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家国情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德性素养与职业自觉
杨葵 柳礼泉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家国情怀深广的人。其价值意蕴在于,家国情怀承载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力量,诠释了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认知,彰显了个体存在的理想人格境界,体认了国家认同的社会行为方式。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良好的政治品格、专业素质、担当精神、教学操行等德性素养,并着力在“知、情、意、行”上下功夫,始终保持家国情怀的职业自觉。
【关键词】家国情怀;思政课教师;德性素养;职业自觉
【作者简介】杨葵,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柳礼泉,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9.6.85~90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建构榜样文化与弘扬个体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7BKS107)的阶段性成果。
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身份特殊,地位重要,作用重大,“做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1]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不能只做答疑解惑、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是“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2]“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3]为此,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3]这实际上对高校思政课教师“保持家国情怀”,立志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提出了工作要求、明确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家国情怀的价值意蕴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国家和民族有高度的认同和无比的热爱,是对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幸福生活有本真的心愿与美好的理想,是对个人志向建构在为国家和人民建功立业之上的使命担当,是一个人弥散的和持久的心理状态、朴质的和原发的情感态度、高尚的和实践的道德品性。这种情怀境界铺设个人内心的情感基调和价值底色,持续地影响个人的价值信仰、人格境界和行为方式,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自我提升发展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非常重要的。
1.从理论维度看,家国情怀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力量
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4]在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世界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是个人、社会和国家的有机统一,贯穿其中的是国人朴素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内构出浓郁的“家国情怀”。可以说,从中华文明诞生之日起,“家国情怀”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命脉和价值源泉,伴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而历久弥坚。它根植于对血缘和亲情的自发伦理,发端中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一体的伦理本位,以“家国天下”的身份认同、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为道德特征,内嵌在中国5000多年文脉不息的儒道文化之中,以其特有价值信仰和最高德性要求,极大滋养和供给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虽然,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涵育功能和表现形式,特别是历经多重变革,其文化教义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文化温润心灵,培塑国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价值旨趣从未动摇,反而更加坚定自觉和守正如一,在千百年实践中不断践行和超越“国家至上”“家庭为本”“立德修身”“经邦济世”等优秀传统文化理念,极大丰富和扩展延伸了“家国情怀”的内涵品格,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力量。
2.从观念维度看,家国情怀诠释了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认知
家国情怀作为本质的道德文化,根植于国家的历史与现实、道德与文明之中,内蕴着“个人—家庭—国家—天下”一体化同构的递进逻辑关系,将个人的自我修养与家庭建设、国家治理和天下关照联系在一起,既历时性传承“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的道德伦理,又当代性地表达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共同价值为底色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呈现出个体情感延展从“小我”到“大我”的发展理路和从古至今的逻辑进路。
在国家发展与复兴、启蒙与觉醒、忧患与图存的多重变奏里,家国情怀“倡导个体以修己慎独为价值准则,以克己奉公为价值取向,以‘内圣外王’为价值目标;倡导社会以忠恕之德为价值准则,以先义后利为价值取向,以天下大同为价值目标;倡导国家以精忠爱国为价值准则,以‘民为邦本’为价值取向,以国富民强为价值目标”,[5]将治世理想内化为道德涵养,发挥着重要的凝心聚力功能,不仅创设了个体对家庭、社会和国家认同的文化心理环境,孕育和演进了国人思想道德的认知取向,激发着国人的情感共鸣和转化认知,还成了中华文明的集体意识,形成了家国认同最为牢固的价值基石,凝聚出了最大公约数的价值共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成为中国核心价值内核,成为国家认同的价值参照和重要支撑。
3.从情感维度看,家国情怀彰显了个体存在的理想人格境界
古人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爱国爱家是一个人的本分和职责,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6]也就是说,爱国爱家是一个人天然自发的情感,是保持人格气节第一位的社会属性,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作为具体情感表达的家国情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以特有的价值信仰和共同意识得以持之延续,积淀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人生格言,强调个体要心怀天下,并将个体的人格素养放置到济世安民平天下的胸怀高度,实现由个体独立存在向群体凝聚耦合的伦理超越,这既是“文明时空、政治想象、世界图景、道德理想”[7]的有机统一,也是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内化而成的一种人格规定。
