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靳诺
【摘要】在新的历史方位,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既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伍建设的客观要求,又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与新时代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全面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应从全局、战略的高度深化认识,在贯通式选拔、全学科培养、理论与实践研修上全面发力,深化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靳诺,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2)。
【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京),2019.2.4~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目标与方向,为培育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新的历史方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的专业性、贯通性和全学科培养,成为配齐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既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客观要求,又是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意义重大
高质量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重要抓手。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奋斗、脚踏实地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科学性、正确性和权威性所决定的,是由马克思主义成功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所确证的。而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科学性的充分发展,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指导意义的充分发挥,都需要一代又一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创新。而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马克思主义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力军。推进人才培养本硕博一体化,有助于广大青年争当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成长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马克思主义者,为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提供新生力量。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夯实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是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键内容。人才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一流学科的建设成效,而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首要使命。在教师和学生中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教育骨干,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学养深厚、有重要影响的思想理论建设队伍,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职责。相对于传统哲学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设立较晚的新学科,仍面临需要树立学科自律、夯实学术基础、强化整体性建构、完善传承创新机制、发挥引领作用等一系列难题。在人才培养上则存在着“多而不专”的问题,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都有待提升。这就使得扩大培养规模,提升培养质量,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着力点。推进人才培养本硕博一体化,有助于完善贯通式、全学科、系统性的培养机制,有助于培养理想信念坚定、道德情操高尚、理论功底扎实、创新能力突出、学风文风优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科的传承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是建设高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主要方式。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后备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普遍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专业基础不实、理论素质不够、跨专业人员较多等问题,这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素质毕业生源源不断地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中,亟需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推进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建设。推进人才培养本硕博一体化,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后备人才全面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点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进而,推进人才培养一体化,有助于促进科教融合、教学相长,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后备人才的改革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八个统一”: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既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后备人才培养提供了全方位创新的现实路径,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方面。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要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作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场所。在学校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承担铸魂育人重要使命的关键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要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目标,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切实加深广大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广大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有效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培养体系,有利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加强与改进,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坚实的教育保障。
二、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要聚焦主要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努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全国高校和党政部门等培养了一大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和教育的优秀专业人才。但是,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亟须推进。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这一建设,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人才结构不合理,“倒三角”格局亟须改变
“高校是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重要基地”。[2]自2005年国家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以来,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高校不断增加,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显著提高。2018年教育部启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并将其作为“国家急需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仅计划启动当年,全国承担专项计划招生培养任务的50所高校就增加研究生招生1 000余人,极大地充实了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队伍。但在实施这一计划时,特别是硕士研究生的招生环节中,各个高校均在不同程度上遇到高质量生源短缺、专业上“半路出家”的学生占比较高的问题。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培养中长期存在的“倒三角”格局密切相关。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3]本科人才培养在任何一个学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都处于基础地位。全国1200多所本科院校在校生中,本科生与研究生比例约为8:1。但具体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应发挥基础性、支撑性作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明显滞后,不仅专业设置时间晚,2018年才开始正式招生,而且招生学校少,布局不健全。目前全国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的高校只有8所,21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只有4所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这种“倒三角”的人才培养格局,已经成为制约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问题。
2.选拔渠道单一化,拔尖人才选育机制不健全
生源质量特别是拔尖人才的选育,对于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但无论本科招生阶段还是研究生招生阶段,很多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都面临选拔渠道过窄、拔尖人才连续选育机制不健全的问题。
一方面,单纯依靠传统的专业招生模式,不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优秀人才的选拔。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学位点设立时间较短,社会上,特别是高中生对其认知度比较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采取传统高考的按专业招生方式抑或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与其他相关度不高的专业组成一个大类进行招生,很难吸收到足够数量的、有专业兴趣的高素质考生,进而无法保证足够规模的专业基础人才继续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这就背离了国家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以支撑研究生队伍建设的初衷。
另一方面,单一的考试模式难以满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拔尖人才的选拔需要。选拔、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创新能力、优良的学风文风的高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人才,不仅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治本之策,更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的关键环节。但仅仅通过一次研究生考试,很难全面考察出学生的专业能力、研究视野和学术潜质,更容易埋没一些专业素养较好而考试能力一般的学生。
与此同时,一级学科间的“分流壁垒”,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拔尖人才的选拔范围,制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专业间的人才流动。探索多层次、多维度、多阶段的拔尖人才选育机制,发掘、培养真正适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的人才,已经成为一项亟须推进的工作。
3.本硕博贯通不畅,人才培养的系统性不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人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后备军,其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尽管从2018年开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就建立起覆盖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但关于三个阶段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的探索还比较薄弱,人才培养的系统性还有待提高。
一是本硕博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需要进一步理顺。与其他学科不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先有研究生,而后才招收本科,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早于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因此,研究制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时就不能“就本谈本”,而要考虑其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衔接;同样,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确定后也必须及时修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七个二级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但目前一些高校缺乏“一体化”培养的自觉意识,课程重复、衔接不畅甚至因人设课的情况大量存在。
