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的优化与话语体系的建构 ——以如何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为
谢惠媛
【摘要】思想理论的有效传播离不开话语方式的优化与话语体系的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提升课程质量,就应注重以动态、体系化的方式整合政治话语、中国话语、学术话语、民众话语,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与认同课程内容,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
【关键词】话语方式;话语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谢惠媛,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北京100191)。
【原文出处】《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京),2019.3.69~74
【基金项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一批青年拔尖人才项目(YWF-19-BJ-W-37).
话语是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载体。合宜的话语与完善的话语体系有助于人们理解思想理论,形成观念认同,达成价值共识。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人寻常百姓家”。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干渠道和核心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让学生真懂、真信、真服、真用,就应注重话语方式的创新与话语体系的建构。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表达的现实困境
话语体系是一个综合多种要素的有机整体。“任何一种具有影响力的话语体系及其话语权,都具有五个核心要素,即政治性意蕴、学理性支撑、哲学性思维、通识性表述、有效性传播。这分别表达的是立场、观点、方法、表达、传播。”[1]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多种要素构成了复杂系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它们可具化为政治话语、中国话语、学术话语和民众话语等方式。多种话语方式的协同可以提升课程教育教学质量。然而,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没有把它们作为课程建设重点,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育方向的明晰度、教育内容的明确性和教育效果的提高。
首先,在政治话语方面,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其本质要求。唯有在特定的政治话语中,政治信念才能获得正当性说明,其合理性才能得到系统全面的表达,进而增强自身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然而,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政治话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被漠视或淡化。与此同时,受西方“价值中立”“普世主义”等思潮影响,部分教师缺乏学科意识与学科自信,忽略课程内在蕴含的价值判断和意义阐释等特性,有意无意地对意识形态问题避而不谈或一带而过,他们或者混淆学科差别而过于强调所谓科学化、实证性,或者忽视理论对实践的升华和指引,片面追求经验化、通俗化,甚至是娱乐化、碎片化。政治话语的淡化容易导致教育方向的模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效果被大大削弱。
其次,在中国话语方面,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视角尤为重要。诚如马克思·韦伯指出,社会事实是在特定的价值视野中得以呈现并成为研究对象的,价值观念影响人们对事实的关注。[2]换言之,从不同立场或视角出发,往往会对同一现象做出不同解读,得出相异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结论。目前,我国在自身话语体系的建构方面仍有待加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3]相比之下,西方的社会科学起步较早,已形成了一套相对系统的概念、范畴、观点和理论,为人们理解与研究社会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如果以西方的概念、范畴、观点、理论为基础来看待中国实际、思考中国问题与制定相关政策,缺乏对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之内在价值预设的审视与反思,忽视其方法论产生的背景与适用的范围的辨析,便容易出现“水土不服”。这部分地表现为:所得结论与当前实践或大众认知存在较大偏差和分歧;对现行政策制度的态度停留于破坏性批判甚至全盘否定,注重“破”而不谈“立”。这恰恰是中国话语缺失的结果。
再次,在学术话语方面,在信息传播和知识获取渠道更加多样、社会思潮和价值诉求愈发多元的背景下,传统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单向度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不解渴”、教学方式的不到位。要解决该问题,就要通过学术话语的支撑,借助学术最新成果,从理性分析的角度解答学生的问题。而这恰恰是以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短板。由于课程曾一度被片面认为只需传播中央文件和精神,导致理论的精髓和价值底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缺乏必要研究。学术话语的缺位所导致的结果是,科研与教学无法良性对接——研究者日益远离现实、闭门造车,而教师则在课堂或是空喊口号、满堂灌,或是用西方学术话语强制阐释中国问题——“理不亏而词穷”的现象较为严重。
最后,在民众话语方面,思想源于实践,也应在解释实践与指导实践中体现自身的现实意义。教育应关注社会关心的热点,具有问题意识与现实关照,拉近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距离。然而,以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民众话语缺乏足够关注。这部分地表现为:教师或者难以对民众话语中具批判性的内容进行理性且深刻的分析,难以给出令人信服的回应与回击;或者漠视民众话语中的利益诉求,难以从理论上给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议。民众话语的疏离导致课程的关注点常局限于象牙塔内或停留于陈年旧事,无法对当下发生的问题做出阐释,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难以取信于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创新的理论进路
要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就应以动态化、体系化的方式统合政治话语、中国话语、学术话语、民众话语,使之成为核心突出、特色鲜明、支撑有力、视域广阔的有机整体。