可以说,家国情怀是站在以国家为核心的立场,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塑造个体与国家命运的共同体,建构个体存在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并逐渐设计价值的优先顺序,力图实现个体价值与国家利益的高度统一,是理想道德人格的重要内容,也是个体意义世界的价值所在。也正是这种人格化的家国情怀,得以在具体场域情境中深入国民骨髓,以孝悌忠义、本固邦宁、家国一体的崇奉,实现道德修养和治世理想的统一,奠定了个体在家国认同架构方面的心理依据和思想基础。
4.从实践维度看,家国情怀体认了国家认同的社会行为方式
古往今来,中国人历来有爱国爱家的传统,以其炙热的情感、坚定的信念、高尚的风骨,把对家庭的热爱推及为国土之爱、爱民之情,在爱国爱家的实践中表达情感态度、展示价值信仰、筑高品行境界、升华生命质量,形成了独特的家国认同的行为方式。
无论是战国时期屈原“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所表现出的为国捐躯志节,还是近代徐锡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所抒发的为国效力壮志,都展现出了一脉相承的爱国气概和爱国精神。无论是南宋时期岳飞“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所表现出的报国立功之心,还是人民领袖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所抒发的革命豪情壮志,都展现出了薪火相传的爱国信念和乐观精神。无论是南宋时期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所表现出的永不磨灭意志,还是人民元帅朱德“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所抒发的百折不挠精神,都展现出了世代传承的爱国气质和坚定决心。无论是宋代时期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所表现出的豪情担当,还是人民领袖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所抒发的赤诚之心,都展现出了一脉相通的为国情怀和崇高境界。这些价值共识和价值理念都离不开中国人精神栖息的文化源泉——家国情怀,成了中华文明集体意识行动的基因密码,塑造着国民独特的精神气质,融入每一个中国人的意识自觉里。
二、高校思政课教师保持家国情怀的德性素养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家国情怀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其生成离不开为其提供精神资源、价值导向和内驱动力的德性素养。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德性素养,就会生成与自身德性品质相内契的家国情怀。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就是要有良好的政治品格、专业素质、担当精神、教学操行等德性素养,方能为保持家国情怀提供生成土壤。
1.政治品格:家国情怀生成的首要条件
政治品格作为一种重要的德性素养,指的是个人在政治立场、政治品质、政治水平等方面的修养,会因不同角色、职业和使命而呈现出不同的内涵。高校思政课教师是一个特殊且重要的群体,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崇高使命,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更是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教育者。正是这种职业角色的特殊性,让高校思政课教师自带政治属性,这就使得自身需要具备扎实的政治素养,既要善于弘扬主流价值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铺就坦途,也要勇于抗击敌对势力,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保驾护航。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心念家庭、心系祖国、心怀天下,在绝对忠诚中激发和沉淀出浓烈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就在于要具备符合职责与身份的政治品格,主要体现在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如果失去了这一根本立场和价值底色,来谈自身具有家国情怀,就是自欺欺人了。
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发自内心的真挚信仰、深厚感情和深切认同,有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才能真正站稳政治立场,确保自身在西方政治思想入侵时,始终抵制侵蚀、坚定政治信念;才能真正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扛起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担当;才能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确保广大学生能够信服其所讲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正确和科学的,在增进“四个自信”中深化家国情怀。
2.学识素质:家国情怀生成的基本依托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才学的人就如珍珠般自带光芒而熠熠生辉,无知之辈就如泥沙般灰暗无光。一个人的专业素质是自身德性素养在社会实践上的集中表现。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8]
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不仅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如果一个思政课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没有扎实的学识功底,对党的政策理论说不清,对国家发展形势道不明,对国情民情缺乏基本的了解,对学生家国认知困惑解答不了,就很难引导学生坚定和弘扬爱国主义,就很难说自身是一个有深厚爱国情怀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站在知识发展前沿,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对国家的形势与政策有全面深入的掌握、有刻苦钻研的体认、有价值信仰的认同,方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家国立场坚定、情怀理性成熟的明道者、信道者和传道者。也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谈得上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爱国的人讲爱国,让有情怀的人讲情怀;才谈得上能对国家现实作出科学的解释,对社会问题作出合理的解答,对政策理论作出科学的解读;才谈得上在解决学生的认知疑虑、思想困惑和价值塑造中酝酿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3.担当精神:家国情怀生成的核心要旨
办好思政课,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3]这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大局、根本利益出发的课程定位,事关伟大斗争,事关伟大工程,事关伟大事业,事关伟大梦想,本身就是家国情怀的鲜活体现。显然,在这个重大问题上,思政课教师责任重大,必须要永葆家国情怀,弘扬担当精神,对党和国家有高度的责任担当与崇高的历史使命,才能做到守土尽责、培根铸魂、立德树人。否则,思政课教师没有对党和国家的深明大义,没有在心中装着国家和民族,只是把这份职业当作谋生的工具,以马虎应付交差的态度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对先进理论不能及时武装头脑,对社会和身边的错误思潮不敢发声亮剑,在大是大非面前甘做糊涂,这样的思政课教师显然是不合格的,所带来的危害也将是巨大的。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2]可见,思政课教师勇于担当、善于担当、乐于担当不仅是从教本分和职责所在,更是保持家国情怀的道义要求和实践必然。所以,高校思政课决不能让没有家国情怀的教师来谈担当、让没有担当的教师来教学生担当,而是要让教师牢记职责使命,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立足家国社会现实,正确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发展趋势,用深厚的家国情怀与担当意识,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4.教学操行:家国情怀生成的落脚所在
