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王新生 张欣然
【摘要】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八个“相统一”,其中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首要要求。为此,需要我们在课程改革创新中突出课程的政治性,坚定正确的政治导向,同时进一步凸显课程的学理性,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与科学性。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全面深入理解。在课程改革创新中,必须从当今中国的现实需要出发理解二者统一的实践基础,做到理论教育与价值引导相统一,思想性与学术性相统一,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动态平衡、相互渗透、有机融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作者简介】王新生,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欣然,南开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天津300350)。
【原文出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京),2019.2.34~42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需要不断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在此过程中坚持和贯彻八个“相统一”。在八个“相统一”中,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是首要要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突出政治性是对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要求
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这个根本问题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必须突出政治性,即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突出政治性,首先就是要明确课程改革创新的政治导向,将课程发展提升到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的高度加以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是课程的基本属性,是这个系列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重要标志。为此,必须擦亮课程马克思主义的鲜亮底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课程改革创新全过程。本次座谈会上,习近平用“根本保证”“有力支撑”“深厚力量”“重要基础”,对过去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向和成就进行了深刻总结和概括,为今后的课程建设发展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必须认识到,习近平提出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是立足于新时代中国发展需要的战略考虑。“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教育在国家发展与民族振兴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个关键作用是否能够发挥得好,方向是否正确又是根本,政治方向错了就一切都错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管根本的,而教育强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必须从根本处着眼,在这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不可替代。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是“最大公约数”,也是教育之目的。只有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意义提升至这个高度去理解,课程建设才能获得全社会的认同和支持。突出政治性,就是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其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明确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2]本次座谈会上,习近平再次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1]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现课程为人民、为党治国理政、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满足国家的建设发展需要。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围绕着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进行。
突出政治性,就是要在课程改革创新中抓住青少年“拔节孕穗期”的发展契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从政治上看问题的能力。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1]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特殊的政治属性与重要的服务功能,既要服务于国家发展建设,又要服务于学生的个人成长。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面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仍不具备足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中突出政治性,就是要培养学生站在政治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课程对学生行为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了解“是什么”,理解“为什么”的基础上,真正学会“怎么办”。
培养学生从政治上看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己的政治性要强,前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本次座谈会上,习近平向全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六点要求: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其中,对教师的政治要求是首要的、根本的要求。只有“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才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中坚持并进一步突出课程的政治性;只有教师具备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清醒的政治头脑,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变动形势中找准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大是大非面前时刻保持政治清醒,引导学生站在正确的政治角度看待问题,真正成为学生人生成长过程中的政治引导者与价值引领者。
培养学生从政治上看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习近平在视察南开大学时对师生讲:我们现在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阶段,我们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3]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主渠道的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认识到国家的和平发展环境来之不易,自觉拥护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制度,立下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懈奋斗的鸿鹄之志,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教会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培养学生从政治上看问题的能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4]培养学生站在政治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依托课程展开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发展小目标与国家发展大目标的关系,自觉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民族的发展建设事业中。为此,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基础,讲清世界大势,讲好中国故事,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学生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将个人的发展融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时代潮流之中。
二、学理性的要求在于思想性、理论性与科学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应当以不断增强课程思想性、理论性为目标,以透彻的学理分析解学生思想之惑,以磅礴的真理力量消学生理论之疑。为此,需要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中既要重视“思想政治”,也要重视“科学理论”,不仅要从国家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角度去认识,而且要从课程本身的学理性要求角度,从理论是否能使学生收获知识、增长见闻、提升思维、培养能力的角度去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必须在突出课程政治性的同时,进一步凸显课程的学理性,用知识的力量教育学生,用思想的力量引导学生,用理论的力量武装学生,深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论理解。
