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遵循原则
卢黎歌 隋牧蓉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八个相统一”具有丰富内涵,也指向思政课实际中的现实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深刻理解: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凸显了思政课的本质属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是思政课灵魂与载体的契合;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体现了思政课的时代使命;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实现了思政课的根本要求;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是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遵循;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强化了思政课的科学教学关系;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统合了思政课的教学方法;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强调了思政课教育方式的协同。
【关键词】八个相统一;思政课;守正创新;遵循原则
【作者简介】卢黎歌,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西安710048);隋牧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陕西杨凌712100)。
【原文出处】《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武汉),2019.5上.9~13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高教工委委托项目“陕西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系列讲话精神研究”的研究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立德树人)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1]办好思政课,动力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相统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2]“八个相统一”是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重大原则,有着丰富的内涵。我们要在深刻理解“统一”的哲学内涵的基础上,把握“八个相统一”的精神实质,以使其能在具体的思政课改革和创新中准确发挥指导作用。
一、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思政课本质属性的凸显
思政课具有政治和理论的双重属性。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是“八个相统一”的逻辑起点,在“八个相统一”中处于核心位置、具有统领地位。它决定了思政课的本质属性,也决定了思政课的价值实现。
政治在本质上是以国家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治理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影响力会直接或间接地辐射到社会共同体的每个成员,并涉及每个成员的实际利益。不同的政治主体都会有不同的经济政治诉求,会根据自身的不同立场,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重点对政治现象作出不同的解释和论述,再通过各种媒体舆论场影响其他人。中国作为人口众多、利益主体复杂的社会主义大国,既需要有活跃的思想,有反应各方诉求的通畅管道;也需要凝聚政治共识,引导社会形成并体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基本理念、立场和观点。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就是要很好地发挥正确政治导向作用,引导实现教育的“四个服务”功能,即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功能。因此,思政课的政治属性解决的是育人的方向问题,它是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大学鲜明特征的必然要求。
思政课又是理论课,其政治属性的彰显,不排除宣传的方式,但主要还是通过其内在的学理“魅力”来实现的。思政课及其课程内容本身是科学,具有自洽的逻辑,是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强调思政课的学理性,是因为它在实际中发挥着并将进一步发挥特殊作用。一是以学理支撑政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以其理直气壮的真理性和高深的道义情怀让真理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合法性”,站在了道义高地,赢得人心。二是将“彻底的理论”武器运用于教学。思政课的理论,要经得起“为什么”的追问,要能禁得起拷问,就要以理论的客观性、科学性和彻底性让人们真心服膺。
因此,思政课的政治性与学理性统一,体现在政治有学理的基础,用学理表达政治。在教学实践中,要防止政治性和学理性相脱节,导致两个极端的问题。如果只强调政治性忽视学理性,思政课会被当作上级意图的“传声筒”和政策的“播音员”,进而被导向庸俗化、标签化和简单化,就无法“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分析回应”是为了解答学生的困惑;“理论说服”是为了转变学生的理念;“力量引导”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导航。同理,如果只强调学理性而忽视政治性,则导致所谓的“学术中立”,就无法让学生面对复杂变化的社会现象明辨方向,更无从谈论学生对政治信息、政治理念、政治情感和政治立场的理解、内化和认同,进而无法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二、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思政课灵魂与载体的契合
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显著区别在于,前者具有科学性,后者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具有价值性,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性。就思政课而言,价值性和知识性之间的关系是灵魂与载体的关系,统一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中。
