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开放式教学模式探析
左鹏 苏彬
【摘要】“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是博士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高位整合、培养方式的独特性和博士生的思维特点,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开放教学内容、教学团队、教学方法、教学考核。为此,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研究会的科学引导、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通力配合。
【关键词】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思想政治理论课
【作者简介】左鹏,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彬,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3)。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沪),2019.3.62~67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是博士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自2011年秋季在部分高校开设以来,从三个版本的教学大纲到新近出版的教材,教学内容不断拓展,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在帮助博士生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代世界与中国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课程和博士生自身的特点,由于教学组织和管理的差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在各高校开设的情况参差不齐,总体上与中央提出的“步步高、步步深”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此情况下,积极探索该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在改进中加强课程教学,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提升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重要举措。
一、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现实要求
2010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颁布的《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提出博士生要开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时,只是笼统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主要内容,至于如何组织教学团队、怎样进行教学管理、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并未具体涉及。各高校在贯彻落实《意见》时,做法也很不一致。不少高校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由一位或几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和对教学大纲的理解去讲授一个或几个专题。短时间内确实把课程开设起来了,但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讲授了多少,博士生听课的情况如何,教学目的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都无从考核。为了真正把“步步高、步步深”的要求落到实处,应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基础上,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探索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学改革。这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自身定位的要求,也是适应博士生培养方式和思想特点的要求。
第一,教学内容的高位整合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组建开放式教学团队。博士生是高等教育培养的最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从本科阶段到硕士阶段,已经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课程,到博士阶段继续学习“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必然有着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其实,“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是整合了原先给博士生开设的两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课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的基本内容,并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要求,增添了新的内容。从新近出版的教材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深入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1]具体涉及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政治、当代世界文化、当代社会问题、当代生态环境、当代科学技术、当代资本主义和当代社会主义等八个方面的问题。就教学内容而言,确实有不少与本科生、硕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相重复的地方;但就教学要求而言,强调“紧扣时代发展,紧扣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既与本科和硕士教学相衔接又避免重复,较好体现‘步步高’的目标要求和教学特点”。[2]对任何一位教师来说,要全面、独立地讲授这八个方面的内容,恐怕都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组建开放式教学团队,根据团队成员各自的专业背景和学术特长,在深入研究课程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分专题逐一讲授相关内容。
第二,培养方式的独特性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实行开放式教学管理。研究生培养一般采用导师负责制,多数博士生入学后即进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很少参加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活动,日常管理相对松散。作为科研团队的中坚,博士生往往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有的还需经常去外地出差,或进工厂下矿井,帮助解决技术难题,或跑田野搞调查,面向社会收集资料,时间短则数天、长达数月。虽然多数高校为了保证博士生学习各类课程,不提倡导师给一年级博士生过多安排科研任务,但往往很难落到实处。不用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其他必修的专业课、学位课,也很难保证学生全部出勤,在职博士生的到课率就更难保证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是一门必修课,较高的出勤率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基本前提。按照教学管理的一般规定,只有出勤率超过三分之二或一半的博士生才有资格参加考试、取得学分,否则无法进入学位论文的开题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适应部分博士生科研或工作的节奏,有的高校特意安排在晚上或周末上课,但还是有学生无法全部出勤。这就需要“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实行更加开放的教学管理方式,通过网络课程建设,打破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的限制,使那些不能全程听课的博士生也能利用网络资源随时随地接受课堂教学。
