基于慕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已经在高校逐步推广,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对慕课的定位与功能认识不清,慕课教学流于形式的问题仍然存在,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与慕课的本质属性出发,探讨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更好应用慕课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发展建议
【作者简介】刘震、张祎嵩,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4)。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18.11.95~99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4BKS097)、2017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大数据时代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与规律研究”(项目编号:17KDB044)阶段成果。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这就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一方面,思政课面临着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另一方面,一场教育界的变革风暴也席卷开来,为思政课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机遇。
一、慕课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现状及研究综述
所谓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或慕课),是通过互联网将大学课程传输到世界各地以满足人们求知欲望和追求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1]。2013年慕课在中国迎来大发展,5月,清华大学加入了“Edx(教育在线)”,并于8月面向全球网络初步开放了“中国建筑史”和“电路原理”2门课程。10月,发布了全球第一个中文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并同时推出了第一批慕课课程[2][3],之后慕课平台建设与课程设计迅速推广,至2016年10月,国内慕课网站用户规模已突破1000万人[4]。
慕课从产生到传入国内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与思政课的教学连接起来。2014年9月,第一门思想政治类的慕课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在“学堂在线”平台正式上线,首个学期选课总人数就超过11000人,其中近1000名清华学生通过在线学习获得校内的学分认证。2015年和2016年,清华大学其他3门本科生思政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也相继以慕课形式登陆在线平台,教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同时,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也陆续推出自己制作的思政课慕课课程,为社会学习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空间。以慕课为基础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已经大踏步地开展,并在实践中逐步积累着经验与教训。迄今,仅清华大学在“学堂在线”平台开设的4门思政课慕课,已经有150余所高校选用,累计覆盖45万学生;“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19门思政课慕课,开课34期,选课近40万人次。(见图1)
把思政课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般内容来看,积极进行教育方式的新变革,尝试教学的新模式是十分必要的,而从思政课教学的特殊性来看,慕课更具有独特的吸引力。2014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者开始提出在思政课中引入慕课的必要性,应对信息时代的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催生更加多样的教学过程和形式等是主要的支撑性观点。[5]随着以慕课为基础的思政课教学实践的开展,更加具体的围绕课程设计的方法和路径的讨论与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开始提出。如笔者基于在清华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将思政课与慕课结合起来以实现教育的目标和功能,要做到3个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的教学与第二课堂的活动相结合、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相结合。[6]吴超(2015)在对上海6所高校本科生进行调查后,提出不能盲目地以慕课替代现代大学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相关部门而言,顺应慕课发展趋势,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养成自主化学习、社区化互动和交互式研讨的能力与习惯,才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7]石攀峰(2015)在成都某新建本科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慕课教学认知调查后也发现,慕课形式本身并不能扭转学生对于思政课教学意义的认知偏差,因此外部的引导和严格的教学过程管理同样不可或缺。[8]吕秀侠(2017)针对混合式教学中存在的混合式教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不清、线上线下教学衔接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小班化指导、改革教师考核方式等举措。李超超、钱佳蓓、龚苑媛(2016),符子娇、高昕(2017)等学者基于不同地区学生群体的研究也基本反映了上述观点。高地(2014)则通过对西方高校德育课程中的慕课应用案例——耶鲁大学教授Paul Bloom在Coursera平台中开设的“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课程的分析,提供了国外基于网络平台进行价值观引导的经验。[9]
从现有的对于慕课在思政课中的应用的研究文献来看,对待慕课的态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实践尚未开展及开展的初期,多数学者对于慕课的应用持非常积极的态度,并从“教”与“学”的重心转换,优质资源共享等方面提出支撑意见;而第二阶段,随着教学实践的开展,一方面慕课本身的光环消失,大家更为理性地看待慕课,单一地通过慕课进行的教学形式基本被否定,另一方面不同形式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始提出,更多的注意力从鼓励运用慕课转移到如何发挥慕课对于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上。慕课从一个科技进步而孕育出的新鲜事物逐步融入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其功能与定位也在慢慢清晰。
二、慕课的功能局限与在思政课应用中的问题
(一)慕课难以实现“教”与“学”角色转变的目标
慕课最早使用于一门名为“联通主义和联通性知识”的课程中。该课程遵循所倡导的“让所有好学的人能随时获得可用的资源;让所有乐于分享知识的人找到乐于接受他们知识的人;最后,为那些想向公众提出问题的人提供展示机会。”[10]无论是否是一个巧合,但是联通主义成为慕课的一个重要理念,即每一个学习的个体通过一定的平台相互联结,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提供自己的知识,分享资源并对其评论,以他们的方式影响课程的建设。