首先,进一步突出政治话语的核心地位。鉴于政治话语与政治认同、理想信念密切关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容、方式和效果评估等方面都应加强政治话语建设。在教育内容方面,要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既在本质上区别于西方教育,又在特色上体现我国教育的优势,是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看待问题的价值基础和理论框架,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求和根本遵循。因此,应切实把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重要成果讲清讲透,坚决防止与避免“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4]另一方面,教师自身应明确政治方向,增强政治认同,站稳政治立场,敢于运用政治话语,善于运用话语体系,坚决避免在政治问题上遮遮掩掩、态度暖昧。这将有助于学生在感同身受的基础上实现由认知到认同、由知识到信念的转化。
其次,进一步体现中国话语的鲜明特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卓有成效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明确价值原则与培养理性思维,就应当建立符合自身特色的中国话语,植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和文化传统,立足于中国的价值追求和国家利益,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要做到这一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第一,关注中国问题。中国问题是学生最为关心、最能直观把握的现实。能否客观描述现象、准确分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论证现有政策措施及未来发展路径,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接受程度。可以说,对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予以有说服力的回应,是学生理解、接受与认同教育内容的前提。第二,立足中国价值。价值立场是解释现象与剖析问题的原点。故而,教师应站稳中国立场,明确中国价值,以此为基础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与解读。这要求教师在价值判断层面具有清醒认识,在选择阐释实践问题的框架和工具时,理性审视、剖析与扬弃某些流行观点或思潮,在价值契合的层面上有说服力地解析现实问题,有效引导学生。第三,善用中国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5]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挖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资源,展现中国现实和中国逻辑,研究探索既符合认知科学和传播规律,又具中国特色、植根中国实践的原创性概念和表述,以中国故事、中国声音为核心,以中国概念、中国表达为框架,切实打造中国话语体系。
再次,进一步完善学术话语的思想支撑。学术话语的特点在于,它不仅回答“是什么”的问题,而且注重解释“为什么”和“怎么办”等,不仅呈现言说的结论,而且强调严谨且有逻辑的推导分析过程。因此,它能从理性思维的层面把问题讲得更清楚、更透彻,能使诠释方式更客观、更全面,能让观点更具信服力与内渗力。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它可以使价值、理念、观点更符合理性认知的需要,使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认同,从而更大程度上避免产生逆反心理,因而也更容易实现从知识到信念的升华。要完善学术话语,就应正确看待它与政治话语、中国话语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学术话语应与政治话语有机结合。在某种意义上,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思想蕴含了政治立场,是研究者从一定的视角和逻辑出发表达特定政治观念的重要方式。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避免所谓的价值中立陷阱,正确认识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对接。另一方面,学术话语应与中国话语紧密交融,而不能照搬西方话语体系。在创新运用学术话语过程中,固然离不开对世界优秀学术成果的吸收借鉴,但更根本、更基础的还是应立足于中国的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总结中国的实践成就和理论创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概念、命题和表述等,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原创性学术话语体系,避免在阐释重大问题,特别是中国社会现实问题时“失语”,为讲述中国故事与阐明中国道路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
最后,进一步关注民众话语的现实诉求。针对“民间舆论场”已成为高校学生了解社会之重要渠道的现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取得实效,就应当对民众话语给予足够关注,以更接地气的视角和方式,赋予自身生命力和生长点。而对民众话语的关注,既要求充实内容,又要求拓展方法。在方法上,教师要把握民众话语的内在逻辑和表述特点,以学生愿意听、听得懂的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积极互动中提高教育成效。在内容上,要关注民众话语所反映的群众诉求,既分析其产生的背景原因,又澄清问题解决的前景、理念、路径,同时还应厘清已有政策,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另一方面,对民众话语中具批判性、负面的内容不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对暗藏西方意识形态输出的刻意歪曲、误导民众的观点和思潮,应揭示其理论预设,并通过明晰我国的发展成就和理论成果,实现正本清源。对现存的社会问题,应在全面分析我国发展阶段、客观实际和社会基础等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引导学生理解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正向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从而帮助学生在树立理想信念的同时,培养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政治话语为核心、以中国话语为特色、以学术话语为支撑、以民众话语为具体关照充分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不同向度。它们虽然互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并非彼此对立,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具系统性的整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注重某个向度而忽视其他。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构建的实践探析
