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王方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要求,它有利于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质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脑入心。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要强化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对象,构建良好教学环境。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启发性;价值;路径
【作者简介】王方,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5)。
【原文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19.5上.22~24,39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委托课题“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综合改革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01003)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这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科学的方向。灌输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启发性是灌输性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需要从当前的形势出发,了解学生的成长期待,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理念,强化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对象,构建教学环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入脑入心,实现学生的知行转化。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的内涵
灌输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启发性着重于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运用灌输与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灌输性。任何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社会发展进程中,统治阶级对社会成员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就是灌输其思想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及方法的主要载体,其灌输性不言而喻。
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融合于教学内容之中,蕴含着教学目的,具有鲜明的特征。就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而言,它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主渠道、主阵地,政治性尤为凸显;就其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科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征是:突出系统的理论框架,注重科学的内容体系,反映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灌输从来不是教条主义的说教,也不是强迫性的填鸭式教育,更不是假大空、无实效的片面宣传,而是蕴含规律性、自觉性和实效性的科学方法和实践过程,那些认为灌输无效、过时的观点,都是对灌输本身的曲解。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启发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启发性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学生的成长期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当前的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一方面,他们通过互联网记录自身成长变化,见证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以全球视野来看待各种观点的交流交锋交融。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即时性、多样性等特点,使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途径多样化,这就使得依靠知识优势体现教师权威、进行单向灌输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式微。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利益关系交织的复杂性更突出,网上信息的传播夹杂着个体利益的诉求,真假难辨。因此,学生渴望坚定有力的声音,告诉他们事实的真相和世界的真理;他们需要积极向上的榜样,以身示范正确的价值取向。就思想政治理论课启发性的功能指向而言,也可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首先,引导价值理念的形成。价值理念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它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通过一点一滴的思想感染、环境熏陶、旁征博引、实力印证等隐性的启发性教育来实现的。我们无法用确切的数据和量化的标准去衡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却可以在学生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感知学生价值理念的变化。通过梳理学生不完整的价值认知,纠正学生在价值选择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引导学生价值理念的正确形成。其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社会关系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境界和长远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教育和实践相结合,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认识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现实需要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准确对接,在课堂上进行既广泛又有针对性的启发式教学,使学生在充分发挥自我价值的过程中全面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价值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于,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更好地坚守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统一,有利于在实现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注重价值引导,创新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地入脑入心,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与启发性的统一,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停留在要求教育对象适应既定社会目标、增长工具性技能和知识的层面上,而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改变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核心,以知识传播为主要目标,以知识再现能力为考核方式的单向灌输,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更注重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阔步前行,让学生立足于世界格局和国家全局中追寻真理的足迹,坚守信仰的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一方面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真正做到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增长学科底气和自信。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深厚功底,能够极大地带动学生的学习劲头,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效的教学反馈,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大纲设计、教学资源整合、教学形式开拓、教学内容深化等方面,不断做出新成绩,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世界接轨,与时代同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科学、有序的发展。[2]
3.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脑入心。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除了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和主阵地,还来源于他们的直接实践经验,但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思维分析能力不足,会限制他们对世界的客观认知和系统评价。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既需要灌输,又需要启发。历史和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脑入心,是学生长期受到思想力量滋养的结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蕴含政治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思想集散地,有利于彰显文化力量,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使时代要求和学生期待内在地一致,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实现路径
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党委重视、政策支持、社会认可的条件下,科学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与启发的内容,切实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与启发的对象,不断优化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环境,立德树人,铸魂育人。
1.科学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与启发的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立足于“内容为王”的根本要求,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坚定学生的政治信仰,增强学生的理论修养,引领学生的价值理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一是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形式与内容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灌输性重在内容建设,而启发性则需要借助一定的教学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决定了它的形式,教学形式的正确选择有利于促进内容的发展。针对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出现的一些重形式设计轻内容讲授的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守“内容为王”的原则,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向学生呈现知识本身的魅力,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辅助教学,深度挖掘课堂教学的素材,将国家大事和学生身边事相结合,将学生的注意力和社会热点相对焦,选择贴合学生生存发展状态的素材,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形式,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二是重点突出内容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内容应有所侧重,相互支撑。这是因为,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灌输性体现在学生不会自发的产生和认同马克思主义,要通过灌输的方式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增强法制观念,提高道德素质,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另一方面,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离不开价值判断和价值引导。要通过启发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辩证思维和批判意识,针对不同的学生对象设置理论深度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分层、性格特点、学习能力等,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并自觉将理论认知转化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之中。
2.切实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与启发的对象。正确认识学生是教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导下,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围绕学生、了解学生、关照学生,把握学生的接受特点,才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
一是把握学生的接受特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灌输性与启发性效果,最终要落脚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和认同上,实现知行转化。学生具有可塑性和能动性的特点,当教学内容契合他们的生存发展实际、符合他们的直接和长远利益的时候,他们会主动运用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行为准则,提升自己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觉适应社会要求,用正面示范的力量影响学生进行价值选择和道德评判,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正视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还要注意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它不是万能的,也非一蹴而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对学生的接受效果有合理的预期,理解这种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把灌输式教育转化为启发式教育,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经验和发展规律出发,把握社会发展要求与学生个体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和自我提升,在接受和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
二是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首先,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职责定位,坚持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内容建设,通过设置情景、提出议题、比较鉴别等方式,呈现给学生一种理论、一个事实的发展整合历程,让学生在追根溯源的过程中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其次,学生要主动参与,乐于表达,增进与老师的情感距离,反馈学习感受和课堂实效,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献计献策。这样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学生找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习成长路径,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3.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与启发的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环境的好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要积极选择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并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和创造,使之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服务。
一是把握政策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创新,并从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98方案”,逐渐使“两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05方案”,对“两课”的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方法的改进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十八大以来,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先后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等重要会议,都把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要议题。[3]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是党中央召开的专门以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题的会议,在新中国教育发展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上,都是第一次。由此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作用和不可替代性。
二是优化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相辅相成。首先,现代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全方位地呈现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了更直观生动的上课体验,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其次,社会舆论的变化直接影响学生价值观的确立。社会舆论是一个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反映,正面的社会舆论能够给学生带来积极向上的力量,从不同渠道和方式影响着学生的一言一行,具有引导、启迪和暗示的作用。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环境,会在无形中抵制错误思想的蔓延。最后,要大力监管网络环境。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带来了大量的知识素材,但虚假信息充斥、网络谣言四起、泥沙裹挟的网络环境也会深刻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和道德素质的养成。面对教学环境网络化、教学方式交互化、教学资源共享化、学生学习自主化的复杂情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综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掌握时代前沿信息,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对网络信息进行斟酌分辨,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3]冯刚.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019年 第三期

2019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
高校青年教师价值引领意识提升路向探析
“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
从价值觉醒到文化自信: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新思考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使命
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的思考
家国情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德性素养与职业自觉
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思政课教材的几个问题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三大追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理论意蕴
打造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深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功能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遵循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成就、问题和提升路径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若干探索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遵循
关键课程发挥关键作用 ——基于2014-201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调查数据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的优化与话语体系的建构 ——以如何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为
认知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创新
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个着力”
论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力支撑”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