第三,博士生的思维特点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采取开放式教学方法。“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作为博士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安排在博士生入学后第一学期集中讲授。受从本科到硕士阶段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受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和人生阅历的影响,博士生的政治态度、政治倾向已基本确定,但在分析本专业领域以外全局性、普遍性的问题时,仍然缺乏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面对林林总总的社会现象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时,还是容易迷失方向。而且经过多年的专业学习和学术训练,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已经基本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正在发展当中。对于新的知识,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批判地吸收;对于世界和中国的热点舆情,他们选择性关注并有自己的评判标准。这就给“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提出了更加开放的要求:依据大纲但又不能拘泥大纲,依托课堂但又不能限于课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教师应正视博士生思想多样化的现实,善于运用鲜活、有说服力的材料,在从正面阐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从反面澄清各种模糊认识、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启发、引导博士生沿着正确方向深入探究。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
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开放式教学模式,应该按照“步步高、步步深”的总体要求,调动各方积极因素,以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团队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学考核的开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博士生进一步提高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的开放
作为教学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教学内容一般体现在教学大纲和教材中。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而言,以前只有教学大纲,现在教材刚刚出版,这就特别需要依据教材深化和拓展教学内容,把教学内容的开放作为开放式教学的第一要务。为此,需要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紧扣教材,把握教学的核心目标。教材是教学的基本遵循,规定了教学的核心目标和主要内容。作为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学的目标不在于向博士生系统讲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在于帮助他们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分析当代世界和中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战略思维能力,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除导论外,教材共设置了八章,其中大部分内容在从本科到硕士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都有所涉及,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中再次出现,本身就说明了这些内容对于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全局重要性、前瞻引领性。在实际教学中一定要以此为本、牢牢把握,讲得到、不可或缺,讲得新、与时俱进,重点在于科学分析、传播思想,不在于综述事实、扩充知识。
第二,活用教材,拓展教学的内容体系。“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虽然已经把教学大纲修订为教材,但教材也只是指出了教学的重点所在,实际教学中还需要根据形势与政策的变化,将重点做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完成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实现这样的转化,必须虑及博士生的思想实际。博士生作为一个异质性很强的群体,既有文科和理工农医科等各种不同的专业背景,也有统考招生、硕博连读、提前攻博、直接攻博等各种不同的入学方式,还有定向与非定向、专业型与学术型等各种不同的培养方式,这些都要求“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学不能千篇一律。教材设置的内容是必须讲授的专题,在把这些专题讲到位、讲透彻的同时,各高校还可根据自己的校史校情、专业特色、教师特长等开发出新的专题,围绕教学核心目标,引导博士生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予以审视和解读。
第三,巧用教材,找准教学的现实切入。教材确定了教学的方向和内容,但围绕具体内容展开教学,首先得有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的教学内容,笼统地讲,博士生是比较熟悉的;但具体地讲,博士生还是有着许多不能准确理解、容易受到错误思潮影响的认识误区或盲区。在教学中紧扣教材,要抓住教材确立的核心目标,从世界形势的风云变幻、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中,找寻那些博士生有所了解但又不是特别了解的舆论热点作为切入点,厘清其来龙去脉,讲明表象背后的真相,以此来撬开博士生的思想缝隙、激发博士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步步深入、循循善诱地托出教学的核心观点,顺着已经撬开的缝隙灌注下去,重铸博士生的思想认识,达到润物无声、入脑入心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队伍的开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是课堂的灵魂所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是一门意识形态色彩浓厚、跨越多个学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教师的政治立场、理论素养、专业知识、实践经历和教学水平等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打造一支多学科重组、专兼职结合、校内外共建的开放式教师队伍,是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基本前提。
第一,不拘一格,多方选才。“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材设有导论和八章内容,涉及国际和国内、经济和政治、文化和科技、人文和生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等多方面。为了全面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首先,需要打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各二级学科的界限,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中抽调精兵强将,分别讲授一个或几个专题,由此组成“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学队伍的主体。其次,需要打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甚至自然科学学科的界限,选聘术业专攻者承担相关专题的教学,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学队伍的有益补充。再次,需要打破校内和校外的界限,从校外邀请知名专家学者、领导干部走进课堂,给博士生提供高水平、高站位的专题讲座,由此组成“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学队伍的闪耀亮点。
第二,因人制宜,各显其长。由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成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学队伍,在具体开展教学时可根据自己的专业优势和科研特长,从教材设定的专题中选择一个或几个进行讲授。此外,还可在确保完成教材设定的专题讲授的前提下,根据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或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和国内外热点事件,或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博士生专业特点,穿插一些其他的专题。这样既能回应博士生的社会关切,在就事论“势”中加强对博士生的思想引领,也能贴近博士生的科研实际,在“现身说法”中进行价值引领。比如,把一些行业领军人物、知名专家学者请进课堂,为相关专业的博士生讲授学科领域最新进展、个人发展心路历程,这更容易引起博士生的思想共鸣,激励他们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更好地追求真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产生一般课堂教学难以产生的效果。