凸显学理性,就是要精准把握课程的理论定位,深刻理解内容的学理内涵,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的理论总结,是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具有理论所具有的普遍性特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而失效。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5]正是因为这个道理,2016年年底,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提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视为必修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基础地位。面对国际社会错综复杂的变动局势,特别是面对国际社会中西方理论话语的强势地位和它对中国的长期影响,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性地位,将帮助我们在中西方意识形态交锋中时刻校准正确的理论航向,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舆论环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是以“理论体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必须站在理论体系和学科建设的高度去思考,通过不断提升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科学性,来增强内容的指导性与适用性,通过扎实推进学理建设和学科体系建设,来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内容、理论品质和学科特性。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并不是因循不变,而是必须要在守正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立足于时代的变化创新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在实践基础上,积极探索诠释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党和国家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思路、新形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适时补充新材料、新内容,多角度阐释课程理论。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通过深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资源、国内外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资源,从传统文本中发掘新价值,从基本理论中找寻新思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并将它们应用于课程教学,使课程理论充分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充分反映人类社会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
习近平在本次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面对学生围绕日常生活、教学内容以及时事政治产生的疑问与困惑,如何妥善回应学生、彻底说服学生、真正引导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谨慎思考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中的“变”与“不变”。恩格斯曾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6](P664)习近平曾指出:“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70年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妥善处理了理论继承与国家发展之“变”与“不变”的关系。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变”,也必须“变”,但这种改革创新之“变”必须以国家情怀和人民情怀为底色,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体系建设方面的基础性作用。1935年,著名教育家张伯苓在南开大学开学典礼上提出了著名的“爱国三问”,提醒南开学生时刻反思:“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这就是当时的爱国情怀和爱国主义教育。在这种爱国情怀激励下,周恩来总理早在学生时代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鲲鹏之志,怀着对国家与民族的满腔热忱,将个人的学习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起来。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种爱国主义情怀却仍然激励着我们。
凸显学理性,需要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与亲和力。在整个思政育人体系中,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本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去做,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去改革创新,打造一支政治觉悟高、专业素质强的教师队伍是课程改革创新中凸显学理性的关键。“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习近平曾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7]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但仅有信仰是不够的。信仰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既需要丰富的理论做支撑,更需要“游刃有余”的教学做中介。因此,只有教师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人生见识,才能把课讲通、讲透,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把课讲通、讲透了,让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才能让学生在感受到理论的魅力,膺服于真理的力量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为信仰,将信仰落实于行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入脑入心,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中凸显学理性,不仅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还需要研究不同年龄学生对理论接受的能力,研究理论表达的不同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生理、心理、思想变化都比较大,每个学龄阶段都体现出不同特点,反映出不同的成长需要。为此,习近平在本次座谈会上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1]学理往往是深刻的,甚至是深奥的。深入浅出地把深奥道理表达出来,需要下大功夫,是一种大本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在这方面下大功夫,应当练就这种大本领。凸显学理性,绝不是将深刻的学理无差别地贯彻于教材和教学。理论的意义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教师表达得好,表达得“有意思”,学生就愿意学,就容易接受。大学生觉得有意思的,中学生不一定觉得有意思。只有抓住青少年“拔节孕穗期”每一阶段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设计,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才能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意义更有意思”,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提高学生的教育获得感,让理论更生动地体现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
三、要全面深入理解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并不是单纯强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加学理性那么简单,甚至也不是在课程中处理好二者的关系那么简单。真正实现二者的统一,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全面深入地理解。
首先,必须强调,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必须从当今中国的现实需要出发,即它们统一的基础是实践。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8](P11)作为一种在西方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枝繁叶茂,根本原因在于它满足了中国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经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而言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所要求的学理性不是立足于抽象的学理,而是立足于当今中国发展需要形成的理论所体现出的学理;这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契合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需要是一样的。离开了这个实践基础,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就失去了根基。本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提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怎样做到二者的统一?最关键的是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懂理论的人讲理论。这一点我们的认识是比较清楚的。更为关键的问题是,怎样理解二者的统一?应当说,最根本的就是要理解,二者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教育的根本目的在立德树人。在新时代,衡量这一目的实现的标准,就是要看这个时代的教育是否能够培养出一代代新人,使他们有志向、有能力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实践基础。离开了这个实践基础,政治性就失去了方向,学理性就变成了玄理,它们之间的统一就变成了失去历史方位和现实针对性的空谈。