话语体系的建构理应是具体的、系统的,而非抽象的、零散的。对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围绕教学目标,结合课程重点难点问题,以立体化的话语体系来逐一讲清、讲透。作为应对世界发展难题与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须深入讲授的重要内容。故而,教师应在政治话语、中国话语、学术话语和民众话语等方面着力,帮助学生真正把握党的创新理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中央立足于新形势提出的外交方略,不仅体现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姿态和立场,而且彰显出大国责任的意识和自觉。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该理念除了为解决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经济、安全、环境等难题提供新思路以外,还是一种应对西方霸权主义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快速发展与实力增强,某些别有用心者一方面片面解读我国政策,刻意在国际上散播歪曲甚至是抹黑中国的舆论,恶意宣扬“中国威胁论”“中国傲慢论”和“中国崩溃论”,等等,丑化与污损我国形象,造成民众的误解;另一方面,他们把西方价值观念加以包装与美化,以所谓的普世价值来掩盖西方中心论调与霸权立场,企图占据道德高地,强塑西方政治话语,并以各种方式干预其他国家内政。倡导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有利于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的立场、姿态与大国的风格、气派,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有助于赢得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支持,为我国的和平与发展创设良好的国际环境。因此,在讲授这一专题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其在意识形态层面蕴含的政治诉求,引导他们走出西方话语体系,更好地把握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重要性与合理性。
在突出政治话语的基础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讲清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富有的文化底蕴和价值意蕴。作为心系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相反,它所体现的类意识和天下观,与我国的国情和文化紧密相关。与大多建基于单一民族的西方国家不同,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由多民族组成的共同体。源于西方彼此相隔、基于族群差异的现代民族国家概念并不适用于中国。[6]多民族的事实使得由此积淀下来的文化内在地更具包容性,更强调共处与共享,而非唯我独尊。这种文化催生出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万国咸宁、协和万邦等思想。相应地,在价值诉求上,中华民族更注重发挥德行的作用来谋求一致性,更倾向于以“文”的方式而非诉诸“武”来解决分歧和冲突。正所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义之所在,天下赴之。……道之所在,天下归之”。[7]正是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我国的发展理念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更注重在“义”与“利”、竞争与合作、差异与一致之间寻求平衡,在致力于本国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他国家提供“快车”“便车”。与此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执政理念以及在推动国际和平与合作发展等方面的努力,彰显大国担当和风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明乎于此,学生不仅能更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而且能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进一步地,从政治话语和中国话语的角度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髓呈现给学生,离不开学术话语的支撑。如前所述,对大学生而言,学术话语相对更具说服力。这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式的灌输,而应注重理论研究,多维度地引导学生把握思想核心,从学术层面帮助学生形成观念认同。换言之,教师不仅要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问题所做的讲话内容告诉学生,帮助他们了解“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且应当借助对其时代背景、思想脉络、现实意义、实践途径等的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提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应该怎样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及其内涵问题,应从理论上说清楚它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理论和世界历史理论的契合关系,说明它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轨迹和逻辑必然,消解了异化的共同体,为人类从抽象的共同体、“虚幻的共同体”向“自由人的联合体”转化提供逻辑中介,是通达后者的必经阶段;同时也赋予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新的思想形态。与此同时,它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思想基因,反映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仁爱观和发展观。进一步地,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较之西方特殊主义共同体的优越性。它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强调人类的存在,消解了人为设定的各种界限,延展了共同体的覆盖范围,避免了以往共同体的狭隘性、排外性和封闭性,弥合其造成的价值断裂,进而在现实生活中推动团结、和平与发展。正是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放置在由古今中外不同理论构筑而成的思想网格当中,其理念的理论内涵和特征能更好地彰显出来。
由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尚处于打造阶段,其理论与实践具有丰富的内容。因此,在不同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教师应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与主线,有所侧重地加以讲解。以本科生课程为例。负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师可加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原则的研究,通过阐释义利相兼、义重于利的义利观,一方面凸显其道义理据,另一方面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加强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捍卫人民正当权益、维护国家核心利益之辩证关系的研究,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国家主权的尊重,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与基本要求。