价值从哲学认识论上来看,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表示客体的属性和功能与主体需要间的一种效用、效益或效应关系。思政课的价值性,在于将价值引导蕴含于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根主线,贯彻在学校不同学段思政课的各门课程之中。思政课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包括了几乎哲学社会科学的所有领域。通过跨学科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的各种现象和矛盾,回应时代的重大关切,为学生答疑解惑,是思政课的知识性体现。同时,对思政课的知识性的认知和理解还必须有这样的深入和强化,即其不仅体现在思政课所涉及的知识,还包括蕴含价值内涵的其他专业知识。正因为如此,课程思政才有存在的可能,当然这是另一个问题,下面会有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就是强调,思政课不仅要传授丰富的知识,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奠定能力基础,还要培育学生认识世界的理智态度,滋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思政课的价值性与知识性统一,体现于知识承载价值、价值提升知识。在教学实践中,要防止价值性和知识性相分离的问题。思政课如果只强调价值性,忽视知识性,就可能使教学变成抽象空洞的、话语霸权式的说教。没有知识的支撑,价值性就会打折扣。同样,如果只强调知识性,就偏离了思政课的价值属性。要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的知识性与其他专业课的知识性有所不同,它是作为价值载体存在的,离开了价值性,其知识性也会黯然失色。知识性一定要富含鲜活的思想、深邃的哲理,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如果只有抽象的概念、脱离实际的理论,这样的“知识”是不为学生喜爱的,更不可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三、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思政课时代使命的体现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是就思政课的时代使命而言的课程内容改革创新之原则。建设性,是指积极促进事物发展的性质;批判性,是体现富于洞察力、判断力、辨别力和敏锐智慧反思的性质,二者的重要意义汇于思政课对于意识形态的功能之中。这是因为,不管自觉与否,在阶级社会中不存在超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科学。在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关乎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思政课必须也能够在引领和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建设性侧重思政课对主流意识形态发展发挥“立”的功能,而批判性侧重思政课对意识形态中错误观点和思潮“破”的功能。这也就意味着思政课肩负着从“立”和“破”双向推进意识形态安全的时代使命。因此,思政课建设及其改革创新,要坚持“四个服务”的根本方向,全面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牢牢把握教学教材体系、学科支撑体系、人才培养体系等整体建设的基础上,聚焦于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既要传播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理论和思想,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同时,又要培育学生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维和精神,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素质和方法保障。
思政课及其改革创新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实际上是在坚持构建和完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和话语权。而任何“话语权的核心是有理论支撑、有具体内涵的概念或范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内核,本质上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3][P52]。任何人都能应用、能够做各种解释的,不能算话语,只能算词语。如前所述,一方面,思政课可以通过构建和传播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充分发挥其建设性。另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到教学科研的全过程,做好理论斗争、舆论斗争,旗帜鲜明地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进而避免人们陷入思想危机和信仰危机。
思政课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体现在立足批判性,着眼建设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防止不敢勇于面对社会矛盾,对错误观点和思潮不敢批、不会批、不愿批的现象。只有正视问题、揭示矛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才能既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又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思政课的重点,应该围绕学生的思想困惑和社会热点和思潮;不要回避问题,不要附和错误观点,更不能秉承否定性批判的思维,拾人牙慧,把舆论场中的负能量当作独立思考和有个性,对社会的问题的批判和反思,采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态度。正确的态度是,引导学生培养建设性批判思维,做社会的建设者。
四、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思政课根本要求的实现
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是思政课的根本要求。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关系直接源于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首先,理论起源于实践、植根于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和评判,离开实践的理论,只能是“空论”或“谬论”。其次,理论能够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这是人的实践活动的显著标志。毋庸置疑,不言自明,理论性和实践性天然统一于思政课。思政课的丰富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的实践、他们所处时代工人运动的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源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在三次伟大飞跃过程中所进行的伟大实践。同样,涉及其他学科理论,亦都是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是对实践的抽象。思政课中的理论教育,实质上是“再现”产生这些理论的实践,也是在升华这些实践。对学生而言,是“间接实践”。要使学生真懂真信,需要给他们提供“检验”的机会,这就必然需要教学具有实践性。思政课的实践,最初是较为单一的社会实践(主要是社会考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其形态也逐步多样化。不仅有“真刀真枪”的实践,还有模拟实践、虚拟实践;不仅有走出校园的社会实践,还有校园里的学术实践。这些实践活动,对于学生了解世情、国情、民情、党情以及理解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的艰辛探索和理论创新有重要作用。
思政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根本要求的实现,首先要防止思政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脱节和不一致现象。一要避免思政课的纯理论化倾向。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不能把思政课讲成理论的推理、概念的堆砌,使理论成为和实践不相干的教条。讲者滔滔不绝、自鸣得意,听者云里雾里、不知所指。二要避免思政课的去理论化倾向。不能只讲事不讲理,只作现象描述不作理论性分析。迎合了学生的好奇心却没有切中学生的疑惑,偏离了立德树人的任务,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三要避免实践活动的去理论化倾向。作为思政课重要环节的实践活动,无论是校内的模拟实践、虚拟实践、学术实践,还是走向社会的挂职锻炼、社会调查、扶贫攻坚、公益活动、社会考察,都应该有明确的目的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挖掘理论,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而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五、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思政课守正创新的遵循