这一理念引申出了国内学者通常所说的慕课带来的“教”与“学”的中心转换,但是如果仔细比较,两者却存在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联通主义中所指的学习者之间的连接的形成以及对于整体学习效果的促进作用是一种基于慕课平台的出现而客观产生的现象的描述,其中学习者加入平台并主动参与讨论与课程建议是改善学习效果的前提,而这一前提是否可以顺利实现,还需要考察具体的学习环境、内容与学习者的态度。目前国内外同行的慕课平台设计都包含了讨论区部分,为教师和学生、学生之间的联通提供条件,但是实践效果并不能说十分理想。讨论区的设计方式类似与国内的贴吧,通过发帖与回帖的形式进行交流,但由于缺乏提醒功能,无法产生交流的时效性,且总体热度大多不高,因此讨论区功能在大部分慕课课程中都难以被学生自发地运用起来。可见,联通主义意义上的慕课尽管在理念上是成立的,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较大的挑战。而具体到思政课的慕课教学,由于课程内容无法迎合学生的功利化需求(以考研、公务员考试为目的的功利性学习者除外),很难从功利角度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而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在长期的教条式的初、高中教学下学生又常常带有对于思政课的潜在偏见,这就使得思政课的慕课教学更难以保障学生自发地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尽管从教学经验中多数工作者可以得到共识,增进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对于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甚至比一般专业课程更)明显的作用,但在单一的慕课教学中,联通效果产生的前提条件无法成立,因此也就不能寄希望于慕课本身来达到转变“教”与“学”角色的目的。
(二)慕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如上文所述,慕课引发教育革命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基于社交网络的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技术和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学习效果测评技术的应用,使得增强学习者间的交流与讨论成为可能,也使得大规模并且个性化的学习成为可能。而这些效果的实现,在思政课教学中仅依靠学习者的自主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教师引导和制度保障。可以这样理解,慕课作为一种科技催生的产品,正如同过去的幻灯机、投影仪一样,是辅助教学的工具,而不是教学行为本身。慕课在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用中暴露问题的主要原因,正是这种手段与目的的混淆,甚至倒置。总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慕课教学流于形式,对学生的管理、监督不足。慕课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在网络上完成的,虽然可以采取技术手段,获取学生在线观看视频的时长,并通过限时的习题督促学生按期完成在线学习任务。但由于技术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学生规避监督手段的方法仍然很多,视频的播放并不意味着认真的学习,习题的抄袭现象也一定程度地存在(因为主观题的评阅难度较大,习题基本以客观题形式为主)。对部分学生而言,慕课并没有达到碎片化学习的效果,其每周的学习时间仍然集中在作业截止前的若干小时内。缺少了线下更直接、有效的监管,更大的自由度也意味着学生更大的“逃课”可能。尤其是对于思政课,这类以价值引导为核心,缺少实用性技能知识的课程,不能过度依赖学生的自主性。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见图2)
2.在线上与线下将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线下教学内容定位不清的情况。为实现对于线上教学部分的更好监管,部分教师尝试开设了与线上教学相结合的线下课程,但两部分教学内容不相匹配的现象一定程度地存在着。线上教学与线下授课内容相割裂的现象,使得慕课教学进一步形式化,线下教学内容定位更加模糊。
3.师生交流互动不够,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减弱。思政课教学的主要功能在于价值观的塑造,而不同学生因其个人成长的差异性,价值观的形成路径和影响因素是多样的,因此引导工作也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一方面,慕课教学将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共享的同时,也使得教学的内容变得同质化(尽管已经有不同高校制作了不同版本的慕课资源,但这与需求的巨大多样性相比仍然相去甚远)。另一方面,成功的意识形态工作往往要求教师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直接而快速的反馈,这对于线上教学而言实现难度很大。
三、思政课应用慕课的目的和改进措施
(一)明确思政课应用慕课的目的
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慕课需要准确把握教学的目标与育人的理念。2015年10月16日,在清华大学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上发布的《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面向国家长远发展战略和世界变革的未来趋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这一教育模式正与思政课的教学是契合的。在初、高中的政治课程体系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知识传授的方式教授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行为特点与需求。思政课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的层面,而更应该着力于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在思政课教学中作为一种基础,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立场,构建马克思主义的视角,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方法,真正做到“入脑入心”。
在讨论慕课给思政课带来的可能的改变时,实现“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被普遍认为是最重要的一点,这种启发式的、带有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但这种改变的实现,与其说是慕课的功能实现,不如说是翻转课堂的意义所在。这种教学形式在信息化时代获得了更好的推广环境,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这种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的方法对于价值观塑造的思政课教学无疑具有更大的意义。通过增加学生讨论、探究和自主学习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必须要经过小组讨论和共同的主题研究,提高其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们思想激荡、观点交锋,达到更加充分地检验学习成果的目的。
对于思政课的线上教学,在功能上目前还难以超出知识传授的范围。因此需要着力探索的是如何将知识点更加通俗易懂,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地进行讲述,帮助学习者进行温习,加深理解。在知识传授的层面,慕课提供了比传统教材更加灵活和具有亲和力的形式。在2014-2015年秋季学期,在清华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学的实践中,笔者对于慕课学习者与传统课堂学习者进行了对比调研。在教学效果方面,慕课学习者在认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增进对其了解方面的表现都优于传统课堂。