负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师可加强对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及其价值指向的研究,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与生态建设等角度突出其问题意识与实践观照;从思维方式的角度,论证它对零和博弈和二元对立思维的破解,对单子化发展模式的否定,以及对独断主义的消解。而负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师在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时,可从价值观照、价值原则、价值诉求、价值指向等方面,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体思想的承继、创新与发展;通过比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西方特殊主义共同体的差异,说明前者对后者的超越。而这体现了逐步推进与螺旋上升的思路,能使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既有所侧重,又能相互协调、相互呼应,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与教学深度的欠缺。
当然,要让学生更易于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之精髓,还需从学术话语回归到民众话语。与注重理论概念和范畴等的学术话语不同,民众话语更多是通过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展现。而“一带一路”的倡议与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欧亚经济联盟的成立与运作、中非合作论坛的成立与北京峰会的召开,我国与一些国家全方位开展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及援助工作的创新,等等,既展陈了我国为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所做的努力与贡献,又反映了我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构建的决心与信心,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素材,有助于学生直观上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举措和成效等。除此以外,针对形式各异的反全球化声音与西方共同体遭遇的团结困境,[8]教师也可结合上述实例予以回应与破解。而对新媒体、白媒体中出现的相关讨论,教师也应及时关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做到在坚持正确导向的同时,切实发挥解疑释惑的作用。这些生动且能引起学生关注的教学案例与社会信息从内容上体现了民众话语的维度。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可以第二课堂的形式,通过参观展览等途径深化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具体实践的理解。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建设正逐步引起重视。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党的创新理论,使之内化于心且外化于行,就不应单向度地仅重视某一局部环节的完善,而应创新话语方式,整合多种途径,从政治话语、中国话语、学术话语和民众话语等角度构筑立体化话语体系,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成效。
注释:
①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建设”论题,全国各高校、研究中心和核心期刊编辑部以不同形式进行了积极研讨。
参考文献:
[1]韩庆祥.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要义与内在逻辑[N].学习时报,2016-10-31(04).
[2]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韩水法,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32.
[3][4][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6-05-19(06).
[6]孙向晨.民族国家、文明国家与天下意识[J].探索与争鸣,2014,(9):64-71.
[7]唐书文.六韬·三略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48.
[8]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安全[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3.

2019年 第三期

2019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
高校青年教师价值引领意识提升路向探析
“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
从价值觉醒到文化自信: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新思考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使命
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的思考
家国情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德性素养与职业自觉
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思政课教材的几个问题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三大追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理论意蕴
打造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深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功能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遵循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成就、问题和提升路径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若干探索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遵循
关键课程发挥关键作用 ——基于2014-201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调查数据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的优化与话语体系的建构 ——以如何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为
认知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创新
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个着力”
论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力支撑”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