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事物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侧面,统一性反映事物内在的、固有的、共同的本质,多样性反映事物在形式、层次、结构、阶段和发展过程等方面的个性特征,两者同生共存、辩证统一。一方面,统一性是多样性的基础和前提,规定着多样性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离开统一性而言多样性,便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破坏各个要素乃至全局的有序发展;另一方面,多样性是统一性的发展和创新,体现着统一性的发展形式和生机活力,离开多样性而言统一性,便会“一刀切”,陷入僵化、死板、单调的教条主义误区。
思政课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是守正与创新逻辑关系的外在表现。守正是指守正道、信正理、扬正气、行正事、存正心。创新是发现、发明、创造、开拓。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守正的发展。
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中央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关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学分安排、统编教材等方面有着统一要求,统一性代表着规定性,是思政课教学按照既定规划实施的基本保障,因而思政课必须在原则性问题上贯彻执行中央统一决策和部署,维护统一性要求的权威。当然,这种统一性并不是绝对的无差别,也并不妨碍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在贯穿课程设置基本精神、覆盖教材主要内容并突出重点难点的基础上,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地区、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形成既体现教师个性又兼顾学生需求的多样性教学方案。
思政课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体现在既遵守统一要求,又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防止本本主义的教学态度,照本宣科,把教科书等同于教案,把教材体系等同于教学体系,把教材语言等同于教学语言,使思政课标签化、简单化、概念化,教学不看对象、不因势而变,千篇一律,上“保险课”,没有亲和力,缺乏针对性。我们还要防止不把教材作为教学基本遵循,偏离甚至完全脱离教材,随心所欲地安排教学内容;只追求课堂热闹,不讲求教育实效;只追求新颖形式,不讲求教学内容,使思政课庸俗化,弱化思想性、理论性。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正确做法是“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4]
六、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关系的强化
主导性即规定性和指向性,也就是在诸种事物或现象的关系中,其中有一种事物或现象居于主导地位,对其他事物或现象起着指导、引导、领导、统领的作用,规定着其他事物或现象的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而也就规定着所有事物或现象构成的整体系统的性质和走向。[5][P200]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的深层表现,指人的自主、主动、能动、创造和有目的地活动的地位和特性。思政课改革创新中主导性和主体性之间的关系,是教与学逻辑关系的体现。
课程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向互动活动。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引导者,代表着国家的教育意志,在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进程安排和教学活动评价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对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着重大影响。与之相应,学生是课程的接受者和参与者,但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是一味地、被动地接受。作为有着丰富情感和独立意识的个体,学生能够对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主体性的选择和吸收。教师所传授的专业知识和施加的思想影响,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积极能动的观察、思考和领悟,才能内化为他们的能力和品德。因此,学生在思政课中是具有充分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是课程教育完成的必要条件。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互融合、密不可分,没有教师的主导,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中得不到相应的引导和帮助,其主体性的发挥只能是空谈;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政课极可能“满堂灌”,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缺乏教师主导性和缺乏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过程,都是不完善的教学过程,只有在将教师的主导性纳入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轨道,实现两者的协调统一,才能真正发挥思政课教学的实效。
思政课的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体现为教学相长,服务学生,既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又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防止“教师中心”的理念对思政课的影响。“以知识传授为教学目标,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知识接收者”[6],是这一理念的显著特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主体性被压抑,学习的热情和欲望无法调动。我们还要防止过度的“学生中心”理念,教师边缘化,放弃主导的责任,其结果使学生得不到“高势位”[7]的思想价值引导。
七、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方法的统合
人对外在事物的认识,起初都是基于外部的输入、灌输和启蒙,具备了这些“外生性”的初步认知,再与自身已有的知识、能力、价值结构相融合,才可能进一步生发出“内生性”的认知和创新,是内因。启发虽然是提高学生思维和水平的重要手段,甚至是根本性手段,但它是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不是“空中楼阁”。灌输和启发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对重要的范畴,灌输性和启发性是思政课改革创新关于教学方法的统合。
思政课的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体现在灌输性引进“种子”,启发性催生“发芽”。灌输性和启发性之间的关系,是“鱼”与“渔”的逻辑关系。在教学实践中,要防止“填鸭式”灌输教育,忽视对学生的启发教育。要有针对性地因人而异开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鼓励“打破砂锅问到底”,从而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要研究如何启发的问题,创新启示理论和启示方法。笔者曾在《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设计的思考》一文中首次提出“有启无发”“一启一发”“一启多发”“逐启逐发”的启发模式并分析了其可能的教学效果,是对启示理论和启示方法创新的尝试。