其次,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就是使学生达到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相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做到理论教育与价值引导相统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解决好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将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蕴含的真理力量充分展示给学生,将政治教育寓于学理阐释之中,用学理阐释说明政治问题,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润物无声地引导学生。这也就是习近平在本次座谈会上所强调的: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1]
再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做到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要求我们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与学术性相统一。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研究中思想性与学术性的关系问题,是西方近代以来的重要知识论问题,这一问题也一度在中国造成思想上的偏差和混乱。在西方近代发生的哲学转向中,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哲学家们,试图效法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分离知识与价值,进而主张学术研究应当采取“价值中立”的态度,以便排除主观价值判断对客观性研究的干扰。他们据此提出,应当从学术研究中驱逐信仰、政治主张等一切规范性问题,使学术研究纯粹学理化。“实证主义的这一信念要求对价值问题永远保持沉默。”[9]受实证主义思潮影响,国内一些学者也主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阐释应当祛政治化,以保持其纯学术性,甚至提出“思想家淡出,学问家凸显”的口号。这种试图借助厘清哲学社会科学与国家意识形态的边界来实现学术与政治相互剥离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因为无政治、超政治的“纯学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实现,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一切学术和理论都和它所处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都是时代社会生活的写照,而不是抽象的学理。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0](P412)生产关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建立于特定生产关系之上的社会意识形式,如政治意识、哲学、艺术、道德、宗教等并不是脱离于时代生活的抽象物,它们本身就影响和规定着人们的思想。人们可以对它加以认识、分析、研究、甚至是批判,却始终无法摆脱它的影响和制约。“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0](P412)因此,试图将学术与政治分离开来的想法是幼稚的,试图将它们剥离开来的做法是有害的。割裂学术与政治不仅不会提升研究的学术性,还有可能导致人们思想与国家意识形态的混乱。
最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中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创新教学方法,妥善处理二者的关系,努力实现二者的动态平衡、相互渗透、有机融合。这要求我们时刻把握政治性与学理性的动态平衡,在课程改革创新中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有所偏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发展是在课程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相互补益中实现的,一旦有所偏废,往往会出现二者相互“角力”、顾此失彼,甚至相互冲突。单独强调政治性,就有可能弱化课程的学理价值,无法充分体现课程的思想性与理论性;单独强调学理性,就无法充分体现课程的政治价值,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的应有作用。同时,这要求我们努力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在课程改革创新中把准方向,深研学理,创新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创新致力于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协同发展。这种协同绝非二者各自为政、各自发展,而是在整个课程中实现政治与学理的交叉并举、相互渗透、有机融合。为此,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螺旋式上升的不同阶段,抓住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的不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具体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情理交融的教学实践实现。这种情理交融是在同一个问题上的情理交融,而不是情理各表、情理分述。一个哲理故事,讲的是故事,说的是道理,既有情节的叙述,也有思想的启迪。一个科学理论,讲的是道理,说的是信仰,既有理性的分析,也有情感的带入。在这里,故事与思想、道理与信仰是在同一个讲述中体现出来,而不是分述与各表。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在思想上认识清楚。如果我们在思想上把它们理解为两个东西,就会在教学实践中把它们做成“两张皮”,教学便既不会入情,也不会入理。许多“低级红”就是这样出现的。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必须持续不断地开展课程的改革创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为此,必须始终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既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彰显课程的政治属性;又要将政治渗入学理,将课程的政治性建立在科学严密的理论体系之上,凸显课程的学理价值。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丰厚的理论底蕴展示给学生,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蕴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透彻的学理分析、彻底的思想理论去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将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创新中始终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2]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1).
[3]习近平寄语南开师生[E 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09/0118/C1024-30576815.html, 2019-01-18/2019-04-02.
[4]杜尚泽,张晓松.一项历史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纪实[N].人民日报,2019-01-20(1)
[5]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7]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一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2).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王新生.什么是政治哲学?[J].哲学研究,2014,(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019年 第三期

2019年 第三期

整刊阅读

本期其它文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正与创新
高校青年教师价值引领意识提升路向探析
“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
从价值觉醒到文化自信: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新思考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使命
对“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建设的思考
家国情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德性素养与职业自觉
全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的价值与实现路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思政课教材的几个问题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三大追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的理论意蕴
打造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深刻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的功能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
“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遵循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成就、问题和提升路径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若干探索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遵循
关键课程发挥关键作用 ——基于2014-2018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调查数据的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的优化与话语体系的建构 ——以如何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为
认知心理学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方式创新
理直气壮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个着力”
论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力支撑”的三个维度