高校思政课教师家国情怀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能够被人感受到的实实在在的力量,它只有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展现出来,否则,所谓的“情怀”只会成为徒有其表、华而不实的装饰与点缀,成为附庸风雅、东施效颦的反面教材。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9]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教学素养的要求和指认,更是对思政课教师保持家国情怀育好人的期许和厚望。
过去一段时间,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落后,课堂管理流于形式,导致课堂抬头率不高,人到了心没到,育人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教师实际上是缺乏家国站位,没有从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的认识高度来履职,自然谈不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嘱告,培养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了。显然,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保持家国情怀,用业务精深的教学素养和“学高身正”的教学操行,聚焦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遵循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学的“八个统一”要求,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践行到日常教学管理之中,尽心尽力建设好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思政课。也只有打造这样的“金课”,给学生丰厚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才能在育人成效中升华家国情怀。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保持家国情怀的职业自觉
高校思政课教师成为具有深厚家国情怀的人,关键是要将对祖国、对民族、对家庭的热爱融入自身的职业,熟悉家国情况、厚植家国情感、砥砺强国志气、实践报国之行,在不断生成的职业自觉中实现家国情怀的沉淀与发酵。
1.知:自觉增长知识见识,熟悉家国情况
对家国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保持家国情怀的基本前提。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想站稳三尺讲台,消弭本领恐慌,就必须把家国情怀化作解家国情况的动力,通过自觉增长见识,不断提升知识储备。古人云,“欲人勿疑,必先自信”,高校思政课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彻底而全面的认知,才能对自己的家国有坚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保持家国情怀,熟悉国家历史,了解基本国情,关心社会发展,不断开阔视野格局,增长知识才干。第一,要追本溯源,学习历史,了解国家和民族的过往。中华民族作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义务了解国家的历史,而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更应该全面地追溯和梳理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现象,智慧辨识、坚决抵制一切抹黑、否定、丑化国家和民族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第二,要与时俱进,更新时事,掌握国家和民族的现在。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始终与祖国的发展同步伐,不仅要时刻关注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也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要认清楚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只有如此修学储能,才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有清醒的认识。第三,要放眼长远,把握规律,预判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结合所学的知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科学研判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趋势,既从危机透视中迎接挑战,也从机遇中拾掇信心。
2.情:自觉加强品德修养,厚植家国情感
对家国有深厚的情感,这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保持家国情怀的师德修养。高校思政课教师培养家国情怀,就是要确保他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6]这即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传承中国知识分子历来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责任担当和忠诚执着;又是在时代发展进步中,以家国命运为关照、以人民福祉为关怀、以教书育人为使命的爱国本分恪守,朴素而深切地表达着他们心怀国家、爱国报国、勇于担当的精神气质和炽热情感。
为此,厚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家国情感,一是要对祖国的壮丽山河心怀敬畏之情。在国家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从碧波南疆到大漠北国,从水乡江南到雪域高原,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成就与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画卷,要在敬畏中矢志不渝地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绿水青山。二是要对祖国的灿烂文化心怀自豪之情。不论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抑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都是我国的瑰宝,散发出耀眼的智慧之光,亟待传播与弘扬。三是要对祖国的万千人民心怀仁爱之情。人民是国家的主体,是要培养对人民群众、骨肉同胞的深厚感情,紧紧地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团结一致、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共享发展。四是要对祖国的温暖爱护心怀感恩之情。祖国如母亲,虽然历尽沧桑,但对人民的慈爱、呵护有加,日子一天比一天美好,生活一年比一年幸福,懂得感恩国家,是基本的为民之道。
3.意:自觉坚定理想信念,砥砺强国志气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自身是知识分子,还是知识分子的培养人,就“要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并为之终生奋斗”。[6]这是对自身履职尽责培养时代新人的美好志向,更是对家庭、对祖国、对民族长远发展的炽热情怀,决定着人生的价值和事业的高度。