第三,同向而行,携手共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由于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授课教师来自不同专业甚至行业,他们对教学目标、博士生学习和思想实际的把握难免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到教学中,常会因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使课程的意识形态功能在不同方向上信息能量的互相抵消中被弱化。为此,要在坚持政治标准为首要标准、配齐配强教师的基础上,强化集体研讨备课,使每位教师都对其他教师的授课内容有一定了解,在授课过程中同向而行、互有呼应,做到不同专题分工不分家,凸显教学的整体性、一体化。
(三)教学方法的开放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是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的、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但由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学内容和教师队伍的开放性,加上博士生独特的培养方式和思维特点,要求它对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样持开放态度,提升博士生对教学的参与程度。
第一,提倡批判式教学。博士生是高等教育培养的最高层次人才,最有条件接触本学科的前沿问题,最有机会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最有可能遇到不同社会思潮的激烈交锋。博士生大多已具有较深的理论基础、较强的鉴别能力,但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经过乔装打扮后对他们仍有一定的迷惑性和诱惑力,还会不断侵蚀他们已经形成的正确认知。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学不应以内容难以把握为由回避各类敏感话题,而应以开放的姿态、敏锐的洞察,直击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思潮,在师生的平等对话中开展研究式、探讨式教学,立足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人民立场,深入分析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抽丝剥茧地剖析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背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因素,培养并增强博士生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第二,培养课堂骨干。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但学生也不是教学活动的被动接受者。适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的亲和力、感染力。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课堂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工作多年后回到学校,有的是单位的领导干部,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有的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对本领域的工作和相关社会问题非常熟悉;有的在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相关人群的思想有着深入的研究。如果能从他们中间发现并培养课堂骨干,配合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就教学中涉及的重要问题发表意见,既可引起其他博士生的特别关注,又可在师生之间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达到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博士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第三,开展网络教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便捷化,高校的各类课程都能以慕课的形式上传到网上,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使用。鉴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学内容的相对独立性、授课教师的不固定性、博士生全程听课的特殊困难性,可以将网络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满足博士生全程听课的需求。具体来说,可以将不同专题的教学录制成视频,连同课件、参考资料、思考题等一起上传至网络教学中心,供博士生在课堂之外自主学习。在此基础上,针对每一专题的教学内容,教师编制测试题,供不能参加课堂教学的博士生在线回答,作为检验其是否听课以及听课效果的基本依据。同时,搭建师生在线交流平台,建立在线讨论空间和离线留言板,供师生在课堂之外互动交流;建立课程考核体系,供博士生在线提交课程作业并自动查重,然后交任课教师评判,最后给出课程成绩。
(四)考核方式的开放
课程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评定学业成绩的基本依据。作为博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考核的重点不在于博士生对某个具体知识点的识记和掌握,而在于他们对基本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运用和发挥。为此,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队伍、教学方法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考核方式的开放。
第一,开放考核过程。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这种跨专业的公共必修课,多数高校是以课程论文的方式结课的。如此结课,最大的优点是便于操作、便于评定课程成绩,但常常伴有两方面的隐忧:一是难以避免课程论文直接、简单地从网上下载,考查不出博士生真实的思想认知;二是难以激发博士生全程到课的自觉性,以至有人很少到课或从不到课,但同样可以提交论文、同样可以取得成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具体的考核方式上,可以采用上课期间的多次小作业取代结课之后的一次大论文,由此对博士生进行全过程考核。这样既能考查他们对每一专题的具体认知,要求他们不用上网查资料,就在课后随堂完成;又能督促他们全程到课,缺一次课就少一次作业,缺三分之二或一半以上的课就无法取得成绩。
第二,开放考核内容。“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学的目的是使博士生深入理解和系统把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并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当代世界和中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对博士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自然要围绕这个目的展开,所以这不应是一种封闭的知识性考核,而应是一种开放的思想性考核。对于相关知识,博士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多少都有所了解。但知识不等于思想,知识可以从教材上、网络上摘抄过来,思想只能体现在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中。在每一次课堂小作业中,教师都应聚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相关方面的最新发展,选择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前沿问题,让博士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和理论兴趣,做出自己的理解和分析。不求其理解得多么深刻、分析得多么全面,但求其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体现该课程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
第三,开放考核组织。一般而言,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导,也是课程考核的主导。但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中,由于教学队伍的开放,多位教师分别授课、分别布置课堂小作业并做出评判、给出成绩,让他们全面深入地参与到课程考核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应该发挥课程负责人的主导作用和课程助教的协同作用,一起参与到课堂小作业的评判中,每次单独给出成绩,结课时合计给出总成绩。当然,除授课教师随堂布置小作业外,课程负责人还可以组织博士生根据专业和理论兴趣,确定某一专题小组,分工进行资料搜集、观点提炼、课件制作和课堂展示,其他博士生现场提问,课程负责人最后点评并把这当作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