二是本硕博一体化的教材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设立比较晚,但此前中宣部、教育部已经组织全国最优秀的教学和科研力量编写近百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基本涵盖了哲学社会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主要的专业课程,也包括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核心课程。与此同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也已经启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核心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但无论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一些核心教材的编写工作还未完成,部分新设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尚未启动。此外,不同阶段同类教材之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教材之间的区别、联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三是本硕博一体化的教学管理体系需要进一步健全。科学健全的教学管理体系是保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在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打破一些旧有体制机制的束缚,在学校内部、学院内部构建起一体化的教学管理体系。但目前一些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学评估体系建设、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整合重视不够,直接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导致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缺乏配套保障机制、全面建设的后劲不足。
4.重课堂而轻实践,学生理论应用能力欠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1]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而言,就必须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让学生在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之前就具备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这恰恰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一方面,很多学校存在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倾向。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象牙塔里培养不出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与“教育家”。但当前很多高校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新模式时,往往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性问题。这不仅体现在设计培养方案时缺少明确的实践教学要求和具体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而且表现在很多高校的实践教学都还停留于一般性参观考察层面,不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调研中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深入了解、分析中国国情。
另一方面,部分学校存在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应用能力培养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支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研究,提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解释力。这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校在重视引导学生读原著、读经典的同时,对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立场与方法分析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不够深入,以致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不仅不具备在学术争论中批驳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欺骗性和荒谬性的能力,而且无法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对策选择
全面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应从全局、战略的高度深化认识,在贯通式选拔、全学科培养、理论与实践研修上全面发力,深化创新。中国人民大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高地、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端人才培养的“工作母机”,拥有全国唯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方面“先试先行”,全面探索可以推广的有益经验。
第一,以本为本,建设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作为国内最早招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生的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2018年获批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学位点后,学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纳入人文学科实验班进行宽口径大类招生,采取第一年跨学科通识培养、第二年专业分流的模式,有效保证了本科生源的规模与质量。在人才培养环节,学校一方面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科优势,整合全校优质教学资源,从法学院、社会人口学院、心理学系等院系选拔优秀教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讲授跨专业基础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13个二级学科的整体性优势,调动全体教师、特别是知名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
为了确保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还在全过程管理与精细化培养方面着力,不仅设立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本科教学督导组,建立新生导师制、学术导师制、本科生文献制和选修课模块制等一系列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并且利用小学期聘请国外一流学者为本科生开设全英文专业前沿课程,通过“在地国际化”模式实现学生全覆盖。未来,要继续探索一流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设的有效模式,努力形成可推广的经验与做法。
第二,大胆创新,探索拔尖人才选拔培养的有效机制。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已经步入内涵发展、质量提升的关键阶段。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着力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招生选拔机制和提高生源质量的长效机制。学校制定了“本科生拔尖人才计划”和“研究生拔尖人才计划”,为优秀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开通直博或硕博连读的绿色通道,并尝试将拔尖人才计划与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支持计划”有效结合,全面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贯通式选拔与连续性培养。学校还不断完善“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本科生夏令营”制度,从全国选拔优秀生源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以开放性、多元性确保硕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同时,探索考试制与申请一审核制相结合的选拔方式,以优化博士研究生的生源结构。
为了形成有利于拔尖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学校探索搭建学生与学术名家、资深教授、青年教师的常规对话交流平台,建立学生层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科研创新激励机制,制定优秀学位论文和优秀科研论文的评选和奖励办法,加大对学生参加国内国际学术活动、交流访问的支持力度。下一步,将继续打破学科壁垒,增强生源选拔的开放性,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多次选拔、连续分流的科学方法,形成有利于拔尖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
第三,贯通设计,构建全学科、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要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人才培养体系的设计必须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建立了贯通两个本科专业和七个二级学科的全学科培养机制和贯通本硕博的一体化培养体系,不断增强各阶段培养方案的针对性与衔接性。本科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与综合素质,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知识基础;硕士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意识和研究方法;博士阶段全面提升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
学校还高度重视研究生主文献制度建设,系统开设“主文献研读”专业课程,规范文献阅读、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等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持续完善研究生导师负责、集体培养制度,强化导师责任制与导师组建设。同时,着力探索本硕博一体化的教材体系与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在本硕博各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探索,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下一步,将着力完善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和全程管理,持续推进全学科的课程体系和一体化的教材体系建设。
第四,整合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理论思维与实践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学科支撑,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必须“两条腿”走路,既要打牢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提升他们应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充分了解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学懂、弄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着力探索包括导师指导、集中研讨、读书沙龙、学术论坛等形式的多元化研读模式,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主要经典著作及其思想精髓,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理论思维与应用能力。
学校还注重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人才的家国情怀,鼓励学生在本科、硕士和博士各个阶段都要主动走出“象牙塔”,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建立分阶段、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一批稳定的高质量实践教学基地,实现实践教学的螺旋上升与资源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全部进入相关教研室,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课程的助教,全方位参与教学实践,围绕推动马克思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科学研究,为将来走上教学一线打下坚实的基础。今后,将进一步发掘、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依托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打造有影响力的实践教学品牌,在发现、分析、思考新时代重大实践问题中提升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陈宝生.发挥高校优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J].求是,2017,(10).
[3]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806/t20180621_340586.html,2018-06-21/2019-03-29.

2019年 第三期

2019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
高校青年教师价值引领意识提升路向探析
“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
从价值觉醒到文化自信: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新思考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使命
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的思考
家国情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德性素养与职业自觉
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思政课教材的几个问题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三大追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理论意蕴
打造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深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功能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遵循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成就、问题和提升路径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若干探索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遵循
关键课程发挥关键作用 ——基于2014-201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调查数据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的优化与话语体系的建构 ——以如何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为
认知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创新
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个着力”
论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力支撑”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