同时,也要防止否定中国共产党的“灌输理论”。对宣传或教育教学中的“灌输”,学界有两种根本对立的理解。一种是作为“方法”的通俗性理解,将灌输方法理解为“填鸭式”教育,教师居高临下地强行“死灌硬输”而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另一种是作为“理论”的理解,是指输送、注入的意思。列宁强调,灌输观念是在教育原则范畴中提出来的,而不具有教育方法范畴的意义。可以把列宁的“灌输”理解为理论的产生与流向。要警惕有人以反对“灌输”为名,否定思政课理论教育的必要性,毕竟科学的理论不可能自觉进入学生头脑,也不能自发产生,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只能先从外面灌输。总之,要正确理解作为“理论”的灌输,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正确进行“灌输”。
八、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思政课教育方式的协同
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是就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而言的教育方式改革创新之原则。显性教育,是通过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地受到影响的有形教育;隐性教育,则是通过隐目的、无计划、间接、内隐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受到影响的无形教育。在此,强调的是“思政课程”作为显性教育形式与“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形式的协同效应和互补关系,二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中,思政课程要继续明确、完善教学目标系统,拓展、深化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建设规律实现形式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统基础上的新突破,达到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以惊涛拍岸的声势,全面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课程思政,是在思政课程这一主渠道基础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精神融入所有课程中,融入具体的学生工作、管理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共进的思政课程体系,于潜移默化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有其深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要防止二者在课程实际中有所偏废或忽视。思想政治工作不能脱离、更不可能回避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同时它又直接面对知识面广、思维活跃、深谙现代技术、具有批判精神的青少年群体及其复杂的思想和精神世界。因此,思政课改革创新必须守正符合社会主义教育目标的积极、正向和科学的思政课程,有效传授理论知识,锻造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性格素养、明确学生政治立场。还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形式中渗透于教育过程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对于学生的隐蔽却不可小觑的默会知识的力量,因为默会知识相对于明确知识具有逻辑上的在先性与根源性。可以说科学无国界,科学是非可以价值中立,但科学家如何使用科学、为谁服务则价值不可中立。人看问题有立场、看问题人人有立场,这是客观事实,而立场、观点又和思维方法不可分割亦不容置疑,因而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专业知识才能真正发挥积极作用,进而才可能真正立德树人。
“八个相统一”是思政课改革创新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其关涉思政课的具体事务层面、思想意识层面和内涵属性层面,要办好新时代思政课,就必须贯彻落实这一系列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2][4]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3]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十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杨帆,许庆豫.“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教学理念辨析——基于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15,(12).
[7]陈秉公.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势位”培育和践行的规律性[J].思想理论教育,2014,(2).

2019年 第三期

2019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
高校青年教师价值引领意识提升路向探析
“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
从价值觉醒到文化自信: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新思考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使命
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的思考
家国情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德性素养与职业自觉
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思政课教材的几个问题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三大追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理论意蕴
打造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深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功能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遵循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成就、问题和提升路径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若干探索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遵循
关键课程发挥关键作用 ——基于2014-201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调查数据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的优化与话语体系的建构 ——以如何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为
认知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创新
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个着力”
论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力支撑”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