为此,高校思政课教师一是要秉承我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秉持爱国报国的优良品质,把爱国之情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奋斗之中,转换为激励自身不断前行的强国之志。只有谨遵先贤们的警言“欲成大事,先立大志,立志守志,方能成大事”,才能把自身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强国志转化为报国行的方向和动力。二是要坚定民族复兴的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夙愿,关乎国家的未来前景和个人命运。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定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终将在一代代的中国人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是全体中华儿女不可撼动的意志,国家的光明前景可期。三是树立教育报国的雄心壮志。一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归根到底要靠人才、靠教育,而人才的培养、教育的进步又取决于教师。高校思政课教师最好的报国方式就是立足自身教育岗位,以正在做的教书育人工作为中心,坚定地把教书育人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弘扬中国知识分子“自闭桃园称太古,欲载大木柱长天”的为师作风,肩负起应尽的国家使命和社会担当,这是砥砺强国志气、彰显爱国情怀的最好注脚。
4.行:自觉培育时代新人,实践报国之行
习近平指出,“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10]高校思政课教师实践报国之行,就是要注重自我发展、矢志铸魂育人、胜任本职工作,知难而进,不当看客侃将,不图舒服省劲,弘扬奋斗精神,才能更好地实践报国之行。
第一,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在教书育人中的主阵地作用,立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注重行为世范,加强教学管理,创新教学方式,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落实好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供给等方面的统一要求,打造思想政治理论的“金课”,引导学生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在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第二,要主动投入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中去。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特别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的学精悟透,是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具备的看家本领,也是教学相长应做的必修课。也只有让自己先学一步,研究透彻,才能“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10]第三,要积极弘扬和传播主流价值。“师者,人之模范也。”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在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上有更高标准、对自身党性锤炼有更严要求,时刻牢记身份,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用自己的言行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影响和培养学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对当代高校学生充分信任、寄予厚望[N].人民日报,2017-01-03(2).
[2]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N].人民日报,2014-09-10(2).
[3]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4]习近平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6(2).
[5]杨威,张金秋.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国情怀刍议[J].长白学刊,2019,(2).
[6]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7]许章润.论家国天下——对于这一伟大古典汉语修辞义理内涵的文化政治学阐发[J].学术月刊,2015,(10).
[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1(1).
[9]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4-30(2).
[10]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019年 第三期

2019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
高校青年教师价值引领意识提升路向探析
“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
从价值觉醒到文化自信: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新思考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使命
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的思考
家国情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德性素养与职业自觉
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思政课教材的几个问题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三大追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理论意蕴
打造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深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功能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遵循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成就、问题和提升路径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若干探索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遵循
关键课程发挥关键作用 ——基于2014-201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调查数据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的优化与话语体系的建构 ——以如何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为
认知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创新
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个着力”
论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力支撑”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