“这门课后你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程度”(1表示完全不了解,5表示非常了解)。了解程度的改变集中于程度3和4,倾向于更了解;同时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程度较高的改变(4和5一共所占比例)MOOC课堂比例更高,占54%,传统课堂则占46%。
(二)完善和挖掘慕课教学体系
在思政课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慕课这一教学工具,需要立足于思政课教学的改革目标,并结合慕课的本质与特殊优势。总结来说,慕课应服务于翻转课堂的实现,在本质属性上,慕课希望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更多学习者串联起来,而更加灵活的知识展现形式使其在知识传授的功能上具有更好的效果。慕课是一种教学的工具,但同时是超越于传统的幻灯机、多媒体、网络公开课的更为优质的工具。在当前对于慕课的使用中,有两个极端的倾向,即把慕课作为教学的全部或仅仅把慕课作为一般的视频资源提供给学生,都会影响其功能的发挥与应用的前景。对于慕课未来应用的展望,有3个方面是有待进一步探索的。第一,线上资源深度挖掘、整合,完善慕课教学体系。通过影视作品、拓展性阅读材料、案例库、习题库、微信公众平台等内容的匹配,形成更加完整的知识传播体系。第二,提高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探索多元的课堂翻转形式。慕课教学内容,不应命令式地要求授课教师采纳,而是经由教师设计,融入其思政课教学环节中,这就有利于线上与线下教学部分的有机融合。教师运用慕课资源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如要求学生课余完成基本知识点的学习,并在课上进行知识拓展。线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保障知识框架的完整性以及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的准确性的基础上,采用与自身专业研究相关的,具有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这就有利于发挥授课教师的自主性,并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课程选择的自由度。第三,加强校际合作,构建不同学生群体间的交流平台。同一所高校内的学生价值观塑造往往是封闭的,在缺乏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学生容易疏于思考,意识僵化。通过在线平台,不同学校、地区的学生可以实现更好的互动,产生更加激烈的意识形态碰撞,这既有利于高等院校优质意识形态工作的扩散,同时也使象牙塔内的学生能够认知到不同层次,多元意识形态的社会群体的存在,对其增进对社会的认知,产生更加宏观的社会视野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庆峰.我国高等教育“慕课”发展的困境及理路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2014,(23).
[2]于爱华.MOOC时代背景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4,(21).
[3]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在清华大学成立[J].现代教育技术,2014,(5).
[4]2016年中国慕课行业用户规模及用户付费意愿分析[EB/OL].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702/497544.html.2017-02-23.
[5]郭芸,白琳.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慕课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4,(11).
[6]刘震,曹泽熙.“慕课”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和机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
[7]吴超.接纳与认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的态度——基于对上海6所高校本科生的调查[J].探索,2015,(2).
[8]石攀峰.新建本科院校思政课中慕课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基于成都师范学院师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慕课教学认知的调查[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12).
[9]高地.MOOC在西方高校德育课程中的应用及其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2).
[10]翁朱华,等.理解教育技术——从慕课到混合学习,下一步走向何方?[J].开放教育研究,2015,(6).

2019年 第二期

2019年 第二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十八大以来“纲要”课程与教学研究现状、热点及问题 ——基于CNKI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建设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四十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之回顾与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权及其提升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理论思维
“叙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概论”课中深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教学的若干思考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开放式教学模式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文化资源运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
全要素驱动的高校思政课研讨式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有效教学”亟待破解的“三对矛盾”
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发展
西方宪政民主思潮的网络议题与引导策略
试析新自由主义在经济上的实质和危害
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深度互动教学的新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制”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
意识形态概念基本特征的逻辑辨正 ——基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考察
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爱国主义的态度
习近平对中国精神的当代倡扬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翻转协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国际视野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
厘清与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定位、功能及相关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