三、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开放式教学模式的重要保障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教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的任务,但完成这一任务,不只是教师和教学部门的事,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研究会的科学指导、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通力配合,共同提供相关的前提保障。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要像重视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样重视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的统一编写使用到教师培训体系的构建,从教学方法的改革到支撑学科的加强,从课程建设的督查到教学效果的评价,教育主管部门可谓全面发力、狠抓落实。但对于包括“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在内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说,除2010年颁布了《意见》外,尚未颁布其他专门的指导性意见,相关要求都融会在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诸多文件中。对这些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教育主管部门更多关注的是本科生,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很少进入视野。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提升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的重视程度,先把已经出台的各项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下来,然后根据课程和博士生的特点,适时出台开放式教学指导性意见,全程做好督导检查工作。
第二,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研究会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引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的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为了加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宏观指导与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成立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下设研究生分教学指导委员会。一些地方也依托当地的高等教育学会等群众性学术团体,成立了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会。这些分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研究会在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咨询研判、督查评估、示范培训、合作交流作用,但由于其工作对象不是某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而是研究生的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的指导和研究常常因为对象过于宽泛而显得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够。比如,在各种师资培训班和教学研讨会上,参加者既有讲授硕士生课程的,也有讲授博士生课程的,既有研究自然辩证法的,也有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授课对象和学科背景的差异使他们很难找到共同的话题进行深入的交流,最后往往是泛泛而谈、流于形式。鉴于此,可以考虑进一步细化研究生分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研究会的组织和职能,由各门课程分开来进行活动。具体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因为教学内容涉及多个领域、教师队伍多元开放,有关的培训和研讨还可以细化到每一专题,使其既能深入其里,又能全员覆盖,有效推动课程教学实效性、针对性的全面提升。
第三,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根据课程和博士生的特点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教学创造必要的条件。开放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博士生不同于本科生和硕士生,教和学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学组织和管理随之变化。在教学班级的编组上,可以在“以中班教学(每班100名学生左右)为主体”的前提下,尽可能把同类专业、同类入学和培养方式的博士生编成一个班,以便教师根据博士生相似的专业背景和成长经历,选择恰当的教学切入、不同的教学侧重、灵活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应允许全年开课,以便让一个学期因科研出差等不能正常上课的博士生在另一个学期也能正常上课;应允许每周三个或四个学时连续排课,以便教师集中时间完成一个专题的讲授;应允许正常工作时间以外的晚上、周末排课,以便照顾各类在职博士生的实际情况。在助教力量的配备上,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的青年教师和在读博士生中精心挑选,配足配强助教队伍,使其与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组成教学管理团队,全程参与教学,负责课堂考勤,参与小作业评判。在课程建设的推进上,学校应考虑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的特殊重要性和基础薄弱性,在政策上给予适当倾斜,将其纳入研究生质量提升计划并立项支持,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把“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打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品课程。
参考文献:
[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6.
[2]侯惠勤.站在理论制高点上把握当代中国与世界——《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修订版精要[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019年 第二期

2019年 第二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十八大以来“纲要”课程与教学研究现状、热点及问题 ——基于CNKI相关文献的统计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建设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四十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之回顾与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话语权及其提升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理论思维
“叙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运用
“概论”课中深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教学的若干思考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开放式教学模式探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文化资源运用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
全要素驱动的高校思政课研讨式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有效教学”亟待破解的“三对矛盾”
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发展
西方宪政民主思潮的网络议题与引导策略
试析新自由主义在经济上的实质和危害
思想政治理论课全员深度互动教学的新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三制”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
意识形态概念基本特征的逻辑辨正 ——基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考察
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爱国主义的态度
习近平对中国精神的当代倡扬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制约因素及提升策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翻转协同”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革命”与国际视野
新时代大学生国家意识培育研究
厘清与强化: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定位、功能及相关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